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学制 | 类型 | 学费 | 人数 | 免试 | 备注 |
---|---|---|---|---|---|---|---|
自动化 | 017 | 二年 | 理工类 | 5500 | 50 | 0 |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工程测量技术、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电厂热能动力装置、风力发电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机与电器技术、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工业设计、工业工程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船舶工程技术、船舶机械工程技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飞行器制造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化工装备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智能监控技术应用、汽车智能技术、电子制造技术与设备、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光伏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光通信技术的考生可报考。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瓯江校区)。 |
物联网工程 | 011 | 二年 | 理工类 | 5500 | 65 | 15 |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监控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系统与维护、软件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信息安全与管理、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的考生可报考。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 |
工程管理 | 003 | 二年 | 理工类 | 4800 | 55 | 15 |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工程测量技术、工程安全评价与监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古建筑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经济管理、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工程监理、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房地产检测与估价、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考生可报考。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006 | 二年 | 理工类 | 6325 | 60 | 15 |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电厂热能动力装置、风力发电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机与电器技术、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工业设计、工业工程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船舶工程技术、船舶机械工程技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飞行器制造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化工装备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智能监控技术应用、汽车智能技术、电子制造技术与设备、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光伏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光通信技术的考生可报考。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 |
工程造价 | 016 | 二年 | 理工类 | 4800 | 45 | 0 |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经济管理、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的考生可报考。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上虞校区)。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019 | 二年 | 理工类 | 6325 | 60 | 0 |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工业工程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的考生可报考。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水利水电工程 | 001 | 二年 | 理工类 | 6325 | 75 | 25 |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工程测量技术、建筑设计、园林工程技术、城乡规划、建筑工程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水文测报技术、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的考生可报考。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 |
国际商务 | 013 | 二年 | 经管类 | 4800 | 80 | 10 |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报关与国际货运、商务经纪与代理、工商企业管理、商务管理、连锁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考生可报考。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007 | 二年 | 理工类 | 6325 | 64 | 11 |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工业工程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的考生可报考。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 |
金融工程 | 021 | 二年 | 经管类 | 4800 | 80 | 10 |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税务、资产评估与管理、金融管理、国际金融、证券与期货、保险、投资与理财、信用管理、农村金融、互联网金融、财务管理、会计、审计、会计信息管理、统计与会计核算、经济信息管理、商务经纪与代理的考生可报考。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004 | 二年 | 理工类 | 6325 | 60 | 15 |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电厂热能动力装置、风力发电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机与电器技术、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工业设计、工业工程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船舶工程技术、船舶机械工程技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飞行器制造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化工装备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智能监控技术应用、汽车智能技术、电子制造技术与设备、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光伏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光通信技术的考生可报考。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 |
自动化 | 005 | 二年 | 理工类 | 5500 | 60 | 15 |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工程测量技术、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电厂热能动力装置、风力发电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机与电器技术、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工业设计、工业工程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船舶工程技术、船舶机械工程技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飞行器制造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化工装备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智能监控技术应用、汽车智能技术、电子制造技术与设备、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光伏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光通信技术的考生可报考。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 |
物联网工程 | 018 | 二年 | 理工类 | 5500 | 40 | 0 |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监控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系统与维护、软件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信息安全与管理、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的考生可报考。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滨江校区)。 |
土木工程 | 002 | 二年 | 理工类 | 6325 | 70 | 20 |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工程测量技术、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古建筑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城乡规划、建筑工程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经济管理、建设工程监理、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铁道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的考生可报考。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020 | 二年 | 理工类 | 5500 | 50 | 0 |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材料工程技术、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工业工程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船舶机械工程技术、飞行器制造技术、化工装备技术、包装工程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的考生可报考。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瓯江校区)。 |
人力资源管理 | 014 | 二年 | 经管类 | 4800 | 80 | 10 |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报关与国际货运、商务经纪与代理、工商企业管理、商务管理、连锁经营管理、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旅游管理、公共关系、民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务管理、行政管理的考生可报考。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 |
软件工程 | 010 | 二年 | 理工类 | 6325 | 75 | 5 |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系统与维护、软件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移动应用开发、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的考生可报考。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 |
工程管理 | 015 | 二年 | 理工类 | 4800 | 45 | 0 |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工程测量技术、工程安全评价与监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古建筑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经济管理、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工程监理、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房地产检测与估价、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考生可报考。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上虞校区)。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008 | 二年 | 理工类 | 5500 | 63 | 12 |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材料工程技术、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工业工程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船舶机械工程技术、飞行器制造技术、化工装备技术、包装工程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的考生可报考。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 |
车辆工程 | 009 | 二年 | 理工类 | 5500 | 63 | 12 |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机与电器技术、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工业工程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飞行器制造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智能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的考生可报考。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 |
测绘工程 | 012 | 二年 | 理工类 | 6325 | 50 | 20 |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工程测量技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园林工程技术、城乡规划、建筑工程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监理、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铁道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的考生可报考。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土木 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与管 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 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结构、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接受力学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文字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 握在土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 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掌握一门外语;
2.了解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 势和应用前景,掌握数学和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3.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工程结构选型、构造、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工程结构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 术,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过程、组织和管理以及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
5.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相 关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机械、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近学科的一般 知识。
6.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8.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解决一般工程问题,具有计算机、常规工程测试 仪器的运用能力;
9.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10.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原理和方法、专业技术相关基础、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结构基本原理、 施工原理和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力学(1 19学时)、结构力学(102学时)、流体力学(34学时)、土力学(34学 时)、弹性力学(34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7学时)、工程地质(34学 时)、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68学时)、测量学(51学时)、土木工程法规(17学时)、工程概预算与 招投标(3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17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8学时)、钢结构基本 原理(43学时)、基础工程设计原理(51学时)、土木施工工程学(43学时)、结构全寿命维护(34 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结构力学(80学时)、流体力学(24学 时)、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2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 工程制图(40学时)、测量学(32学时)、土木工程试验(36学时)、工程经济与管理(24学时)、工 程监理概论(24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4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32学时)、基础工程 (32学时)、土木工程施工(32学时)、施工组织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结构力学(96学时)、水力学(32学时)、 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6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画法 几何及土建制图(80学时)、土木工程测量(48学时)、结构实验与检测(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 (24学时)、建设工程法规(24学时)、建设工程经济(2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24学时)、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72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48学时)、基础工程(40学时)、土木工程施工 技术(56学时)、土木工程施工组织(2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 实习4个环节;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2个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结构基本构件实验、土力 学实验、土木工程测试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实验(结合专业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电气工程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本专 业隶属于电气类,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 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 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 学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 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本专业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 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 能力。学校可根据情况设置专业方向,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及其控制、高电压技术、电力 电子技术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 理科学基础,具有外语运用能力;
2.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 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
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6.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应涵盖电路、电子、电磁场、信息分析 与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以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 电力拖动、电力电子与电气检测、电力设备与高电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此外,建议适当涉 及电气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各学校可根据办学特色设置相关课程。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气学科概论(16学时)、电路基础(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电磁场(32 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自 动控制原理(48学时)、微机系统与接口(48学时)、电机学(上)(48学时)、电机学(下)(48学 时)、电力电子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基础(64学时)、电力传动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暂态 分析(48学时)、电气检测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
示例二: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工程电磁场(40学时)、数字逻辑电路( 64 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微 机原理与接口技术(72学时)、电机学(上)(32学时)、电机学(下)(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 学时)、发电厂电气工程(48学时)、电力系统分析(64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64学时)。
示例三:电路(96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信号与系统 (48学时)、自动控制理论(56学时)、微机原理与应用(64学时)、电机学(上)(64学时)、电力工 程(上)(64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学时)、微机保护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自动装置(48学 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电力系统故障分析(48学时)、工程电磁场(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电气工艺实习、计算机软硬件实践、电气工程专业课程 设计、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电机与控制实验、电气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数理基础和人文社科知识,掌握测绘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训练,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能在测绘、规划、国土资源、 矿山、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从事测绘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管 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文社科、数理基础、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等 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测绘项目设计、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具有运用所学知识从事测绘工程实践及技术创新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测绘工程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地球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工程管理知识;
3.熟悉测绘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测绘学科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测绘数据分析能力,具有 从事测绘生产的专业技能,了解测绘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测绘工程专业的理论进行项目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及解决工程实际 问题的能力;
6.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测绘工程软硬件系统 的集成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应对危机 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9.具有相关领域的创业能力。
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地球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3部分构成。通识教育 包含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和实践训练等;专业教育包 含专业基础、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验与实践训练等,涵盖地球空间信息采集技术、数据处理理论 和方法、测绘信息表达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大地测量学与导航定位、工程与工业测 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等核心知识领域;综合教育包括思想品德教育、 专业实践教育、社情国情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高 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测绘学概论(18学时)、大地测量学基础(54学时)、数字地形 测量学(72学时)、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45学时)、地图学基础(45学时)、GPS原理及其应 用(45学时)、遥感原理与应用(45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5学时)、数字图像处理(36学 时)。
(1)大地测量与卫星导航方向:物理大地测量学(45学时)、空间大地测量学(45学时)、地 壳形变(45学时)、GPS测量与数据处理(36学时)、导航学(45学时);
(2)工程与工业测量方向:摄影测量学(54学时)、工程测量学(54学时)、GPS测量与数据 处理(36学时)、变形监测数据处理(36学时)、工业测量(36学时);
(3)航天航空测绘方向:摄影测量学(54学时)、遥感物理(36学时)、航空与航天成像技术 (45学时)、数字摄影测量学(45学时)、遥感图像解译(36学时);
(4)城市空间信息工程方向:城市空间信息学(45学时)、城市灾害应急管理(45学时)、GIS 工程设计与实践(45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5学时)、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5学时)、土地资 源管理学(45学时)。
2.示例二:数字测量学(64学时)、地图学基础(48学时)、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56学 时)、大地测量基础(56学时)、数据结构与测绘软件开发(48学时)、计算机地图制图(48学时)、 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40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8学时)、摄影测量基础(40学时)、遥感原 理与应用(40学时)、矿山测量学(48学时)、工程测量学(48学时)、变形与沉陷工程学(48学 时)、土地整治与复垦(32学时)、资源信息学(32学时)。
3.示例三:测绘学导论(16学时)、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64学时)、计算机地图制图(64学 时)、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72学时)、大地测量基础(56学时)、摄影测量基础(48学时)、GPS原 理与应用(56学时)、遥感原理与应用(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0学时)、测量程序设计 (56学时)、精密测绘仪器原理与使用(48学时)、变形监测与灾害预报(40学时)、数字摄影测量 (56学时)、创新专题设计(16学时)、科技论文写作(16学时)、工程测量学(56学时)、矿山测量 学(56学时)、GPS数据处理(32学时)、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集中实习、课程设计、工程实践、综合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践能力:建立测量控制网和地球坐标系统,地理空间信息采集、处理与应用,测绘 生产技术,项目设计与管理。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 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 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 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 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具有较 高的道德修养并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 信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保护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3.掌握本专业中“信息、控制和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优化设计的 基本原理,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4.掌握工程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方法,具有较熟练地解决工程现场一般控制系统问 题的能力,具有能够独立从事工程实际中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5.具有对自动化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优化和独立设计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自动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 能力;
7.了解自动化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法规;
8.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9.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 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及电子学基础、自动化基础理论、计算机技术基础(硬件、软件、网络 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原理(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学时)、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信号与系统分析(64学时)、计算机原理与 应用(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1)(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电力电子技 术基础(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检测原理(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电力拖动与运动控 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过程控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2)(48 学时)、计算机网络与应用(48学时)、人工智能导论(32学时)、应用随机过程(48学时)、系统辨 识基础(48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8学时)、模式识别基础(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 时)、计算机仿真(48学时)、系统工程导论(32学时)、CIM系统导论(32学时)、控制理论专题实 验(16学时)、过程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运动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检测技术系列实验 (16学时)、机器人控制综合实验(16学时)、自动化综合实践(48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64+8学时)、数字逻辑电路(56+8学时)、模 拟电子线路(56+8学时)、工程电磁场(42+6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8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基础(48+8学时)、建模与辨识基础(24+8学时)、自动控制元件(26+6学 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56 +16学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16+16学时)、微控制器应用及 系统设计(24+8学时)、VISUAL C++(48 +16学时)、软件技术基础(32学时)、网络与数据通信 (34+6学时)、工业自动化网络技术(32+16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6+6学时)、自动测试系 统(2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应用(32 +16学时)、运动控制系 统(36+12学时)、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36+1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分析(48 +16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 +16学 时)、模拟电子技术(48 +1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32 +16学时)、计算机软件基础(48 +16学 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8 +16学时)、控制工程数学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原理(80 +10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34+6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6 +10学时)、自动控制系统仿真(32+16 学时)、检测技术与仪表(46 +10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电机与拖动(54 +10学时)、 运动控制系统(48+8学时)、过程控制(48+8学时)、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32+8学时)、微控 制器技术课程设计(24学时)、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32学时)、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32学 时)、集散控制系统(22 +10学时)、现场总线技术(32+8学时)、嵌入式系统(26+10学时)、基于 网络的智能控制(32+8学时)、先进控制理论(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类基础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实验、电子技术 综合设计、计算机程序综合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综合 设计和自动化技术综合设计,以及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学术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 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验、信号处理技术课程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 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 济、管理、法律和国际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经济贸易部门及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和其他 国际化经营与管理活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国际贸易、国际化经营及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掌握国际商务理论和实务,具有分析和处理国际商务活动中具体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国际商务及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国际商务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实务操作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解决国际商务活 动中具体问题的实际能力;
3.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进行商务沟通的能力;
4.了解涉外经济法规、国际商务的惯例与规则、主要国家地区的贸易政策;
5.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业务拓展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与贸易。
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营销学、跨国公司管理、国际金融、电子商务、国际 商法、国际商务谈判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以复合型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金融 工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系统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及 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金融财务方面的知识;突出金融数量方法的 学习,强调对于金融问题的分析、研究、应用能力和金融工程素质的培养,在专业基础理论和实务 创新的平台上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掌握现代金融工程学理论、证券分析技术与融资操作技能, 具有较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学习金融工程学的基础知识,强调实践内容与理论内容相结合,注重 基本技能与综合应用能力两方面实践,突出实践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培养既掌握金融工程理论与实务,又熟悉金融工程领域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 本能力;
2.掌握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具有扎实的数学、计量经济学 基础,掌握基本的数学建模技巧和进行金融市场实证研究的技能;
3.注重与信息技术、管理、工程学等其他学科或专业的交叉,具有较强的金融分析能力、策 划能力、金融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4.掌握企业(个人)投资和融资、金融产品的设计、金融工程软件操作等方法或技能,具有创 新型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能力,并具备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5.英语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能熟练地查阅英文文献。
主干学科: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双语)、投资学、金融工程学 (双语)。
核心课程:金融衍生工具、货币银行学、风险管理、计量经济学、数理金融、统计学、财政学、会 计学、投资银行实务、公司金融、财务报表分析。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含金融工具模拟设计、证券模拟交易、SAS软件操作等)、 社会实践(含社会调查、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由土 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国内、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 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同时具备较强的专 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国 内外土木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从事工程全过程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木工程、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全 面而系统的接受科学思维、系统思维、管理思维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知识获取和应用能力、 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能力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2.掌握与国内、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相关的经济理论、相关的法学 理论与方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3.掌握国内、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专业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方法;
4.具备综合运用上述的知识、理论、技术和方法从事国内、国际工程全过程和全面工程造价 (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5.具备对工程造价专业外语文献进行读、写、译的基本能力;
6.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造价专业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7.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具备健康的个 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8.了解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
9.具备相关行业与领域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国家执业资格基础知识。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核心课程:工程图学、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设法规、工程经济学、建筑与装饰工 程施工、安装工程施工、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建筑与装饰工程估价、安装工程估价、运筹学、工程 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经济学课程实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验、工程估价课程实验、工程造价 信息管理课程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具有国 际视野和交流能力,能在水利、水电、土木、交通等行业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方 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水电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水利水电工程规 划与设计、建设与管理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熟练应用一门外语 的能力;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河道治理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 以及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本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 程设计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5.了解国家对于与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 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6.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具有健全的 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7.具有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与规划、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水 利水电工程运行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环境学概论(36学时)、工程制图(91学时)、工程测量学(36学时)、工程水文学(54 学时)、工程地质(含水文地质学时)(45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63学时)、结构 力学(63学时)、弹性力学及有限元(36学时)、土力学(45学时)、水力学(90学时)、工程材料 (45学时)、钢筋混凝土结构(63学时)、钢结构(36学时)、电工学(36学时)、工程经济学(36学 时)、水资源规划及利用(36学时)、水工建筑物(63学时)、水电站(63学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63学时)、工程项目管理(54学时)。
示例二:环境学概论(16学时)、工程制图(80学时)、工程测量学(32学时)、工程水文学(32 学时)、工程地质(含水文地质学时)(32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结构 力学(72学时)、弹性力学及有限元(32学时)、土力学(56学时)、水力学(72学时)、工程材料 (24学时)、钢筋混凝土结构(56学时)、钢结构(32学时)、电工学(32学时)、工程经济学(32学 时)、水资源规划及利用(48学时)、水工建筑物(64学时)、水电站(64学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56学时)、工程项目管理(24学时)。
示例三:环境学概论(32学时)、工程制图(88学时)、工程测量学(40学时)、工程水文学(40 学时)、工程地质(含水文地质学时)(40学时)、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结构 力学(72学时)、弹性力学及有限元(72学时)、土力学(64学时)、水力学(72学时)、工程材料 (32学时)、钢筋混凝土结构(56学时)、钢结构(32学时)、电工学(40学时)、工程经济学(32学 时)、水资源规划及利用(40学时)、水工建筑物(88学时)、水电站(56学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56学时)、工程项目管理(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工程测量、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实验(大学物 理、大学化学、材料力学等)、专业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水力学实验、工程力学实验、工程材料实验、土力学实验、水工建筑物实验、水 电站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国际 视野,具有由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国内、国际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 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接受工程师基本训练,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素 质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土木 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进行工程决策和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与相关专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木工程及其他必要的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全面而系统地接受科学思维、系统思维、管理思维、人文思维和工程师的基本 训练,具备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土木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熟悉必要的其他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2.掌握与国内、国际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相关的经济理论和方法与相关的法 律、法规;
3.掌握国内、国际工程管理专业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方法;
4.具备综合运用上述几个方面的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从事国内、国际工程的技术管理、 专业管理、综合管理和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进行一般土木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5.具备对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进行读、写、译的基本能力;
6.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专业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7.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具备健康的个 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8.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
9.具备相关行业与领域工程管理类(建设类)专业人员国家执业资格要求的理论知识。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核心课程:工程图学、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工程结构、运筹学、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建 设法规、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工程合同管理、工程估价、工程财务管理、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组织 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工程信息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经济学课程实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验、工程估价课程实验、工程信息 管理课程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 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素质、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质,具备机械科学、材料科 学、自动化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材料加工理论、材料成型过程自动控制、成型工 艺过程及装备设计及先进材料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与管理, 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及机械工程、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及技术 和装备的设计方法与控制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接受工程素质和人文科学素 质的基本培养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在本专业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 产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 子技术、材料科学、自动化基础、材料成型与控制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2.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文 学艺术修养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
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取、处理、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具有计算机和外语应用 能力,具备初步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产品与工艺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4.了解国家有关行业和企业管理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 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技 术标准,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5.了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包括新工艺、新方法、先进的成型设备和 控制方法以及新的成型理论知识;
6.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 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因素;
7.具有初步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终身学习 能力;
8.具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了解全球化背景下工程技术问题对环境和 社会的影响。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力学。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材料成型 技术基础、金属凝固原理及技术、金属塑性成型原理、材料连接原理与技术、材料成型设备、材料 加工CAD/CAE/CAM技术基础、先进材料成型技术与理论、热加工传输原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属工艺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等工程训练以及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专 业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
1.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传动与控制技术实验等专业 基础实验;
2.热处理原理与工艺实验,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基本热处理工艺,以及钢铁热处理 后的各种主要的组织形态及性能实验等;
3.金属液态成型工艺实验,包括液态金属流动性测试、铸件温度场测试和定向凝固等;
4.塑性加工力学实验,包括真实应力一应变曲线测试、摩擦因子的测定、平面变形抗力的测 定和硬化曲线的测定等;
5.焊接原理实验,包括焊接热循环测定、焊接过程中的变形测定、焊接接头中残余应力的测 定等;
6.模具设计实验,包括模具拆装和模具CAD/CAM设计等;
7.材料成型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实验; 8.材料成型设备实验; 9.特种热加工成型工艺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 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 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机械工程科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2.具有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的能力;
4.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初步能力;
5.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6.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7.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含形体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构运动与动力设计原理、 结构与强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精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 与技术(含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含机械电 子学、控制理论、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含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技术)、热 流体(含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40+32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理论力学(60学时)、机械原理(56 学时)、机械设计(56学时)、电路理论(4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40学时)、数字电路(32学时)、 微机原理(40学时)、机电传动控制(64学时)、工程材料学(32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40学 时)。
2.示例二:理论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机械工程制图(48 +64学时)、机械原 理(64学时)、机械设计(64学时)、电工技术基础(64学时)、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工程材料 (32学时)、热工基础(48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64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
3.示例三
(1)工程机械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发动 机构造与原理(32学时)、液压与液力机械传动(48学时)、工程机械底盘(40学时)、现代工程机 械(48学时)、工程机械设计(32学时)、工程机械运用技术(32学时)。
(2)机电一体化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控 制工程基础(40学时)、机械电子学(48学时)、机制工艺学(48学时)、机电传动控制(40学时)、 液压传动(40学时)、CAD/CAM(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科技创 新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工程测控实 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文介绍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专升本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升本人数、自动化专升本学制、自动化专升本免试、自动化专升本备注、自动化专升本学费、自动化专升本专业代码、自动化专升本类型、自动化专升本学校名称、自动化专升本学校代码、自动化专升本专业名称
本文介绍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专升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类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免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人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专业代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学
本文介绍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专升本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专升本类型、工程管理专升本专业名称、工程管理专升本人数、工程管理专升本学校代码、工程管理专升本学校名称、工程管理专升本学制、工程管理专升本专业代码、工程管理专升本备注、工程管理专升本学
本文介绍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专升本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升本学校名称、土木工程专升本学制、土木工程专升本学费、土木工程专升本人数、土木工程专升本专业名称、土木工程专升本专业代码、土木工程专升本免试、土木工程专升本类型、土木工程专升本备注、
本文介绍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专升本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升本备注、水利水电工程专升本学费、水利水电工程专升本免试、水利水电工程专升本专业代码、水利水电工程专升本人数、水利水电工程专升本专业名称、水利水电工程专升本学制、水利水电工程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专升本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测绘工程、工程造价、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工程等1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专升本招生专业:测绘工程、自动化、工程造价、软件工程、人力资源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金融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管理、国际商务、物联网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专升本可以报的专业(统招):物联网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金融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工程造价、国际商务、自动化、人力资源管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推荐值得读好专业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工程造价、数字媒体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等学长学姐满意专业。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推荐值得读好专业有工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专升本读多少年?普通专升本学制:一般二年。个别学校个别专业可能不一样,具体请查看招生计划。自动化(二年)、物联网工程(二年)、工程管理(二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二年)、工程造价(二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二年)、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