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 | 名称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1 | 汉语言文学(文宣方向)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49 | 99872 |
| 2 | 会计学(税务会计方向)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49 | 99716 |
| 3 | 广告学(新媒体传播方向)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43 | 107059 |
| 4 | 法学(企业法务方向)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43 | 106604 |
| 5 | 经济学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40 | 109719 |
| 6 | 资产评估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38 | 112614 |
| 7 | 财务管理(CMA,智能财务方向)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37 | 113902 |
| 8 | 人力资源管理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35 | 116069 |
| 9 | 审计学(CIA、方向)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34 | 116897 |
| 10 | 金融学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33 | 117528 |
| 11 | 市场营销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33 | 117785 |
| 12 | 物流管理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33 | 118209 |
| 13 | 日语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33 | 118449 |
| 14 | 社会工作(司法社工方向)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33 | 118457 |
| 15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32 | 119328 |
| 16 | 英语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32 | 118807 |
| 17 | 互联网金融(智慧金融方向)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31 | 119709 |
| 18 | 财政学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30 | 121140 |
| 19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30 | 121235 |
| 20 | 保险学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30 | 122007 |
| 21 | 工商管理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30 | 121013 |
| 22 | 税收学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29 | 122353 |
| 23 | 电子商务(商务数据分析方向)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29 | 123067 |
| 24 | 跨境电子商务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28 | 124288 |
| 25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审计方向)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09 | 145111 |
| 26 | 工程管理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07 | 147740 |
| 27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05 | 149093 |
| 2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智能技术方向)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 | 505 | 149429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的统计学知识、了解统计学理论、掌握统 计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有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在经济、管理、生物、医药、金 融、保险、工业、农业、林业、商业、信息技术、教育、卫生、医药、气象、水利、环境和减灾等相关领域 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的统计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社会责任感;
2.掌握扎实的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统计学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统计思想;
3.掌握数据搜集、整理、分析的方法;
4.能够应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并正确解释计算结果;
5.熟悉某一领域(如经济、管理、生物、医药、金融、保险、工业、农业、林业、商业、信息技术、 教育、卫生、气象、水利、环境和减灾等领域)的专门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 际统计问题;
6.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 息的基本方法;
7.具有自学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统计学。
核心知识领域:统计学基本思想、数学理论、概率论、统计调查、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非参数 方法、回归分析、多元统计方法、时间序列分析、统计应用软件等。
核心课程示例:数学分析(224学时)、高等代数(80学时)、空间解析几何(32学时)、概率 论(64学时)、实变函数(80学时)、数理统计(64学时)、描述统计学(32学时)、抽样技术与应用 (授课16学时,实验32学时)、市场调查(授课32学时,实验16学时)、应用随机过程(32学时)、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授课48学时,上机实验16学时)、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授课32学时,上机实 验16学时)、应用回归分析(32学时)、非参数统计(32学时)、统计软件与应用SAS(授课32学 时,上机实验16学时)、经济统计学(48学时)、宏观经济学(48学时)、微观经济学(48学时)、财 政学(48学时)、计量经济学(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上机操作训练、社会调查、统计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本专业主要培养在国家审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和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从事审计工作的高级实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经过系统地学习审计学专业课程、管理基础课程和一般人文课程,并通过会计审计实验室的同步实践、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毕业实习,将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系统地掌握审计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了解国内外审计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在网络环境下熟练处理有关会计和审计业务,并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有: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网络会计、审计学、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国际审计、网络审计、审计理论、管理咨询、会计制度设计、西方经济学、统计学、中国税制、法律基础与经济法、货币银行学、企业管理、资产评估学等。
本专业文理科学生兼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媒介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咨询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 位和文化创意产业部门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广告及传播运营、策划、创意、制作、营销、市场研究 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广告与营销传播的理论知识,有广阔的视野, 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与专业技能,掌握传播学、营销学、社会学、心理学、听视觉传达等学科的基本 知识。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广告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科学研究方 法、策略分析能力、创意思维模式以及业务协作意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市场分析、消费者 行为分析、策划、广告创意、媒介策略制订与实施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广告学、传播学和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熟悉广告政策与法规,理解广告活动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意义;
3.具备在整合营销传播背景下有效实施广告策划、创意、制作、发布活动的能力;
4.了解国内外广告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崇高的专业理想、创新意识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市场营销学。
核心课程:传播学、营销学、广告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市场调查与统计、新媒体广告、广告策 划与设计、广告效果、影视广告、广告文案、广告摄影、广告史、广告法规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低年级的认知实习,高年级在媒体、广告公司等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摄影摄像、平面广告设计、电子广告设计。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管理、法律、资产评估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 养和诚信品质,能在政府资产管理部门、土地管理部门或企事业单位、金融证券投资公司、房地产 开发机构等从事资产管理及财务税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资产评估、会计、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 资产评估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资产评估基本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资产评估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有关资产评估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资产评估问题的基 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关于资产评估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惯例;
5.了解资产评估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法学、经济学。
核心课程:资产评估原理、企业价值评估、国有资产管理、房地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国际评 估准则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暂未收集到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招生信息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专业代码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院校代码:13294暂未收录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招生专业及专业代码。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是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的独立学院。学院是一所按新型办学模式和运行机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河南法学2016二批理科420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河南法学2016二批文科451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河南法学2016二批文科451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河南法学2016二批理科420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河南法学2011三批文科

第十九条专业投档办法学院按总计划数11划定校内投档基准线按分数优先平行志愿的原则择优录取专业间不设级差分当考生综合成绩无法满足其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时如果考生服从专业调剂调剂时须满足选考科目要求学院根据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招生计划未满专业如仍不足则从投档基准线下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逐一择优录取到未满专业直至满额答案来源于2022年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浙财大东方学院开设商务英语、环境设计、金融学、产品设计、劳动与社会保障、服装与服饰设计、资产评估、跨境电子商务、英语(经贸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技术方向)、经济学、汉语言文学(文宣方向)、财政学、视觉传达设计、市场营销、税收学、行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是本科三本(2B)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属于民办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全国排名:276

2022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王牌专业有视觉传达设计、资产评估、行政管理、会计学、广告学、审计学、税收学、应用统计学、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满意专业介绍。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层次本科学制四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

根据软科排名(嘉兴市高校)、校友会排名(嘉兴市高校)、高职排名(嘉兴市高校)等排行榜的数据综合分析,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在软科独立类排名第59位,校友会民办三类排名第58位,排在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前面的嘉兴市大学院校有嘉兴南湖学院、嘉兴学

2022年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学费收费标准:1.互联网金融专业学费:18000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费:180003.会计学专业学费:247504.保险学专业学费:18000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费:180006.劳动与社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开设跨境电子商务、财务管理、产品设计、法学、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方向)、工商管理、审计学、会计学、行政管理、服装与服饰设计、应用统计学(大数据分析)、税收学、劳动关系、环境设计、商务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