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述-湖南师范大学
(一) 社会学的研究方式
(二) 社会学的理论视角
功能论视角,冲突论视角,互动论视角。
(三) 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结构研究,社会过程研究,社会调控研究。
(四) 社会学的应用价值
社会学与社会,社会学与个人。
二、 社会结构
(一) 社会结构概述
社会结构的涵义,社会结构的形成。
(二) 社会结构的运行
社会结构运行的基本规律:功能规律,社会结构的运行状态:有序运行和无序运行,社会结构的优化:从无序运行到有序运行。
(三) 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
中国社会的结构的演变,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特点。
(四) 城乡社会结构转换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户籍制度的改革:城乡社会结构从二元到一元转换的重要前提,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城乡社会结构从二元到一元转换的重要条件,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的消解:城乡社会结构从二元到一元转换的现实基础,城乡统筹就业体制的建立:城乡社会结构从二元到一元转换的重要途径。
三、社会角色
(一)社会角色概述
角色、地位、身份的关系,社会角色的涵义,角色集,社会角色的类型。
(二)社会角色的扮演
角色学习,角色领悟,角色实践。
(三)社会角色的失调与调适
角色失调,角色调适。
(四)角色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强角色规范的建设,注重角色技能的提高,重视角色素质的培养。
四、社会群体
(一)社会群体概述
社会群体的涵义,社会群体的类型。
(二)社会群体的结构
社会群体结构的构成要素,社会群体结构的类型。
(三)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涵义,社会组织结构,科层制,社会组织的理论流派。
(四)群体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强群体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强群体建设。
五、家庭
(一)家庭概述
家庭的涵义,家庭的历史演变。
(二)家庭结构
以家庭结构特点来划分的家庭类型。
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对策。
社会学专业-湘潭大学
有硕士生导师16名,从省社科院、民政厅、残联等部门聘请实务导师18名,80%以上专任教师具有国内名校博士学历。近几年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学术论文数百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30余项。2004年开设社会学本科专业,2014年获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点,为湖南省第二家。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社会工作、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数据处理、社会调查模拟等5个专业实验室;在岳阳、湘潭等地建有多个长期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本科生培养实行导师制,近几年成效显著,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国家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上获得多项奖励,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为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能够胜任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社会保障部门等单位,从事社会调查与研究、政策评估与分析、社区规划与管理、社会发展研究与预测等工作的社会学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社会学原理、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原著导读、社会统计学、社会工作概论、社区概论、农村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等。
人才培养政策: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为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哲学系从2014级学生开始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导师将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指导学生选课和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开展富有针对性的专业教育和学习指导,培育学生的专业素养,全面关心学生成长成才。
哲学系系友奖、助学金。为激励学生勤学奋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哲学系设立了系友奖、助学金,集中奖励、资助一批学生,奖励、资助金额2000—5000元不等。对于高考第一志愿学校为湘潭大学,第一志愿专业为哲学专业或社会学专业,且高考投档分数超过湘潭大学在该省份投档线20分以上的学生,入校后将获得4000元的新生奖学金。
历史系是湘潭大学设置早的二级教学单位之一,1977年招收历史学专业第一届本科生,1978年招收中共党史专业第一届本科生。1984年开始,与西北大学、湖南师范学院等院校合作培养中国思想史、历史文献学、考古学、中共党史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从1996年7月到2013年6月的17年间,因为学校改制,历史系先后归属人文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2013年7月,重新组建历史系。
目前,历史系有历史学、中国共产党历史、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文化产业管理4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600余人。有中国史、世界史、政治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中共党史博士学位点,在读硕士生和博士生200余人。2006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专业获批为国家二类特色专业。2009年,历史学专业获批为湖南省特色专业。1996年和2011年,中共党史和中国史学科先后成为湖南省重点学科。科研平台有湖南省重点研究基地——湘学研究基地,有湘潭大学重点研究基地——曾国藩研究中心。历史系现有教职员工42人,其中教授15人,占教师总数的38.5%,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13人,占教师总数的33.3%,在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和在读博士生26人,占教师总数的66.7%。
近5年来,历史系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论文索引源刊及其以上层次发表学术论文262篇,出版学术专著56部;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7项,湖南省社科课题25项,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6项,青年课题3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9项。2010-2012届本科生就业率分别为95.86%、94.87%、94.76%;考研率平均为35%左右,其中2012届历史专业考研率达64.3%。近两年,硕士研究生5人获国家奖学金,博士生2人获国家奖学金。
自1977年招收第一届历史专业本科生以来,历史系共培养全日制本科毕业生2500多人,硕士、博士生1000余人,毕业生500余人,他们以“博学笃行,盛德日新”为训,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锐意进取。他们的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有口皆碑的工作业绩很好地诠释了湘潭大学的校风、学风和办学理念,充分展示了30多年来湘潭大学历史系的办学成果。
07 3700 护理社会学概论 7-南华大学船山学院
8 08 0182 公共关系学 4
社会学-湖南师范大学
4
文理兼招
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