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中药学 | 2020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13 | 0 |
文科 | 480 | 0 | ||||
中药学(不招色盲色弱考生,不招严重过敏体质考生) | 2019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73 | 156898 |
文科 | 451 | 70274 | ||||
中药学 | 2018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6 | 151563 |
文科 | 436 | 69355 | ||||
2017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25 | 150924 | |
文科 | 378 | 75271 |
培养目标: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中药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人际沟通能力,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服务于中药种植、医院药房、中药生产企业、经营企业、药检所和科研院所等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药用植物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方剂与中成药、中药药剂学、中药保健与药膳学、中药调剂技术、中药制剂分析技术等。
就业方向:从事中药种植、饮片加工生产、制剂生产、储存养护、质量控制、真伪鉴别、经营销售、饮片调剂和临床使用等领域的工作。
就业前景:中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药,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医药价值。中药毒副作用小,通过作用于整体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对于一些老年病、慢性病和一些疑难杂症有着较好的疗效,并且在康复和医疗保健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支持中医药研究,推进中医药现代化,造福国人,走向世界。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对于中医药各层次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尤其是以技术技能为主的高职人才,中医药高职人才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四川 | 中药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12 |
广东 | 中药学(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09 |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原国家级重点中专保山卫生学校基础上升格的云南省唯一一所中医药学科特色鲜明、中西医专业协调发展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属云南省特色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云南省州市沿边高职院校基础能力项目首批建设单位、云南省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云南省实践育人创新创业中心” 首批单位,为省级“文明学校”及省级“平安校园”。
学校创建于1965年6月,现有校本部、中医药部、继续教育部三个校区。正在建设占地544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的新校区。现有固定资产总值13102万元(不含土地、房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01万元,馆藏图书25万册,年订阅期刊600余种。设11个党政管理机构、5个教学科研单位、2个教辅部门、4个党总支和2个群团组织。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所,教学医院10所,实习医院和企业85个。云南省高职高专示范实习实训基地7个(校内3个、校外4个)。建成了“一室一园两馆六中心”(中医综合实训室、百草园、中药标本馆、高黎贡山民族医药馆、针推技能实训中心、护理技能实训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检验技能实训中心、中药实验中心、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学校搭建了校园数字化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了行政办公、教务管理、学生管理、资产管理、图书管理等的自动化,建成了“校园手机一卡通”信息化管理平台,开通了连接国际互联网的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网站(域名www.bsctcm.cn)。
学校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执业医师资格、护士上岗资格、英语等级资格、计算机等级资格等多种全国性资格考试考点。是全国首批“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和“云南省保山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云南省第236职业技能鉴定所”,是“双证型”毕业生的培训、鉴定基地。
学校普通专科批准招生的专业和专业方向共21个,现主要招生的专业有中医、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药、临床医学、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等11个专业;同时开办有成人专科专业3个(护理、临床医学、中医),合办成人本科专业7个(临床、护理、检验、药学、中西医临床、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专业和中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校与云南中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大理大学合作,为中医、针灸推拿、临床医学、护理、医学检验等专业的学生开通了三所本科院校相应专业的“专升本”通道,学生可直接报考三所本科院校相应专业的本科,年“专升本”率达12%以上。现有各类在校生7000余人。近几届年终就业率均达99%以上,护理、中药专业就业率达100%, 2011年—2015年连续五年荣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二等奖。建校以来已为云南省边疆地区培养了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才2万余人,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现有教职工238人,专任教师220人,其中,教授12名,副高职称人员47名;云岭教学名师1名;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5名;云南省高校技能大师2名;硕士研究生学位教师78名。先后聘请了11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担任学校客座教授,聘请了医院、企业1282位专家为学校兼职教师。
学校设有“医学社会学研究所”, 自办《保山医药》刊物。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云南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课题1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项目6项,厅、市级科学研究项目70项。有云南省教育研究学术工作站——“李铭中医药教育质量评估工作站”1个。自2010年起,获得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56项,有云岭教学名师1名,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5名,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7部,省级精品教材2部,国家级提升专业产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1个(针灸推拿专业),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个(临床医学专业),省级提升专业产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3个(护理、中医、中药专业),省级高职高专示范实习实训基地7个等。获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1项,获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三等奖” 1项,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云南省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有校级教学名师7名,校级特色专业2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校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示范课程9门,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9项等校级质量工程项目。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展对外教育领域,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先后与泰国清莱皇家大学、印度尼西亚卫生教育学院、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德国慕尼黑生物多样性医学中心、瑞典马尔默大学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各方在师生交流、行政访问、应邀讲学、教师培养、科研、学术交流等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签署合作协议5份。近年来派出出国(境)学习交流培训团组15个共计137人次;接待国(境)外访问团、专家、短期留学生130余人次;招收医学专业大专学历教育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留学生75人,招收医学专业中专学历教育缅甸留学生95人。
与南京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签署合作协议。选派4个教师团组共110人次到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医学院、台湾新生医护管理专科学校培训学习交流。
学校积极实施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临时生活补助、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省临时生活补助等资助政策,建立贫困生档案,努力推行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贫困生奖学金、贫困补助、特别困难补助、临时生活补助、节日补助、勤工俭学补助、人寿保险公司助学金、保山血站助学金、世纪金源集团助学金、社会捐资助学金等制度和措施,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学校秉承“崇德尚学、敦行致远”的校训,弘扬“团结务实、勤勉传承”的校风,恪守“敬业精术、教真育爱”的教风,坚持“慎思明辨、严谨求真”的学风,以人为本、励精图治,在基本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实验性教学基地建设和招生就业、内部整合等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以专科教育为主、与本科院校合作积极探索本科继续教育、适度开展中专教育、兼顾成人继续教育和短期职业培训及鉴定的办学格局,办学效果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生源数量充裕、质量优良。
未来发展,学校将始终以“突出中医药特色,中西医学科(专业)协调发展,面向基层,辐射周边,建设滇西沿边高水平高职院校”为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弘校、文化塑校”四大发展战略,坚持“医教融合、夯实基础,校院(企)合作、铸实技能,全程实践、德能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代大学体制机制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教学内涵提升增质工程、就业创业建设工程、‘丝路医药’建设工程、绿色生态开放共享文化校园建设工程”六大工程,落实九大具体规划,推动学校跨越发展,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着力建设滇西中医药人才培养(训)中心,滇西民族医药研发、展示与人才培养中心,面向周边国家的中医药与中国文化国际合作区域交流中心,云南面向西南邻国中医药职业教育的示范窗口。
根据国家资助政策规定,学校建立“奖、助、贷、勤、减、免、补、通、育”为一体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为新生开通“绿色通道”;品学兼优和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专科生可享受国家级、省级、学校级和社会捐助的各类奖、助学金,还可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详情可查询学校网站:http://www.bszyz.cn/。
保山中医专资助体系设置一览表
单位:元/人.年
类别 |
名称 |
资助标准 |
资助人数 |
申请资格 |
备注 |
|
奖学 金和 励志 奖学 金 |
国家奖学金 |
8000 |
根据当年云南省教育厅下达我校指标 |
二、三年级特别优秀的学生 |
同一学年内,获奖学生,不可申请其他资助金。 |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5000 |
|||||
省政府奖学金 |
6000 |
|||||
省政府励志奖学金 |
4000 |
|||||
学校 奖学金 |
一 |
2000 |
占二、三年级人数的2% |
|||
二 |
1500 |
占二、三年级人数的3% |
||||
三 |
1000 |
占二、三年级人数的5% |
||||
学校 励志奖学金 |
一 |
1500 |
占二、三年级人数的2% |
|||
二 |
1200 |
占二、三年级人数的3% |
||||
三 |
1000 |
占二、三年级人数的5% |
||||
助学 金 |
国家 助学金 |
一 |
3500 |
根据当年云南省教育厅下达我校指标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
二 |
2500 |
|||||
学校 助学金 |
一 |
1500 |
在校生总人数的4% |
|||
二 |
1000 |
在校生总人数的6% |
||||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
8000 |
被录取新生和在校学生中困难学生均可申请 |
||||
较少民族学生补助 |
2000 |
|||||
提前偿还助学贷款鼓励金 |
给予偿还本金的5%鼓励金。 |
|||||
勤工助学 |
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均可申请 |
|||||
减免学费 |
孤儿学生学费全免,其他特困学生根据贫困程度减免一定数额学费 |
|||||
临时补助 |
根据特困程度给予一定数额补助 |
|||||
社会捐资助学 |
根据捐资助学单位要求定 |
|||||
义务兵学费补偿 |
所缴学费全部补偿 |
|||||
基层就业毕业生学费补助 |
给予符合条件的学生全部学费补助 |
|||||
求职创业就业补助 |
根据上级政策规定执行 |
|||||
绿色通道 |
特别困难新生无法筹措足额学费、住宿费的,可先报到入学,学校为其办理入学手续后再根据核实后的困难情况给予相应的资助。 |
就业推荐:
1、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可通过国家政策性考试升入高校本科、专科学习,近年来我校专科毕业生报考“专升本”的升学率逐年上升,2014年升学率达44.56%,在省同类院校中颇具影响力。
2、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根据所学专业、特长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实行自主择业与择优推荐到有关单位就业。我校历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8%以上,部分专业就业率达100%,只要学生愿意,学校负责推荐保证就业。随着国家农村社区合作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医药类大专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前景,毕业生供不应求。
3、学校为了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为学生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每年毕业季都会为毕业生筹备“供需见面洽谈会”。我校2015年供需见面洽谈会共邀请72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1800多个岗位给大专毕业生选择,提供岗位数与我校毕业生数的比率约为1.5:1。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是一所由长沙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长沙市卫生学校。2011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升格为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并于2011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备案。学校设有5学院2部2中心1所共10个教学部门和12个党政管理机构,在校全日制学生7648人。
学校自2019年9月起搬迁至新校区——长沙市湘江新区香山教育城(岳宁大道6号),占地1100亩,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含附属医院),设施设备功能齐全。学校有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共104个。学校是一所纯医卫类高职学院,医学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结构合理,开设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眼视光技术、康复治疗技术、言语与听觉康复技术、视觉康复与训练、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助产、医学美容技术、老年保健与管理、药学、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等16个专业。学院已形成了健康照护、基层医疗服务、药品技术与服务三个专业群,其中健康照护专业群、基层医疗服务专业群为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护理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专业。护理专业被列入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口腔医学专业入选湖南省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湖南省高职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项目。学校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依托国家卫计委在我校设立的卫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卫计委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开发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开展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近年来,学校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对接健康服务业和养老产业,形成了“校企(医院)合作、工学结合、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技能培养与就业岗位需要相结合,努力培养高素质医、护、药、技技术技能型人才,逐步实现了教育观念、办学理念和工作机制的转变,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在全省及全国各项学生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连续6年参加全国职业学院英语比赛,均获一等奖;护理专业学生参加全省护理专业操作技能竞赛获多个一等奖,并代表湖南参加全国竞赛,获多个一、二、三等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2017年全国首届高等职业院校临床专业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一等奖;参加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技能大赛的三名学生均获一等奖;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专生合格率100%,居全国领先水平。近两年在全国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团体一等奖、二等奖,参赛教师获多个一、二等奖。学校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境外交流,与日本国际看护师育成会合作办学,开办护理专业日语方向班;与中德护理协会合作,开办护理专业德语方向班;与英国伯恩维尔学院、美国加州萨克拉门托洛斯罗斯社区学院和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CIE学会、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育厅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开办护理专业英语方向班;与中国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合作,互派学生交换学习。近三年来,有50多名学生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学习和工作。学校招生就业形势两旺,高考录取分数线居全省同类学院前列,录取率100%,毕业生双证书获得率在95%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专业技能抽查合格率在全省高职院校中稳居第一方阵。与长沙县、宁乡市、浏阳市合作实施全科医生定向培养,开办定向培养基层全科医生班,毕业生参加全省乡村执业医师考试合格率达100%,是全省8所参与此项工作的高职院校中唯一一次性全部通过的学校。学校为湖南省首批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示范单位,并于2019年4月首批通过诊改复核“有效”。
学校成立以来,受到了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获得了众多荣誉。学校是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单位,是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是中国计生协会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及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荣获全国2018年“优秀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学校是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就业指导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校园、湖南省平安高校、湖南省医学教育科技学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学校是长沙市文明标兵单位、长沙市反腐倡廉建设先进单位、长沙市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八年)、长沙市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单位。
学院位于湖南省省会长沙市
学校地址:湖南湘江新区岳宁大道6号。
邮政编码:410605
联系电话(传真):0731-84015904(招就处)、84015932(招就处传真)、84015943(临床学院)、84015809(药学院)、84015939(护理学院)、84015936(医学技术学院)
学院微信公众号:cswszyxy
学院网址:http://www.cswszy.com
学院招生网网址:http://zsw.cswszy.com
学院企业QQ:80001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