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类型 | 年份 | 总分 | 英语 | 政治 | 专业课一 | 专业课二 |
---|---|---|---|---|---|---|---|
地质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01 | 39 | 39 | 59 | 59 |
统计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0 | 39 | 39 | 59 | 59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6 | 35 | 35 | 53 | 53 |
软件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7 | 38 | 38 | 57 | 5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63 | 35 | 35 | 53 | 53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84 | 51 | 51 | 77 | 77 |
油气井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6 | 38 | 38 | 57 | 57 |
应用经济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85 | 52 | 52 | 78 | 78 |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3 | 35 | 35 | 53 | 53 |
体育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29 | 37 | 37 | 111 | 0 |
光学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38 | 57 | 57 |
土木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80 | 38 | 38 | 57 | 57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7 | 38 | 38 | 57 | 57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21 | 38 | 38 | 57 | 57 |
物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0 | 39 | 39 | 59 | 59 |
油气储运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86 | 38 | 38 | 57 | 57 |
化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0 | 39 | 39 | 59 | 59 |
外国语言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7 | 56 | 56 | 84 | 84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9 | 46 | 46 | 69 | 69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9 | 38 | 38 | 57 | 57 |
力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4 | 35 | 35 | 53 | 53 |
海洋地质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0 | 39 | 39 | 59 | 59 |
机械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05 | 38 | 38 | 57 | 57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89 | 38 | 38 | 57 | 57 |
工商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89 | 51 | 51 | 77 | 77 |
数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0 | 39 | 39 | 59 | 59 |
地球物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7 | 39 | 39 | 59 | 59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1 | 38 | 38 | 57 | 57 |
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4 | 46 | 46 | 69 | 69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81 | 38 | 38 | 57 | 5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24 | 38 | 38 | 57 | 57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5 | 38 | 38 | 57 | 57 |
海洋油气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1 | 38 | 38 | 57 | 5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2 | 38 | 38 | 57 | 57 |
会计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6 | 51 | 51 | 77 | 77 |
生物化工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7 | 38 | 38 | 57 | 57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开展“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学校还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管理人才的摇篮”,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2017年、2022年均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追溯学校历史,1953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石油资源,石油工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在这种形势下,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等著名高校的相关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组建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北京石油学院,隶属燃料工业部,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69年,学校迁至胜利油田所在地——山东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6月在北京石油学院原校址内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格局。1997年,石油大学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0年,石油大学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划归教育部。200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立研究生院。2003年10月,教育部与国家四大石油公司签署共建石油大学协议。2004年8月,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学(华东)立项建设青岛校区。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2005年8月,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协议。2006年10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试点高校之一和承担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32家部属高校之一。2014年4月,教育部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签署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协议。2018年12月,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东营校区调整为东营科教园区,办学主校区调整到青岛。
学校总占地面积5000余亩,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发展形成了“两校区一园区”(青岛唐岛湾校区、古镇口校区以及东营科教园区)的办学格局。青岛两校区地处迷人的帆船之都、海滨之城,享有极高美誉的青岛,东营科教园区地处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生态之城、石油之城——山东东营,“两校区一园区”均位于“蓝黄”两大国家战略重点区域,同时青岛两校区还处于2014年新设立的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学校建有研究生院,有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等16个教学学院(部),以及荟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学科专业覆盖石油石化工业的各个领域,石油主干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自主设置二级学科,9个博士授权自主设置交叉学科,2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1个本科招生专业,11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化学工艺、油气储运工程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工业催化等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等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地球物理学等6个一级学科进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全国前十名。
学校教育体系完备,各类教育层次结构合理,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8900人、研究生9400余人,留学生970余人。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人才培养质量品牌,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从广大校友中涌现出大批杰出人才,走出了30位两院院士以及一大批石油石化行业领军人物和工程技术骨干。自国家实行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政策以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27年保持在90%以上,200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荣誉称号,2011年入选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9年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7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00余人,博士生导师329人。有两院院士8人(含双聘),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3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1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5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5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8人;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全国模范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2个,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山东省教学团队11个。
学校是石油石化行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在10多个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现有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物探及勘探开发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非常规油气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油气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石油石化新型装备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34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与国内60多家地方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等4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实质合作交流关系。聘请了百余名著名专家、知名人士为我校兼职教授、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近年来,国际合作交流项目逐步增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建校近70年来,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正向着“能源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奋力迈进。
2019年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处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开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一、招生规模及方式2019年拟招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约240人(含联合培养、少数民族计划等)。招生方式分为普通招考、直接攻博、硕博连读,我校普通招考全部实行“申请-考核”制。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各专业预计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实际录取时根据教育部计划和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按照报考类别可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我校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工程管理(189)、土木工程(307)、光电信息工程(273)、力学(274)、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276)、法律(法学)(335)、工商管理(389)、仪器仪表工程(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专业型硕士专业有:工业工程与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工商管理、生物技术与工程、人工环境工程(含供热、通风及空调等)、土木工程、动力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船舶工程
(一)学术型研究生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本科生和本科生须凭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报考并进行现场确认);(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4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
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型硕士复试分数线(2022):化学工程与技术(309)、营销管理(353)、动物学(313)、渔业资源(323)、海洋地球物理学(290)、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60)、物理学(29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07)、水利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计算机技术(364)、会计(193)、人工环境工程(含供热、通风及空调等)(354)、船舶工程(278)、法律(非法学)(335)、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276)、工
(一)学术型研究生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和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
(一)学术型研究生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和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具体学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型硕士专业有:会计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海洋油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生物化工、化学工程与技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型硕士复试分数线(2022):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63)、应用经济学(385)、软件工程(347)、数学(330)、工商管理(389)、光学工程(273)、油气储运工程(286)、外国语言文学(367)、船舶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