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简介-巢湖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于2005年,是体育学院开设的两个本科专业之一,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现有在校生近397人;教职工2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硕士21人;国家一级裁判10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人。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近3年教师教科研成绩突出。在研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项,校级质量工程项目4项。在科研方面,在研(主持)国家社科资金项目1项,在研(主持)国家教育部、安徽省哲学规划办等省部级项目6项,主持安徽省教育厅和安徽省体育局项目2项;主编参编教材3部;公开发表体育类论文26余篇,其中在CSSCI期刊6篇。
专业定位
人才服务定位立足合肥,面向安徽,辐射长三角,紧扣“环巢湖”区域,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拥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要任务,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为主导,以全民健身指导、体育产业发展、休闲体育需求为导向,达成具有本科教育水平的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经营管理、策划组织以及健康促进等工作,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拥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方式上,突出“重德技之本,强实践之能”,走“校企合作”产、学、研、服四位一体,强化实习实训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突出专业知识学习、实践技能习得和创新能力培养。
专业课程体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融合了体育学、管理学两个学科开设43门专业能力课程和10门专业发展及综合拓展能力课程。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社会体育导论、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产业概论、体育保健学、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健身教练、健身理论与指导、社区体育、体育传统养生等。
竞赛与实践教学
在学科技能竞赛方面成绩优异。作为本专业特色项目体育舞蹈,在2015年获得教育部主办的中国大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专业组第二名;2016年和2017年分别获得9项一等奖;2018年获得省部级9项一等奖,其中三个第一名。2016年网球专项学生获得安徽省大学生网球锦标赛,专业组男子单打第一名;本专业武术代表队2017年在安徽省高校武术锦标赛上获得三项一等奖和五项二等奖;2018年省运会上武术代表队获得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同时,体育学院长期与安徽省体育局、巢湖市教体局、合肥市和上海、苏州、杭州等长三角地区的地方体育企事业单位保持紧密联系,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提供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锻炼机会。
就业去向: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学生就业去向,主要趋于安徽省、长三角地区的国家党政机关、社会体育管理机构、体育俱乐部、体育企业等单位,还有部分选择自主创业。近两年,体育学院加强专业实习就业基地建设,深入开展与省内外各类体育企业进行联合培养新形势下体育人才,促进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明显得到提高,毕业生就业渠道逐步得到拓宽,毕业生初次就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
继续深造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每年考研率也保持在12%左右,学生基本都进入北京体育大学、广州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和苏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211大学和专业体育学院进行研究生深造。
专业名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学制:四年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池州学院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好的科学和文化素养,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理念,系统掌握体育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富有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具备健身运动指导、大众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以及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的能力,具有创业意识,具备一定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能够能胜任社会体育方面工作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体育管理学导论、体育市场营销学、社会体育导论、健身理论与指导、社会体育活动方案设计与组织、体育产业概论、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健康体适能、水上救护、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羽毛球、短兵、轮滑、射艺、健身气功等。
就业方向::适合从事中小学体育、旅游课程教学工作、旅游企事业单位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社区体育指导员、体育俱乐部管理等工作。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黄山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经济学、社区体育导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各类运动项目(篮球、体操、田径、健美操等)。
就业去向::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及管理等工作。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淮北师范大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适应我国体育社会化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体育素质,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体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体育产业的经营开发,以及具有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管理学概论、社会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学校体育学、健康教育学、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运动训练学、体育统计、体育测量与评价、实用体质学、运动营养学、体育技术基础、艺术体育、球类运动、民族传统体育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专业名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体育旅游方向) 学制:四年-池州学院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以社会及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旅游管理及户外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及一定的科研能力,特别是具有指导以户外运动为主的体育旅游项目的设计、组织、指导与开发能力。熟悉体育旅游业的政策法规及其发展动态,同时具备在各级各类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经营、管理工作的德才兼备的专门型人才。
主修课程::体育旅游导论、旅游经济学、体育保健学、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人体解剖学、游泳、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定向运动等。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中小学体育、旅游课程教学工作、旅游企事业单位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社区体育指导员、体育俱乐部管理等工作。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有关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大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有关体育产业部门从事管理、开发和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实行学分制管理和弹性学习制度,标准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学、体育概论、体育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心理学、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舞蹈、艺术体操、健美操等课程。
毕业生可在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俱乐部等从事相关工作。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淮南师范学院
四年制本科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教育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属于非师范教育性质。2005年开始招生。本专业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导向,根据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大发展的要求,以当前社会体育大众化为背景而兴起的新型本科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下设社会体育经营与管理和体育健身与康复两个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扎实的群众体育运动、健身指导知识和技能,能胜任社会体育经营管理和体育健身指导工作,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并具备组织社区体育活动、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和市场开发、健身康复指导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性本科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舞蹈、形体与健美操、游泳、轮滑、户外运动及专业方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