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辽宁多少分能考上,2022中传辽宁分数线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1-06 09:20:20 解决时间:2022-11-04 20:51

满意答案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经济学(传媒经济方向)、物联网工程、广告学、新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传播学(舆情分析方向)、新闻学(数据新闻方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国际新闻与传播、通信工程、行政管理(公共事务与传播治理方向)、翻译(只招英语考生)、数字出版、汉语国际教育、跨境电子商务、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办学地点:中国传媒大学考文垂学院(海南))(中外合作办学)等17个专业。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辽宁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
一、中国传媒大学辽宁省录取分数线(2022)
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排名省控线
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175663362
本科提前批-59211542
本科批中外合作办学-54925526
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612738404
本科提前批-5792570
二、中国传媒大学辽宁省招生计划(2022)
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
翻译(只招英语考生)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四年2
新闻学(数据新闻方向)四年2
广告学四年2
数字出版四年2
国际新闻与传播四年3
通信工程四年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3
物联网工程四年2
数字媒体技术四年3
智能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办学地点:中国传媒大学考文垂学院(海南))(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四年2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普通类四年2
行政管理(公共事务与传播治理方向)四年2
经济学(传媒经济方向)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四年2
汉语国际教育四年2
新闻学四年3
传播学(舆情分析方向)四年2
跨境电子商务四年2
三、部分专业介绍
计算机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中国传媒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定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匹配个人更偏爱的信息内容,淘宝根据消费者日常购买行为等数据进行商品推荐,电子地图根据过往交通情况数据为车辆规划最优路线等。

课程体系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IT类企业: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研究、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应用开发。

考研方向

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

计算机类 数字媒体技术(游戏设计技术方向)
中国传媒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数字 媒体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 方法,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在互动媒体、媒体网络、新媒体工程等领域从事 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数字媒体 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数字媒体领域的核心技术,了解数字媒体创作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 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为数字媒体内容的创作和传播提供基本的技术解决方案,具备设计、开发 数字媒体系统的基本能力;

5.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终生学习意识强烈,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 术、新知识、新创意的能力;

6.了解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具备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信息技 术以及艺术创作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具有专利和版权的保护、利用、经营等创业意识;

8.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 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程序设计、网络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音频处理、计算 机动画、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2+32学时)、造型基础(16+32学时)、图像信息处理(32+16 学时)、数字摄影(16+32学时)、计算机图形学(32+16学时)、场景设计与表现(16+48学时)、数 字媒体资源管理(32学时)、数字视音频处理(40 +16学时)、计算机动画(32 +16学时)、计算机 视觉(32学时)、人机交互技术(32学时)、角色形象设计(32+32学时)、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48 学时)、数据结构基础(32+16学时)、数据库系统原理(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基础(48 +16学 时)。

示例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协议基础(40 +16学时)、数字信号 处理(48 +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32 +16学时)、多媒体原理与应用(32 +16学时)、现代电 视技术(40+16学时)、信息论与编码原理(48学时)、媒体内容安全技术(32+16学时)、计算 机图形学(32+16学时)、媒体网络与交互电视技术概论(32+16学时)、多媒体系统设计(16+ 32学时)。

示例三:数字媒体技术导论(32学时)、媒体制作软件(32+24学时)、3D图形程序设计 (32+16学时)、多媒体画面艺术(24+8学时)、游戏架构设计(16 +16学时)、三维造型与动画 技术(32+24学时)、计算机图形学(40+8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0+8学时)、实时虚拟现实 技术(32+16学时)、游戏开发(64+32学时)、动画设计(64+32学时)、影视制作与合成(32+ 1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需要设置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动画原理与设计实验、数字视音频处 理实验、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多媒体原理与应用实验、数字媒体制作实践、网络应用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方向)
中国传媒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实务以 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方 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思维方法、厚实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宽阔的国际视野和精湛的新 闻传播技能。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新闻传播历史和基本理 论,接受新闻传播实践的训练,具备利用多种传播媒介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情怀、道德品质、协作意识、文化修养以及健康的体魄;

2.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与综合思维能力;

3.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熟悉中外新闻事业的历史,了解中国国情及与新闻传播相关 的法律与政策,坚守职业伦理道德;

4.具备采访、写作、编辑、评论以及摄影摄像等专业技能;

5.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外新闻史、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媒介伦理与法规、新 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音视频节目制作、新媒体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基层社会实践(低年级,6周左右)、新闻媒体专业实践(高年级,16周 左右)。

主要专业实验:新闻摄影、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融合新闻。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中国传媒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中国传媒大学的工科教育是从1954年创建的技术人员训练班开始的。1958年办了大专,1959年开始了本科教育。1981年,为了适应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形势的需要,原来的无线电系,拆分成了无线电工程系、电视工程系、微波工程系、广播技术研究所和工程技术基础部5个系级单位。1995年3月3日,学校决定在工科各系的基础上,成立信息工程学院。这是中国传媒大学的第一个二级学院,也是全国第一个在“学院”下属的二级学院(原来只在“大学”下设学院)。1997年,录音工程系从信息工程学院分出,成立独立的二级学院??录音艺术学院。2001年动画技术专业分出,成立动画学院。2002年,计算机系独立成为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工程基础部独立成为理学院。
  目前,信息工程学院下属7个系级单位:通信工程系,电视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科学艺术系,自动化系,专业基础部和专业实验中心。
  多年来,通过积极引进人才,大力支持年轻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狠下工夫,使我校理工科教师的职称、学历结构更加合理,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学校领导和国家广电总局教育专项补助金的支持下,新建和改建了有线电视实验室、微波测量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微波暗室、微波传输实验室、通信系统实验室、光纤传输实验室、视频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数字媒体艺术实验室、发送实验室、计算机房等,使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以后,我们从扩大办学规模、拓展交叉学科、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等方面狠抓了本科教学。1981年分系之前,整个工科只有广播电视发送、电视播控、微波3个专业,327名本科生。1995年,有电子工程、广播电视工程、微波工程和录音工程4个专业, 581名本科生和35名大专生。工学院成立以后,我们积极拓展思路,创办新的专业,特别在技术与艺术的交叉融合上下功夫,培养复合式人才。先后创办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画技术、艺术设计(后更名为数字媒体艺术,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第一个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数学、自动化等新专业;对原来的传统专业也进行了改造,增设了许多体现数字化、网络化的新专业方向。2004年,仅信息工程学院的本科生就有1500人,加上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理学院等兄弟院系,学生数就更多了。
  我校的研究生教育是从1981年开始的。当年,整个工科只有3名硕士研究生。到1995年信息工程学院成立时,共有2个硕士点35名硕士生。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现有2个部级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实验室、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室),1个博士后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博士点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4个硕士点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1个工程硕士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生和博士生近200人。
  我们的毕业生担任了广电总局科技司、广科院、设计院的领导和中央3台的总工程师,以及许多省市广播电视厅局的技术领导,更多的人成为各项各业的专家、教授和技术骨干,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学校领导的直接关怀和支持下,我们从国内外引进了一些博士和博士后的高层次人才,组建了几个科研特区,给与特殊政策支持,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积极性,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例如浮动载波调幅技术、FMX系统、FMHDS数据广播传输电子站牌、高速数据广播应用系统、FM多节目广播、DS调频多功能数据广播编解码器、电磁散射,微波超光速问题,微波器件与设备的设计与制作、有线电视双向传输与综合业务系统、有线电视加解扰技术、有线电视管理系统、非线性编辑技术、电视质量主观评价技术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1个项目获国家发明奖,几十个项目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和高校科研奖,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也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信息工程学院历史沿革
  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科技含量特别是高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每一种新技术或新器件的问世和应用都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产生质的飞跃。因此,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对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早在1952年9月,党中央规定中央广播事业局的任务时,就明确把“培养和训练广播事业干部”当作四大任务之一。按照中央指示, “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 1954年3月在京郊12号发射台内成立,于3月3日举行开学典礼。首批招收学员140余人,训练班先后共办了6期,共招收学员922人。她标志着我国广电系统自已创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开端,也是广播电视工科教育的起源。当时教职工队伍只有10多人,后来发展到30多人。
  1958年9月2日,中央广播事业局直属的第一所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广播专科学校,在广播技术训练班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当年招收300多名无线电技术类专业大专水平学生,标志着广电系统自已创办高等学历教育的开端。195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广播专科学校正式扩建为中国传媒大学。
  1960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向全国广播电视系统输送了326名无线电技术专业大专毕业生。1964年和1965年向全国广播电视系统输送了两届无线电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
  “文化革命”中广播学院被停办。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被迫中断。
  1972年夏开始,先后办了两期“广播电视发送技术人员训练班”。
  1974年11月开始招收了三届无线电系普通班大学生(即“工农兵学员”)。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学院着手筹划培养本科专业,学制四年,广播学院的高等教育又走上正规发展的道路。无线电系从1978年开始招生。
  1979年学院成立研究生科,1980年后扩大研究生教育,先后有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讯与电子系统专业招收硕士生。1981年开始受教育部委托,代招工科出国预备研究生。1982年实行硕士、学士学位制度。广播学院的大学教育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层次。
  到七十年代末,无线电系已建成广播学院实力最强的三大主力系之一:有学生327名(占全校学生总数的38%),教职工150多人。
  1980年开始,中国传媒大学对教学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1981年,由原来的无线电系扩展和增设为无线电工程系、电视工程系、微波工程系、广播技术研究所、工程基础部等5个教学、科研单位。后来又相继组建了录音系、电路实验中心等教学单位。
  1995年3月3日(中国传媒大学建院41周年纪念日),中国传媒大学的第一个二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工学院(1998年改为信息工程学院)正式成立。由当时的无线电工程系、电视工程系、广播电视传输系(原微波工程系)、广播电视技术研究所、录音系、工程基础部、电路实验中心等7个系处单位,和星光电子设备厂、东单电视服务部两个产业单位组成。后来,电路实验中心与无线电工程系、电视工程系的两个基础教研室合并为专业基础部,又相继成立了专业实验中心、科学艺术系、计算机系和自动化系等。1997年,录音系独立为录音艺术学院,2001年动画技术专业独立为动画学院。2002年计算机系独立为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工程基础部独立为理学院。
  目前,信息工程学院包括通信工程系、电视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科学艺术系、自动化系、专业基础部、专业实验中心等7个教学单位和8个研究所。具有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2个博士学位授予点,信息与通信工程1个博士后流动站,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等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电子学与通信领域的工程硕士点。
计算机类 数字媒体技术
中国传媒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具备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视音频处理、媒体网络与系统、新媒体与信息处理、媒体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智能媒体技术、互动媒体技术等领域中从事多媒体技术开发、研究、设计、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电子商务类 跨境电子商务
中国传媒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具有扎实的现代商务基础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从事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及数据分析、视觉营销、跨境电商客服、跨境供应链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职业前景:在各类涉外企业、互联网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相关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及培训机构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策划、运营、研发、设计、管理及教育等工作。

新闻传播学类 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
中国传媒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各类传媒、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公共传播机构从事 跨国际、跨文化、跨专业领域公共关系协调和公共信息传播的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备比较 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能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独立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媒体融合 的发展趋势与运作机制。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新闻传播学知识背景,熟悉媒体融合的新趋势,熟悉大众媒 体运作机制,熟练掌握新媒体及网络媒体应用技能,通晓新闻传播、文化宣传政策和法规,熟练运 用外语和计算机。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熟悉公共传播相关的法律、制度、方针、政策;

3.接受公共传播和社会形势研究、社会调查与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调查研究、分析 判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独立、综合地分析各类公共传播现象和解决各种公共传 播问题的能力;

4.具有较高的文字写作、口语表达水平和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国际沟通 能力;

5.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学会电脑操作与统计分析,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 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在现代传播媒体和其他公共传播部门从事较强的 实际工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媒介融合概论、 传播学研究方法、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政治传播、公共危机传播管理、公共关系学、演讲与修 辞、说服与传播运作设计、传播统计软件应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新闻媒体(报纸、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 公关实习。实习可分为一次或两次,实习时间不少于20周。

主要专业实验:新闻采访与写作、多媒体制作、公共关系操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无线多媒体广播技术方向)
中国传媒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 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 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 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 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5.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6.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

8.了解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 精神;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 微波技术、通信原理、通信网理论基础、现代通信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分析基础(32学时)、电子电路基础(48学时)、通信电子电路(32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48学时)、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微处理器与 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随机信号分析(3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64学时)、 通信原理(64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48学时)、通信网理论基础(32学时)、现代通信技术(64 学时)。

示例二:电路分析基础(72学时)、电子线路基础(72学时)、高频电子线路(64学时)、数字 逻辑电路(64学时)、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64学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32学时)、微型计算机 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信号与系统(7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学时)、通信原理(72学 时)、电磁场与电磁波(64学时)、通信网(32学时)、通信概论(32学时)、移动通信(32学时)、光 纤通信(32学时)、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通信电子电路(48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64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56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C++(32学时)、 数据结构(40学时)、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 学时)、通信原理(80学时)、电磁场与传输理论(64学时)、通信网基础(56学时)、无线通信原理 (32学时)、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现代通信技术实验、专业综 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中专 2022-11-04 20:51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多少分能考上,2022中传浙江分数线

    1楼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浙江省招生专业: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广告学、广播电视学、新闻学(数据新闻方向)、智能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考文垂学院)、物联网工程、政治学与行政学(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方向)

  • 中专学校

    中国传媒大学江苏多少分能考上,2022中传江苏分数线

    2楼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广播电视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经济、传播学、网络空间安全、传播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汉语言文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技术、新闻学、数字出版、网络与新媒体、公共关系学、通信工

  • 中专学校

    中国传媒大学黑龙江多少分能考上,2022中传黑龙江分数线

    3楼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跨境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品牌管理方向)、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电子信息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政治学与行政学(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方向)、网络与新媒体(智能融媒体运营方向)、广告学、艺术管理、

  • 中专学校

    中国传媒大学吉林多少分能考上,2022中传吉林分数线

    4楼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广播电视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广告学(计算广告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艺术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翻译(招英语考生)(需口试)、数字媒体技术(游戏设计

  • 中专学校

    中国传媒大学内蒙古多少分能考上,2022中传内蒙古分数线

    5楼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少数民族预科班、文化产业管理、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正在收集中)、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正在收集中)、智能科学与技术(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正在收集中)、电子信息工

  • 中专学校

    中国传媒大学山西多少分能考上,2022中传山西分数线

    6楼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网络空间安全、艺术管理、智能装备与系统(演艺工程与智能技术方向)、新闻学(数据新闻方向)、行政管理(公共事务与传播治理方向)、物联网工程、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电子信息工程、公共关系学、数字媒体技术、

  • 中专学校

    中国传媒大学河北多少分能考上,2022中传河北分数线

    7楼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广播电视学、影视编导、汉语国际教育、艺术管理、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英语(只招英语语种考生)、翻译(只招英语语种考生)、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传播学、影

  • 中专学校

    中国传媒大学天津多少分能考上,2022中传天津分数线

    8楼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广播电视学(校本部)、跨境电子商务(校本部)、数字出版(校本部)、数字媒体技术(校本部)、网络与新媒体(智能融媒体运营方向)(校本部)、通信工程(校本部)、广播电视工程(校本部)、智能装备与系统(演艺工

  • 中专学校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多少分能考上,2022中传北京分数线

    9楼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编辑出版学(新媒体)、影视编导(历史合格,地理合格)、广告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新闻学(数据新闻)、汉语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传播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传播学(舆情分析)、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 中专学校

    中国传媒大学辽宁多少分能考上,2022中传辽宁分数线

    10楼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经济学(传媒经济方向)、物联网工程、广告学、新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传播学(舆情分析方向)、新闻学(数据新闻方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国际新闻与传播、通信工程、行政管理(公共事务与传播治理方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