名称 | 西南林业大学 | 山西科技学院 |
---|---|---|
软科(综合) | 361 | 579 |
校友会(综合) | 268 | - |
武书连 | 394 | - |
校友会(民办一类) | - | 135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23 | 36701 | 520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23 | 36701 | 520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20 | 38316 | 52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76 | 65002 | 435 | |
2021 | 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67 | 70960 | 435 | |
2021 | 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62 | 74404 | 43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75 | 9198 | 565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3 | 9720 | 565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1 | 10280 | 56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48 | 17775 | 500 | |
2021 | 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34 | 23572 | 500 | |
2021 | 乡村振兴专项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21 | 29871 | 500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474 | 52052 | 41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B段 | 471 | 53966 | 410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B段 | 410 | 93000 | 41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B段 | 458 | 26756 | 458 |
西南林业大学地处四时花不断的春城昆明,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本科院校,拥有70多年林业高等教育的办学经历和30余年的独立办学历史。学校起源于1939年云南大学森林系。1958年成立昆明农林学院,1973年昆明农林学院林学系与南迁昆明的北京林学院合并办学,成立云南林业学院。1978年北京林学院迁回北京办学后,独立成立云南林学院,直属国家林业部管理。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学院,为原林业部直属的六所区域性林业高等院校之一。2000年由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省为主管理”的高等学校,2010年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林业工程类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
林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林学类 |
名称 | 省特色专业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生物技术 | 本科 | 四年 | 生物科学类 | ||
交通运输 | 本科 | 四年 | 交通运输类 | ||
森林工程 | 本科 | 四年 | 林业工程类 | ||
园林 | 本科 | 四年 | 林学类 | ||
农林经济管理 | 本科 | 四年 | 农业经济管理类 |
2. 助学贷款
积极协助有贷款需求的学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3. 勤工助学
学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用于安排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假期参加力所能及的勤工助学活动,取得相应的报酬,解决这部份学生的学习生活困难。
4. 困难补助
对于符合相关政策条件的考生可以申请减免学费,且学校每年设立专项资金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补助面达35%,补助标准分别为:(1)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3600元/生年;(2)家庭经济较为困难学生2600元/生年;(3)家庭经济一般性困难学生1600元/生年。
山西科技学院(Shanxi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2021年在山西省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依托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和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而独立设置的省属公办本科层次普通高等院校,是山西省委省政府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山西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布局,是山西省和晋城市共同支持建设的理工类应用型高校。
自建校伊始,学校就确立了“崇德明理 精工求真”校训,旨在培养具有崇德向善、明理致远、精工博学、求真求实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确立了开放办学、实践导向、协同育人的办学理念,瞄准工程教育认证目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立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科协调、集群发展的办学定位,聚焦晋城市乃至山西省产业转型发展格局,围绕光机电、智能制造、现代煤化工、文旅康养等产业转型方向,设立光机电工程、智能制造工程、能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经济管理、艺术设计、文旅康养等13个二级学院和2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确立了扎根晋城、服务山西、面向中原、辐射全国的办学方向,发挥应用型学科优势,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实现产教合作对接,协同促进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向区域有地位、有影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