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重庆医科大学 (最高/最低分) | 中国药科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中药制药 | 2021 | 物理类 | 588/583(本科批) | /() |
中药制药 | 2021 | 物理类 | 598/555(本科批) | /() |
中药制药 | 2020 | 理科 | 555/506(本科二批) | /() |
中药制药 | 2019 | 理科 | 542/525(本科二批) | /() |
中药制药 | 2018 | 理科 | 541/525(本科二批) | /() |
中药制药 | 2017 | 理科 | 532/490(本科二批) |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重庆 | 中药制药(地方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地方专项计划 | 583 |
中药制药 | 普通类 | 555 | |||
甘肃 | 中药制药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479 |
云南 | 中药制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2 |
贵州 | 中药制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6 |
四川 | 中药制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5 |
河南 | 中药制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9 |
山东 | 中药制药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78 |
江西 | 中药制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3 |
浙江 | 中药制药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09 |
天津 | 中药制药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98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江苏 | 中药学类(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9 |
新疆 | 中药学类(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 )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4 |
甘肃 | 中药学类(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不招色盲色弱)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15 |
陕西 | 中药学类(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不招色盲色弱)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7 |
云南 | 中药学类(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不招色盲色弱)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5 |
贵州 | 中药学类(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不招色盲色弱)(江宁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1 |
四川 | 中药学类(包含专业: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江宁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9 |
海南 | 中药学类(包含专业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不招色盲、色弱)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71 |
广西 | 中药学类(7480元/年,在江宁校区办学,包含专业: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不招色盲色弱考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1 |
广东 | 中药学类(非定向)(100801.中药学+100802.中药资源与开发+100805.中药制药)(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江宁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5 |
江西 | 中药学类(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7 |
福建 | 中药学类(含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不招色盲、色弱)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7 |
安徽 | 中药学类(7480元/年;含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不招色盲、色弱考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6 |
上海 | 中药学类(含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0 |
黑龙江 | 中药学类(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8 |
吉林 | 中药学类(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不招色盲色弱)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2 |
辽宁 | 中药学类(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8 |
山西 | 中药学类(包含专业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办学地点江宁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6 |
天津 | 中药学类(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不招色盲色弱)(江宁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29 |
北京 | 中药学类(7480元,含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江宁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7 |
学校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校2015年成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6年成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首批立项的地方高校之一。
学校由位于渝中区的袁家岗校区和位于重庆大学城的缙云校区组成,校园总面积2650亩,其中缙云校区占地2100亩。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681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7124人,本科生18824人,专科生258人(对口支援少数民族项目),留学生604人。学校具有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学校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22年1月科睿唯安数据),4个重庆市一流学科,16个重庆市“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
学校设有21个学院(系),并设立研究生院,开设36个本科专业。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中医学专业已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现拥有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门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面向海外延揽高层次人才,成建制引进多个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团队,加强本土人才引导与培育,逐步构建起“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形成推动内涵式发展的强劲动力。
现有专任教师3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博士生导师400余人,硕士生导师2100余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外聘)、海外高层次人才、长江、杰青等国家级人才58人次,省部级各类人才586人次。现有7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规模达到382人,人才塔基和师资蓄水池作用日益明显,人才队伍活力不断增强。
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学校累计新增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各级部门及横向项目3700余项,资助经费近10亿元;牵头承担了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重大或重点项目,资助经费达2亿元。发表SCI收录论文6198篇,年均增长率达10.24%。多项成果在《柳叶刀》《自然·医学》《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获得国家科技奖励、重庆市科技奖励等各类奖励近50项,2017年我校2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2项。学校独立研制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海扶刀)属世界首创,是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学校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获批上市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产品,现已获得欧盟CE等多项认证。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化学发光法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肿瘤免疫治疗等科技成果高质量完成转化,转化金额达3000余万元。
学校现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62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验动物中心、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家级平台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等国家部委级平台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智库、科普基地等省级平台57个。另有,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院士专家工作站”。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与欧洲、亚洲、北美洲、大洋洲的23个国家和地区的52所教育或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包括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国际名校;与英国莱斯特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正式启动,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获批的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同时,与复旦大学、西南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长学制医学生的联合培养。
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11所(综合性医院7所,儿童医院、口腔医院、康复医院、中医院各1所)。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儿童医院连续10年入选“全国医院综合排行榜”百强(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2020年度分别排名第56位、第59位。直属附属医院建有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8个,拥有编制床位17000余张,年门诊量近150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近60万人次。
口味丰富,设置有民族餐厅,价格低廉
中国药科大学坐落于古都南京,始建于1936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药学高等学府。学校为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一所以药学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其中以药学、中药学学科为龙头的药学学科群建设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素有“中国生物医药人才摇篮”的美誉。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玄武门、江宁2个校区,占地2100余亩;全日制在校生18802人,其中研究生6894人、留学生504人;在职教职工1799人,其中专任教师1077人。学校荟萃了医药领域众多知名专家,走出了10位院士和一大批药学领域著名专家学者。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德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3人次,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26人次。2000年以来,已4次获得我国教育领域政府类最高奖励——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四年一届)一等奖。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位居教育部直属高校及江苏省高校前列。
学校致力于建设以“大药学+X”为牵引、“新药科”为特征、面向世界一流的现代药学学科体系。现有16个院部、31个本科专业(类)、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药学、中药学、生物学)、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药学、中药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药学学科获评A+。中药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22年,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临床医学、生物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6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排名全球前1‰(万分之2.4),位列全球第26位、亚洲高校第1位。在2022 US News 世界大学排行榜中,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位列全球第13位、亚洲第1位。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WUR)学科排行中,药物化学学科位列全球第3位。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药学、中药学学科分别排名国内第1位、第2位,均进入“中国顶尖学科”。
学校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不断提升新药研发自主创新能力。建有“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以及创新平台,实现了化学药、中药、生物药三大领域科研平台的全覆盖,为各类新药的研发提供全方位服务。与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实质性学术合作关系。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数稳居全国高校之首。
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朝着建设药学特色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砥砺前行,为谱写全民健康新篇章不懈奋斗。
生活环境
园林式的校园、规范化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使学子们可以集中精力潜心于学习研究之中。位于方山脚下的江宁校区作为本专科生主校区,占地近2200亩,环境优美,景色怡人,设施齐全。校区建有行政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植物园、体育场馆、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公寓、食堂、医务室、超市、银行、邮政代办点等。校区门口即为地铁一号线终点站。
学生公寓采用套间结构,四人间寝室,带独立的卫生间、阳台,配有空调、电热水器、电开水壶、电扇,并为每位学生提供一套自修桌、书橱及壁橱,每间宿舍都联通电话、校园网。
学生食堂主副食品种齐全、花样繁多,为学生准备了近百种美味佳肴,能满足来自全国不同地区同学的生活习惯。
图书馆藏书总量152余万册(种),其中纸质资源92万册,电子资源60余万种(册),订阅纸质中外文期刊1500种,中文电子期刊10000余种、外文电子期刊5500种。藏书特色鲜明,体系完整,已形成了以药学、化学书刊为主体,相关学科文献协调发展的多学科藏书体系。近年来图书馆在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方面有了较快发展,购置了一批网络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引进了中、外文网络数据库45个,并利用本馆的特色资源自建数据库5个,学科内容涉及药学、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等多种学科,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师生的信息需求。配备了良好的自动管理与服务的软硬件平台,采用了国内先进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配置了高性能的网络设备、磁盘阵列系统及各类服务器,数字信息存储容量提高到100TB以上,还增加了自助复印、自助扫描、自助借还书等一批自主自助服务设施,极大改善了服务手段。图书馆局域网与校园网相接,全部电子文献和馆藏数据库等电子信息均可通过校园网实现24小时网上查阅,网上资源服务做到7*24小时开放,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
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和中药资源与开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制药和中药资源与开发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制药就业前景和中药资源与开发就业前景,生物制药专业介绍和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制药和中药资源与开发这二个专业,
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和中药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制药和中药学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制药就业前景和中药学就业前景,生物制药专业介绍和中药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制药和中药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制药和中药学录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营养与健康和中药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营养与健康和中药制药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营养与健康就业前景和中药制药就业前景,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介绍和中药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营养与健康和中药制药这二个专业,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和中药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质量与安全和中药制药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质量与安全就业前景和中药制药就业前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介绍和中药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质量与安全和中药制药这二个专业,
中国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和中药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制药工程和中药制药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制药工程就业前景和中药制药就业前景,制药工程专业介绍和中药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制药工程和中药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制药工程
中国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和中药资源与开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制药工程和中药资源与开发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制药工程就业前景和中药资源与开发就业前景,制药工程专业介绍和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制药工程和中药资源与开发这二个专业,
中国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和中药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制药工程和中药学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制药工程就业前景和中药学就业前景,制药工程专业介绍和中药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制药工程和中药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制药工程和中药学录
中国药科大学应用统计学和中药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统计学和中药制药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统计学就业前景和中药制药就业前景,应用统计学专业介绍和中药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统计学和中药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中药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中药制药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中药制药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中药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中药制药这二个专业,
中国药科大学经济学和中药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中药制药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中药制药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中药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中药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中药制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