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长安大学 | 齐鲁工业大学 |
|---|---|---|
| 软科(综合) | 89 | 138 |
| 校友会(综合) | 90 | 94 |
| 武书连 | 115 | 216 |
| US排名 | 994 | 1573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48 | 14187 | 443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47 | 14494 | 443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一批 | 510 | 25652 | 443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5 | 3191 | 49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42 | 60777 | 341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一段 | 578 | 30970 | 444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一段 | 564 | 44298 | 444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一段 | 508 | 131853 | 444 | |
| 2021 | 校企合作 | 普通类一段 | 489 | 175270 | 444 | |
| 2021 | 菏泽校区 | 普通类一段 | 489 | 174266 | 444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一段 | 478 | 200563 | 444 |
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新中国百业待兴之时,壮大于改革浪潮迭起之际,兴盛于高等教育强国大势之中,与共和国同向同行七十余载。自1951年起,学校前身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相继成立。1956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7年成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三校合并,组建长安大学,掀开学校跨越式发展新篇章。2005年以来,教育部先后与交通部(现交通运输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署共建长安大学协议,“四部一省”共建长安大学的办学格局正式形成。2011年入选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启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积极配合银行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在入学前可在当地办理国开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入校后可在学校办理校园地助学贷款,学生依据银行规定程序可以申请学费、生活费贷款;学校还设有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修改时间:2018年6月6日)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城济南,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山东省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山东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科学院)于2017年5月由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省科学院整合组建而成。齐鲁工业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948年由解放军胶东军区成立的胶东工业学校。1978年至2013年为山东轻工业学院时期,2013年更名为齐鲁工业大学,是国家“产教融合”项目首批建设高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科学院成立于1979年,是省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是山东省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新的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汇聚山东省优质科教资源,实行校院合一的管理体制,打造科教融合优势特色,是山东省新型工业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领域的重要力量。
1、贷款
为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完成学业,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我校与山东省农村信用联社签订了国家助学贷款合作协议,帮助经济确实困难的在校生支付学费、住宿费。
2、其它资助措施
除各种奖学金、贷款外,我校还通过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等形式资助困难学生。另外,校内各部门、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也经常通过各种方式对困难学生进行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