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河池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素质、能力、知识协调统一,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及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建筑及建筑设备、建筑智能环境学等较宽领域的基础理论,掌握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建筑供配电、建筑照明、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信息处理技术、公共安全技术、节能控制技术等专业知识和技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有创新意识,具备执业注册工程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识图、电路分析、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自动控制原理、建筑设备、建筑智能环境学、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公共安全技术、建筑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节能技术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招生科类:理工类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本科专业,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楼宇自动化及建筑电气的理论与技术,具有进行楼宇自动化系统和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本专业面向建筑物及城市公共设施的电能供给、信息通信、设备运行控制等技术领域培养人才,学生毕业后适合在工程建设、物业管理等行业从事建筑电气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运行、施工安装、监理、检测、评估、管理等方面工作。
本专业拥有电工电子实验室、控制工程实验室、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实验室、电力电子与电机实验室、检测技术实验室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
主要课程有::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及应用、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建筑供配电工程、楼宇自动化技术、通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电梯控制技术、暖通空调、建筑设备控制技术。
专业名称: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广西大学
层次:专升本
学习形式:
学制::2.5年
弹性学制::2.5-6年
毕业学分::100
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具备较强的从事环境工程、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从事建筑电气与消防工程施工、维护及管理,从事建筑设备安装、运行管理,从事供热、通风、空调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系统测试技术和管理实际工作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课程设置::
建筑智能环境学、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建筑设备控制技术、安全防范监控技术、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技术、供配电与照明工程、智能化系统集成等。
桂林理工大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桂林理工大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良好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建筑设备管理、公共安全、信息设施与信息化应用、建筑节能等专业知识和技术,具备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从事建筑电气及智能化技术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系统集成、应用研究和开发等工作的工程科技人才。
主干课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基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建筑制图与CAD、电气工程制图与CAD、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原理与拖动、PLC技术应用、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暖通空调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楼宇消防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电梯控制技术、综合布线、电气工程预算与施工组织管理、BIM软件应用、电气工程监理。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在相关设计院、工程公司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建筑电气及智能化技术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物业管理以及电气相关工作。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专业概况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于2013年开始招生,经过近6年的发展建设,专业拥有专职教师7人,外聘专家3人,其中专职教师中高级工程师1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教师中博士1人,硕士5人,50%以上的专职教师具有实际工程背景。近年来,专业加大了对本科实验设备的投入,拥有一个综合性质的建筑智能化实验中心,在该中心学生可以体验到智能建筑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本专业教师还积极参与地方及国家的科技项目,先后完成了省部级项目2项,在研区级1项,市厅级3项,并获得了2016年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励1项,发表专著1部和多个专利。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本专业非常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先后指导多位学生参与了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获得了较好成绩,其中在所参与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广西选拔赛中获得了金奖的荣誉,专业拥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创业导师2人,同时拥有多个产学研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智能制造、智能检测、绿色建筑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及技能培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习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相关内容打下坚实基础。作为建筑行业发展为迅猛的新领域,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因此专业突出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在建筑智能化上的应用,重在培养能够从事与建筑智能化技术领域有关的设计、管理、研究等工作,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较宽专业知识面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毕业生可以在与行业相关的设计研究院、工程安装公司、智能化电子设备生产企业、IT服务企业等单位工作。
专业培养特色::依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的背景优势,以培养建筑电气工程及建筑设备智能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设备研发等的知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侧重加强建筑环境、电气工程、信息及计算机学科的基础教学;注重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突出建筑强弱电系统的工程设计与产品研发等能力的培养;突出综合运用电气技术、自动化技术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解决建筑领域中电能分配、楼宇设备智能化控制、建筑公共安全、建筑信息应用等多学科交叉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多方面发展,掌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能胜任建筑电气工程和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监理和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三、培养要求
通过系统学习,本专业毕业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具有社会责任感、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较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良好的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的意识;具有一定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
3、具有从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方面的技术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工程设计基本能力;
4、掌握扎实的建筑电气工程和建筑智能化工程的专业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相关的技术发展动态和学科前沿知识;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技术与技能,提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进行工程设计、系统运行和维护以及解决本专业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
6、了解行业的政策、法规、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7、具有一定的交流、竞争与合作以及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主要课程::土木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建筑环境学、建筑设备、数字逻辑、电力电子技术、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控制技术、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公共安全技术、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建筑绘图实践、专业认知实习、机械工程训练、电子工程训练、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建筑电气综合课程设计、建筑智能化综合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五、毕业合格标准
符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1、。
学生低毕业学分:2、183学分,包括:所有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文化素质教育、军训、社会实践等。
3、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六、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标准修业期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