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浙江万里学院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
| 软科(综合) | 361 | - |
| 校友会(综合) | 293 | 353 |
| 武书连 | 552 | 281 |
| US排名 | - | 1554 |
| 软科(医药) | - | 37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平行录取一段 | 534 | 116889 | 495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平行录取一段 | 542 | 107443 | 49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平行录取一段 | 570 | 75526 | 49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二段 | 538 | 77431 | 150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一段 | 498 | 155321 | 444 | |
| 2021 | 校企合作 | 普通类一段 | 488 | 177648 | 444 |
浙江万里学院由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举办,是一所具有72年办学历史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公办高校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新型高校,被教育专家誉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范例性实践”。
2004年,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合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2005年,以优良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并成为试点单位联盟理事长单位;2015年,成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17年,成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在德国汉堡设立浙江万里学院海外校区;202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新闻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新闻传播学类 |
| 生物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生物科学类 |
| 物流管理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 物流管理(2+2)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旅游管理类 |
| 会展经济与管理(2+2)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旅游管理类 |
| 名称 | 省特色专业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金融学 | 本科 | 四年 | 金融学类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科 | 四年 | 经济与贸易类 | ||
| 英语 | 本科 | 四年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
| 新闻学 | 本科 | 四年 | 新闻传播学类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科 | 四年 | 数学类 | ||
| 生物技术 | 本科 | 四年 | 生物科学类 | ||
| 通信工程 | 本科 | 四年 | 电子信息类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 | 四年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本科 | 四年 | 旅游管理类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是山东省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山东省最大的医学科学研究机构,2020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冲一流”高校。校(院)在济南、泰安设有校区,主校区位于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核心区域(济南市青岛路6699号),在济南、青岛、济宁等地建有研究机构,总占地面积6000余亩。
|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临床医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五年 | 临床医学类 |
| 医学影像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五年 | 临床医学类 |
| 药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药学类 |
| 护理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护理学类 |
学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成立了大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做到资助资金专款专用、资助事务优先办理,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奖、贷、助、勤、补、免+绿色通道”多元混合资助体系,有效落实资助政策,从制度上保证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是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助学贷款,学生入校前办理,用于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在校学习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贴付,毕业后的利息由借款学生负担,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教育局资助管理中心办理。
国家助学金
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在校生,资助标准分为三档,其中三档4000元/人/年,二档3000元/人/年,一档2000元/人/年。
基层就业国家资助
对毕业后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在3年以上(含3年)的我校学生,其学费由国家实行代偿。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
勤工助学
学校设置有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近1000个,优先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
困难补助
重点帮扶在校期间遭遇突发事件或意外情况导致经济困难的学生。
学费减免
对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减免学费。
社会奖助学金
由社会各界在我校捐资设立,主要用以奖励我校优秀学子、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绿色通道
对被录取入学、无法缴纳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综上所述,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符合各类资助条件的优秀学生可通过多种方式获得资助,以顺利完成学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