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安徽理工大学 |
|---|---|---|
| 软科(综合) | 70 | 184 |
| 校友会(综合) | 114 | 178 |
| 武书连 | 119 | 243 |
| US排名 | - | 1623 |
| 泰晤士 | 50-72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04 | 7475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01 | 7892 | 400 | 物理、地理(2科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83 | 10555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3 | 12147 | 400 | 物理、化学(2科必选)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59 | 30352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47 | 31901 | 400 | 物理/化学(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46 | 32039 | 400 | 物理必选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98 | 14820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84 | 20505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620 | 2554 | 56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13 | 67589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10 | 69951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09 | 71096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7 | 13642 | 560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6 | 13899 | 56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75 | 14268 | 560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坐落于名校荟萃的北京海淀区学院路,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是教育部直属并与自然资源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
学校始终弘扬地质报国优良传统,肩负社会主义建设开路先锋的光荣使命,培养了大批经济建设急需的地质专门人才,为新中国工业的腾飞和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淬炼出了愈挫弥坚、刚健勇毅的鲜明品格,形成了“爱祖国、能吃苦、做先锋、敢探索”的价值追求。
2021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00%(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其中本科升学(含二学位)比例达52.03%,出国(境)深造比例达4.34%。近五年来我校平均深造率在50.84%左右。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安徽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次。学校占地约3200亩。
学校创建于1945年,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是全国最早开展煤矿人才培养的两所高校之一。1955年学校由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与煤矿有关的学科专业等整建制迁至淮南,与淮南煤矿学校合并组建淮南煤炭学院。之后,经历了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等办学时期,期间,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和淮南化学工程学校相继并入。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9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学校办学77年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能源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了30余万优秀人才,5位校友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前列,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学校入选首批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全国50所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称号(全国99所高校);两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七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连续两年在全省就业动态监测体系测评中获第一名。大部分毕业生在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长三角沿海发达地区以及“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就业。毕业生考研录取率逐年上升,2022年,约30%的本科毕业生在境内外高校深造,部分学院升学率超过50%,特色专业升学率超过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