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隶属于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的公办院校、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教育部“信息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安徽省教育厅、蚌埠市人民政府和中建材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四方共建”院校。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蚌埠市国家AAAA景区龙子湖畔大学城内,占地面积776亩,建筑面积19.58万平方米。学院至今已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40000余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60人,高级职称92人、“双师型”教师17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197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1个、教学名师4人、优秀教师3人、模范教师2人、专业带头人5人、教坛新秀14人。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促发展,走产学研合作道路,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能力和办学声誉的明显提升。学院先后荣获“全省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全省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主要院系 | 开设专业 |
软件学院 | 软件技术系、网络技术系、信息管理系、数字艺术系和产学研合作部 |
机电工程系 | 机电一体化、制冷与空调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 |
信息与智能工程系 |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系统维护、物联网应用技术、#移动商务 |
经济管理系 | 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物流管理、商务英语、#航空服务等专科专业和一个电子商务网络本科班 |
电子工程系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学院下设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与智能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软件学院。现有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商务等4个专升本本科专业和27个专科招生专业。专科专业包含计算机应用技术、光伏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软件技术等4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和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网络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物联网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数控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物流管理、光伏工程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等20个省级重点专业。学院设有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绿色能源、软件与信息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等4个研究中心;郭志勇省级名师工作室、查正卫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金敦水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李曙光院级大师工作室等4个大(名)师工作室。现有123个专业实验实训室、79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电子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6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和电子信息实验实训中心等2个省级实训中心。
1.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奖励德智体各方面特别优秀的学生。
2.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获奖率4%)奖励家庭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
3.国家助学金(平均3000元/年,覆盖率25%)资助家庭困难、品行端正的学生。
4.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特等1000元/年、一等600元/年、二等400/元年、三等200元/年,获奖率50%)用于奖励上学年品学兼优的学生。
5.学费减免对孤儿实行学费免除政策。
6.院特困生补助金(500元/年)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7.校内勤工助学(8元/小时)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有余力的学生。
8.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奖30元—2000元/生/次。
9.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奖30元—2000元/生/次。
10.各级各类文体比赛奖30元—2000元/生/次。
11.生源地助学贷款(每人每年高8000元)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农信社助学贷款。
文科专业3500元/年,理科专业3900元/年。宿舍800/生/年(六人间)。
学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先后与科大讯飞公司、中国声谷、中国兵器工业集团214所、合肥国晶微电子有限公司、中国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蚌埠凯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协创物联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宝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华苏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展联合办学,先后成立了“中国声谷学院”“讯飞学院”“凯盛学院”“华苏学院”等校内实训基地。
学院每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6%以上,就业满意度达86.86%。学院荣获“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1.根据教育部和安徽省有关文件要求,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2.无男女比例限制。
3.往届生录取按照省招生考试院的有关规定办理,和应届生一视同仁。
4.按照考生“文化素质测试成绩+职业适应性(职业技能)测试成绩”总分,遵循“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首先满足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若考生第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则依次进入下一个专业志愿录取,专业之间不设分数级差。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若服从专业调剂,将由学校调剂到相应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总分相同的以文化素质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5.身体健康状况要求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
6.退役士兵和革命老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录取时按照志愿优先、专业优先的录取原则、应录尽录。退役士兵和革命老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未填报专项计划专业志愿的,则不能纳入专项计划录取,详见安徽省有关规定。
7.其它专业无相关科目成绩要求或加试要求。
学校前身
安徽电子工业学校
蚌埠市电子仪表工业局721大学创建;
1981年蚌埠市电子仪表工业局721大学改建安徽省电子技术学校;
安徽省电子技术学校更名安徽电子工业学校。
蚌埠工业学校
1982年蚌埠市工业技术学校创建;
蚌埠市工业技术学校更名蚌埠工业学校。
更名以后
2001年安徽电子工业学校、蚌埠工业学校合并升格为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10月25日,安徽省经信委、省教育厅、蚌埠市政府、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四方联合共建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签约仪式在合肥隆重举行。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17人,教授、副教授88人、中级职称14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176人;“双师型”教师158名。省级教学团队7个、教学名师3人、优秀教师2人、模范教师2人、专业带头人5人、教坛新秀9人。 [2]
学院拥有融教学、培训、技能鉴定与技术开发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实验实训中心和“教、学、做”一体化企业项目模拟实训室、机器人智能控制实训室、汽车电子实训室、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实训室、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实训室、物流仿真教学实训室等40多个实验、实训室和30多个大型计算机房,实验设备先进,实验开出率达100% ;学院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6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较好的满足实验实训教学需求。
0552-3172909 3172929
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