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哪个好?资助政策有哪些?毕业生就业如何?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7-15 17:33:14 解决时间:2022-07-06 13:18

满意答案

有很多考生都想知道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哪所学校好?就此问题,小编通过。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排名、录取分数线、专业奖学金、学校简介等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排名对比表
名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软科(综合)-441
校友会(综合)366427
武书连596658
软科(体育)8-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
(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北京市录取分数线
年份招生类型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选科要求
2021普通类本科批50723094400历史必选
2021普通类本科批49125630400不限
2021普通类本科批48027338400物理必选
2021普通类专科批1350120不限
(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广东省录取分数线
年份招生类型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选科要求
2021普通类本科批53192334432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021普通类本科批55715432448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2021普通类本科批54123437448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三)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在广东省录取分数线
年份招生类型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选科要求
2021普通类本科批54674164432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021普通类本科批54575592432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2021普通类本科批54476767432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021普通类本科批525100031432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2021普通类本科批521105088432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021普通类本科批517110073432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021普通类本科批513115631432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021普通类本科批507123647432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021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本科批493144047432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021普通类本科批54421416448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2021普通类本科批54023648448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2021普通类本科批53924059448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2021普通类本科批53526597448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2021普通类本科批52035608448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2021教师专项本科提前批53526427-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2021教师专项本科提前批53128691-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2021教师专项本科提前批52234308-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2021教师专项本科提前批52135322-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2021教师专项本科提前批52035803-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2021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本科批50843906448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学校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全总和教育部共建。学校前身是1946年4月从华北联合大学分离建校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与中国人民大学同根同源。1949年初,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更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1984年,更名为中国工运学院,面向全国工会系统和社会开展成人学历教育。2003年,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2年,开展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 教育部关于共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意见》正式印发。2018年,开始在香港地区招收研究生。2021年11月,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3个专业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工作。2022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支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意见》,更加坚定了全校师生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信心,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困难生资助办法

资助政策简介

为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和完成大学学业,我校建立了完善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设立了专门的助学办公室,采取多种奖优助困的措施,通过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生补助、学费减免(简称“奖、助、贷、勤、补、减”)等方式,帮助解决学生经济上的暂时困难。 

◆“绿色通道”   铺平入学之路 

“绿色通道”是在迎新现场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开通的“先注册、后缴费”的入学通道,办理方式轻松、便捷。因家庭困难、自然灾害等原因暂时无力缴纳学费、住宿费的学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办理暂缓交款手续,直接注册入学。

“绿色通道”的路径为:

a.到所在学院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b.到学生处“绿色通道”迎新接待点,办理学费缓缴、住宿费及其他杂费登记手续;

c.凭学费缓缴审批单及杂费登记单到财务处、教务处、后勤管理处办理注册、入住手续。

◆助学贷款   缓解学费之困

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之忧,国家现已开展两项助学贷款业务,一是考生本地申请的生源地信用贷款,二是入学后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

生源地贷款具有贷款方便、审批快速、还款期长等特点,有贷款需要的学生可以向当地国家开发银行申请,具体申请程序可以网上查询或向所在高中咨询。新录取本科、高职学生都可以在高考本地申请生源地信用贷款。新生申请生源地贷款成功后,可持贷款审批合同到校领取800元的困难补贴。

根据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我校与中国银行开展合作,为我校经济困难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申请助学贷款前期需要准备的材料有:1.本人及父母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2.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印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原件。

◆奖助学金   奖优助困之策

除国家助学贷款外,我校还设立了多种形式的奖、助学金,用于资助学习成绩优秀、积极上进的经济困难学生,以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我校奖助学金主要有五种:

★国家奖学金:主要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方面特别突出的优秀学生,奖学金金额为每人每年8000元,获奖比例约占参评人数的5‰。

★国家励志奖学金:主要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学金金额为每人每年5000元,获奖比例约占总人数的3%。

★国家助学金:主要用于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助学金金额为每人每年3000元,获资助比例约占总人数的20%(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80%)。

★全总奖学金:主要用于奖励学习优秀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范围涵盖大一入学新生,获奖比例约占总人数的3%。

★学校奖学金:为倡导优良学风,学校设立一二三等奖学金,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覆盖面达20%左右;另外设有德育标兵、学习进步、文体优胜、创新先锋等单项奖。

奖学金申请步骤:在综合素质测评基础上,由学生向所在学院提出奖学金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评定结果汇总至学生处核定、审批、发放。

◆勤工助学   自我锻炼之选

学校优先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参加一些有组织的劳动和社会服务,并给予一定的勤工助学补贴。我校助学办公室下设有学生自治的社团——勤工助学协会,为申请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提供服务。我校勤工助学岗位分为校内岗位和校外岗位两种,校内岗位有助教、助管和助工三种,校外岗位一般为临时兼职。

学生处将在每学期开学两周内,在勤工助学网上发布勤工助学岗位的通知,学生们可以通过学工系统勤工助学模块申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等待安排岗位。

◆困难补助   解决生活之需

学校设有专项困难生资助基金,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发放“特困生补助”。每学年开学初,学生处助学办公室组织各学院调查、了解在校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并根据情况确定“特困生补助”发放对象,补助发放比例为所在学院总人数的10%左右,补助金额为每月100元左右。学校还专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困难补贴和求职交通补贴,补贴金额分别为每人500元和200元,约占毕业生人数的2%和20%。

◆学费减免  解除特困之忧

学校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实行学费减免政策,每年4月由特困学生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学生处审核后可获得学费减免资格。学费减免分为两个等级,一等减免学费总额的100%,二等减免学费总额的50%,减免人数约占总人数的2.5%。

◆咨询热线  困难帮助之友

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校的资助政策,我们特别开通了助学政策咨询热线,接受有关资助政策方面的电话咨询。同时也欢迎登陆学生处网站或勤工助学网了解查询相关政策文件。

咨询热线电话:010-88562184

学生处网站:http://news.culr.edu.cn/xgb

勤工助学网:http://news.culr.edu.cn/qgzxw



毕业生就业

 

就业创业情况介绍

◆2021届毕业生基本情况介绍

2021届毕业生1504人,其中本科1241人,占82.51%;专科263人,占17.49%。截至2021年8月31日,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5.65%,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3.54%。全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5.28%。2021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111人,第二学士学位7人,出国留学49人,本科升学率为13.46%。

◆就业创业工作特色及指导服务具体举措

(一)强化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一把手”工程落地落实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强大合力推动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学校党委常委会专门研究就业工作,校长办公会审议《2021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汇报》,实施完善“领导督查联系制”。

学校组织2021年就业工作人员参加“北京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人员专题培训班”。举办《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辅导培训和集体备课,邀请行业专家帮助授课教师进一步提高课程效果,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二)着眼专业特色,拓宽就业渠道

为强化学校办学特色,推介毕业生在工会系统内就业,党委常委会提出“走出去,请进来”就业促进工作。学校领导带队,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二级学院就业工作人员分赴各地、各级工会组织或人社部门,与甘肃省总工会、江苏省总工会、深圳市总工会、绍兴市总工会、绍兴市人社局、天津滨海新区人社局等6家单位签订就业合作协议,建立就业合作关系。学校与天津滨海新区人社局合作的“雏鸥计划”已开展至第三期,2021届第二期“雏鸥计划”中,有15名学生实现就业。学校已与绍兴市人社局在“认知实习”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学校与深圳市总工会就业合作取得进展,今年接收1名毕业生到深圳市总工会就业。

(三)线上线下活动结合,打造多维就业市场

学校依托就业信息网、就业指导中心微信公众号和就业联络微信群等平台,累计发布各类招聘信息300余条,提供岗位2000余个。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学校以线上双选会为主,与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FESCO)、智联招聘等专业机构举办多场线上双选会,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教育部 24365 校园招聘服务·京津冀专场线上线下招聘会”,在疫情防控稳定向好阶段,在学校举办了线下双选会及多场线下宣讲会。

(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创业促就业

学校通过创业园建设培育创业团队、孵化创业项目,在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依托北京校区大学生创业园建设为载体,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业园设计建设依托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从idea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致力于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构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体系,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方法路径,功能涵盖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为实现从创业想法到创业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平台。

(五)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水平,通力合作打造职涯与就业指导品牌

1.学校形成职业生涯发展工作室矩阵,多角度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服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集体备课,学校依托校级“崇劳”职业生涯发展工作室,二级学院“劳有所得”职涯引航工作室、“职路导航”工作室、“泰山”工作室、“Refresh”职涯塑心工作室、“青春引航”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室等平台,开展“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和“就业咨询日”等活动,多维度为学生提供精准、专业的就业服务,努力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2.细分不同群体开展专题讲座。根据毕业生需求细分主题,开展考研、公务员、就业、创新创业等专题讲座、培训、模拟面试等活动,提供专项指导和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六)强化困难帮扶,校院联动保障重点群体就业

学校建立就业工作台账,构建困难群体就业托底机制。对家庭困难、就业困难、身体残疾、有就业意愿但未就业等不同群体学生进行跟踪记录,实行“一生一策”动态及时管理,提供精准帮扶、就业咨询、岗位推荐、简历修改等服务。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学校简介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为己任,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学校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设有海珠、花都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35亩。设有教育学院等19个教学院系和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等15个研究机构,开设39个本科专业,分布在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和经济学等9个学科门类。全日制本科学生12000多人。

提前本科录取批次:公费定向师范生(教师专项)。

本科录取批次:师范、非师范;文理美音体各专业。

毕业生就业

就业创业

 

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直保持“就业工作质量高、继续深造范围广、毕业生幸福感强”的良好态势。这说明我校人才培养工作比较好地契合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就业市场对我校培养的人才认可度一直维持在高位。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不断攀升

近年来学校以新师范建设为着力点,加大了对师范类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力度和效能,师范类毕业生就业优势更明显,2018年,我校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94.2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学校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连续三年开展“精准就业”教师考编集训营,参与学生人数达2300余人。近几年来学校毕业生质量都呈现良好的变化态势,2018届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职业为小学教师(34.8%)、初中教师(20.2%),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等珠三角地区。

二、毕业生继续深造院校的范围普遍较广

学校一直重视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课程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通过指导大学生对学业和职业生涯的规划,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观念的更新,使其更加清晰、明确大学生活和职业目标。

我校2018年有应届本科毕业生2138人(师范生1510人,非师范生628人),2018届毕业生的升学比例为7.1%。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国内升学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延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

三、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成效凸显

自2016年起,我校连续两年选派学生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参加“大学生创业创新精英海外研究课程”学习。2017年和2018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赢在广州”“众创杯”“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各类赛事和项目展演,斩获佳绩,被评为“优秀组织奖”,获得意向融资近百万,先后获得荣誉近40余项。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被认定为“2017年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为树众创空间”获批为2017年广东省众创空间试点单位。

近几年来,学校以“植双创基因,领发展航向”为工作导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与国际接轨,创新理念全新升级。学校自2014年起坚持给予入驻创业孵化窝的每支大学生创业团队2000元的资金支持,2018年开始对大学生印务室和Ikafe(爱咖啡)智能自助咖啡创业实践项目全面运营和指导,通过创业帮扶,商业模式创新,在加大投入和完善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四、就业创业工作精准发力,毕业生幸福感增强

学校努力寻求实现提高就业质量和提升就业满意度“两大目标”任务,在提高就业率的同时,努力提高就业质量,在实现充分就业的同时,做到满意就业。

学校2016届、2017届和2018届本科毕业生的月收入水平分别为4883元、5290元、5426元,呈逐届上升的趋势,远超全省平均薪资位居前列。本科毕业生市场竞争力较强,薪资水平不断上升,就业满意度连续多年上升,毕业生幸福感稳步增强。

学校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行业为中小学教育机构(59.0%),如下表所示:

 

行业名称

2016届(%)

2017届(%)

2018届(%)

中小学教育机构

54.8

58.8

59.0

教育辅助服务业

4.3

2.8

4.3

幼儿园与学前教育机构

3.8

4.8

4.2

其他学院和培训机构

3.3

2.8

3.0

 

注:以上数据全部来源于麦可思-广东第二师范学院2018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


  中专 2022-07-06 13:18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哪个好?资助政策有哪些?学生宿舍环境好吗?

    1楼

  • 中专学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奖学金多少钱?资助政策有哪些?

    2楼

  • 中专学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周口师范学院哪个好?资助政策有哪些?重点的专业?

    3楼

  • 中专学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内江师范学院哪个好?资助政策有哪些?招生咨询联系办式?

    4楼

  • 中专学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渭南师范学院哪个好?资助政策有哪些?毕业生就业如何?

    5楼

  • 中专学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哪个好?资助政策有哪些?毕业生就业如何?

    6楼

  • 中专学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集宁师范学院哪个好?资助政策有哪些?加分政策?

    7楼

  • 中专学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哪个好?资助政策有哪些?奖学金多少钱?

    8楼

  • 中专学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哪个好?有哪些专业?加分政策?

    9楼

  • 中专学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哪个好?资助政策有哪些?毕业生就业如何?

    10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