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浙江省温州市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省温州市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9-28 14:05:48 解决时间:2021-06-28 11:37

满意答案

学校简介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于2008年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同时挂温州市农科院牌子,系专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学院继承了浙江省立温州农业技术学校和温州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科研的优良传统,具有70年的办学历史。

学院是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单位,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第一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浙江省高校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常务副理事长单位,中国都市农业、中国现代畜牧业、中国现代渔业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教集团常务理事单位,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中德农民培训合作试点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首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单位,浙江省4A平安校园,浙江省园林式单位,温州市文明单位。

学院占地1700亩(含温州种子种苗科技园),建筑面积29万平米,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馆藏纸质图书70万册、电子图书92万种,各类专业数据库12个。在编教职工582人,柔性引进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等院士专家30人,其中,正高职称35人、副高职称150人,博士38人、硕士396人,设有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林与水利工程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经贸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等6个二级学院(部),开设专业29个,其中涉农类专业14个。

聚焦立德树人,培养“智慧新农匠”。坚持“特色引领、融合发展、互联互通”的办学理念,构建“大思政、大生态、大教育”育人体系,发挥农科教一体化办学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人才引领乡村振兴,聚焦服务农业全产业链,培养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造农业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新高地。依托国家级众创空间等10多个国家级和省市级创新创业平台,深入推进大学生“双创”教育,年孵化小微企业30家以上,毕业生创业率远超全省高校平均水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7%以上,留温率近50%,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排名跃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三。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教育质量,教学工作及业绩考核排名进入全省高职院校A等行列;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

聚焦技术革新,开展立地式研发。历史上科研工作获得国务院嘉奖。坚持应用型科研发展方向,聚焦农业产业新技术研发、转化,引领农业技术革新,着力解决农业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着力打造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新高地。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围绕种子种苗、碳汇康养、园林技术、农业经济、智慧农业等八个研究领域,建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和省市级科研平台25个,建有实体研究所17个,建立科技创新团队14支。近五年立项市厅级以上项目446项,外来到位科研经费10044万元,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8项,获得市厅级以上奖项49项,其中,省部级奖项5项;通过国家品种审定5个,省品种审定7个,发明专利42项,科研工作总体水平处于全省同行前列。

聚焦乡村振兴,服务农民奔小康。积极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成立全国首家乡村振兴研究室,成立乡村振兴工作组,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和温州西部休闲产业带建设。围绕精准扶贫、生态农业发展、农村金融改革等主题,推进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近三年有20多项调研成果获得省、市领导批示肯定。与温州11个县(市、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示范基地建设、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合作与服务;与市直农口部门单位携手,在专业、研究院、研究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积极对接产业,成立乡村振兴产业服务团队,下派市级科技特派员,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面积近200万亩;组建温州农民学院,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每年举办乡村振兴特色培训班100多期,培训家庭农场主等农业从业人员上万人次,农民培训工作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等上级部门和有关领导充分肯定。

聚焦共享,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坚持、共建、共享理念,初步形成上下、左右、内外贯通的对外合作办学新格局。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成立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动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与一批中高职、本科院校以及农科院所、地方单位开展合作办学。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战略,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教科研资源,与新西兰、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地区)的高等院校开展教师互访、学生交流学习、教科研合作等活动;主动牵手非洲温商企业,探索开展中非合作交流,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学院将继续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对涉农高校的殷殷嘱托,主动对标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扎根中国大地办高职,坚定答好“新农科”建设这份时代答卷的信心和决心,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姿态,着力书写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笔,努力创建全国先进的农类特色高职院校、全省先进的高职院校和省内一流的农业科研强院。


奖、助学金

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等助学措施按照教育部、浙江省教育厅和我校相关规定执行。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入校前可持有关证明在当地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或在入校后向学生处申请办理贷款、缓交等手续。


收费标准

学校严格执行浙江省教育厅、财政厅、物价局有关文件精神确定的收费标准,并实行一年一交的办法。其中录取并就读设施农业与装备、种子生产与经营、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园艺技术、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按浙教计[2006]124号文件,浙江省户籍学生免交学费,所需经费由省财政负担。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专业开设有校企共建特色班,学生入校后可自愿选择参加就读校企特色班。特色班的职业技能培训费和职业资格考证费等由企业另收。


毕业证书

按国家招生管理规定录取并取得我校正式学籍的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完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考核合格,修满规定的学分准予毕业的学生,颁发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印鉴的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专科(高职)毕业证书。


历史沿革

温州农业技术学校

1950年,在温州蛟翔巷创建浙江省立温州农业技术学校。1952年,学校迁往温州南白象头陀寺,浙江省立温州农业技术学校更名为浙江省立永嘉农业学校。1956年,永嘉农业学校更名为温州专区农业干部学校,迁往瑞安仙岩、平阳郑楼。1958年,温州专区农业干部学校升格为温州农学院。

1959年,温州农学院改建为温州农业专科学校。1961年,温州农业专科学校撤销,(部分)改建为温州农业科学院。1983年,在温州新桥复校,为浙江省温州农业学校。

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1958年,温州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温州新桥成立。1986年,温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在温州慈湖成立。2000年2月,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温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和温州农业学校合并组建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2004年7月,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启动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申报工作。8月向市人民政府提出在温州市农科院基础上创办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要求。9月1日,温州市委常委会原则同意筹建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初步方案。9月21日,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递交《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筹建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请示》。

2006年1月4日,市人民政府再次向省人民政府递交《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筹建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请示》。5月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文批准筹建温州科技职业学院。9月,学院挂靠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招收首届高职学生490人,分别为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工商企业管理和会计专业。

2007年1月26日,学院首批成立了经贸管理类、会计和计算机三个

专业指导委员会,并与16个校外实训基地正式签约。6月2日,学院成立一期建设项目实验设备、图书、后勤保障等物品采购领导小组,制订了《一期项目物品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物品采购工作全面启动。8月下旬,招生1206名。9月,学院一期建设工程九大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2007年11月9日下午,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筹)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暨校外实训基地签约仪式举行。学院与温州市各大企业分别签订了农类各专业、国际商务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等5个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名单以及32个校外实习基地名单。至此,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达到8个,校外实习基地达到48个。

2007年11月28日,温州市人民政府在学校举行“温州市农

村干部与农民培训中心”授牌仪式,首期“温州市自然灾害避灾、减灾及损报技术培训班”同时开班。12月5日,温州市人民政府向浙江省人民政府递交《关于要求正式建立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请示》。2008年,1月2-3日,浙江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对学院进行“去筹”评估;2月2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文同意正式建立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2008年4月8日,教育部公布2008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中列入了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校具备了自主招生资格。2016年,学校与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2020年5月27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直播学院成立。


招生专业

系部 专业

农业与生物技术系

种子生产与经营、设施农业技术、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食品加工技术、 食品质量与安全

园林系

园林技术、商品花卉、园艺技术、农业水利

动物科学系

畜牧兽医专业(宠物疾病诊疗方向)、畜牧兽医

经贸管理系

连锁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会计、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

信息技术系

网络技术、数字媒体、电子商务、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低压电器


科研成果

2008年至2015年6月,共立项省部级课题项目6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外来科研到位经费6000多万元,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通过国家审定新品种4个、浙江省审定18个。

2014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4篇,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中排第10位。

2015年9月,获得1项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2015年12月,3个项目获2015年温州市科学技术奖。2015年12月,在浙江省高职党建研究会2015年年会论文评选中2篇论文获得二等奖、1篇论文获得三等奖。


学校地址

温州市六虹桥路1000号


  技校网友 2021-06-28 11:37

网友推荐

录取规则2022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答考生问

学校按照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拟录取、备录取名单。在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具有素质特长或综合素质评价等第高者。如都相同,普高招生考生依次按照综合测试成绩、高中学考折算总成绩、专业基础科目学考折算成绩、语文学考折算成绩、数学学考折算成绩进行优先录取;单独考试招生考生依次按照职业技能考试成绩、综合文化测试成绩、语文测试成绩、数学测试成绩进行优先录取。高中阶段具备相关选修课程学分或相关选修课程成绩优良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如各项成绩均相同,同时予以录取。
根据录取规则,按照专业招生计划1:1的比例从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单;再按照专业招生计划1:5的比例确定为“备录(含顺序号)”名单。考生录取情况分“拟录取”、“备录(含顺序号)”和“不录取”状态提交至省教育考试院指定的高职提前招生服务平台。
如若某个专业实际参考人数少于或等于原定计划数时,该专业按实际参考人数90%的比例(小数点四舍五入原则)确定“拟录取”名单,且不安排“备录取”名单。

联系方式2022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答考生问

学院教务处(招生办)负责接待及解答提前招生工作的有关事宜。具体咨询方式如下:
现场咨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招生办)
通讯地址:温州市六虹桥路1000号邮政编码:325006
咨询电话:0577-88412441
QQ号:
传真:0577-86185777、88412441
监督举报电话:0577-88417726
网站咨询:zs.***;

报名条件2022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答考生问

(1)面向浙江省生源,符合当年浙江省高考或单独考试招生报考条件,具有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或统考的相关职业技能成绩,并已办理高考或单独考试招生报名手续的高中毕业生。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无任何违纪、违法的处分记录、身体条件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蓝江职业技术学校

    1楼

    录取、注册及学费1、凡被我校录取的学生,由学校发给录取通知书,凭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在规定时间到学校或我校设在各省(市、区)的校外学习中心报到注册交费,并领取《学生手册》、教材和光盘等。2、学费标准:根据物价部门审核的学费标准,高中起点专科、专科升本科按学分分两年进行收费。其中,高起专每学年按40学分,每学分按70元收费;专升本每学年按42.5学分每学分按80元收费;高中起点本科分四年,每学年按4

  • 中专学校

    浙江省温州市科技学院

    2楼

    学费、住宿费标准学费、住宿费等严格执行浙江省高校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各专业的收费情况如下:(1)按浙教计[2006]124号文件,录取并就读设施农业与装备、种子生产与经营、园艺技术、畜牧兽医专业的浙江省户籍学生免交学费,所需经费由省财政负担。其他专业按标准收取学费。(2)住宿费每人每年1200元。(3)教材费按每人每年600元代收,多退少补。学校概况学校全称: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校国标码:1

  • 中专学校

    浙江省温州市职业技术学院

    3楼

    招生名额每年每个班级招收30-40人,具体人数由教务处、各个系与创业学院共同研究决定。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每人每年8000元奖励对象: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以下简称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简介:每年9月1日前,中央主管部门和省及省以下财政、教育部门负责将国家奖学金名额和预算下达所属各高校,我院每年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国家奖学名额和预算,确定我院国家奖学金分

  • 中专学校

    浙江省温州市里仁科技职业技校

    4楼

    学院简介温州市里仁科技职业学校创办于1995年,是一所经温州市教育局批准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目前拥有中等职业教育、社会培训、等项目,与国内多所高等学府、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并与加拿大等国家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形成了多层次、多专业、多渠道的办学模式和独具里仁特色的职业教育格局。学校计算机实训中心拥有品牌电脑600余台,并建有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商务实训中心、创业中心等现代

  • 中专学校

    浙江省温州市里仁科技职业中学校

    5楼

    独特的德育方式里仁学校校名出自《论语.里仁篇》中的“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高举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大旗,在日常教育过程中着重凸显以“国学”为核心的德育内容。让《论语》、《弟子规》、《三字经》在有机地结合现实之后走进课堂,在知识经济浪潮拍岸而来的二十一世纪,继续让这些历史经典著作绽放鲜花,散发出诱人的德育芳香!办学为回报社会里仁学校之所以取名“里仁”,那就是自办

  • 中专学校

    浙江省温州市科技职业技院

    6楼

    时间、地点、联系电话1.具体时间:上午8:00-11:00,下午13:30-16:002.地点: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综合楼415室招生办公室3.联系电话:0577-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招生办2016年4月25日学费、住宿费标准学费、住宿费等严格执行浙江省高校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各专业的收费情况如下:(1)按浙教计[2006]124号文件,录取并就读设施农业与装备、种子生产与经营、园艺技术、畜牧兽医专

  • 中专学校

    浙江省温州市里仁科技职业学校

    7楼

    报名时间:2020年4月26日开始报名地址:温州市龙湾区温州大道170号招生办法  (一)职业学校示范专业提前自主招生。考生于4月29日至30日凭《2010年温州市属和鹿城区属职业学校自主招生报名登记表》(附件3)向相关职业学校报名,一人限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学校按专业要求进行面试,根据招生计划和面试成绩、初中平时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情况择优录取,并于5月7日前将录取名单报市局中招办和

  • 中专学校

    浙江省温州市科技职业学院

    8楼

    普高招生考生总成绩520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折合成满分300分+综合素质测试成绩220分(面试200分+素质特长成绩20分)。学校概况学校全称: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校国标码:14088浙江省学校招生代码:0085)学校地址:温州市六虹桥路1000号(邮编:325006)办学性质:公办办学层次: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专科(高职)学费、住宿费标准学费、住宿费等严格执行浙江省高校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

  • 中专学校

    浙江省温州市科技技术学院

    9楼

    招生咨询联系方式招生热线:0577-学校网址:https://www..cnhttps://www.学校招生网:http://zs.咨询QQ:咨询QQ群:微信公众号:wzkjzyxy,wzvcst-zs普高招生考生根据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将考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往届生以通用技

  • 中专学校

    浙江省温州市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10楼

    学校简介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于2008年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同时挂温州市农科院牌子,系专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学院继承了浙江省立温州农业技术学校和温州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科研的优良传统,具有70年的办学历史。学院是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单位,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第一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