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 | 283 |
| 校友会(公办三类) | 33 | - |
| 高职排名 | 107 | 278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平行录取一段 | 495 | 160349 | 495 | |
| 2021 | 普通类 | 平行录取二段 | 489 | 166223 | 26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二段 | 448 | 266877 | 15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二段 | 371 | 397319 | 150 | |
| 2021 | 高本贯通 | 普通类二段 | 462 | 235996 | 150 | |
| 2021 | 校企合作 | 普通类二段 | 203 | 541335 | 150 |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简称“双高计划”)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单位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浙江省高职院校优质暨重点校建设单位
浙江省四年制本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点院校
浙江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教育试点院校
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
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高校
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我院对于国家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的加、降分政策均予以认可。加、降分以后形成的特征分作为录取和安排专业的成绩依据。
我校作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始终坚持以“快乐学业,满意就业、努力创业”为导向,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措施有:一是构建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通过职业规划大赛、职业训练营、名企体验行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辅导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我校通过实施“课赛融通”“课证融通”等机制,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升,近五年荣获省级及以上竞赛奖励857项。二是建立实习就业基地,现与知名企业如中国企业500强的浙江省兴合集团等300余家单位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建有“一带一路”职业与语言培训中心(中策泰国教学点),开展专业实训、订单培养、顶岗实习。三是提供专项基层就业创业补助,每年投入14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对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补助和奖励,补助和奖励的最高额度为1.5万元。四是实施“阳光助推工程”,重点关注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少数民族、残疾等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帮助有就业意愿的帮扶对象实现100%就业。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符合条件的学生均可申请。同时,学校通过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校内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等多种途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学生资助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扶困、扶质、扶智和扶志“四扶”为理念,开展阳光绿色保障行动、阳光竞技感恩行动、阳光接力培训行动、阳光牵手暖心行动,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引领学生在物质帮助中扶困、在道德浸润中扶质、在能力拓展中扶智、在精神激励中扶志,从不同维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提供保障和助力。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省教育厅共同领导和管理。
学校是国家“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学校”、国家“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坐落于泉城济南,现有章丘、和平两个校区,占地1045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976万元,馆藏纸质图书59.6万册,电子图书152137GB,校内实验实训场所132个,校外实习实训场所229个。建有千兆骨干校园网,是山东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建设单位。
绿色通道
新生入学“绿色通道”是保障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的重要措施,是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重要举措。
为切实保证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我校根据有关规定设立“绿色通道”制度,对被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在入学报到时由专人接待,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家庭经济情况,帮助学生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方式来减缓经济困难状况。
“绿色通道”是确保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能够顺利入学、无忧上学。
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
对于筹措学费困难的大学生来说,可以选择在户籍所在的县(市、区)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该贷款为信用贷款,本专科生每人每年可申请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可申请不超过12000元,学生在读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学生毕业后三年内,可暂缓偿还本金,只付利息。国家助学贷款期限为学制加13年、最长不过20年。
国家助学金
用于资助在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分为三档,一档每生每年2200元,二档每生每年3300元,三档每生每年4400元。
勤工助学
学校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优先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讨40小时。
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对在普通高等学校就读的山东籍全日制本、专科(高职)在校生中的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每学年学费不超过8000元的,据实免除;超过8000元的,按8000元免除。
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年还可申请获得不低于3300元的国家助学金。
特殊困难学生资助
对在校期间因家庭由突发性灾祸、事故等原因导致学生及其家庭出现特殊困难的,经学生申请,学校发放一定的救助金予以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