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 研究生专业代码: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学校创建于1924年,历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办学时期,于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有崂山校区、鱼山校区和浮山校区3个校区,占地2400余亩,正在建设西海岸校区。设有21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中心。现有在校生3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6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3000余人、博士研究生2600余人、外国留学生500余人。教职工3896人,其中专任教师2009人,博士生导师505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3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6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钱致榕受聘学校顾问、特聘讲席教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蒙先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14位知名作家受聘为学校“驻校作家”。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学校遵循“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实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度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度,努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毕业生中已有14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先后担任国家海洋局局长,参加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学校毕业生。
学校拥有科学考察实习船舶3艘,包括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3000吨级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2”、300吨级的“天使1”科考交通补给船,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系统,具备了一流的海上现场观测能力。学校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主持其中“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2个功能实验室的工作,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其他6个功能实验室的建设。
学校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技术、化学、材料科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微生物学10个学科(领域)名列美国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级各类项目14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0项,被SCI、EI、ISTP等三大收录系统收录论文230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962项,授权发明专利1364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9项。
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

015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一、学院简介学院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在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曾有过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老舍、陆侃如、冯沅君等著名学者,在人文学科领域曾取得辉煌成就。新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是随着学校建设综合大学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1995年成立中文系,1997年成立国际语言文化交流学院,1998年更名为中国语言文化学院。2002年成立文学院,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担任院长。2002年成立新闻系,2003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年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合并成立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蒙先生任名誉院长。学院设立了“名家课程”“

二、招生专业目录联系电话:0532-66787202联系人:周老师一级学科(类别)代码及名称专业代码及名称全日制拟招生人数初试考试科目复试笔试科目备注0453汉语国际教育045300汉语国际教育2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54汉语基础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应用语言学0501中国语言文学050101文艺学3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63文学综合④964语言学综合文艺学综合知识统一划定复试分数线,复试后确定拟录取专业。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现代汉语050103汉语言文字学古代汉语基础050105中

2.复试成绩计算公式:复试成绩=专业科目笔试成绩×45%+面试成绩×45%+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成绩。复试成绩、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均采取满分百分制,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成绩满分按10分计算。

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录取分数线(2022):367。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名称类型年份总分英语政治专业课一专业课二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新闻与传播新闻与传播中国海洋大学年份2022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初试科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专业有:汉语国际教育、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新闻与传播、中国史、文物与博物馆等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不区分研究方向中国海洋大学全日制统考文

一、学院简介学院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在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曾有过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老舍、陆侃如、冯沅君等著名学者,在人文学科领域曾取得辉煌成就。新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是随着学校建设综合大学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1995年成立中文系,1997年成立国际语言文化交流学院,1998年更名为中国语言文化学院。2002年成立文学院,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担任院长。2002年成立新闻系,2003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年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合并成立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蒙先生任名誉院长。学院设立了“名家课程”“名家讲座”,建立了“驻校

三、复试方式和内容1.复试包括笔试、面试、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综合素质考核、体检等内容。其中笔试主要是专业课测试。实践能力考核主要测试考生的实际能力。笔试和面试:我院11个招生专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艺学:复试中的笔试侧重考察学生掌握文艺学综合知识的能力,具体包括西方文论、中国文论、影视基本知识;面试侧重考察学生运用文艺理论分析文学艺术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笔试侧重考察考生对语言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语言事实和现象的感悟能力以及运用语言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面试内容为语言学

6.学校按大类招生专业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数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各大类所包含的专业以及专业分流方式如下:(1)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三个专业;新生入学后前两个学期主要从事学科基础层面和专业导航课程的学习,第三学期参照学生的专业兴趣按照以上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分专业培养。(2)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专业;新生入学后在一二年级修学相同的公共基础课程和数学类核心课程,学生于三年级选择专业方向并分专业方向学习。(3)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两个专业,前两个学年实行新闻传播学科通才培养,

新闻与传播/不区分研究方向:055200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新闻与传播(不区分研究方向)人数:19。新闻与传播不区分研究方向中国海洋大学全日制统考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专业:19(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思想政治理论见

新闻与传播/研究生专业代码:055200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新闻与传播专业代码:055200。新闻与传播新闻与传播中国海洋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年份2022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初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海洋大学57名软科(综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