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戏曲学校,也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培养戏曲艺术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是中国戏曲教育的高学府。学院以其专业完备、培养体系健全、优质师资集中、输送高端专业人才多、业内贡献大,在全国戏曲教育领域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被誉为“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学院成立于1950年1月28日,初名“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首任校长田汉。1955年1月正式定名为中国戏曲学校。197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制为中国戏曲学院,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0年,学院划转北京市。2014年,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中国戏曲学院。
学院现有“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和“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15个专业、28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戏剧戏曲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表演(京剧)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一流建设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为国家级特色、省部级一流建设专业,戏剧影视文学、表演(京剧器乐)为省部级特色专业。
学院目前设有京剧系、表演系、导演系、音乐系、戏曲文学系、舞台美术系、新媒体艺术系、国际文化交流系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部、部等教育教学单位,下设附中。形成了包括戏曲中等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在内的,具有国戏鲜明特色的戏曲人才培养格局。
建校70年来,中国戏曲学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戏曲教育,秉承“德艺双馨,继往开来”的校训,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在戏曲人才培养、戏曲科学研究与创作、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坚定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戏曲领域形成生动实践作出了突出贡献。
未来学院将深入推进“戏曲人才培养中心、戏曲理论研究中心、戏曲传承与创新中心、中外戏剧交流与合作中心”建设,继续朝着“民族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高水平特色型戏曲艺术大学的建设目标而不懈奋斗。
系 别 | 专业 代码 | 专业〔招考方向) | 学费/学年 | 计划名额及分配 |
京 剧 系 | 130301 | 表演(京剧器乐) | 免学费 | 23名。其中弦乐15名、打击乐8名。 |
表演(京剧表演) | 免学费 | 56名。其中男生28名、女生28名,具体行当名额分配 视生源情况议定。 | ||
表 演 系 | 130301 | 表演(戏曲舞蹈) | 10000元 | 16名。其中男6名、女10名。 |
表演(戏曲形体教育) | 10000元 | 18名。其中男8名、女10名。 | ||
表演(昆曲表演) | 免学费 | 4名。其中生2名、旦2名。 | ||
表演(多剧种表演) | 免学费 | 47名。其中潮剧20名:男10名,女10名:黔剧15名: 男6名,女9名:滇剧6名:男3名,女3名:黄南藏 戏6名:男3名,女3名。 | ||
表演(昆曲器乐) | 免学费 | 2名。鼓1名,笛1名 | ||
表演(多剧种器乐) | 免学费 | 7名。潮剧4名:鼓1名,二弦1名,扬琴1名,琵琶1 名:滇剧3名:鼓1名,滇胡1名,琵琶1名。 | ||
导 演 系 | 130301 | 表演(影视表演) | 10000元 | 18名。其中男9名、女9名。 |
130306 | 戏剧影视导演 (戏曲导演) | 10000元 | 20名。其中男11名、女9名。 | |
音 乐 系 | 130201 | 音乐表演(民族器乐) | 10000元 | 28名。其中二胡6名,板胡2名,大提琴2名,低音提 琴1名,琵琶2名,古筝2名,扬琴4名,三弦2名, 唢呐2名,笛子1名,笙2名,打击乐2名。 |
130202 | 音乐学 | 8000元 | 10名。 | |
130203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戏曲作曲) | 免学费 | 12名。其中京剧6名:昆曲、评剧、河北梆子、豫剧、 黄梅戏共6名。 |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音乐制作) | 8000元 | 10名。 | ||
130308 | 录音艺术 (音响艺术设计) | 10000元 | 10名。 | |
戏曲 文学 系 | 130304 | 戏剧影视文学 (戏曲文学) | 8000元 | 60名。 |
舞 台 薨 术 系 | 130307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戏曲舞台设计) | 10000元 | 20名。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舞台灯光设计) | 10000元 | 18名。 |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化装造型设计) | 10000元 | 14名。 | ||
130505 | 服装与服饰设计 (戏曲服装设计) | 10000元 | 18名。 | |
新媒 体艺 术系 | 130310 | 动画 | 10000元 | 18名。 |
130402 | 绘画 | 10000元 | 14名。 | |
130502 | 视觉传达设计 | 10000元 | 18名。 | |
130508 | 数字媒体艺术 | 10000元 | 18名。 | |
国际 文化 交流 系 | 130102T | 艺术管理 (国际文化交流) | 8000元 | 26名。 |
120210 | 文化产业管理 | 8000元 | 10名。 |
1.凡符合考生所在省 2021 年普通本科教育招生报名条件者均可报考(含应届、往届毕业生)。
2.下列人员不能报考:
(1)未参加 2021 年普通高考报名的考生;
(2)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在校生,或已被高等学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3)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高中一、二年级在校生);
(4)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生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 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5)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6)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者正在服刑者。报名后被采取强制措施或者判刑的,取消 报名资格;
(7)其他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
北京戏曲实验学校
1977年2月,正式恢复中国戏曲学校建制。
中国戏曲学院
1978年10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升格为中国戏曲学院,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1985年,学院表演系和音乐系的中专部合并,成立了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
2000年,划转北京市。同年迁至丰台区万泉寺400号。
2013年,获批“北京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
2014年,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签署了共建中国戏曲学院的协议。
2016年,获批“北京市哲社管理二级单位”。
2018年11月,学院京剧传承基地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截至2018年4月,学院共有272名专任教师,其中有4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导师经历,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4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达到74%;
据2018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北京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1项。由文化部主持审定的包括戏曲表、导、音、美、创作、史论等在内的12本戏曲教育大系教材填补了戏曲教育长期无系统教材的空白,为上海市、山东省、山西省等全国戏曲院校首选教材;谭元杰副教授主编的《戏曲服装设计》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朱维英教授主编的《戏曲作曲技法》列入北京市级精品的教材建设项目。
学院与港澳台地区及中国以外23所大学建立了艺术教育与交流方面的合作关系,如美国宾汉顿大学、美国艺术大学、英国塞萨克斯大学、英国奥斯特大学、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瑞士苏黎世艺术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戏剧学院、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法国巴黎高等戏剧学院、韩国首尔艺术大学、日本樱美林大学以及香港演艺学院、台北艺术大学、台湾戏曲学院等。
2009年11月,学院与美国宾汉顿大学共同建立了全球第一家戏曲孔子学院,培养了各国留学生千余名,多次参加各类国际艺术节演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