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云南财经大学 | 延安大学 |
|---|---|---|
| 软科(综合) | - | 281 |
| 校友会(综合) | 216 | 293 |
| 武书连 | 376 | 38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49 | 24298 | 520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43 | 26863 | 52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20 | 38316 | 52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一批 | 520 | 38316 | 520 | |
| 2021 | 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70 | 68923 | 435 | |
| 2021 | 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62 | 74404 | 435 | |
| 2021 | 乡村振兴专项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58 | 77137 | 435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9 | 8214 | 565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4 | 9469 | 56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7 | 11328 | 565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一批 | 565 | 11937 | 565 | |
| 2021 | 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27 | 26832 | 500 | |
| 2021 | 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23 | 28896 | 500 | |
| 2021 | 乡村振兴专项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22 | 29387 | 50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00 | 49794 | 43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59 | 13822 | 50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36 | 64140 | 341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93 | 15567 | 40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66 | 45958 | 443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53 | 53648 | 443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452 | 54513 | 443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18 | 9614 | 499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11 | 11111 | 499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09 | 11672 | 499 |
云南财经大学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云南省财政干部学校;1979年开办财贸大专班,招收大专生;1981年成立云南财贸学院,开始全日制本科教育;1998年合并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995年被云南省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6年更名为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14年获得首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在云南省昆明市办学,设有龙泉路校区和安宁校区,共占地2133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2358人。经过近70年发展,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教育有机衔接,兼有留学生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等学科协同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龙泉路校区(校本部,云南省昆明市龙泉路237号);安宁校区(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金方街道办事处普融路999号),总占地2113亩,办学条件优越。
学校成立于1941年9月,其历史可以上溯到1937年创办的陕北公学。1941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两次会议研究决定,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首任校长吴玉章。其后1943年至1944年,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民族学院、行政学院相继并入延安大学。抗战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延安大学大部分迁往东北、华北等地办学,将新民主主义的新教育推向全国。延安大学留守院系于1947年3月辗转陕甘晋地区行军办学,并于1948年7月迁回延安恢复正规办学。1949年6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延安大学改称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迁往西安办学。1953年3月,西北局决定将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改为西北政法干部学校,所办班次分别归并于西北师范学院、西北民族学院、西北党校、政法干校等西北其他院校。1958年9月,为适应陕北老区各项事业发展需要,中共陕西省委和陕西人民委员会决定在延安恢复重建延安大学,郭沂、富锦华、高诚斋、王云凤、张逊宾等一批老延大人先后重返母校二次创业办学,曾经奠基与播撒新型教育火种的延安大学,在中共中央旧址所在地杨家岭继续办学。1998年延安医学院、延安市人民医院与延安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延安大学,被列为陕西省省属重点大学。2005年学校被列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大学,2011年被列为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