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2021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28 | 163017 |
| 文科 | 441 | 66728 | ||||
| 2020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27 | 179095 | |
| 文科 | 410 | 86445 | ||||
| 2018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36 | 162034 | |
| 文科 | 422 | 81266 | ||||
| 2017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99 | 165546 | |
| 文科 | 370 | 94087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贵州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28 |
| 文科 | 441 | ||||
| 云南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18 |
| 文科 | 394 | ||||
| 四川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86 |
| 重庆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9 |
| 福建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15 |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由成立于1984年的原贵州航天职工大学和成立于1976年的原贵州航天高级技工学校,于2000年5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合并组建的省内第一批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原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014年7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加挂贵州航天技师学院校牌。2018年8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订将学院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协议,2019年、2020年相继经中央编办、财政部、省政府批准,学院于2021年1月划转遵义市人民政府管理。经过20余年的发展,学院已成为集高职、中职全日制学历教育,技师培养、成人教育、社会培训在内的继续教育,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鉴定等为一体的一所高职院校。
学院占地1480余亩,建筑面积32余万平方米,分三个校区办学,即新蒲大学城校区、延安路校区、虾子校区。固定资产1.28亿,各类教学科研设备8000余台套。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其中高职学生13000余人,中技(中职)学生2000余人;在职教职工47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7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2%。校外一批技术技能专家受聘担任学院兼职教师。学院拥有省级级大师工作室4个、市级大师工作室4个、省级职教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有贵州省专家库成员43人,省市级优秀教师45人,市管专家2人。
学院依托航天优势资源,秉承航天优秀文化,办学定位以工科为主,突出机械、电子类重点专业,发展计算机、管理、艺术类优势专业,形成了门类齐全、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设有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建筑工程管理系、经济管理系、基础科学系等11个教学和研究机构。开设了36个专业,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为国家级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为贵州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专业,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软件技术专业获批省级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骨干专业,通信技术、软件技术专业获批省级“兴黔富民”行动计划特色骨干专业。
学院是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建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新蒲新区公共实训基地,涵盖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大数据技术、交通等领域;建设有贵州航天高级技工培训中心、贵州航天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国务院扶贫办“雨露计划”示范基地、贵州省机电技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贵州省机电一体化开放实训基地、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培训基地;建筑工程虚实结合一体化教学实训基地等。
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贵州省国防系统“五好”基层党组织、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单位、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基层党组织、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最佳组织奖、贵州省2021年度“黔征之星”先进单位、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学院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致力于培养“政治合格、熟悉管理、专业扎实、技能过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立足让每一名学生都拥有一技之长。学院与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十研究院、贵航集团,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训实习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高职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长期保持在95%以上,中职毕业就业率超过98%,累计培养各学历层次、工经管类专业和技术工人50000余毕业生,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
1、在校生待遇:家庭贫困学生,可向生源地或录取院校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同时可获得国家助学金1500—2500元/年;品学兼优且家庭贫困者可获励志奖学金5000元、特别优秀者可获国家奖学金8000元。
2、毕业生待遇:保证推荐就业。学业修满并经考核合格者,可获得教育部备案的普通专科毕业证书。学习优秀的大二年级学生可推荐参加专升本考试,毕业后获本科毕业证书。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由原遵义农业学校、遵义市财贸学校、遵义农业机械化学校、遵义商业技工学校、遵义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合并组建),占地面积833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累计招收来自16个国家的留学生70余人,是一所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贵州省优质校、贵州省“双高”学校立项建设单位,贵州省首家探索授予副学士学位的高职院校、贵州省乡村治理与发展学院、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力位居贵州省高职院校前列。
学院位于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革命老区、贵州省第二大城市——遵义。坐落在遵义市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的核心城区和门户城区——新蒲新区。簇拥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大捷战斗遗址、四渡赤水、苟坝会议会址等全国著名红色文化资源,毗邻景色宜人的白鹭湖公园、天鹅湖人民公园、遵义大剧院、遵义美术馆、遵义奥林匹克运动中心等,周边机场、高铁、客运等交通基础设施完备,是成就出彩人生、实现以技报国、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
学院现有经济管理系、现代农业系、汽车工程学院、人文旅游系、建筑与艺术设计系、机电与信息工程系、基础教育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学部)、技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教学院系(部),2022年开设25个专业。目前有教职工51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170人,教授13人,副教授66人。“双师”素质占专任教师比例为60%。有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级劳模1人、省级职教名师5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遵义市“15851”第二层次人才4人,贵州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2人,市管专家3人。先后聘任学院知名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为名誉校长,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院长、全国职教专家董大奎等为发展顾问,柔性引进二级教授陈集双、陈功锡等大批专家学者、行业技能大师、企业生产专家。
学院秉承“笃学践行、崇德尚能”的校训,坚持“立足黔北、服务城乡、强农兴工、助推三宜”的办学定位和“立修身之德、授就业之能、育创业之才”的办学理念,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现有省级重点专业群3个、省级和校级骨干专业9个,5门省级、29门校级精品课程,立项省级特色骨干专业(群)3个。有智慧教室、智能温室大棚、卓越经管人才培训基地、动物医院、黔北麻羊协同创新中心、建筑结构实训中心、汽车科普与职业体验中心、学前教育实践基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实验(训)室、车间、基地等123个。学生、教师在全省、全国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全国技能大赛市场营销专业荣获2017年、2019年第一名,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院校获奖数量排行榜位列第98位。2015年至今共获奖163项,国赛获奖1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其中2021年获省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0项,取得优异成绩。另外,我院近年来在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共获省赛奖14件,国赛奖5件(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其中2021年获省赛奖3件,国赛奖2件(大学语文团队《探寻古建筑中的诗情画意》获国赛二等奖,儿童文学团队《儿童文学作品创编与表演》获国赛三等奖),省赛及国赛获奖率100%。
学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指示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独具特色的“红色塑魂、蓝色致用、绿色出彩”的校园彩虹文化。2018年校园彩虹文化获贵州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进入全国职业院校文化建设50强。2020年,学院党委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学院荣获贵州省文明校园、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献血优秀组织单位、贵州省安全文明校园、贵州省“五好基层党组织”、贵州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样板示范党支部1个,省委教工委省级示范党总支1个。学院是全国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基地,全国高职高专党委书记论坛主任委员会长征精神实践研修基地,全国高教学会职教分会全国职教联盟红色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建设学校。
60多年来,遵职人不忘初心、艰苦创业,不断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专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韩正、陈敏尔、赵克志、陈宝生、胡忠雄、时光辉、魏树旺、邹联克、谢俐等领导同志先后莅临学院视察指导工作,对办学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立足新发展阶段,学院抢抓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省市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紧贴省委“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和遵义全面融入成渝,做大做强遵义都市圈,形成核心增长极,和省会城市全力唱好“双城记”的黄金时机,加快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活校、双技亮校的五校发展战略,全体师生员工正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拼搏的劲头,全面推进学院各项改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创建成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院而顽强奋斗!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奖助学情况
奖励及资助按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执行,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学生和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1)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
(2)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
(3)国家助学金:一档3800元/年 二档3300元/年 三档2800元/年;
(4)贵州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享受扶贫专项助学金1000元/生·年和免(补助)学费3500元/生·年(共计4500元/年),并同时享受助学金。
(5)学校按照省的相关规定,从学校事业收入中提取不低于10%的资金,用于学生资助。项目包括:校内奖学金和助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困难学生学费减免等。具体评定办法和标准由学校自定。
(6)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在生源所在地向当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以帮助学生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学生在校就读期间的贷款利息由国家财政偿还,毕业后的贷款利息和本金由学生本人负责偿还。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代码:500211遵义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四川、云南、湖北、湖南等4个省市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50021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湖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代码:560702遵义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在贵州等1个省市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0)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560702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贵州专科批-汽车检测

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通过学习汽车构造汽车电器汽车新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课程具备从事汽车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汽车维修企业及行业管理部门工作的高素质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汽车整车装配与性能测试及质量检验汽车或配件销售汽车保养维修服务顾问行业企管理等工作答案来源于2022年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六类人员招生简章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学费:35001.2020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蒲新区平安大道)(民族班)学费:3500、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蒲新区平安大道)学费:3500;2020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学费:35001.2021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蒲新区平安大道大学城)(其他备注或方向收集中)学费:3500;2021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学费:35001.2022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学费:3500;2022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西藏汽车检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学费:35001.2022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学费:3500;2.2021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蒲新区平安大道大学城)(其他备注或方向收集中)学费:3500;3.2020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

专业介绍道路运输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专业代码:500211)本专业培养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掌握汽车结构、工作原理及车辆维护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介绍道路运输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专业代码:500211)本专业培养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掌握汽车结构、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28分(理科)。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遵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