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中国传媒大学 | 江南大学 |
|---|---|---|
| 软科(综合) | - | 59 |
| 校友会(综合) | 70 | 73 |
| 武书连 | 170 | 45 |
| US排名 | - | 647 |
| 软科(政法) | 2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28 | 4415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20 | 5343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A段 | 612 | 6353 | 400 | 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616 | 5860 | 400 | 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92 | 9188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80 | 10997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7 | 11480 | 400 | 物理、化学(2科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8 | 12928 | 400 | 化学必选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59 | 14389 | 400 | 物理、化学(2科必选)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94 | 10390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 | 588 | 13029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84 | 14932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02 | 1447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 | 596 | 2129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95 | 2294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4 | 20511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2 | 21710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6 | 25631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44 | 43092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42 | 44818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9 | 5234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65 | 9160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学校坐落于北京古运河畔,地处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之间,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4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88万平方米。
办学67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了大量党和国家所需、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我校2022年有提前批次小语种、艺术类本科、普通一批本科、高校专项、国家专项、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高职等招生类别。
详情请查阅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招生章程。
详见2022年艺术类本科招生简章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照《江南大学章程》,开展自主办学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学校以“笃学尚行,止于至善”为校训,以“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为办学理念,以建设“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为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逐步建成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协调发展、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显著、社会美誉度高,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