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西南林业大学和泰山学院哪个好?加分政策?录取办法?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7-09 23:57:53 解决时间:2022-07-06 12:00

满意答案

有很多考生都想知道西南林业大学和泰山学院哪所学校好?就此问题,小编通过。西南林业大学和泰山学院的排名、录取分数线、专业奖学金、学校简介等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
西南林业大学与泰山学院排名对比表
名称西南林业大学泰山学院
软科(综合)361376
校友会(综合)268427
武书连394514
西南林业大学与泰山学院录取分数线
(一)西南林业大学在云南省录取分数线
年份招生类型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选科要求
2021普通类本科一批52336701520
2021普通类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52336701520
2021普通类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52038316520
2021普通类本科二批及预科47665002435
2021预科本科二批及预科46770960435
2021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本科二批及预科46274404435
2021普通类本科一批5759198565
2021普通类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5739720565
2021普通类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57110280565
2021普通类本科二批及预科54817775500
2021预科本科二批及预科53423572500
2021乡村振兴专项预科本科二批及预科52129871500
(二)泰山学院在云南省录取分数线
年份招生类型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选科要求
2021普通类本科二批及预科47168285435
2021普通类本科二批及预科54020928500
(三)西南林业大学在山东省录取分数线
年份招生类型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选科要求
2021普通类普通类一段496159316444
(四)泰山学院在山东省录取分数线
年份招生类型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选科要求
2021普通类普通类二段488177067150
2021普通类普通类一段483188057444
2021校企合作普通类一段473211789444
2021中外合作办学普通类二段408340977150
西南林业大学
学校简介

西南林业大学地处四时花不断的春城昆明,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本科院校,拥有70多年林业高等教育的办学经历和30余年的独立办学历史。学校起源于1939年云南大学森林系。1958年成立昆明农林学院,1973年昆明农林学院林学系与南迁昆明的北京林学院合并办学,成立云南林业学院。1978年北京林学院迁回北京办学后,独立成立云南林学院,直属国家林业部管理。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学院,为原林业部直属的六所区域性林业高等院校之一。2000年由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省为主管理”的高等学校,2010年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

加分政策
我校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加分政策规定;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目前,除林学、园林、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云南省一本批次招 生外,其它均在二本(本科)批招生。中外合作招生专业,请大家以各省 招办发布的相关信息为准。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美术类考生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录取线,录取期间,经各省级招办电子投档后按专业成绩择优录取。

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专业志愿清”录取规则;


泰山学院
学校简介

泰山学院是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自1958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创办的泰安府官立师范学堂。校园坐落在世界首例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泰山南麓,毗邻省级旅游度假区——天平湖,建有国内首座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名字命名的图书馆——万里图书馆。校园建筑错落有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按照“品德为本、能力为上、分流培养、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思路,不断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学校是全省高校19所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单位之一。现有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7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专业1个,校级特色专业25个;省级精品课程39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近年来,先后完成192项教学改革课题,有14项教学成果获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学生在全国和全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文化创新、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电子商务、艺术和体育技能等各类比赛中获国家级奖励170项、省级奖励450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屡创新高。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连续多年均在30%以上,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泰山学院新生录取原则


一、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认真实行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精神,严格按照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录取原则进行录取。

二、所有报考我校的考生,各专业不限男女生比例,不限外语语种,不设单科成绩限制。

三、公费师范生招生,按《山东省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规定执行。

四、考生的录取资格及身体健康状况必须符合各省(市、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条件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新生报到入学后,学校将进行全面复查,凡复查结果与录取条件及高考体检严重不符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艺术、体育类专业录取办法

一、山东省内艺术、体育类考生:音乐与舞蹈学类(含音乐学(师范类)、音乐表演)、舞蹈学(体育舞蹈方向)、舞蹈学(健美操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生必须参加我校专业考试并且成绩合格;舞蹈学考生必须参加我校与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共同组织的舞蹈学专业联考并且成绩合格;其他专业考生必须参加全省专业统考并且成绩合格。

二、外省艺术类考生:必须参加本省组织的艺术类专业统考并且成绩合格。

三、音乐与舞蹈学类(含音乐学(师范类)、音乐表演)、舞蹈学(体育舞蹈方向)、舞蹈学(健美操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学专业:录取时学校从进档考生中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录满计划为止;专业名次平行时按高考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四、美术学(含师范类)、设计学类(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按进档考生综合分从高到低确定录取专业;综合分相同时,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录取专业。综合分(美术类)=专业成绩×750/300×70%+文化成绩×30%:综合分(文学编导类)=专业成绩×750/300×30%+文化成绩×70%。

五、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按进档考生综合分(综合分=专业成绩×750/100×70%+文化成绩×30%)从高到低确定录取专业;综合分相同时,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录取专业。

 

普通文、理科类专业录取办法

1.对进档考生,在专业分配时按照“专业志愿优先”(即“专业志愿清”)原则进行,首先按第一专业志愿录取,未满额的专业再按第二专业志愿录取,依次类推。若无法满足某考生报考专业,服从专业调剂者,参考高考相关科目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体育测试成绩,将其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者,则作退档处理。

2. 实行专业大类招生的专业,第一学年结束时按学校制定的专业分流办法进行专业分流。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一、山东省内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考生必须是参加我校音乐类专业考试合格的考生;外省考生必须是参加本省组织的专业统考且专业成绩合格的考生。

二、山东省内美术类、体育类考生必须是参加省考试院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合格的考生;外省考生必须是参加本省组织的专业统考且专业成绩合格的考生。

三、各省招办根据文化课成绩按规定比例向学校投档。美术学、艺术设计、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体育教育专业依据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1:1的比例择优录取;服装设计与工程、社会体育专业依据文化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1:1的比例择优录取。

四、我校录取的美术学专业新生入校后分油画、国画和书画三个方向。新生入校后可根据学校有关规定自愿选择专业方向。

五、艺体类考生入校后要进行专业复查。


  中专 2022-07-06 12:00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西南林业大学和宁德师范学院哪个好?录取分数线多少分?加分政策?

    1楼

  • 中专学校

    西南林业大学和集宁师范学院哪个好?加分政策?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2楼

  • 中专学校

    西南林业大学和鲁迅美术学院哪个好?加分政策?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3楼

  • 中专学校

    西南林业大学和首都体育学院哪个好?录取分数线多少分?加分政策?

    4楼

  • 中专学校

    西南林业大学和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哪个好?加分政策?录取办法?

    5楼

  • 中专学校

    西南林业大学和太原师范学院哪个好?录取办法?加分政策?

    6楼

  • 中专学校

    西南林业大学和商洛学院哪个好?录取办法?加分政策?

    7楼

  • 中专学校

    西南林业大学和百色学院哪个好?加分政策?录取办法?

    8楼

  • 中专学校

    西南林业大学和沈阳医学院哪个好?录取办法?加分政策?

    9楼

  • 中专学校

    西南林业大学和泰山学院哪个好?加分政策?录取办法?

    10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