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西南民族大学 | 青海师范大学 |
---|---|---|
软科(综合) | - | 259 |
校友会(综合) | 162 | 230 |
武书连 | 266 | 569 |
软科(民族) | 3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56 | 50606 | 52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04 | 100462 | 43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2 | 9661 | 54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23 | 28571 | 474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66 | 141254 | 43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27 | 26014 | 474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段 | 424 | 6149 | 330 | |
2021 | 藏文班 | 本科一段 | 423 | 6212 | 330 | |
2021 | 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413 | 7133 | 320 | |
2021 | 民族班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08 | 7618 | 320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一段 | 404 | 8021 | 32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段 | 453 | 2264 | 405 | |
2021 | 藏文班 | 本科一段 | 492 | 1096 | 405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一段 | 453 | 2264 | 395 | |
2021 | 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445 | 2590 | 395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段 | 372 | 11437 | 330 | |
2021 | 优师专项计划 | 本科提前批 | 454 | 3985 | 330 | |
2021 | 藏文班 | 本科一段 | 436 | 5237 | 330 | |
2021 | 藏文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394 | 9019 | 330 | |
2021 | 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341 | 15421 | 32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段 | 426 | 3453 | 405 | |
2021 | 优师专项计划 | 本科提前批 | 478 | 1445 | 405 | |
2021 | 藏文班 | 本科一段 | 469 | 1709 | 405 | |
2021 | 藏文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455 | 2206 | 405 | |
2021 | 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408 | 4425 | 395 |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开放办学,多元融合。学校是四川省对外开放的重点单位。近年来,与包括四川、云南、贵州、湖南、青海、西藏、重庆等7个省市区在内的21个州、县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积极参与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对口帮扶阿坝州红原县、若尔盖县、凉山州盐源县,获四川省对口定点扶贫工作先进单位。推进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迄今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来校学术交流;与德国慕尼黑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日本法政大学、龙谷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波兰克拉科夫经济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5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先后选派近1000人次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累计招收70多个国家的7500余人次留学生。学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56个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多元文化交流绽放、交相辉映,各民族师生员工情同手足、守望相助,营造了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共同进步的人文环境。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多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分获全国、四川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一等奖。民族博物馆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2013年成功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多次荣获“四川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毕业生就业地域涵盖全国各省市,行业分布广泛,也有不少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或出国留学。由于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甘于奉献,能吃苦、受得累、舍得干,不少毕业生表现优秀,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具备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高校之一。
简史 青海师范大学坐落于西海锁钥、海藏咽喉的高原古城西宁,始建于1956年,初名青海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青海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青海师范大学。1997年后,青海教育学院、青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海省水利学校、青海省银行学校陆续并入,共同组建形成了新的青海师范大学。
地位 历经66年的开拓进取,学校已形成具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完备教育体系,学科专业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是一所具有教师教育、民族教育和高原地域特色的文理工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单位”、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民委“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全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