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 六盘水师范学院 |
|---|---|---|
| 软科(综合) | - | 527 |
| 校友会(综合) | 418 | 499 |
| 软科(体育) | 19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60 | 124911 | 412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0 | 31261 | 454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女生 | 本科提前批 | 519 | 19044 | 367 | |
| 2021 | 男生 | 本科提前批 | 454 | 50533 | 367 | |
| 2021 | 国家专项、男生 | 本科提前批 | 451 | 52459 | 367 | |
| 2021 | 女生 | 本科提前批 | 578 | 5905 | 479 | |
| 2021 | 男生 | 本科提前批 | 536 | 15800 | 479 | |
| 2021 | 国家专项、男生 | 本科提前批 | 484 | 40123 | 47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06 | 88870 | 367 |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406 | 89083 | 367 | |
| 2021 | 民汉双语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400 | 94482 | 367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17 | 22703 | 479 |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513 | 24707 | 479 | |
| 2021 | 民汉双语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509 | 26351 | 479 |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系司法部直属唯一全日制普通高等警察院校,肩负着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特别是监狱、戒毒、社区矫正等司法机关培养德法兼修、文武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后备人才的重要职责。学校地处河北省保定市,毗邻雄安新区,始建于1956年,原名公安部劳改工作干部学校,1983年划归司法部管理。1985年成立中央劳改劳教管理干部学院,1994年更名为中央司法警官教育学院,2002年正式建成中央司法警官学院,2013年学校开始举办“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最高学府和刑事司法领军院校,学校全面建成了司法行政系统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司法行政系统领导干部和高级警官培训基地、司法行政理论研究创新基地,被誉为我国“司法警官的摇篮”。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工作的意见》,学校享受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招录培养制度改革政策。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18〕20号)等文件规定,我校司法行政警察类专业实行按需培养,学生毕业前可参加由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的面向我校司法行政警察类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招警统一考试,笔试、面试、体检、体能测评、考察等均合格的毕业生,按规定选择职位,其中监狱学专业(含各专业方向)、侦查学专业(狱内侦查方向)、禁毒学专业(戒毒方向)、数据警务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录用为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司法警察学专业的毕业生录用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
法学、行政管理(警察管理方向)和社区矫正3个非司法行政警察类专业的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包括通过参加国考、省考等公务员招录考试就业,通过参加企事业单位招聘等方式就业,通过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升学深造及参军入伍等。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根据有关规定可享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学校勤奋奖学金,同时还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六盘水师范学院地处有“中国凉都”之称的贵州省六盘水市,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09年由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六盘水师范学院,2013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15年列为贵州省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被列入贵州省“十三五”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目前与辽宁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大连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就业指导
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与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科学、实际的就业观,为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打下基础;组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模拟面试大赛”和“求职简历制作大赛”以及就业创业论坛等活动,提高学生求职综合能力;引进SYB创业模拟培训和创业实训模块,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综合能力;开展各类招聘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就业现场观摩与实训,培养学生灵活应对能力、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搭建智慧就业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推动毕业生智慧就业。学校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为要求,不断优化和推进就业创业指导、政策宣讲、市场拓展、就业帮扶、校企合作等工作,充分用好国家及地方的各项政策,调整结构,拓宽渠道,转变观念,促进学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学院有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人)、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人)、国家助学金(3000元/年/人)、校级奖学金、勤工助学岗位等资助措施,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帮助每一位学子顺利完成学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