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税收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
| 2020 | 618(财政学类(含财政学、税收学)(地点首义校区)) | 619(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含会计学、财务管理)(地点首义校区)) |
| 2019 | 603(财政学类(财政学、税收学)(地点首义校区)) | 596(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地点首义校区)) |
| 2018 | 616(财政学类(含财政学、税收学)) | 607(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农林经济管理)) |
| 2017 | 593 | 592 |
| 年份 | 税收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
| 2021 | 618(财政学类) | 608(工商管理类) |
| 年份 | 税收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
| 2021 | 613(财政学类) | 608(工商管理类) |
| 年份 | 税收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
| 2020 | 592(财政学类(含:财政学、税收学)(地点:首义校区)) | 591(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含:会计学、财务管理)(地点:首义校区)) |
| 2019 | 598(财政学类(财政学、税收学)(地点首义校区)) | 594(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地点首义校区)) |
| 2018 | 624(财政学类(含财政学、税收学)) | 620(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农林经济管理)) |
| 2017 | 596 | 603 |
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代码:120206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所属学科门类为管理学,所属专业门类为工商管理,所授学位为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系属管理学门类和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授管理学学士学位,系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省级品牌培育专业、校级综合改革专业和品牌专业,系湖北省内规模最大、特色最鲜明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系湖北省唯一一所在教育部直属七所高校和南湖片区十所高校招收人力资源管理辅修双学位的专业。
本专业目前共有13名教师,其中学校特聘文澜学者1名、教授1名、副教授8名,讲师3名,12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本专业教师于2009年和2013年二次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人次获校级本科教学奖和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人次获校级实验教学一等奖,1人次获校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2人次获校级优秀教师,系校级实验教学优秀团队。本专业全体教师团队意识和专业意识很强,对学生非常热情和关心,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高度好评,科研水平属于国内先进行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在《管理世界》、《心理学报》、《中国工业经济》、《中国行政管理》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社会服务成果丰硕,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本专业目前拥有自编《人力资源实验教程》、《组织行为学》、《人员素质测评》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等5本教材,《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实验》系校级精品课程。
二、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我校“创一流、办特色”的办学理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是“明确目标、突出特色、稳步发展、争创一流”,即明确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发挥我校经、管、法学科的特色优势,通过师生共同扎实努力地工作,使我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目前湖北省高校竞相开办该专业出现的激烈竞争中稳步发展,确保与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并力争进入国内一流的学科专业领域。
为实现这一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我校“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从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三大学科的互相融通方面,注重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形成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能力。
实现这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是: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重视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控制招生规模,确保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结合专业学科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完善教学设施;强化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加大实施力度。
本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因材施教,教书育人”的原则,力求实现“掌握就业竞争核心能力”的目标。不仅要使大多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以便在毕业时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而且要使有科学研究潜质的优秀学生通过考研,走上科学研究、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道路,成为未来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目前,本专业学生曾获“中公杯”全国公务员精英挑战赛(高校赛区)冠军、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全国一等奖、全国MBA培养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 CCTV全国电视英语演讲大赛全国三等奖或中南大赛区二等奖、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全国二等奖、湖北省外语翻译大赛一等奖、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省级三等奖等大奖。近四年来,本专业先后有44人次在校级“博文杯”、“挑战杯”、“明理杯”、“希贤杯”和“大创”等项目获得立项;有近65人次在《经济管理》、《统计与决策》、《经济问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有近10人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近50人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有近30人被保送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名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本专业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培养了一批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工具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本技能的优秀毕业生。他们能够在中外企业、政府机构和其他非盈利组织从事人员素质管理、岗位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以及劳动关系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也能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近二年平均就业率为95.2%,在工商学院各个本科专业中名列前茅。
专业名称:税收学 专业代码:020202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1.专业所属学科门类为经济学,所属一级学科为应用经济学,专业所依托学科财政学科为首批国家级重点学科,所授学位为经济学学士。
2、师资队伍力量雄厚。专任教师43人,另有外聘教授6人,外聘教授中博士生导师3人、“楚天学者”2人、“文澜学者”1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9人、副教授1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3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8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36人,分别占教师比重的88.37%和83.72%;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24人,占教师比重55.81%。是一支学历、职称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学院教师中,有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资助,1人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人被评选为“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人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1人获“湖北名师”称号,3人(次)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为“文澜学者特聘教授”、2人为“文澜青年学者”,5人兼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其中1人任副秘书长,1人任常务理事),2人兼任中国税务学会理事(其中1人任常务理事),1人为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近年来,教师中有10余人次获得湖北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湖北省思想教育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3、课程建设情况。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双语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近5年来,主编教材35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3部,全国注册税务师考试教材6部,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6部。
4、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成果情况。2005年以来,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76项,承担省级教研项目15项,且多次获奖,出版专著74部,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67篇,连续12年出版“中国地方财政发展研究报告”,在财税领域形成了重要影响。每年举办1次国际会议,主办的“全国财政学博士论坛”已形成品牌。
二、人才培养质量
秉承我校“办特色、创一流”的办学理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研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近年来,制定并实施《财政税务学院本科生素质教育实施纲要》,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举办“财税之光·博导之行”系列学术讲座,开展学术沙龙活动,创办《财税新声》学生学术刊物,举办全国公共经济论坛,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高素质人才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人才培养模式。税收是处理国家与纳税人分配关系的学科,依法纳税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是市场经济发展及法制社会的客观要求。本专业依托我校经、法、管、文、理等多学科有力支撑,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方针,在保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有两个面向:一是面向政府,为政府税务机关培养高素质的税收管理人才;二是面向市场和企业,为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培养人才。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留学生”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2.大学生科研活动与学科竞赛与文体比赛获奖情况。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科研能力。本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模邀请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平安励志计划论文奖、德勤全国税务精英挑战赛论文比赛、学校“博文杯”实证调研成果奖等竞赛(评比)中取得佳绩;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 “博文杯”大学生百项实证创新基金项目、暑期社会调研等科研项目中均取得,与此同时在学校本科生“十大科研之星”的评比中,本专业占有2名以上,充分展示了本专业学生的科研实力。
2005年以来,在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荣获各类国家级比赛奖项40项,获各类省级比赛奖项80余项;自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开办以来,学院代表队均闯入“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的决赛(大中华区五十多所高校中的前八所入围决赛),继2008年夺冠后,2010年再夺桂冠,2012年、2013年斩获亚军,是所有参赛高校中成绩最好的学校。
3.学生推荐或考入到国内外名校深造情况
近5年共有100余名同学被国内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录取继续攻读研究生,70余名同学到国外名校深造。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近五年,学院各专业总体就业率分别为95.4%、97.05%、97.46%、98.17%,98.03%,居全校前列。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分布在公务员系统、金融系统和大型企业,就业层次较高。改革开放以来,毕业本科生6500余人,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博士研究生200余人。在学院的毕业生中,许多人担任国家省部级、厅局级领导干部、成为著名专家学者或成功的实业家,大量的成长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的业务骨干。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河北 | 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1 | 4066 |
| 文科 | 619 | 928 | ||||
| 税收学 | 理科 | 626 | 4895 | |||
| 文科 | 624 | 729 | ||||
| 山西 | 税收学(首义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0 | 4975 |
| 本科一批A段 | ||||||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79 | 541 | |||
| 本科一批A段 | ||||||
| 内蒙古 | 税收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4 | 2185 |
| 文科 | 557 | 808 | ||||
| 黑龙江 | 税收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24 | 1732 |
| 文科 | 585 | 459 | ||||
| 江苏 | 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73 | 6788 |
| 文科 | 372 | 1260 | ||||
| 税收学 | 理科 | 377 | 4948 | |||
| 文科 | 373 | 1168 | ||||
| 浙江 | 人力资源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7 | 8434 |
| 税收学 | 638 | 8397 | ||||
| 福建 | 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2 | 5319 |
| 文科 | 558 | 1270 | ||||
| 税收学 | 理科 | 554 | 5043 | |||
| 文科 | 559 | 1225 | ||||
| 江西 | 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4 | 4022 |
| 税收学 | 602 | 3037 | ||||
| 山东 | 税收学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0 | 8904 |
| 文科 | 599 | 1737 | ||||
| 河南 | 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4 | 8813 |
| 文科 | 599 | 1428 | ||||
| 税收学 | 理科 | 592 | 9372 | |||
| 文科 | 604 | 1134 | ||||
| 湖北 | 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2 | 8130 |
| 文科 | 603 | 1179 | ||||
| 税收学 | 理科 | 593 | 7903 | |||
| 文科 | 596 | 1641 | ||||
| 湖南 | 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7 | 5964 |
| 人力资源管理(首义校区) | 文科 | 617 | 1069 | |||
| 税收学 | 理科 | 595 | 6347 | |||
| 税收学(首义校区) | 文科 | 619 | 975 | |||
| 广东 | 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3 | 15022 |
| 文科 | 582 | 2237 | ||||
| 税收学 | 理科 | 562 | 15022 | |||
| 文科 | 582 | 2237 | ||||
| 广西 | 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0 | 3727 |
| 文科 | 608 | 587 | ||||
| 税收学 | 理科 | 554 | 5822 | |||
| 文科 | 602 | 823 | ||||
| 海南 | 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748 | 651 |
| 文科 | 752 | 359 | ||||
| 税收学 | 理科 | 748 | 651 | |||
| 文科 | 756 | 329 | ||||
| 四川 | 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2 | 7715 |
| 文科 | 598 | 1524 | ||||
| 陕西 | 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5 | 4634 |
| 人力资源管理(首义校区) | 文科 | 600 | 871 | |||
| 甘肃 | 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4 | 3643 |
| 文科 | 573 | 506 | ||||
| 新疆 | 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8 | 1607 |
| 文科 | 400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贸易经济和人力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贸易经济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贸易经济就业前景和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贸易经济专业介绍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贸易经济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CFA方向)和人力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CFA方向)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CFA方向)就业前景和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金融学(CFA方向)专业介绍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精算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精算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精算学就业前景和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精算学专业介绍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精算学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险学(精算方向)和人力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保险学(精算方向)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保险学(精算方向)就业前景和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保险学(精算方向)专业介绍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投资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投资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投资学就业前景和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投资学专业介绍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投资学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播电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广播电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广播电视学就业前景和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广播电视学专业介绍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广播电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二个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治安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治安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治安学就业前景和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治安学专业介绍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治安学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险学(含精算方向)和人力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保险学(含精算方向)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保险学(含精算方向)就业前景和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保险学(含精算方向)专业介绍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税收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税收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税收学就业前景和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税收学专业介绍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税收学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税收学(注册税务师方向)和人力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税收学(注册税务师方向)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税收学(注册税务师方向)就业前景和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税收学(注册税务师方向)专业介绍和人力资源管理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