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专业介绍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开设于2004年,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学院优势专业,学院优秀教学团队。现有国 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创新并实践了“任务驱动,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设有富士康订单培养专班,设立富士康、东兴 电子等奖学、助学金。建有电工技术、PLC等实验实训室20个,华东数控、北洋电气等校外实习基地18个。学生就业率达99.5%以上,为社会培养了大量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维修能力;具有对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改造能力;具有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组装调试、维护维修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电机检修与控制、工厂电气控制技术、传感器检测与仪表、运动控制系统调试与维护、自动化生产线组装与维护、工厂供配电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工业控制网络及组态技术实践等。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制造业,从事电气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经过3-5年岗位锻炼,能够独立从事工业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安装、设计、调试、维护及技术管理、设备销售等工作。
学生荣誉奖项
山东省机电创新大赛一等奖、二等奖;
“亚龙杯”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大赛获全国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工业设计专业(产品造型设计方向)
专业介绍
工业设计是一门艺术与工程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专业设置于2004年,2007年―2009年国家示范院校建设期间,作为机械群内 专业建设;2010年―2012年作为学院“内涵建设三项工程”的带动工程专业重点建设,并连续两年取得优秀等级。
专业现有教授1名、副高职称4名;博士1名、硕士5名、在读博士3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多名成员为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 成员;主编、副主编教材6部、参编教材多部,师生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现与机械、数控等专业建有多门共享型精品课程8门,其中国家级、省级4门,校 级4门。本专业可与机械、数控等专业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及教学工厂,正在建设的工业设计创新工作室,将为师生的创新设计提供良好的保证。
培养目标
围绕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对工业设计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备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从事工业产品设计与制造及相关视觉传达设计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零件测绘与机械CAD、机械设计、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人机工程学、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等。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工业产品设计和制造,产品宣传的策划、制作以及推广,视觉传达
设计等岗位,就业去向为工业设计企业、企业设计部门和企业制造部门等。
学生荣誉奖项
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一、二等奖;
全国信息大赛三维设计一等奖、二等奖。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机械自动化方向)
专业介绍
开设于2004年,学院优势专业。现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创新并实践了“任务驱动,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设有富士康订单培养专 班,设立富士康、东兴电子等奖学、助学金。建有电工技术、PLC等实验、实训室20个,华东数控、北洋电气等校外实习基地18个,实践教学设施先进、完 备。学生就业率达98%以上,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机电设备维护维修和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培养目标
围绕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对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机电设备生产、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能够从事机电设备运行、安装调试、维护、技术改造与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机械基础、电机与控制技术、机电CAD、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修、CAD与CAM
的应用、运动控制系统的安装与维护、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与调试等。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机电、自动化等行业,从事机电设备的运行、安装与维修;机电设
备的技术改造;机电、数控设备的操作;机电企业的技术管理;机电设备的产品营销策划等。
学生荣誉奖项
山东省机电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
“亚龙杯”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大赛获全国三等奖;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专业介绍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开设于2002年,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单独招生试点专业,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在省内乃至全国同类专业中,各项办学指标具有绝对优势,是学院的拳头专业。
建设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4门,开发的教学资源项目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依托学院的“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拥有校内实训 室9个、实训基地3个、校内生产性教学工厂3个、校外实习基地21个和创新拓展工作室3个。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人才培 养模式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鲜明特色,近年来学生就业率达100%,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
面向制造业,主要为数控设备制造、船舶制造、医疗器械等行业培养测绘设计、工艺编制和机床操作等三类核心能力,能够从事设计、工艺管理及机床操作等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零件测绘与机械CAD、机械设计基础、现代制造技术、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形工艺、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产品三维造型与结构设计(Pro/E)、数控加工自动编程技术(CAXA)等。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半岛制造业,从事以机械零件测绘设计、二维绘图、三维绘图和造型设计等岗位为主的设计岗位,以生产现场管理、加工工艺编制、质量检测控制等岗位为主的工艺管理岗位,以普通车床和铣床、数控车床和铣床、加工中心操作等岗位为主的制造岗位。
学生荣誉奖项
山东省数控技术竞赛数控铣团体第一名,数控车团体第二名;
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教育部等十三部委主办的“第一届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数控方向)
专业介绍
开设于2006年,学院重点建设专业。教学团队为校级教学团队,院级教学名师2人。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院级精品课程2门。建有国 家级数控技术基地1个,生产性教学工厂2个,自身和共享的实验实训室16个,华东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16个。学生在省和国家一类赛事中取得优 异成绩,近几年平均就业率达100%,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掌握数控设备应用和检测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培养目标
面向山东省胶东半岛制造业,主要培养具有数控机床操作、数控机床安装与调试和机床维护等三类核心能力,能够从事数控机床调试、检测、维修等岗位,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零件测绘与机械CAD、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普通机床电气控制、电工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检测设备应用、可编程控制技术应用、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控机床安装与调试等。
就业方向
面对数控设备制造行业和机械加工制造业,毕业1~2年,可以从事数控设备安装和调试,数控设备的维护;经过3~5年岗位锻炼,能够独立从事数控设备的售后服务、数控机床新产品研发等岗位的工作。
学生荣誉奖项
全国数控机床装调技术竞赛优胜奖;
山东省数控技术大赛三等奖;
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二等奖、三等奖。
数控技术专业
专业介绍
开设于2003年,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省级特色专业,院级优秀教学团队。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教学名师1人,院级教学名师3 人。建有国家级数控技术基地1个,生产性教学工厂2个,自身和共享实训室14个,威海华东数控等校外实习基地16个。近几年平均就业率达99.2%以上, 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数控技术高端技能型人才。
培养目标
面向制造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机床操作、数控加工工艺编程及数控设备的调试、维修等岗位,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零件测绘与机械CAD、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普通机床电气控制实现、数控加工自动编程技术 (Cimatron)、可编程控制技术应用、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控机床安装与调试等。
就业方向
学生就业面广,毕业1~2年,可以从事产品零部件的数控加工或数控机床调试、维护工作,经过3~5年岗位锻炼,能够独立从事数控加工工艺编制、数控机床操作或数控机床安装与调试等岗位工作。
学生荣誉奖项
全国高职院校数控技术大赛一等奖、三等奖;
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高职组数控铣个人第二名;
山东省数控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二等奖;
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原标题:2012年威海职业学院专业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