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17 | 英语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5 | 993 |
| 2017 | 新闻传播学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6 | 957 |
| 2017 | 商务英语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8 | 881 |
| 2017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8 | 881 |
| 2017 | 工商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8 | 881 |
| 2017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9 | 5642 |
| 2017 | 英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0 | 5457 |
| 2017 | 商务英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0 | 5457 |
| 2017 | 经济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0 | 806 |
| 20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2 | 5161 |
| 2017 | 新闻传播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2 | 5161 |
| 201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2 | 737 |
| 2017 | 保险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2 | 737 |
| 2017 | 保险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3 | 5018 |
| 2017 | 电子商务(技术方向)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4 | 4863 |
| 2017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5 | 4715 |
| 201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5 | 4715 |
| 2017 | 财政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5 | 628 |
| 2017 | 会计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8 | 539 |
| 2017 | 工商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9 | 4166 |
| 2017 | 金融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9 | 509 |
| 2017 | 财政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0 | 4020 |
| 2017 | 经济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1 | 3883 |
| 201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1 | 3883 |
| 2017 | 应用统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1 | 3883 |
| 2017 | 经济统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2 | 3775 |
| 2017 | 经济管理试验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4 | 3526 |
| 2017 | 经济管理试验班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4 | 384 |
| 2017 | 统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5 | 3416 |
| 2017 | 会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7 | 2246 |
| 2017 | 金融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2 | 1176 |
专业名称:统计学 专业代码:071201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统计学专业,属于理学门类,隶属统计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以培养具有深厚金融、经济学基础知识,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金融、商务统计、经济统计等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专门人才为目标。本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统计学专业创建于1951年,是我校最早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是我校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统计学多次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本专业突出统计学与经济学交叉渗透的特点,将统计方法融入金融领域,注重“厚基础、宽口径、重特色”的办学理念,在统计理论及统计方法应用、金融统计与金融计量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且在全国学术领域享有较高的地位与影响力。
二、人才培养质量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建设,本专业已经形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在32位专业教师中有教授8人,博导6人,硕导20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人,学校“511”工程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本专业教学团队中有1人次获部级优秀教师称号,有多人次获校级教学成果优秀奖。
本专业极其注重人才培养质量,鼓励学生在搞好课堂教学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各项科学研究和专业实践竞赛活动,以全面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商科院校市场调查分析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技能大赛总决赛、海峡两岸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等学科竞赛、湖北省数学建模竞赛、华中数模邀请赛中获得佳绩。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文杯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实践项目中均取得优秀成果。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统计调查与数据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创新型和应用型相结合的金融统计人才。就业面涵盖各级政府机关、国内外各大银行金融机构、大型企事业单位、咨询公司等优质单位。毕业生能够在金融监管部门从事统计调查和数据分析工作,在商业银行、证券及保险等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产品设计、行业分析、风险控制及预测等工作,或在其他跨国企业从事质量控制、数据挖掘、流程优化等工作。统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达95%以上(2011年98.12%,2012年98.30%,2013年95.15%,2014年100% ),所培养的毕业生理论功底扎实,业务能力出众,深受各用人单位及科研机构好评。
同时,本专业还是国内外各大名校研究生的摇篮,毕业生升学率多年来名列全校前茅。近年来的平均考研录取率在30%以上,高居全校第一。仅三年多时间,为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北卡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曼彻斯特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外名校输送了多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继续深造,为统计学专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 济、管理、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 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会 计方法与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 能力;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核心课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审计学、财务 管理(或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会计模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专业名称:法学(刑事司法方向) 专业代码:030101K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法学专业(刑事司法方向)增设于2009年,为法学一级学科,具有法学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学位授予权。入选全国首批应用型复合型、西部两个“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基地。所依托的刑法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及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由著名刑法学家、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齐文远教授主持的《刑法学》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批在国内外刑法学界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现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9人,7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且多名教师具有留学背景。有2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名教师荣获湖北省杰出中青年法学家。2名教师获“湖北省青年教师讲课能手”称号。
本专业教师在科研与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出版学术著作及统编教材40余部;在中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承担、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等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有30余项科研成果分别荣获司法部优秀法学成果奖三等奖、钱端升法学成果奖三等奖、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研究基金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奖三等奖、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
本专业拥有16个教学实践基地,并依托我校法学学科和国家级法学实验中心,为学生开展法学实验教育、培养法律思维与实践操作能力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此外,十分注重与国内外其他高校以及相关学科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性、跨区域以及全国性学术研讨会。齐文远教授、夏勇教授等10余人次先后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出访了美、英、德、俄等国外知名大学与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并签订了合作研究协议。
二、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以“通人文、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具备扎实法学理论基础与系统法学知识,能够从事刑事司法实践工作和刑事司法理论研究的高素质、复合型的法学专门人才为目标。重视“分类培养”与“因材施教”。第一,合理界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阶段,实行导师制,在课堂教学外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实行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开放教学模式。聘请大量社会知名专家、学者和教授和在政法第一线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法律实务部门人员参与教学工作。同时,安排学生参与法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活动,参加法律诊所教育,使学生接受到严密的法律逻辑思维和丰富的法律实务训练。第三,推行研究性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推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推进双语教学。第四,致力于提升本科学生的国际视野。推荐优秀本科生赴美国进行学术交流或交换学习,培养国际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成绩优异、表现出色,在各类比赛中屡次获奖。其中,科研实践方面,本专业学生曾获“北极光”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金奖,大学生创新项目国家重点立项及一般立项,中国扶贫基金会颁发的全国自强社优秀干部;文体方面,学生合唱团湖北省重唱比赛金奖、银奖,湖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舞蹈《争锋》获湖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文艺节目舞蹈类甲组一等奖等。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2008届、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综合奖”,2010届、2011届、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获学校“公务员考录指导奖”。
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圈和中部地区的武汉,就业岗位以公务员为主,占毕业生50%左右,单位覆盖公、检、法、国税、国安等国家部门、国家大型金融系统和企业。用人单位也均反馈本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高,知识储备非常充足,适应能力强,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专业名称:电子商务(技术方向) 专业代码:120801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1. 本专业所属学科为管理学,学制一般为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毕业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2.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4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2人,讲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教师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60%以上,且青年教师大多毕业于国内外一流大学。目前已经基本建成老中青相结合的,稳定的教学、科研队伍。
3. 本专业主干课程有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主要课程包括电子商务概论、计算机实用技术基础、程序设计、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原理、离散数学、数据库系统原理、管理学、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实现技术、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电子商务业务处理技术、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Java语言、数据库管理与开发、计算机网络实务、决策支持系统、XML语言及应用、Unix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电子商务实训、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战略等。课程紧跟人才市场需求,本专业开设了一系列前沿、实用的专业选修课程,如:企业级Java编程、NET程序设计、嵌入式开发、网络编程、Oracle数据库管理等。教学中引入实训课程,模拟实际开发环境,强化学生的专业实战能力。
4. 科研和教学成果: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对专业的知识体系进行研究和分析,在确定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编写系列电子商务教材,该系列教材在业界有较大影响力。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在《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Journal of Super Comput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Content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等国内外权威和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30余篇。发表专著6部,编写各类教材十余部。获全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一项,获湖北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一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近3年以来,由本专业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20多项,总经费超过200万元。
二、人才培养质量
电子商务是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产生的新兴专业,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是全新的,并将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本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通过电子商务实训,从而掌握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建设和管理电子商务平台的实际技能。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工作,也可在科研、教学和政府部门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
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内容的学习与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2、掌握电子商务开发、应用与管理的技术,并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实践能力,能从事电子商务系统开发、运作与管理;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问题的能力;
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我国电子商务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上相关惯例与规则;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6、熟练掌握英语,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均达到较高水平。
本专业历届都有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者杯创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电子商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 创意 创业”挑战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文杯等各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比赛,并屡获佳绩。
由于本专业学科特点,动手开发能力较强,自2010年,由本专业学生主持、负责开发的商用网站和信息管理系统近20个,正在开发的电子商务系统有5个。
近年来,本专业学生的考研录取率持续增加,每年考取研究生及出国留学的学生比例为20%左右。2013年本专业有13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出国攻读硕士学位2人。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充分占有并及时处理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社会迫切需要培养文理渗透、学科交叉、懂经济、会管理,具有扎实信息技术和数量分析理论基础,掌握经济系统分析与模型技术,能开发和管理各类信息系统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每年到我校定向招聘电子商务专业(技术方向)的企事业单位达三十多家,招聘岗位主要为计算机类岗位,包括C++开发工程师、JAVA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嵌入式开发工程师、硬件工程师、嵌入式测试工程师和网站开发等。
本专业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其中近三分之一毕业生进入IT企业从事系统开发、游戏设计、系统维护等工作,三分之一进入银行、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相关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工作,还有三分之一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8分,公共事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49分,新闻传播学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1分,少数民族预科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1分,税收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7分,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7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7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行政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农林经济管理理科录取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法语(英语、法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日语(英语、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市场营销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0分,国际商务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财政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法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法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金融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3分,会计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5分,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文科录取分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重庆市招生专业:经济与贸易类(包含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贸易经济。)、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市场营销(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重庆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外国语言文学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2分,经济管理试验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3分,汉语言文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7分,新闻传播学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7分,工商管理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8分,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重庆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社会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7分,计算机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0分,外国语言文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7分,经济与贸易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5分,工商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重庆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新闻传播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3分,社会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3分,工商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4分,计算机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4分,外国语言文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7分,经济学类理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重庆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劳动关系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03分,外国语言文学类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11分,社会学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11分,新闻传播学类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13分,社会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15分,经济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重庆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5分,新闻传播学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6分,商务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8分,法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8分,工商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8分,旅游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