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学士学位授予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东北电力大学
3、管理学学士学位授予专业:会计学、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工商管理;
2011年东北电力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东北电力大学
一、专业概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建于1982年,是国内较早设立计算机专业的高校之一,1998年获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计算机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2010年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获批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办学经验丰富,行业特色鲜明的优秀学科。
专业现有教师3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5人,教学名师3人;设有IT实训中心、物联网实验室和网络安全技术实验室以及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11个研究室,配备了价值1500余万元的实验设备,能够满足学生实习实践的需要;专业目前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优秀课程6门;先后获各级教学成果奖20余项,各级科研成果奖30余项,编著出版教材11部,其中有4部获省级教材奖。
本专业已为国家培养出近:3000名本、专科毕业生,活跃在电力,IT及其相关专业的各级岗位,多年来,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二、专业特色
本专业重点培养智能电网信息工程领域的特色人才,同时兼顾其它行业的人才需求。培养具有较强电气工程和信息工程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掌握电力系统通信技术、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熟悉电力系统生产运行的规律与特点、智能电网的发展动态,受到卓越工程师高级训练,可以在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电气系统领域从事生产制造、工程设计、系统运行、系统分析、技术开发、教育科研等方面工作的特色鲜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掌握智能电网中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发电与智能接入技术、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智能电网信息通信等关键技术,可以在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电力系统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四、主要课程设置
计算机电路理论、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字电路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电路分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智能电网通信、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智能电网传感器技术、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等。
五、就业方向
在电力行业、信息技术产业及国民经济其它行业的生产、科研及相关部门,主要从事电力产品设计、研发、技术支持、电力信息系统运维等工作,或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东北电力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东北电力大学
一、专业概况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是以信息处理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为背景的,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科学等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理科专业。本专业的学生能够系统的学习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严格的数学训练和计算机技能培训,本着强化基础、扩展知识结构、因材施教的原则,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创新意识,使学生具备扎实数学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数学素养,具有软件开发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能力,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本专业具有计算数学专业硕士点。
二、专业特色
基于学术型、技术型、综合型(ATC)学生培养理念,本专业培养方案注重夯实数学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训练相结合,实现重基础,强实践,多元化发展的特色:
1、注重数学基础理论、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知识培养,使学生具备合理知识结构,扎实理论知识基础;
2、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训练,通过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和课外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依据学生不同需求,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通过设置不同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需求进行选择、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体现了“ATC培养理念,重基础,强实践,多元化发展”的特色。
三、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数学理论知识扎实,基础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数学、空间解析几何、C语言、常微分方程、离散数学、概率论、运筹学、数据结构、复变函数、计算科学、实变函数、数据库、数理统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信息与编码、计算机图形学、数字信号处理、
五、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在数学的各个领域、有关交叉学科(如计算机科学、金融保险业等)及高科技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在IT行业、电力行业、通信系统、科研机构、经济管理等部门从事软件开发、计算机网络设计与维护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数学、电力系统、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及管理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2012年东北电力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东北电力大学
一、专业概况
本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生,原名称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专业目录修订要求,于2012年修改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9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其中4名博士。专业实验室面积300m2,现有实验设备100余万元。本专业年招生80人,现有在校生284人。本专业课程《水质工程学》于2012年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
二、专业特色
本专业主要培养电厂:、城市、工业、建筑等水工业领域的水工艺与水工程的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并兼有污染控制工程、水环境监测技术、工程监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型人才。着重培养具有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运行管理、工程经济、工程概预算等能力的给水排水工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目标
结合本校特色:,立足于节能减排,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给排水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具有从事给排水工程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
四、主干课程
电厂水处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水工仪表与控制、水力学、给排水管道系统、建筑给排水工程、水泵与水泵站、水质工程学、生物化学基础、工程测量、给排水工程施工、水环境监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
五、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电厂及其它大中型工矿企业从事水处理及设备的运行、设计、施工及管理等工作;可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环保部门等从事给水排水相关的规划、环境保护及管理工作;可在设计院、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等从事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的工作;可在建筑公司、房地产企业从事施工、安装、概预算及管理等工作;可在水务部门从事水厂及污水厂规划、更新改造、管理及日常运行等工作。
东北电力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东北电力大学
一、专业概况
本专业始建于2003年,主要培养在智能电网领域运行、维护、管理的高素质电气信息技术人才,专业以“强电-弱电结合、软件-硬件结合”为特色,毕业生以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而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风力发电联网运行与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个,吉林省电力电子公共产业研发中心1个。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注重电子信息基础理论与现代电力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面向智能电网领域中电子信息人才需求,培养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所需的数学、物理知识,具有扎实的电子信息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科学、技术与工程原则解决智能电网领域中的电气测量与处理、电子线路设计、光电信号检测、电气信息系统设计等问题,能够从事工程设计、研制开发、生产制造、信息处理、试验分析、教育科研、现场运行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三、主要课程
理论课程::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力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EDA技术与VHDL、DSP原理与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嵌入式系统应用、计算机网络、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电气工程基础、数字化变电站、直流输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实践课程::智能变电站系统设计、直流输电控制系统设计、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控制模块设计等实践和设计环节。
四、专业特色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注重电子信息技术的技能培养,依托学校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办学特色,注重弱电与强电的结合,突出电能变换与控制,以新型发电技术、用电技术为牵引,带动专业发展。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面宽,近几年就业单位主要有发电公司,供电公司的计量、试验部门;光电检测、智能仪表、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开发管理和教学工作。
东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东北电力大学
一、专业概况
本专业是为了满足我国对清洁能源以及清洁发电的要求、满足风电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对风电人才的巨大需求而设立的专业,也是全国少数高校近几年设置的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专业之一。该专业主要面向风能特别是风力发电相关的领域,培养从事风电场及其相关设备的工程设计、安装、运行、管理、教育和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满足目前我国风电场及风能领域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专业特色
本专业与传统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有一定的联系,结合我校在发电领域的自身优势和享有的声誉,主要面向以风力发电场为主的新能源应用领域。学生在学习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课程外,还学习风力发电厂电气部分以及电网的相关知识,以缓解目前我国风电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
三、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和发展潜力较好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
通过基础理论与专业课程的学习,接受现代风力发电专业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成为能胜任现代风电场的运行、维护、规划、设计与施工,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风力发电项目开发等风电领域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并能从事其它相关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机学、风力机空气动力学、自动控制理论、风力机原理、风电机组设计制造与维护、风电场电气工程、风资源测量与评估、风力发电场等。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金属工艺实习、生产实习、风电场运行仿真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五、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风电场:、设计院、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电力建设公司等单位从事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与制造以及风电场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其它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机械工程等相关领域的专门技术工作。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二批)-北华大学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备木材科学、木工机械原理与应用、木材加工工艺、家具与室内设计、人造板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木材及木质复合材料加工、家具设计与室内工程、木机构建筑、木制品制造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生产以及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主干课程::木材学、木材干燥、胶黏剂与涂料、木工机械、人造板生产工艺、家具设计、木制品生产工艺、木材加工工艺。
就业方向::在木材加工及人造板生产、木结构建筑材料、木地板、集成材、家具设计与制造、室内工程等行业从事研究、开发、生产以及管理等工作。
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方向)专业 (本科二批)-北华大学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备林木资源和化学工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在生物质能源、林产化工、精细化工、制浆造纸、化学工业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从事生产、设计、产品研究与开发、技术服务、经营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主干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林产化工工艺学、胶粘剂化学与工艺学、天然产物化学。
就业方向::在生物质能源、林产化工、精细化工、制浆造纸、活性炭、化学工业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从事生产、设计、研发、技术服务、经营管理工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科二批)-北华大学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掌握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绿色食品加工与检验技术和野生食品资源开发等方面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主干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绿色食品资源学、食品微生物学、森林食品检验学、森林食品工艺学。
就业方向::在食品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工作。
环境科学专业 (本科二批)-北华大学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掌握系统的环境科学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主干课程::环境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环境工程学、生态林业工程。
主干课程::环境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环境工程学、生态林业工程。
就业方向::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
生物科学专业 (师范类本科一批)-北华大学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有见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培养其成为有理想、有抱负、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有中等以上学校进行生物教学和生物学教学研究能力的教师及其他复合型人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主干课程::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课程与教学论以及相关实验课程。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中等以上学校的生物学教学及研究工作,或在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生物科学研究、管理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科二批)-北华大学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电子应用领域内宽厚理论基础、熟练的实验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深厚学识基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电子信息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主干课程::电路、电子技术系列课程,计算机基础及语言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技术、EDA技术,片上系统(Soc)和检测、控制类等课程。
就业方向::到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信息技术、电信息采集、转换、传输、处理、控制和显示技术等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嵌入式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通信等方面工作,还可以到电信部门、电子工程企业、商业部门、财税金融机关、科研机构等从事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无线通信、自动控制与电子工程的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科二批)-北华大学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开发技术和方法,能在IT企业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软、硬件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工程人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
就业方向::在IT企业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开发与应用等工作。
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化学工程专业:4400元/人.年;-东北电力大学
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市场营销、环境工程、生物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4180元/人.年;
5、应用化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3850元/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