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文化艺术学院专业介绍

2017-09-13 17:38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汉语言文学(本科四年)

  【专业概况】 本专业是一个具有广泛就业前景的传统专业,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依托我校计算机、信息传播、管理学等方面的优势,确立了“文化信息传播”方向应用性复合型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本专业立足于汉语言文学基础,侧重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运用,培养具有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较强的审美感悟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能较好掌握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在文化、教育、出版、新闻传媒等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从事高级文秘、行政管理、新闻宣传策划、教育教学等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文学概论、美学原理、新闻学概论、文化传播学、新闻采访与写作、编辑理论与实务、策划学、媒介管理与经营、网络编辑、广告策划与创意等。

  【毕业生适应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等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从事高级文秘、行政管理、新闻宣传策划、教育教学等工作。

  社会工作 (本科四年)

  【专业概况】 学校是四川省首批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育的高校之一,同时拥有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社会工作专业办学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学校开展了高水平、多样化国际合作;构建了“服务行业发展的校——地、校——社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TRS(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一体化)的实习实训模式”;推行了学校督导加机构督导的社会工作双督导机制。以导师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依托;学生自主申请社会工作项目为重要手段;学校与地方政府联合实施社工项目等多形式多渠道,保证学生专业学习的科学化、规范化与国际化。

  本专业培养具备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专业伦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于社会的精神,掌握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掌握社会工作主要方法和技能,具备从事社会工作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并具备结合我国实际的创新能力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学概论、社会保障概论、社会政策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制度概论、现代社会福利思想、民间组织管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

  【毕业生适应范围】本专业毕业生 能在民政、人事、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社会服务与公益团体和机构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从事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工作服务、评估与研究等工作,也可在社会工作、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哲学、公共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方向继续深造。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四年)

  【专业概况】  本专业以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英双语基础、通晓中外文化、精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复合型、国际化语言人才为目标,致力于汉语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以“双语、双文化、双能力”为特色,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课内课外实践,学生具备较强的对外汉语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综合英语、英语听说、英汉互译、第二外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化通论、西方文化与礼仪、中西方语言与文化对比、国外汉学研究、汉字文化、中华才艺等。

  【毕业生适应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管理等工作,可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的工作,如涉外文秘、外事、外贸、翻译、涉外管理等,也可继续攻读语言学与应用语言、课程与教学论、汉语国际教育、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硕士研究生。

  视觉传达设计(网络广告艺术、 网络动漫设计与制作方向)(本科四年)

  【专业概况】  本专业以“信息设计”与“艺术创意”为切入基点,依托学校信息技术的专业优势资源,以文化艺术创意和信息设计为主体,突出数字媒体艺术、文化创意产业、网络广告设计、网络传媒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与项目开发。培养掌握必备的网络多媒体技术和艺术设计的原理与技能,能进行网站整体形象策划与包装,网络广告、网络动漫、数字影像艺术、网络电视及移动多媒体应用等网络多媒体艺术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高级艺术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  综合造型基础、计算机平面构成、计算机色彩构成、字体设计、图形创意、版式设计、材料与空间构成、网页设计、XML设计及应用、JAVASCRIPT、网络广告学。

  ■ 网络广告艺术方向

  广告摄影、包装设计与制作、VI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多媒体影像技术、影视广告基础技术、工业造型、网络广告设计等。

  ■        网络动漫设计与制作方向

  动画人物造型、场景、道具设定、卡通出版物制作、剧本与分镜制作、三维动画技术、非线性编辑与后期合成技术、DV摄制技术与制作、网络动画创作、综合技术动画创作等。

  【毕业生适应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平面媒体、传媒广告、通信、房地产和工业产品等行业从事各类数字媒体的制作、传输、产品开发以及艺术设计等工作。

  学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已与泰国正大管理学院、泰国蓝实大学建立了学生校级交流项目,学生在本科阶段即可申报就读硕士研究生。

原标题:2014年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文化艺术学院专业介绍

2014年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文化艺术学院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本科四年)  【专业概况】本专业是一个具有广泛就业前景的传统专业,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依托我校计算机、信息传播、管理学等方面的优势,确立了“文化信息传播”方向应用性复合型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本专业立足于汉语言文学基础,侧重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运用,培养具有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较强的审美感悟能力和中文表达能

2021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文化艺术学院

013文化艺术学院035200社会工作(专业学位)全日制统考:10非全日制统考:4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1社会工作原理④437社会工作实务笔试:社会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②社会心理学研究方向:01(全日制)社会治理及社会工作02(全日制)健康社会工作03(非全日制)社会治理及社会工作04(非全日制)健康社会工作045300

2022年成都体育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专业介绍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现有教授、副教授10余人;教学条件优良,设有模拟演播厅、语言艺术实验室、体育解说实验室、视频制作实验室、音频制作实验室、多讯道现场直播系统和专业图书资料室等,能全面满足播音与主持、体育解说、现场报道等教学需要;该专业还建有校内实践平台新闻艺术节主持人大赛、全媒体技能展示和校外多个教学实习基地,代表

2022年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介绍

一、机械工程学院1.数控技术培养目标: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对接成都“5+5+1”装备制造产业生产需要,掌握数控技术基本知识,具有现代数控设备的应用与操作技能,熟悉数控机床零件加工的规范和标准,能够在

2022年成都文理学院省外艺术类专业校考成绩合格分数线

根据教育部关于艺术类专业校考的有关规定,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现将我校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成绩合格分数线(以下简称合格线)公示如下:一、查询方式登录成都文理学院招生网(http://zs.),点击飘窗“2022年校考成绩查询”,或直接登录网址http://my./ykcx/进入,再点击“专业合格线查询”,则可查询分省分专业合格线。查询时考生号输

2022年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招生简章

01办学历史SCHOOLRUNINGHISTORY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为成都市戏剧学校,1970年更名为成都市“五﹒七”文艺学校,1976年恢复“成都市戏剧学校”校名,1989年改名为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和优秀的专业师资队伍,并集结了众多著名艺术大师,现有专兼职教师7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9人,教学水平高,办学成果显著。近年来,

2022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航空招生简章(图)

2022年成都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

经济学专业(一)专业介绍经济学专业创办于2001年,是国内较早培养体育经济领域本科人才的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造诣较深、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学术队伍,专业教学团队有多名体育投融资、体育产业企业运行管理等领域的资深教师,其中专任教师高级职称的人数占比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占比70%以上。教师队伍中多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

2022年成都体育学院新闻学专业

新闻学专业(一)专业介绍该专业为四川省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授予权和本科第二学位授予权。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现有教授、副教授10余人,其中包含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体育总局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务院专家津贴获得者、博士生导师、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人才百人计划首批培养对象等在内的高水

2022年成都体育学院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一)专业介绍该专业是全国体育院校中率先设立的(2002年)、以培养国家急需的体育英语人才为目标的英语专业,目前为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本专业始终坚持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经过近二十年的积累,形成了鲜明的“英语+体育”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包括外专、客座教授在内的教授和副教授近20人,讲师20余人,专职教师均有在国外工作、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