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 渤海理工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354 | 370 |
| 高职排名 | 329 | 97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平行录取二段 | 452 | 196943 | 266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平行录取二段 | 437 | 206728 | 26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14 | 215378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14 | 168071 | 200 |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由浙江省水利厅承办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学院,是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学院立足浙江,依托行业,利用同济大学教学资源,以大土木类专业为主体,以水利水电、建筑艺术类专业为特色,相关专业协调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院坐落在美丽的钱塘江畔,地理位置优越,占地面积835亩,由两个校区组成。校舍建筑面积13.97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建筑风格独特。学院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500万元,馆藏纸质图书27万余册,各种期刊800余种,电子图书35万余册;建有设施先进的电子阅览室、语音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大型计算机房等教学设施;建有12个校内实训基地(包含88个实训实验室);建有220余个联系紧密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学院对就业工作非常重视,确立了“院系两级管理,以系为主”的就业工作管理体制,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开展就业指导。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及行业优势,构建形成“行业、院、系”三级保障平台,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已与220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伙伴关系,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就业直通等方式,各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畅通,就业形势喜人,就业率逐年上升,近三年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7.22%、98.04%、99.75%,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对家庭生活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还可参加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的评比。学院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工作,推行“以勤工助学为主导,贷款为主要形式,‘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联动助学”的资助政策。经济困难学生主要通过国家助学贷款的方式来解决学习和生活困难,对于特别困难的学生,学院视情况给予困难补助和优先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渤海理工职业学院(学院代码:14472)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毕业颁发国家承认的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学历证书。学院位于“环渤海、环京津”美丽的海滨城市黄骅,教学、生活服务设施完备,建有先进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完善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园环境优美。
学院占地 800亩,规划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设有汽车工程类、机电工程类、建筑工程类、经济管理类、信息工程类五大类专业群和基础部、培训部。
渤海理工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项目
一、订单式培养、零风险就业
学院就读的学生入学即签订就业合同。学院创建了“就业推广中心”,建立了覆盖京、津、冀等学生就业意愿集中地“名优企业信息库”,在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设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并与河北民生银行、石家庄众诚白鹿泉休闲度假村、沧州名人高尔夫球场、北汽集团、长城汽车有限公司、华北建设集团、中铁建设集团、河北建工集团、河北奎山水泥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入学即签订包分配协议,100%就业。
二、知行合一、注重实践
实行"专业技能+岗位证书+毕业证书"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三、专业热门、师资雄厚
学院现已形成汽车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基础部、培训部等共计九个教学单位。学院聘请了大量知名院校中学术造诣较高的教授、副教授来我院任教,并从知名企业聘请了近百名优秀的技术人才,作为学院“双师型”教师
四、一生多证、一专多能
实行学历毕业证、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职业资格证、机动车驾驶证的五证教育,满足社会需求。
五、创业指导
学院设立创业指导教研室,全新设计了从第一学期到第六学期的创业服务课程,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进行指导,采用专业的职业测评软件技术,解析学生的实际需求,满足不同类型职业发展需求。
渤海理工职业学院困难生资助办法
根据国家的资助政策,我院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院高技能人才奖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和勤工助学、帮助学生创业等多种方式的资助体系。
(1)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在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在校二、三年级以上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
(3)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在校二、三年级以上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
(4)学院高技能人才奖:用于奖励专业技能拔尖,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奖励标准1000元-10000元不等,具体参见学院相关奖励办法;
(5)国家助学贷款:最高每生每年6000元。凡需要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可到当地的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设在教育局)咨询有关生源地贷款事宜,学院将积极配合提供相应材料;
(6)“绿色通道”:当年录取新生家庭经济确实存在困难,没有办法筹措足额学费、住宿费,可先报到入学。学院为其办理入学手续后再根据核实后的困难情况给予相应的资助;
(7)勤工助学:学生在学院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
(8)助学创业:对有志从事创业的学生,学院协助寻找场地、启动资金、管理咨询等创业支持。并聘请专家进行创业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