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三类) | 29 | - |
| 高职排名 | 60 | 7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平行录取二段 | 461 | 190011 | 266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平行录取二段 | 441 | 203963 | 266 |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的一所公办高等旅游院校,隶属于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始建于1983年,现有杭州、千岛湖两个校区。30多年来,学院 秉承"和、礼、勤、进”精神,践行"励志、惟实、博爱、精致"校训,紧紧围绕旅游办专业、围绕旅游育人才、围绕旅游搞科硏、围绕旅游强眼务,为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具有社会之责任、敬业之精神、博爱之胸怀、国际之视野的旅游英才。学校设有酒店管理学院、旅行服务与管理学院、旅游规划与设计学院、厨艺学院、旅游外语学院、艺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13个教学单位,开设了导游、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西式烹饪工艺、空中乘务等30个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专业。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836人,教职员工730余人。
学校毕业去向落实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实行全程跟踪指导,在校期间,学校将提供各类招聘会,例如:毕业生管理岗位招聘会、旅游人才综合招聘会、各学院小型专场招聘会等,并对参加企业设定最低起薪,保证学生就业质量;学校直接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初级管理岗位就业,提高学生就业水平;并做到“只要学生想就业,一直推荐到就业为止”。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020年我校毕业生4413人,截止到8月31日,我校毕业生就业人数为4326人,就业率为98.03%。2021年,我校有1576名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最终有858人被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本科院校录取。
二、就业保障体系
1. 充分利用行业资源,确保提供充足优质就业岗位。
我校每年会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联合各地市旅游局、旅游行业协会,举办大型旅游院校学生专场招聘会,省内各大旅游集团、行业龙头竞相来我校招聘优秀学子。每年为毕业生提供4:1的就业岗位,确保毕业生有足够的就业选择机会。
2.设立专项就业资助资金,为你保驾护航。
自2009年开始,设立专项资金补助回乡、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按不同地区给予每位基层就业毕业生1500-3500元不等的资助。
3.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优良的创业环境。
自2009年开始,根据《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资金实施办法》的意见,学校设立自主创业资助资金,学校将资助金额分为四个等级,按1-5万元给予资助。
4.关注外省就业设立外省生源毕业生就业资助。
自2013年开始,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外省毕业生回原籍或赴中西部地区就业。给予每人1500元资助及相应交通补助。
5.提升技能水平,提供就业竞争力提升培训补贴
2021年学校出台《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培训补贴办法》,鼓励更多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专业技能水平。近三年就业情况如下:
届别 |
毕业生总数 |
就业人数 |
就业率(%) |
| 2018届 | 3960 | 3921 | 99.02% |
2019届 |
4174 |
4127 |
98.87% |
| 2020届 | 4413 | 4337 | 98.28% |
南校区食堂(共两层):(刷卡)一层供应各式早点、面食、饭菜;二层供应除供应各式早点、面食、饭菜外还供应各式风味小吃。
北校区食堂(共两层):(刷卡)一层供应各式早点、面食、饭菜;二层供应各式风味小吃。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 原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 是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市属公办高等院校。学院于1979年创建,1982 年开始举办高等学历教育,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批准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 2006年5月更名为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是隶属于北京市国资委的唯一一所高等院校。
学院现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1300余亩,拥有教学楼、图书馆、演讲厅、学生实习基地、学生公寓、餐厅、电教中心、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计算机中心、体育场馆等各种教学和生活设施,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毕业生就业
学院毕业生就业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的“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学院注重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将就业指导课程列为必修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提高竞争能力。学生毕业时将获得一至两项职业技能证书。学院就业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建立完善就业工作体系。学院党政领导长期以来一直重视就业工作,注重突出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坚持学校办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与方向。院系两级,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形成了全员关心和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
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学院发挥隶属北京市国资委的优势,依托广大企业,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在与一批单位建立了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的就业市场,我院部分专业还与用人单位签订了“订单式”培养计划。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的比例逐年提高。
搭建就业指导服务平台。学院从关注、关心、关怀学生的发展出发,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用爱心服务的工作理念,打造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强化政策宣传、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实施心理援助,为毕业生提供了优质的就业服务和就业环境,努力帮助毕业生充分就业。
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培养目标”的办学宗旨。为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面和市场竞争力,建立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前实现由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化,极大提升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我院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素质和实践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部分优秀毕业生已成为各行业的骨干,一些人走上了领导岗位。自2001年首届高职毕业生以来,学院一直保持98%以上的就业率,位于同类院校前列。
2006—2011年毕业生就业去向
年份 |
升本 |
村官 |
士官 |
出国 |
机关 |
事业单位 |
国有企业 |
三资企业 |
其它企业 |
其它 |
2006 |
10.2% |
2.8% |
- |
0.2% |
0.2% |
0.8% |
7.5% |
2% |
67.7% |
8.6% |
2007 |
7.1% |
4.1% |
- |
0.2% |
0.1% |
2.3% |
10.6% |
4% |
70.4% |
1.2% |
2008 |
4.3% |
2.9% |
0.2% |
0.2% |
0.1% |
1.7% |
8.2% |
3.5% |
74.3% |
4.6% |
2009 |
7.6% |
1.5% |
0.2% |
0.1% |
- |
2.4% |
10.3% |
1.2% |
55.3% |
21.4% |
2010 |
7.2% |
1.1% |
0.2% |
1.7% |
0.2% |
1.8% |
12.6% |
1.7% |
51.3% |
22.2% |
2011 |
6.8% |
1.7% |
- |
1.4% |
- |
2.6% |
12.8% |
3.3% |
77.85 |
0.3% |
学院毕业生就业的部分单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北京分行、中国光大银行、上海浦发银行、广东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北京票据清算中心、北京首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四分公司、北京东来顺集团、北京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第一机床厂、北京市同仁堂健康药业有限公司、、北京肿瘤医院、北大医院、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国华商场、柒-拾壹(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市华远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北京七一八友益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北视英特维网络技术公司(北京电视台)、 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周大福、每克拉美(北京)钻石商场等。
学院南北校区均设有学生食堂,干净整洁、环境优雅,可以满足5000人同时就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