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师范)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立足肇庆、面向珠三角、辐射广东,围绕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基本要求,遵循“素质为魂、能力为本、崇尚创新”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原则,着力培养师德高尚、乐于从教,掌握扎实的英语学科基础知识,熟悉相关的中外文化知识,具备较好的英语运用能力、较强的英语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研能力,具有跨文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能
汉语言文学(师范)培养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地区基础教育及其改革发展要求,立足肇庆,辐射广东,坚持“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好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与一定的班级管理能力,彰显国学素养特色,毕业后在中学、教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才需求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较高公民素质和人文素养,具备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以及中外社会文化思潮有一定了解,能够胜任中学政治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党政机关、新闻出版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理论宣传和日常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肇庆,服务广东,培养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热爱教育事业,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教师职业技能,具备初步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自我发展能力,能够在中小学或教育机构从事数学教学、科研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人才。(二)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
英语(师范)(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厚基础、强技能、重发展的人才培养原则,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人文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够在中小学等教育部门从事教学与研究及其他与英语相关工作、服务粤西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二)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语音、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语法、基础英语写作、高级英语写作、学术论文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演讲和辩论、口译、英语国家概况、语言学导论、
物理学(师范)(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爱国进取、创新思辨、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具备现代化教育思想、理念和教学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实验技能的合格的中学物理教师。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预期能够在中学、教育机构从事物理教学、教研及管理等相关工作并成长为优秀物理教育人才。(二)主干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固体物理学、普通物理实
生物技术(师范)(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备生命科学基础知识,较系统掌握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生物、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生物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二)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IEET工程认证专业、省级一流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科学素养,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嵌入式及其他计算机应用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教育教学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能从事计算科学与技术领域系统设计和开发、分析和测试、运行和维护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二)主要课程:计算机认知与实践、计算机导论(双语
生物科学(师范)(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健全人格,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系统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生物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育教学、科研、技术研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目标1:中小学生物及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教学管理人才。目标2:培养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管理、科技研发的
化学(师范)本专业为广东省特色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依托广东省特色专业的优势,适应国家“新师范”对师范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立足肇庆,服务广东,围绕“立德树人,专业为本,能力为重,崇尚创新,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培养明师德,具有高尚的人文和师范素养;乐教学,具备全面的化学专业素养和化学教学能力;善育人,具有较好的班级管理和综合育人能力;敏发展,具有反思精神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
历史学(师范)(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技能,掌握历史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中小学、中等学校教师工作的历史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二)主干课程:中国古代史(上、下)、中国近代史(上、下)、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史学概论、历史学科教学设计与研究。(三)毕业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学
汉语言文学(师范)(一)培养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地区基础教育及其改革发展要求,立足肇庆,辐射广东,坚持“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好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与一定的班级管理能力,彰显国学素养特色,毕业后在中学、教育机构等专业领域,能胜任中学语文教学
书法学(师范)(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系统掌握书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书法创作与研究、书法欣赏及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能够在学校、社会团体、文化艺术部门、博物馆、拍卖行业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书法艺术教学、研究、创作、艺术管理以及艺术品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主要课程:艺术学概论、中国古代书法
体育教育(师范)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和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现代教育理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发展潜力和服务意识,从事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有一定特长的中小学、学前体育教师。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学、体育科研方法、田径、游泳、定
教育技术学(师范)(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备扎实的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力,能在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媒体、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或从事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二)主要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教育传播学、教学系统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网络工程、数据库技术、影视策
学前教育(师范)本专业面向区域基础教育发展需求,扎根珠三角、面向粤东西北,培养热爱幼儿,主动适应当下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形势,具有高尚师德与学前教育情怀,人文、科学修养厚实、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教育实践能力优良,坚持“教学研做”结合、善于反思和创新,能够在学前教育相关机构从事教学和管理的高素质学前教育师资。主要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儿童保育学、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游戏、儿童舞蹈基础与教学、
应用心理学(师范)(一)培养目标:面向学校教育领域,培养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学生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测评等工作,具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发展基础,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主要课程: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统计学、心理学研究方法、人体解剖生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
小学教育(师范)(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身心素质,较高的文化修养、科学素养,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完整,具有强烈教育改革意识、教研与科研能力强、能设计和主持教育教学实验、综合素质好的新型小学全科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教育科研人员。(二)主要课程:教育概论、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才需求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较高公民素质和人文素养,具备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以及中外社会文化思潮有一定了解,能够胜任中学政治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党政机关、新闻出版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理论宣传和日常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二)主要课程:模块一:中华文化与全球视野。中国哲学
根据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关于做好广东省2020年普通高校书法类专业招生考试工作的通知》(粤招办[2020]5号)文件精神,我校取消2020年广东省书法学(师范)专业校考,改用广东省书法校际联考对应科目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具体调整方案如下:报名系统:http://ksbm..cn/,进行网上报名并缴费。时间安排1.报名缴费:2020年6月2日-5日;报名费:175元/人2.上传材料及审核:2020年6月2日-10日3.打印
本网讯 近日,校招生办以推文方式,向社会发布2020年公费教师专项招生计划。根据该计划,我校今年继续面向全省范围招收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师高中起点四年本科层次师范生220名。 教务处处长、招生办主任李新昌表示,此项招生计划,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决策部署,并根据《广东省教育厅中共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公费定向
为充分发挥我校教师教育的特色与优势,深化新时期“新师范”教师教育机制改革与实践创新,继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共招收6期未来卓越教师“砚园班”之后,肇庆学院2020年计划继续招收第七期未来卓越教师“砚园班”,努力为基础教育改革培养一批引领示范型的卓越教师。 班级设置 2020年6月,学校将举办第七期肇庆学院未来卓越教师“砚园班”,计划招生50人。 培养目标 坚持教师专业化导向、能
肇庆学院未来卓越教师“砚园班”2019年招生方案为充分发挥我校教师教育的特色与优势,深化教师教育机制改革与实践创新,继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招收五期未来卓越教师“砚园班”之后,肇庆学院2019年继续招收第六期未来卓越教师“砚园班”,努力为基础教育培养一批引领示范型的卓越教师。班级设置2019年6月,学校开设第六期未来卓越教师“砚园班”,计划招生50人。培养目标坚持教师专业化导向、能力导向和实践导向,培
地级市县(市区)小学教育(师范)音乐学(师范)美术学(师范)合计小计文理韶关市乐昌市41162541肇庆市封开县224江门市恩平市33115阳江市阳春市936312阳东区51116清远市佛冈县33清新区22阳山县16610925连南县33连山县44英德市311318334云浮市郁南县182341合计10038625040190
为充分发挥我校教师教育的特色与优势,深化教师教育的机制改革与实践创新,经学校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肇庆学院从2014年6月起开设未来卓越教师培养“砚园班”,努力为基础教育培养一批引领示范型的卓越教师。具体方案如下: 班级设置 2014年6月,学校开设未来卓越教师培养“砚园班”,计划招生45人。 培养目标 坚持教师专业化导向、能力导向和实践导向,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综合教学技能,能够引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