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应用物理学 | 大气科学 |
|---|---|---|
| 2021 | 677(物理学类(4800元/年;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量子信息科学)) | -- |
| 2020 | 688(物理学类(4800元/年;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含严济慈物理、赵忠尧应用物理等科技英才班,依托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进行培养;含学校资助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学等交流项目)) | -- |
| 2019 | 672(物理学类(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 | -- |
| 2018 | 680(物理学类(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 | -- |
| 2017 | 660(物理学类(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 | --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气象、农 业、生态、环保、航空、海洋、水文、能源、国防等相关领域从事业务、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及管理等 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思维与科 学实验(包括校外实习和室内实验)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从事大气科 学研究的理论分析、信息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以及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和应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大气科学等相关领域 业务、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
3.了解大气科学发展的理论前沿和最新发展动态,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气象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应对、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有关国家科技发展的政策和 法规;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 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以及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大气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大气科学基础类、大气探测类、大气动力学类、天气学类、气候学类、天气预报 类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大气科学导论(60学时)、大气物理(60学时)、地球大气综合探测(60学时)、流体 力学(60学时)、大气动力学基础(80学时)、天气学原理(80学时)。
示例二:大气科学概论(60学时)、地球大气综合探测(60学时)、流体力学(80学时)、动力 气象(80学时)、天气学原理(80学时)、数值天气预报(80学时)、现代气候学基础(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天气分析预报实习、大气综合探测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大气物理实验、大气化学实验、大气探测实验、天气学实验、计算机数值模拟 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和相关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实践 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应用物理学科、交叉学科以及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研究、教学、新技术开 发与应用以及管理工作的人才。本专业部分毕业生适合在相关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和特定专业方向的基本知识与原理、基本实验技能与 技术,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 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较为系统地掌握物理学和特定专业方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 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有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专利申请等方面的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并掌握其他 自然科学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
4.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5.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技术管理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与人沟 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活动策划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了解应用物理学相关专业方向的前沿、发展动态、应用前景以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 展状况。
主干学科: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 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经典力学(64学时)、热学(48学时)、电磁学(64学时)、光学(64学时)、原子物理 学(48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4学时)、电动力学I(48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I(48学时)、 量子力学I(48学时)、分析力学(32学时)、固体物理(64学时)、电工电子技术(电路80学时+ 模电60学时+数电56学时+实验48学时)、计算物理(56学时)、半导体物理(48学时)、光电子 学(64学时)、光电技术及其应用(32学时)。
示例二:普通物理学(力学、热学,80学时)、普通物理学(电磁学,64学时)、普通物理学(光 学,56学时)、原子与原子核物理学(56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56学 时)、电动力学(56学时)、量子力学(64学时)、固体物理学(56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4学时)、 计算物理(48学时)、模拟电路(40学时)、数字与逻辑电路(48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48学 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48学时)、智能仪器原理(40学时)。
示例三:大学物理(136学时)、固体物理(51学时)、量子力学(68学时)、模拟电路(51学 时)、半导体物理(51学时)、热力学统计物理(51学时)、电动力学(68学时)、原子物理(51学 时)、数理方法(6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科研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工电子实验、应用物理方向专业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科学和应用物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量子信息科学和应用物理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量子信息科学就业前景和应用物理学就业前景,量子信息科学专业介绍和应用物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量子信息科学和应用物理学这二个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和理论与应用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和理论与应用力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就业前景和理论与应用力学就业前景,物理学专业介绍和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理学和理论与应用力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就业前景和应用物理学就业前景,物理学专业介绍和应用物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应用物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应用物理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应用物理学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应用物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应用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融学和应用物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应用物理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应用物理学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应用物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应用物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和大气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学与应用数学和大气科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和大气科学就业前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和大气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和大气科学这二个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气科学和理论与应用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大气科学和理论与应用力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大气科学就业前景和理论与应用力学就业前景,大气科学专业介绍和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大气科学和理论与应用力学这二个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气科学和地球物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大气科学和地球物理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大气科学就业前景和地球物理学就业前景,大气科学专业介绍和地球物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大气科学和地球物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和大气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和大气科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就业前景和大气科学就业前景,物理学专业介绍和大气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理学和大气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物理学和大气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物理学和大气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物理学和大气科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物理学就业前景和大气科学就业前景,应用物理学专业介绍和大气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物理学和大气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