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2020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388 | 38087 |
2020 | 物联网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392 | 37578 |
2020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392 | 37578 |
2020 | 土木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16 | 33768 |
2020 | 地质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3 | 32523 |
2020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6 | 31968 |
2020 | 建筑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7 | 31801 |
2020 | 财务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7 | 31801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土木 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与管 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 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结构、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接受力学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文字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 握在土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 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掌握一门外语;
2.了解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 势和应用前景,掌握数学和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3.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工程结构选型、构造、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工程结构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 术,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过程、组织和管理以及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
5.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相 关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机械、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近学科的一般 知识。
6.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8.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解决一般工程问题,具有计算机、常规工程测试 仪器的运用能力;
9.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10.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原理和方法、专业技术相关基础、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结构基本原理、 施工原理和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力学(1 19学时)、结构力学(102学时)、流体力学(34学时)、土力学(34学 时)、弹性力学(34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7学时)、工程地质(34学 时)、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68学时)、测量学(51学时)、土木工程法规(17学时)、工程概预算与 招投标(3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17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8学时)、钢结构基本 原理(43学时)、基础工程设计原理(51学时)、土木施工工程学(43学时)、结构全寿命维护(34 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结构力学(80学时)、流体力学(24学 时)、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2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 工程制图(40学时)、测量学(32学时)、土木工程试验(36学时)、工程经济与管理(24学时)、工 程监理概论(24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4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32学时)、基础工程 (32学时)、土木工程施工(32学时)、施工组织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结构力学(96学时)、水力学(32学时)、 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6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画法 几何及土建制图(80学时)、土木工程测量(48学时)、结构实验与检测(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 (24学时)、建设工程法规(24学时)、建设工程经济(2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24学时)、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72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48学时)、基础工程(40学时)、土木工程施工 技术(56学时)、土木工程施工组织(2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 实习4个环节;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2个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结构基本构件实验、土力 学实验、土木工程测试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实验(结合专业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建筑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获得现场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钢结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施工、砼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工程监理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基建及维修管理部门、建筑设计院所工作。
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建筑物理环境和环境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建筑设备系统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与运行管理的基本技能和产品开发、工程管理的初步能力;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环境的热能供应、暖通空调、建筑供电、建筑给排水、燃气供应等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施工、运行管理、产品开发工作,并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电工技术、供热工程、空调工程、流体输配管网、施工技术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建筑设计院(所)、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工业企业、能源管理部门、城镇市政、规划、环保类企事业及大中专院校等单位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 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 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 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 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 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需 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 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 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机械、热工、控制、电工电子等工程 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专门针对能源动力系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 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进行能源新产品和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以及相关制造,具有集成 创新的能力;
3.了解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行业需求动态,熟悉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的理论前沿 和应用背景,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
4.具有在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初步工程实践经验,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 时掌握并应用相关新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 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基本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本知识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电工学、控制理论)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流体力学(56学时)、传热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燃烧基本原理 与建模(2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础(24学时)、电工电子学(72学 时)、自动控制理论(32学时)、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6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A)(72学时)、传热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72学时)、燃烧理论 基础(1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自动控制理论(72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 学(48学时)。
示例三:流体力学(80学时)、传热学(60学时)、工程热力学(75学时)、燃烧学(30学时)、 机械原理及设计(90学时)、工程图学(90学时)、电工电子(90学时)、自动控制原理(30学时)、 工程力学(12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热工实验(包括工程热力学实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 实验)、能源与动力相关方向的专业实验(如燃烧学实验、热工控制与测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年份省市科类类型低分低分排名平均分高分控制线2020上海综合改革本科.4427400分专业录取情况年份省市科类类型专业低分低分排名平均分高分控制线2020上海综合改革本科建筑学上海综合改革本科财务管理上海综合改革本科能源与动力工程上海综合改革本科地质工程上海综合改革本科土木工程上海综合改革本科物联网工程上海综合改革本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上海综合改革本科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年份省市科类类型低分低分排名平均分高分控制线2021上海综合改革本科年份省市科类类型专业低分低分排名平均分高分控制线2021上海综合改革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上海综合改革本科电子信息工程3964002021上海综合改革本科宝石及材料工艺学3964002021上海综合改革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上海综合改革本科工程造价上海综合改革本科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上海综合改革本科软件工程.上海综合改革本科电
年份专业名称高分低分平均分省控线2019宝石及材料工艺学.04032019电子信息工程.04032019软件工程.540320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4032019物联网工程.0403201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4032019建筑学.04032019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4032019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04032019工程造价.0403
年份专业名称高分低分平均分省控线2018宝石及材料工艺学.0401201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4012018英语.0401201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4012018财务管理.0401201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4012018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04012018软件工程.04012018电子信息工程.04012018物联网工程.04012018建筑学.04012018工程造价.0401
年份上海普通本科控制线(理工)上海普通本科控制线(文史)上海普通专科控制线(理工)上海普通专科控制线(文史)-20412-40214 份专业名称科类层次2008低分2008高分2009低分2009高分2010低分2010高分2011低分2011高分2012低分2012高分2013低分2013高分2014低分2014高分2015低分2015高分2016低分2016高分上海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理工本科
长春工程学院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6分,能源与动力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6分,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9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
长春工程学院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英国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2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英国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6分,能源与动力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技术合作办学)理科
长春工程学院2020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0分,工程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1分,工程造价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1分,焊接技术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1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1分,建筑
长春工程学院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财务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71分,能源与动力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75分,土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76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80分。长春工程学院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
2021年长春工程学院上海市招生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语种不限)、宝石及材料工艺学(语种不限)、电子信息工程(语种不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语种不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语种不限)、软件工程(语种不限)、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语
长春工程学院2017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03分,物联网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06分,能源与动力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07分,地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7分,测绘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7分,城市地下空
长春工程学院2018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造价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05分,物联网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06分,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06分,建筑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06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08分,软件工程
长春工程学院2019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2分,工程造价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2分,物联网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3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3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3分,
长春工程学院2021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393分,物联网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393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393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395分,工程造价综合录取分数线为395分,建筑环
长春工程学院2020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388分,物联网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392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392分,土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6分,地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3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