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经济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智能制造工程 | 四年 | 2 | |||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2 | |||
| 石油工程 | 四年 | 3 | |||
| 油气储运工程 | 四年 | 2 |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2 | |||
| 人力资源管理 | 四年 | 3 | |||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 四年 | 2 | |||
| 新闻学 | 四年 | 3 | |||
| 历史学(师范类) | 四年 | 2 |
学制: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具备熟练应用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预测、分析、规划、策划等基本技能,能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政策研究、人事、劳资、财务等管理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资)、政治经济学(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社会经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经济法学、《资本论》选读、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
学制: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石油发展战略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石油工程理论,获得石油工程领域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石油工程及相关行业从事工程设计与施工、科学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渗流力学、工程制图、高等数学、地球科学概论、油层物理、油藏工程、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要求、德、智、体等 方面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专业技能良好、具有实践能力与创 新精神及国际视野,从事油气储运和燃气输配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管理、科学研究、 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课程,具有宽厚的理论基 础。学生通过学习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电工电子学、泵与压缩机等专业基 础课以及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存与装卸、油气集输、城市燃气输配 等专业课,接受油气储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如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
2.掌握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经营销售的基本知识;
3.较系统地掌握矿场油气集输、长距离油气管道输送、油气储存与装卸、城市燃气输配等方 面的专业知识;
4.具有从事矿场油气集输系统、长距离油气管道、油气储存与装卸系统、城市燃气输配系统 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与运行管理的初步能力;
5.具有在油气储运工程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初步能力;
6.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外语文献,并具有外语听、说、写的基本能力;
7.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相关工程计算软件进行油气储运工程工艺 计算;
8.具有较强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
9.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10.了解与油气储运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意识,具 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主干学科:油气储运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工电子学、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泵与压缩机、热力学、传热学、输 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存与装卸、油气集输、城市燃气输配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72学时)、工程力学(双语)(80学时)、流体力学(72学时)、 电工电子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80学时)、泵与压缩机(64学时)、城市燃气输配 (40学时)、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48学时)、油气储存与装卸(40学时)、油气集输(双语)(40学 时)、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48学时)、储罐与管道强度(32学时)、腐蚀与防腐(32学时)、储运工 程制图课程设计(3周)。
示例二: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96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48学时)、电工电 子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48学时)、工程流体力学(64学时)、油罐及管道强度设计(48学 时)、泵与压缩机(48学时)、腐蚀与防腐(32学时)、传热学(56学时)、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32 学时)、油气集输(48学时)、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48学时)、油库设计与管理(48学时)。
示例三:物理化学(48学时)、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80学时)、工程力学(64学时)、工程流 体力学(64学时)、工程制图(48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工程热力学基础(48学时)、传 热学(48学时)、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64学时)、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64学时)、油库设计与管 理(64学时)、储运工程最优化基础(32学时)、计算机绘图( AutoCAD)(32学时)、泵与压缩机 (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毕业 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 验、仪表与检测技术实验、输油管道运行控制实验、油气储存与装卸实验、油气集输技术实验、流 变学测量技术基础实验、液化天然气技术基础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0816 纺织类
学制:四年本科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化教育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管理实际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 、史学概论、中国历史文选、历史教学法、考古学通论等。
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等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科研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工作分析、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招聘与人才测评、薪酬与福利管理
毕业去向:工商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
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实务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坚定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思维方法、厚实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宽阔的理论视野和精湛的传播技能。
主要课程: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学概论、传播学原理、广播电视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职业道德与法规、媒介经营与管理、电视新闻摄像与编导、新媒体导论、新闻摄影。
毕业去向: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出版社等单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以及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 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 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工 程科学知识;
3.系统掌握物联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理 解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联,具有感知、传输、处理一体化的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 并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 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物联网技术体系、标识与感知、物联网通信、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控制、物 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理论学时+实验或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物联网工程导论(18学时)、物联网通信技术(45 +18学时)、RFID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传感网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物联网软件设计 (27 +18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54学时)、物联网中间件设计(27 +18学时)、物联网应用系统 设计(54学时)、嵌入式系统与设计(45 +18学时)、传感器微操作系统原理与设计(36+36学 时)、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45 +18学时)、物联网定位技术(45 +18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 (45 +18学时)、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36学时)、计算机网络(54学时)。
示例二:物联网工程概论(30学时)、物联网算法基础(60 +15学时)、物联网硬件基础(60+ 15学时)、传感网与微操作系统(45 +15学时)、物联网安全与隐私(30学时)、无线单片机与协议 开发(60+15学时)、JAVA语言程序设计(30 +15学时)、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20 +10学时)、物 流管理信息系统(30+15学时)、RFID系统(30学时)、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开发(20 +10学时)、多 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60学时)、云计算(30学时)、物联网与智慧思维(30学时)、移动人机交互 技术(30学时)、社会计算(30学时)。
示例三:物联网工程导论(18学时)、物联网体系结构(40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36+10 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40+10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40 +12学时)、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 (40+10学时)、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50学时)、物联网通信技术(40 +14学时)、RFID与智能卡 技术(40+10学时)、物联网控制技术与应用(40+14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40 +14学时)、传感 器网络及应用(40 +14学时)、网络规划与设计(40 +14学时)、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40+10学 时)、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40+14学时)、软件集成与服务计算(40+1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传感器实验、传感网实验、物联网通信实验、物联网数据处理实验、物联网工 程规划与设计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制: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熟练运用法律及法律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中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诉讼法、国际法、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法制史、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2020年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软件工程、汉语言文学、护理学、会计学、英语(外语教学为英语,其它语种考生慎报)、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学前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小学教育、工商管理、小学教育、工商管理

2021年延安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经济学、会计学、法学、旅游管理、历史学(师范类)、物联网工程、人力资源管理、智能制造工程、新闻学、工商管理等10个专业。2021年延安大学河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延安

2019年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护理学、会计学、小学教育、英语、汉语言文学、康复治疗学、土木工程、护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等11个专业。2019年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河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

2018年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制药工程、广播电视学、康复治疗学、会计、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园林、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建筑学、会计学、水文与工程地质、数学与应用数学、商务英语、汉语言文学、英语、土木工程、会计学、

2020年延安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新闻学、能源化学工程、经济学类(含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专业)、法学、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专业)、物联网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历史学(师范类)、土木类(含土木工程、

2018年延安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市场营销、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软国际特色班)、物联网工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财务管理、英语、软件工程(中软国际特色班)

2022年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学前教育、会计学、康复治疗学、工程造价、英语、土木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软件工程、汉语国际教育、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等17

2022年延安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教育技术学(师范类)、护理学、政治学与行政学、金融学、应用化学、园林、土木类(包含专业: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行政管理、自动化、生物科学类(包含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环境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化

2021年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康复治疗学、英语(只招英语语种考生)、小学教育、会计学、软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物联网工程、小学教育、护理学等12个专业。2021年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2022年延安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智能制造工程、新闻学、石油工程、环境工程、历史学(师范类)、物联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法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等11个专业。2022年延安大学河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