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81 | 22080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2020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7 | 25741 |
2019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0 | 32602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自动化类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7 | 12551 |
2020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5 | 13393 | |
自动化 | 2019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3 | 31179 |
2018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1 | 10688 | |
2017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3 | 10594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自动化类(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8 | 12064 |
自动化类 | 2020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4 | 13071 |
自动化(教学地点:陕西省西安市市辖区西安) | 2019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7 | 12936 |
自动化 | 2018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9 | 12419 |
2017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4 | 12378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 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 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 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 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具有较 高的道德修养并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 信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保护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3.掌握本专业中“信息、控制和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优化设计的 基本原理,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4.掌握工程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方法,具有较熟练地解决工程现场一般控制系统问 题的能力,具有能够独立从事工程实际中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5.具有对自动化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优化和独立设计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自动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 能力;
7.了解自动化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法规;
8.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9.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 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及电子学基础、自动化基础理论、计算机技术基础(硬件、软件、网络 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原理(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学时)、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信号与系统分析(64学时)、计算机原理与 应用(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1)(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电力电子技 术基础(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检测原理(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电力拖动与运动控 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过程控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2)(48 学时)、计算机网络与应用(48学时)、人工智能导论(32学时)、应用随机过程(48学时)、系统辨 识基础(48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8学时)、模式识别基础(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 时)、计算机仿真(48学时)、系统工程导论(32学时)、CIM系统导论(32学时)、控制理论专题实 验(16学时)、过程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运动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检测技术系列实验 (16学时)、机器人控制综合实验(16学时)、自动化综合实践(48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64+8学时)、数字逻辑电路(56+8学时)、模 拟电子线路(56+8学时)、工程电磁场(42+6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8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基础(48+8学时)、建模与辨识基础(24+8学时)、自动控制元件(26+6学 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56 +16学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16+16学时)、微控制器应用及 系统设计(24+8学时)、VISUAL C++(48 +16学时)、软件技术基础(32学时)、网络与数据通信 (34+6学时)、工业自动化网络技术(32+16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6+6学时)、自动测试系 统(2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应用(32 +16学时)、运动控制系 统(36+12学时)、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36+1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分析(48 +16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 +16学 时)、模拟电子技术(48 +1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32 +16学时)、计算机软件基础(48 +16学 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8 +16学时)、控制工程数学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原理(80 +10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34+6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6 +10学时)、自动控制系统仿真(32+16 学时)、检测技术与仪表(46 +10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电机与拖动(54 +10学时)、 运动控制系统(48+8学时)、过程控制(48+8学时)、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32+8学时)、微控 制器技术课程设计(24学时)、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32学时)、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32学 时)、集散控制系统(22 +10学时)、现场总线技术(32+8学时)、嵌入式系统(26+10学时)、基于 网络的智能控制(32+8学时)、先进控制理论(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类基础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实验、电子技术 综合设计、计算机程序综合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综合 设计和自动化技术综合设计,以及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学术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 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验、信号处理技术课程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 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重庆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81 |
四川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北碚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4 |
广西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30000元/年,在北碚校区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45 |
广东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接受无专业志愿考生调剂录取)(办学地点:北碚校区)(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慎重报考)(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90 |
湖南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83 |
河南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较高收费专业。单列专业。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北碚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85 |
山东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575 |
安徽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608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3000元/年;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566 | ||||
浙江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1 |
上海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6 |
吉林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17 |
辽宁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87 |
山西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544 |
河北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75 |
天津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北碚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617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 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 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 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 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具有较 高的道德修养并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 信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保护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3.掌握本专业中“信息、控制和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优化设计的 基本原理,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4.掌握工程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方法,具有较熟练地解决工程现场一般控制系统问 题的能力,具有能够独立从事工程实际中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5.具有对自动化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优化和独立设计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自动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 能力;
7.了解自动化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法规;
8.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9.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 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及电子学基础、自动化基础理论、计算机技术基础(硬件、软件、网络 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原理(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学时)、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信号与系统分析(64学时)、计算机原理与 应用(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1)(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电力电子技 术基础(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检测原理(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电力拖动与运动控 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过程控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2)(48 学时)、计算机网络与应用(48学时)、人工智能导论(32学时)、应用随机过程(48学时)、系统辨 识基础(48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8学时)、模式识别基础(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 时)、计算机仿真(48学时)、系统工程导论(32学时)、CIM系统导论(32学时)、控制理论专题实 验(16学时)、过程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运动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检测技术系列实验 (16学时)、机器人控制综合实验(16学时)、自动化综合实践(48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64+8学时)、数字逻辑电路(56+8学时)、模 拟电子线路(56+8学时)、工程电磁场(42+6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8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基础(48+8学时)、建模与辨识基础(24+8学时)、自动控制元件(26+6学 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56 +16学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16+16学时)、微控制器应用及 系统设计(24+8学时)、VISUAL C++(48 +16学时)、软件技术基础(32学时)、网络与数据通信 (34+6学时)、工业自动化网络技术(32+16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6+6学时)、自动测试系 统(2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应用(32 +16学时)、运动控制系 统(36+12学时)、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36+1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分析(48 +16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 +16学 时)、模拟电子技术(48 +1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32 +16学时)、计算机软件基础(48 +16学 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8 +16学时)、控制工程数学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原理(80 +10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34+6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6 +10学时)、自动控制系统仿真(32+16 学时)、检测技术与仪表(46 +10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电机与拖动(54 +10学时)、 运动控制系统(48+8学时)、过程控制(48+8学时)、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32+8学时)、微控 制器技术课程设计(24学时)、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32学时)、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32学 时)、集散控制系统(22 +10学时)、现场总线技术(32+8学时)、嵌入式系统(26+10学时)、基于 网络的智能控制(32+8学时)、先进控制理论(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类基础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实验、电子技术 综合设计、计算机程序综合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综合 设计和自动化技术综合设计,以及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学术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 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验、信号处理技术课程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 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陕西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0 |
自动化类(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558 | ||||
机械类(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 | 550 | ||||
新疆 | 自动化类(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07 | ||||
机械类(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 | 503 | ||||
青海 | 自动化类 | 理科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476 |
甘肃 | 自动化类(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3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34 | ||||
机械类(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 | 528 | ||||
云南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收费标准以物价局批复为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4 |
机械类(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收费标准以物价局批复为准) | 584 | ||||
自动化类(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收费标准以物价局批复为准) | 581 | ||||
四川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9 |
自动化类(包含专业:自动化、机器人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607 | ||||
机械类(包含专业: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605 | ||||
重庆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2 |
自动化类 | 607 | ||||
海南 | 机械类(包含专业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5 |
广西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6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7 |
自动化类(6600元/年,包含专业: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572 | ||||
机械类(6600元/年,包含专业: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 | 569 | ||||
广东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非定向)(办学地点:主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2 |
自动化类(非定向)(080801.自动化+080803.机器人工程)(办学地点:主校区) | 592 | ||||
机械类(非定向)(080201.机械工程+08020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4.机械电子工程+080205.工业设计)(办学地点:主校区) | 588 | ||||
河南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8 |
自动化类(主校区) | 607 | ||||
山东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92 |
自动化类 | 588 | ||||
江西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9 |
自动化类(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589 | ||||
机械类(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 | 585 | ||||
福建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3 |
自动化类(含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591 | ||||
机械类(含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 | 588 | ||||
浙江 | 自动化类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25 | ||||
江苏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渭水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8 |
自动化类(在渭水校区学习) | 568 | ||||
上海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1 |
黑龙江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4 |
自动化类(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552 | ||||
机械类(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 | 550 | ||||
吉林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6 |
自动化类(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541 | ||||
机械类(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 | 538 | ||||
辽宁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5 |
机械类(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 | 605 | ||||
自动化类(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604 | ||||
内蒙古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3 |
自动化类 | 549 | ||||
河北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2 |
自动化类 | 601 | ||||
天津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27 |
自动化类(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主校区) | 625 | ||||
机械类(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主校区) | 623 | ||||
北京 | 自动化类(6600元,含自动化、机器人工程)(办学地点主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办学地点主校区) | 566 |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李旭锋教授、校长张卫国教授。
学校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占地约8295亩,校舍面积187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泱泱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校,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
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的教育、国文、外文、史地、数学等系与1940年成立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农艺、园艺和农产制造等系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农学院。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2000年,重庆市轻工业职业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开启了学校发展崭新篇章。
百余年来,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数代西南大学人以其弘毅坚韧、自强不息的奋斗铸就了"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不断丰富着"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内涵。
百余年来,学校始终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杏坛育人,劝课农桑,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一大批名师先贤曾执教于此,春风化雨,躬耕不辍。数十万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鲜明,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2种专业博士学位、27种专业硕士学位,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27个。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现有43个教学单位,10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1个。教学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167门,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现有在校学生50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近400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4000余人,留学生近2000人。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162人,其中教授771人、副教授1315人,博士生导师540人、硕士生导师1691人。现有国家级人才121人次,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海外院士5人,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人。另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
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0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6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自然资源部野外基地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1个、重庆市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国家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1个、重庆市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等中央部委社科研究基地6个、与中央部委相关司局共建社科研究平台4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重庆市新型智库(含培育)4个。目前学校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十三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总量达到36.9亿元,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等260项,获得授权专利1524项,育成动植物新品种99个,出版专著600余部。获教育部普通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9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级奖130余项。
学校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坚持"立足重庆、面向西南,服务全国",与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江苏、山东等省市77个地、市、县建立了校地战略合作关系,与国内54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21个省、市800余个行政事业单位和900多家企业开展了有效的项目合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县校合作,受到广泛好评,被誉为产学研有效结合的"石柱模式",入选全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美、加、泰、日、韩、越、澳、俄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建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非独立法人机构,6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13个国际联合科研实验室,7个海外国际中文教育机构,1个境外办学平台。
历经百余年的磨砺和发展,今天的西南大学正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奋斗。
学校有专门的就业网站:http://cyber.swnu.edu.cn/zsjyc/jy/default.asp
我校正积极进行面向21世纪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改革思路,积极探索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专业教育;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对所学专业成绩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选择第二专业,有机会获得第二学位。
从2006年起推出了“2+1”学期制改革。“2”即传统的秋季和春季学期,“1”即在春、秋季学期之间设立夏季学期,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学校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努力培养 “ 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多技能 ” 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外语水平高,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为帮助学生就业,学校设有专门的毕业生就业管理和服务机构,通过一系列系统、规范的措施来帮助和指导毕业生走向社会。如开设 “ 毕业生就业指导课 ” ,召开供需见面会,推荐毕业生参加公务员和各类干部选拔考试等。我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畅通、选择机会多,本科毕业生近年就业率均在93%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位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前列。
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新中国百业待兴之时,壮大于改革浪潮迭起之际,兴盛于高等教育强国大势之中,与共和国同向同行七十余载。自1951年起,学校前身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相继成立。1956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7年成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三校合并,组建长安大学,掀开学校跨越式发展新篇章。2005年以来,教育部先后与交通部(现交通运输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署共建长安大学协议,“四部一省”共建长安大学的办学格局正式形成。2011年入选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启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学校现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现有84个本科专业,其中36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学校稳居中国大学百强,土木与交通学科位列U.S.News全球大学第30名,被誉为公路交通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科技创新的“金名片”。
学校设有23个学院(系),具备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文学7大门类,贯通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全过程的学位授予体系。新时代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设立了现代交通研究院、秦岭生态环境研究院、黄河研究院、川藏铁路工程研究院、雄安现代产业研究院等一批实体研究院。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新加坡工程院院士4人,教授、副教授1400余人,博士生导师359人、硕士生导师1056人。拥有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各类杰出人才逾百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5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万余人,外国留学生1600余人。
学校平台条件完善,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5个(含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19个(含4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89个,联合共建陕西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内高校唯一的“车联网与智能汽车试验场”,被交通运输部认定为全国三大“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之一。
学校育人成果丰硕,累计向海内外输送优秀毕业生近30万人,其中外国留学生7000余人。优秀校友遍及五湖四海,以“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著称于业界,涌现出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为代表的承担重大工程建设的“总工程师群体”,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为代表的引领学术前沿的“科学家群体”,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为代表的“政界翘楚群体”和造就一批上市公司的“商界精英群体”。学校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和“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矢志原始创新,构建“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大服务、大贡献”六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年度科研经费突破9.6亿元,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1项、课题37项。近年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23项。年度授权专利1300余项。先后攻克了特殊地区公路建设成套科学技术难题,研发了黄土滑坡及大型崩塌临灾预警系统,解决了地铁建设中的地裂缝风险防治问题。新时代,学校积极布局“智慧+”“绿色+”“大数据+”等学科交叉战略,旨在改造传统、升级产业、赢得未来。
学校注重成果推广,科研成果应用于被誉为“国之重器”的港珠澳大桥、全球空港新标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超级工程建设,支撑了世界最大跨径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通长江大桥、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公路、亚洲最长公路隧道秦岭终南山隧道、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等诸多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世纪工程建设。与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关系。
学校精心打造卓越学术期刊矩阵,主编8种学术期刊,稳立中国高校学术出版业界之潮头。《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被ESCI数据库收录,已成为交通运输领域三大顶刊,均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位。《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和《地球科学和环境学报》均具有显著的行业影响力。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建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马尔代夫维拉学院汉语中心(孔子学院)、特殊地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5个国家级“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发起组建了“中俄交通高校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举办了中美、中俄、中法、中国南非公路工程标准系列对接国际论坛,推进交通国际标准协同计划。深度参与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的策划、组织、运行。与中国路桥、中交、中铁、中铁建等大型企业携手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伙伴计划。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所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雁塔钟声悠悠,渭河波涛浩浩,太白山峦皑皑。几代人初心不改、豪情如瀑,数十载厚积薄发、行久致远。面向未来,长安大学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谱写新的长大辉煌!
学校位居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坐拥南北两大校区,南倚大雁塔,北邻渭水滨,建有太白山、梁山、渭水三个教学实习基地,校园面积3745亩。学校着力塑造人文、创新、智慧、绿色和平安的魅力校园,校内绿树成荫,景色优美,设施完备,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40多个民族,全球100多个国家的莘莘学子,在多样性、国际化的校园里,潜心求学、读书问道。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工科登峰、理科振兴、文科繁荣、交叉突破”的学科发展理念,担当“人才培养的摇篮、科学研究的殿堂、社会服务的基地、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地、国际交流合作的前沿”的崇高使命,坚持“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愿景,成为我国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三大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长安大学招生办公室
地址: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 邮编:710064
电话:029-82334104 传真:029-82334099
电话:029-82334813 82334814
呼叫中心:85259046(每年6月开通)
学校本科招生网:http://zsb.chd.edu.cn
招生办网址:http://zsb.chd.edu.cn
(修改时间: 2018年6月6日 )
艺术类共招收【环境设计】和【戏剧与影视学类(含广播电视编导和戏剧影视文学)】2个专业(类)
招生办网址:http://zsb.chd.edu.cn
(修改时间:2018年6月6日)
招生办网址:http://zsb.chd.edu.cn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自动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自动化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自动化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自动化专业介绍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自动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自动化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自动化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自动化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动化和工程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自动化和工程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自动化就业前景和工程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介绍和工程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动化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自动化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中外合作办学)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自动化就业前景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介绍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中外合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动化和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自动化和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自动化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自动化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工程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工程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和工程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和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中外合作办学)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电气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和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电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