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0 | 应用心理学(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75 | 47026 |
| 2020 | 土木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75 | 47026 |
| 2020 | 油气储运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98 | 41070 |
| 2020 | 能源化学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20 | 35452 |
| 2020 | 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20 | 35452 |
| 2020 | 生物科学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2 | 30025 |
| 2020 | 工商管理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51 | 27834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以及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 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 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工 程科学知识;
3.系统掌握物联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理 解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联,具有感知、传输、处理一体化的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 并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 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物联网技术体系、标识与感知、物联网通信、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控制、物 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理论学时+实验或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物联网工程导论(18学时)、物联网通信技术(45 +18学时)、RFID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传感网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物联网软件设计 (27 +18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54学时)、物联网中间件设计(27 +18学时)、物联网应用系统 设计(54学时)、嵌入式系统与设计(45 +18学时)、传感器微操作系统原理与设计(36+36学 时)、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45 +18学时)、物联网定位技术(45 +18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 (45 +18学时)、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36学时)、计算机网络(54学时)。
示例二:物联网工程概论(30学时)、物联网算法基础(60 +15学时)、物联网硬件基础(60+ 15学时)、传感网与微操作系统(45 +15学时)、物联网安全与隐私(30学时)、无线单片机与协议 开发(60+15学时)、JAVA语言程序设计(30 +15学时)、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20 +10学时)、物 流管理信息系统(30+15学时)、RFID系统(30学时)、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开发(20 +10学时)、多 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60学时)、云计算(30学时)、物联网与智慧思维(30学时)、移动人机交互 技术(30学时)、社会计算(30学时)。
示例三:物联网工程导论(18学时)、物联网体系结构(40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36+10 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40+10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40 +12学时)、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 (40+10学时)、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50学时)、物联网通信技术(40 +14学时)、RFID与智能卡 技术(40+10学时)、物联网控制技术与应用(40+14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40 +14学时)、传感 器网络及应用(40 +14学时)、网络规划与设计(40 +14学时)、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40+10学 时)、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40+14学时)、软件集成与服务计算(40+1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传感器实验、传感网实验、物联网通信实验、物联网数据处理实验、物联网工 程规划与设计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制: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掌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适于在中小学或教育培训机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咨询与辅导、特殊人群教育辅导工作,也可从事职业指导与规划,能力开发与素质拓展,家庭教育指导,健康行为咨询与保健,社区服务等与心理学相关的工作或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普通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实验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管理心理学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要求、德、智、体等 方面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专业技能良好、具有实践能力与创 新精神及国际视野,从事油气储运和燃气输配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管理、科学研究、 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课程,具有宽厚的理论基 础。学生通过学习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电工电子学、泵与压缩机等专业基 础课以及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存与装卸、油气集输、城市燃气输配 等专业课,接受油气储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如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
2.掌握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经营销售的基本知识;
3.较系统地掌握矿场油气集输、长距离油气管道输送、油气储存与装卸、城市燃气输配等方 面的专业知识;
4.具有从事矿场油气集输系统、长距离油气管道、油气储存与装卸系统、城市燃气输配系统 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与运行管理的初步能力;
5.具有在油气储运工程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初步能力;
6.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外语文献,并具有外语听、说、写的基本能力;
7.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相关工程计算软件进行油气储运工程工艺 计算;
8.具有较强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
9.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10.了解与油气储运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意识,具 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主干学科:油气储运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工电子学、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泵与压缩机、热力学、传热学、输 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存与装卸、油气集输、城市燃气输配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72学时)、工程力学(双语)(80学时)、流体力学(72学时)、 电工电子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80学时)、泵与压缩机(64学时)、城市燃气输配 (40学时)、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48学时)、油气储存与装卸(40学时)、油气集输(双语)(40学 时)、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48学时)、储罐与管道强度(32学时)、腐蚀与防腐(32学时)、储运工 程制图课程设计(3周)。
示例二: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96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48学时)、电工电 子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48学时)、工程流体力学(64学时)、油罐及管道强度设计(48学 时)、泵与压缩机(48学时)、腐蚀与防腐(32学时)、传热学(56学时)、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32 学时)、油气集输(48学时)、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48学时)、油库设计与管理(48学时)。
示例三:物理化学(48学时)、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80学时)、工程力学(64学时)、工程流 体力学(64学时)、工程制图(48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工程热力学基础(48学时)、传 热学(48学时)、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64学时)、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64学时)、油库设计与管 理(64学时)、储运工程最优化基础(32学时)、计算机绘图( AutoCAD)(32学时)、泵与压缩机 (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毕业 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 验、仪表与检测技术实验、输油管道运行控制实验、油气储存与装卸实验、油气集输技术实验、流 变学测量技术基础实验、液化天然气技术基础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0816 纺织类

延安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园林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2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2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2分,油气储运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2分,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2分,能源化学工程理科录取分

延安大学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2分,土木类(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3分,人力资源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5分,经济学类(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

延安大学2020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1分,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3分,通信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3分,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7分,日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0分,社会工作综合录取分数线

2020年延安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物联网工程、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土木类(包含专业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应用心理学(师范类)(办学地点杨家岭校区)、油气储运工程、能源化学工程(办学地点杨家岭校区)、生物

2021年延安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旅游管理、护理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心理学(师范类)、油气储运工程、生物科学类(包含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物联网工程、土木类(包含专业: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8个专业。2021年延安大学内蒙

延安大学2017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石油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4分,能源化学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5分,麻醉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8分,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3分,财政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9分,旅游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

延安大学2018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生物科学(师范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6分,油气储运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8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4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6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8分

延安大学2019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油气储运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6分,生物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1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6分,石油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1分,旅游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0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

延安大学2021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旅游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3分,土木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5分,油气储运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7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2分,应用心理学(师范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7分,生物科学

延安大学2020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应用心理学(师范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5分,土木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5分,油气储运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8分,能源化学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0分,物联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0分,生物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