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青岛科技大学“英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2014-05-28 09:34  青岛科技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指导思想
  • 二、基本思路
  • 三、实施范围
  • 四、生源及学生遴选
  • 五、教师配备
  • 六、教材和培养模式
  • (一)全部选用国内外一流大学的高水平教材
  • (二)参照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 (1)培养目标
  • (2)创新培养模式
  • (3)改革教学方式,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 (4)推进助教体系的建立
  • (5)改革外语教学模式
  • 七、制度创新
  • (1)课程考评制
  • (2)设置科研学分
  • (3)加强通识课程教育
  • (4)建立相应的学生动态选拔机制和自主选择专业制度
  • (5)实行本科与研究生贯通培养,“英才培
  • 八、管理方式
  • 九、政策支持
  • (一)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实验
  • (二)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支持,建立鼓励学生学习的激励机制
  • (三)不断完善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政
  • (四)制定完善调动高水平教师参与拔尖学生
  • (五)设立“英才计划”教学研究与改革专项

根据教育部实施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经学校校务会研究决定,自2013年开始,以我校的优势学科专业为平台,实施“英才培养计划”,培养相关学科专业的拔尖创新人才。为保证计划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精神,遵循高等教 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着力培养一批思想敏锐、专业素质高、实践 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进一步提高人才教育质量,努力使我校优秀学生成长为相关学科专业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基本思路。选择优势显著、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设立“英才班”,选拔优质生源,集中学校的优质教学、科研资源,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基础宽厚、全面发展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总体水平的不断 提高,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三、实施范围。根据我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初步选择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4个专业设立“英才班”。

四、生源及学生遴选。每班每年招收学生25人,其中10个名额列入当年招生计划,其余名额面向全校当年入学的大一 新生选拔招收。实行优秀学生选拔机制,建立动态进出机制和自由选择专业机制,将优秀的学生选拔进该计划进行培养。在一、二年级期末分别进行一次选拔,经 过前期学习,创新精神、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不足,不适应这一培养模式的学生退出“计划”,可在所在学院内根据自己的志愿选择专业,进入专业学习。同时,可 以在校内相近学科专业选拔具有一定科研创新、探索精神,科研能力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补充进入“计划”。

五、教师配备。配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的一流师资。全面实行导师制,导师的配备采取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 的方式进行。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兴趣、学习方法和科研能力的指导与培养。专业课教师由学院推荐,学校选拔主讲教师,并成立教研组,组织实施适 合拔尖学生的教学方案。在班级管理上,配备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单独管理和辅导。

六、教材和培养模式

(一)全部选用国内外一流大学的高水平教材,努力推进课程国际化进程。通过教材引用促进教材的国际化,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有条件的专业可以聘请外籍专家讲授部分学科基础和专业课程。

(二)参照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要求,进行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探索。

(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等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宽厚的学科基础、宽广的国际视野和长远发展潜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2)创新培养模式。充分借鉴国内外同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按照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 结合的原则,化课程体系,拓宽学科基础,强化科学研究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研究的学术潜力;推进学科综合环境下的拔尖人才培养,拓宽学生的 学术视野和发展空间。

(3)改革教学方式,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针对学生规模小的特点,实行小班独立教学,通过研讨式教学、探究式学习、自学小组、科研小组等形式,创新教 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学院应在一年级开设新生研讨课,引导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和养成探索性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改革成绩考核方 法,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4)推进助教体系的建立。各学院要根据学生培养需要,逐步开展主要课程的助教试点,在课程系统讲授的基础上,实行小组讨论教学,选拔部分青年教师或高年级研究生担任讨论课辅导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5)改革外语教学模式。允许学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早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考试合格后,在进一步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着重强化外语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外语学习,提倡开展双语课程教学,培养学生适应全外文授课和海外学习的能力。

七、制度创新。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构筑拔尖人才培养专门渠道。实行完全学分制,调动学校各种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独 特的课程设置和良好的师资和资源条件,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学科基础;通过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加强学术研究,创造学生在导师指导下 早期进入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领域的良好条件。

(1)课程考评制。制定灵活的课程免修制度,符合条件的课程可以免修;成绩以作业、论文进行评定,对学生的考核突出拔尖和创新的目标。

(2)设置科研学分。项目学生在学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按成果等级折算学分,直接列入学生所修的学分中。

(3)加强通识课程教育。创造条件使学生学习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提高学生多学科文化素质,增加讲座、专题报告等。

(4)建立相应的学生动态选拔机制和自主选择专业制度。实行一定比例的择优选拔和淘汰。

(5)实行本科与研究生贯通培养,“英才培养计划”的优秀学生可优先免试推荐为我校研究生或推荐报考国内高水平大学。根据学生志愿、兴趣和专长,推荐优秀学生进入国际高水平大学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

八、管理方式。学校成立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相关主要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及相关学科专业的知名 教授为成员的“英才培养计划”领导小组,研究、审议、决策我校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相关政策措施,总体规划和管理。负责对“培养试验计划”学生培养的管理体 制、运行机制及培养模式等重大问题进行指导、决策和协调。在相关学院设立“英才班”,学生教学、管理由学院负责;学籍与学业成绩管理,依据《青岛科技大学 全日制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参与“英才培养计划”的专业培养方案学习并进行考核。

九、政策支持。创造研究环境下的拔尖人才培养条件,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保证。对参与“英才计划”的教学团队和教师个人在业绩考核、交流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一)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等向“英才培养计划”学生的制度,尽大可能为学生提供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的各种条件和机会。

(二)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支持,建立鼓励学生学习的激励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在学校生均拨款的基础上每生每年增拨1万元。用于学生科研训练、科技创 新、参加学科竞赛等实践活动和奖学金发放,以及班级日常管理产生的费用等。鼓励学生尽早参加科学研究,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物质保障。

(三)不断完善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政策,在优秀学生奖学金、科研机会、保送研究生等方面制定特殊政策,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制度保证。

(四)制定完善调动高水平教师参与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教学的相关政策。在工作量核算、业绩考核、国内外校际交流、校企合作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英才班”所开设所有教学环节的工作量独立核算,酬金单独划拨。

(五)设立“英才计划”教学研究与改革专项经费,鼓励参与计划的教师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与指导,将研讨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和自主学习等真正落到实处。

原标题:2013年青岛科技大学“英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2013年青岛科技大学“英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实施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经学校校务会研究决定,自2013年开始,以我校的优势学科专业为平台,实施“英才培养计划”,培养相关学科专业的拔尖创新人才。为保证计划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意见。指导思想。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

2022年青岛电子学校青岛科技大学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转段测试录取工作实施方案

青岛科技大学2022年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转段测试录取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转段工作的通知》(鲁教学发【2021】23号)的文件要求,经与合作的中、高职学校协商,我校制定了“3+2”、“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转段升学测试及录取工作方案,方案如下:一、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

2022年青岛科技大学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转段测试录取工作实施方案

青岛科技大学2022年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转段测试录取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转段工作的通知》(鲁教学发【2021】23号)的文件要求,经与合作的中、高职学校协商,我校制定了“3+2”、“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转段升学测试及录取工作方案,方案如下:一、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

2022年青岛经济职业学校-青岛农业大学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转段测试录取工作实施方案

为做好我校2022年“3+2”“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转段测试录取工作,根据《山东省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转段工作实施方案》(鲁教学发〔2015〕3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意见》(鲁教学字〔2019〕7号)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转段工作的通知》(鲁教学函〔2021〕2

2022年青岛农业大学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转段测试录取工作实施方案

为做好我校2022年“3+2”“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转段测试录取工作,根据《山东省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转段工作实施方案》(鲁教学发〔2015〕3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意见》(鲁教学字〔2019〕7号)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转段工作的通知》(鲁教学函〔2021〕2

2022年青岛艺术学校自主招生实施方案

一、招生计划面向青岛市四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下同)、高新区、城阳区、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招收80人。其中美术绘画专业50人,音乐专业(声乐表演、器乐表演方向)30人。根据专业测试合格情况,可在美术绘画和音乐专业之间调剂招生计划。器乐表演方向招收专业如下:西洋乐: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大号、长号、圆号、小号、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巴松、双排键、萨

2022年青岛高新职业学校自主招生实施方案

青岛市理工高级中学2022年自主招生实施方案一、招生计划面向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以下简称四区)和高新区招收2个班,共100人。不单独编班。二、报名条件报名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四区和高新区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二)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为合格等级;(三)初中综合素质评定基础性发展目标均为A等。三、报名程序(一)网上报名考生于5月6日(星期五)至

2022年青岛外事学校自主招生实施方案

一、招生计划面向四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下同)和高新区共招收50人(根据学校综合高中办学特色,选择参加夏季高考的,高一后只提供“政史地”选考课程组合)。二、报名条件报名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一)四区和高新区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二)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为合格等级;(三)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组合(地理、生物)不低于C等级;(四)初中综合素质评定基础性发展

2022年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对口贯通培养转段测试及录取工作实施方案

山东工商学院2022年对口贯通培养转段测试及录取工作实施方案为做好2022年我校与相关职业院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转段测试及录取工作,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转段工作的通知》(鲁教学函〔2021〕23号)等要求,在与职业院校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组织实施机构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

2022年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山东省高职(专科)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考试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以及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厅相关指导意见精神,我校充分研判疫情对招生考试的影响,为切实保障广大考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考试公平公正,经学校研究决定,现对我校2022年山东省高职(专科)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考试实施方案公布如下:  一、考前准备  (一)考生报名  考生须通过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含春季高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