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财经大学在职人员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2014-08-27 22:35  广东财经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广东财经大学(原广东商学院)是广东省属重点建设院校,在华南和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中心)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已成为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重要的法律人才培养基地。
热烈欢迎广大在职人员报考我校2014年在职法律硕士!
一、报考条件
2011 年7月31日 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主要包括政法部门人员,人大系统人员以及其他各单位的法律工作人员。
符合报考条件的政法系统考生,资格审查表除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外,还须经省级主管部门审查盖章。
二、报名时间及报名方式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现场确认地点以省学位办通知为准,请关注 http://xwb.***.cn/ 新信息)相结合的方式(提醒:考生网上报名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否则报名无效!华南理工大学现场确认地点改为:广州市五山华南理工大学海丽文体中心)。
2014 年6月20日 -7月10日网上报名,7月11日—14 日现场确认。2014年10月16日后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本报名时间参考往年,具体的时间请以当年全国在职法硕联考的时间为准)。
报名方式:
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考生于6月20日—7月10日访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网址: http://www.***),登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考生登录入口:http://www.***/zzlk,招生单位及省级用户登录入口:http://www.***/zzlk/admin.html),按信息平台说明和要求注册、上传电子照片、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生成并打印《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样表见附件4)。
考生于7月11日—14日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满足报考条件的高学历、学位证书以及《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到各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考生可于10月16日后登录信息平台下载准考证。
三、初试科目及时间
2014 年在职人员攻读法律硕士全国联考初试科目为英语、专业综合(含刑法、民法、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共计2门。其中英语满分100分(英语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不含听力测试),专业综合考试满分300分。
2014 年在职人员攻读法律硕士全国联考初试时间:
2014 10月26日 08:30-11:30 专业综合
2014 年10月26日 14:30-17:00 英语
四、复试
复试由我校自行组织,复试内容包括政治理论考试和面试环节,复试时间及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资格审查在复试面试时进行。复试时须带齐下列资料:
1. 资格审查表。考生须将资格审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下同),对其所填写内容进行审查确认,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政法系统的考生还需省级主管部门审查盖章。
2. 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3. 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五、参考书目
1.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 《2014年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联考专业综合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版)
六、录取
录取工作由我校自行组织和确定,根据考生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择优录取,录取分数线由我校自行划定。
七、学制学费
学制三年,每学年学费:人民币15000元,三年共计人民币45000元(不含教材、食宿等费用)。
八、课程设置
必修课:宪法学、法理学、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等。
选修课:合同法、公司法、金融法、经济犯罪研究、司法鉴定、法律谈判等。
九、联系方式
广东财经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联系人:邓老师 咨询电话:020-84096231
地 址:广州市海珠区赤沙路21号  邮 编:510320
法学院网址链接:http://law. gdufe .***
研究生处网址链接: http://yjsc.gdufe.***/
 
发布部门: 研招办 发布时间: 2014-06-12 16:04:02.0 阅读次数: 1817
原标题:2014年广东财经大学在职人员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2014年广东财经大学在职人员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广东财经大学(原广东商学院)是广东省属重点建设院校,在华南和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中心)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已成为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重要的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热烈欢迎广大在职人员报考我校2014年在职法律硕

2013年中山大学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招生类别及招生计划我校2013年共有法律硕士(J.M)、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Ed.M)、会计硕士(MPAcc)、公共卫生硕士(MPH)、工程硕士(含15个专业领域)等专业学位类别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各专业学位类别及领域的招生计划详见附表1。报名条件1、法律硕士(J.M)201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

2015年中山大学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中山大学2015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招生类别及招生计划我校2015年共有法律硕士(J.M)、公共卫生硕士(MPH)、会计硕士(MPAcc)、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Ed.M)、工程硕士(含15个专业领域)等专业学位类别、领域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各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的招生计划见附表1。报名条件1、法律硕士(J.M)2012

2022年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招生单位代码:11845)2022年广东工业大学在机械工程等55个学科(专业)领域面向全国拟招收3100余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含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和490余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拟招收20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终以教育部统一下达为准。一、招生类别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招生考试或者国家

2015年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点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点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农、工学科为优势,农、工、理、经、管、文、艺术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省属本科大学。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校园集云山之神秀,汇珠水之灵气,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于2006年1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1月被教育部授予本科教学工作

2014年广州体育学院在职人员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广州体育学院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广州体育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华南地区惟一具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高等体育学府,校园坐落在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占地面积近500亩。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现有本科专业14个,涵盖教育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6个学科门类。具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5个

2022年广东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及热点问答

广东财经大学地处全国经济发达、活跃的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学校秉持“厚德、励学、笃行、拓新”的校训,长期以来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勇于开拓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建设学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2022年华南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华南农业大学2022年拟招收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共约3224名(含基地及其它专项招生指标)。其中,“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24名,单独考试专项计划15名。计划接收全日制推荐免试生约480名(具体人数以终录取人数为准,在推免生接收工作结束后公布)。实际招生人数将在录取时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和推免接收情况做适当调整,专业目录中招生人数仅供

2022年广东药科大学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是国家激励本科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改革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方式的重要措施。广东药科大学本着吸纳人才、加强优秀生源校际交流的原则热忱欢迎全国各高校推免生赴我校深造。一、申请条件1.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2.勤奋学习,刻

2011年广州大学在职人员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广州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00年由广州师范学院、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原广州大学、广州教育学院和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高校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大学。学校于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在2005年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目前在校各类教育硕士生984名。学校依托教师教育历史较长的优势,主动适应区域基础教育对高端教育专业人才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