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大连民族大学 |
|---|---|---|
| 校友会(综合) | 250 | 256 |
| 武书连 | - | 426 |
| 软科(体育) | 5 | - |
| 软科(民族) | - | 7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A段 | 609 | 6754 | 400 | 物理/化学(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08 | 6880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A段 | 607 | 7025 | 400 | 思想政治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A段 | 570 | 12613 | 400 | 物理/化学(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A段 | 432 | 33650 | 400 | 思想政治必选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59 | 30352 | 400 | 物/地/史(3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52 | 31275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50 | 31535 | 400 | 物理必选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女生 | 本科提前批 | 629 | 4885 | 336 | |
| 2021 | 男生 | 本科提前批 | 441 | 66640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23 | 945 | 456 | |
| 2021 | 女生 | 本科提前批 | 629 | 669 | 456 | |
| 2021 | 男生 | 本科提前批 | 585 | 4128 | 45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95 | 45806 | 336 | |
| 2021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本科批 | 478 | 52565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2 | 11454 | 456 | |
| 2021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本科批 | 535 | 12887 | 456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公安部直属普通高等学校暨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创始于1948年7月中共中央在河北解放区建屏县(今平山县)举办的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历经华北公安干部学校(1949—1950年)、中央公安干部学校(1950—1953年)、中央人民公安学院(1953—1959年)、中央政法干部学校(1959—1982年)和恢复中央人民公安学院(1982—1984年)等发展阶段,1984年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改建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8年2月,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官大学于1978年开始举办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其前身为公安部政法专科学校,1979年更名为国际政治学院,1984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官大学)。2000年,交通部北京交通人民警察学校并入学校。
治安学、治安学(警察法学方向)、侦查学、公安情报学、犯罪学、公安管理学、涉外警务、警务指挥与战术、公安政治工作、法学等10个专业及专业方向4200元/年;刑事科学技术、安全防范工程、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公安视听技术、数据警务技术等6个专业4600元/年。住宿费收费标准为:900元/年。
公安大学在调档时,认可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给予考生的政策性加分。但同一考生若有多项政策性加分,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且加分分值不得超过20分(含)。学校按照加分后的投档分数进行录取。
大连民族大学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全国110多所中央部属高校之一,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民族高等学校,学校建设目标为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学校现有开发区和金石滩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600多亩。学校1984年立项筹建,1993年招生办学,是国家民委、教育部、辽宁省政府、大连市政府共建高校。
2009年、2014年和2019年,学校连续三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首批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2015年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高校”,2020年再次获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近年来,学校还获得辽宁省高等学校先进党组织、辽宁省文明校园、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国家民委就业典型学校、辽宁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