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理工大学招生热点解读

2014-06-14 05:37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报考浙江理工大学 轻松搞定就读专业
  • 二、高分考生优惠多,专业志愿有保证
  • 1、第一批考生高考总分位居所在省
  • 2、根据考生高考成绩,结合各科类实际录取
  • 三、设立“理工实验班”,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 四、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育行业特色人才
  • 五、坚持开放办学,培育国际卓越人才
  • 六、课外活动多成果,就业创业有特色

一、报考浙江理工大学 轻松搞定就读专业

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高考录取充分尊重考生专业志愿,生涯规划助力青春圆梦

 

浙江省一批平行志愿投档

@理科生:

高考成绩理科超过省一批线40分及以上者,学校确保考生录取“理工实验班”

除“理工实验班”和英文授课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外:

高考成绩超过省一批线25及以上者,学校确保考生就读其第一志愿专业

同时可获得申请进入我校启新学院经济管理、机械电子、电子信息、材料化学生物等实验班学习资格;

进档考生,凡填满六个有效专业志愿,确保所填报的六个志愿专业之一

@文科生:

除英文授课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外:

高考成绩超省一批线15分及以上者,学校确保考生就读其第一志愿专业

进档考生,凡填满六个有效专业志愿,确保所填报的六个志愿专业之一

 

温馨提醒:学校对部分专业设定英语单科合格线。英文授课班(含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专业):120分;英语专业:110分;日语、服装设计与工程(中美合作项目)专业:100分;美术类专业(含中美合作项目):70分。

 

如果进校后发现专业不喜欢怎么办?

进校后,学校通过全面实施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和规划学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因此,我校在前五个学期再提供5次转专业机会。在前五个学期末,学生可申请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各招生批次专业间、文理科招生专业间均可互转(艺术类不能转非艺术类);此外,第一学期末,学生可申请转入生源所在省招生专业中录取低分不高于其高考成绩的专业。每年约有300余人转入自己心仪的专业,大限度满足学生通过生涯规划选择专业、成长成才、成就梦想的需要。

 

温馨提醒2013、2012级学生第一学期分别有178名、175名学生转入自己心仪的专业,其中转入经济与贸易类的100多名学生中既有原浙江二批招生的,也有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等一批招生的。这彰显了我校“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也说明只要学生有目标、有行动,都能满足专业选择需要。

按照有关规定,中美合作项目、定向就业计划不得转专业,但中美合作项目艺术类两个专业方向可以互转。

 

二、高分考生优惠多,专业志愿有保证

? 录取“理工实验班”的考生,进校后可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及专业方向一次。

? 第一批平行志愿报考的浙江省进档考生,高考成绩理科超过省一批线40分及以上者,学校可确保考生录取在“理工实验班”;除“理工实验班”和英文授课班等有录取限分要求的专业外,高考成绩理科超过省一批线25分及以上或文科超过省一批线15分及以上者,学校确保考生就读其第一志愿专业,其中高考成绩理科超过省一批线35分及以上或文科超过省一批线25分及以上者,同时可获得申请进入我校启新学院经济管理、机械电子、电子信息、材料化学生物等实验班学习资格;其他进档考生,凡填满六个有效(符合报考条件且不重复填报)专业志愿者,学校确保考生就读其所填报的六个志愿专业中的一个。

? 第一批第一志愿(含平行志愿)报考,符合我校启新学院实验班选拔条件者,录取后可申请进入启新学院实验班学习。

? 设立新生奖学金(须第一批次、第一志愿或平行志愿报考我校):

1第一批考生高考总分位居所在省(市、自治区)文科前300、500、700、900名或理科前500、1000、1500、2000名的,分别可免大学本科4年、3年、2年、1年的学费。以上考生成绩符合规定者优先获得免试保研资格。

2、根据考生高考成绩,结合各科类实际录取人数,学校确定新生奖学金获得者30名(不含已享受免学费奖励的新生),其中前15名奖金3000元/人,第16至30名奖金1500元/人

? 设立中美合作项目特别奖学金,用于资助该项目优秀学生选派赴美留学的部分费用,高资助额度为6万元。具体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 学校在浙江省预留少量高分征求志愿计划,用于在理科第一批第一次征求志愿时招收高出省一批线50分及以上高出本校第一批平行志愿投档线35分及以上的考生,具体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为准。

? 参加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全国中学生文化艺术冬令营并获三级以上(含)证书,或者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或者参加我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试点招生综合测试成绩在95分及以上,且第一志愿(含平行志愿)报考我校的进档考生,学校确保考生录取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提供书面材料申请截止至 2014年6月25日)。

? 美术类:专业成绩与文化成绩均上线,一志愿报考并进档的非浙江考生,凡专业校考成绩排名全校前30名的(专业校考成绩公布时已在我校本科招生网同期公布符合条件的考生名单),直接按考生一志愿专业(专业类或方向)录取。

? 时装表演类:专业成绩与文化成绩均上线,一志愿报考并进档专业成绩为特优的考生,直接录取。

 

三、设立“理工实验班”,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2010年起,学校在启新学院设立“理工实验班”,旨在培养高水平的拔尖人才,通过汇聚全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搭建校内外培养基地和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与教学名师等举措,为学术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必要条件。理工实验班”招收高考成绩高出省一批控制线40分(含)或经认定确具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学生。“理工实验班”实行小班化教学、专业导师制,导师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引领作用。新生入学后,学院为“理工实验班”的每位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导师将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负责指导学生的全程学习,引领学生开展课内外学术研究和校外培养基地的科研训练。学院鼓励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专注学业学习,为学生提前毕业和继续深造创造条件。“理工实验班”学生经学校考核优良,都可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优先获得免试保研资格,还将被优先推荐进入国内知名院校学习、深造,并选送部分优秀学生赴国外名校进行短期学习或科研训练,学校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育行业特色人才

学校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工业设计6个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推行“招生录取、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系列改革,加强“师资队伍、教学硬件、学风与人文环境、教学软件载体、质量保证系统”等5项基本建设,实施“卓越生源、卓越师资、卓越环境、卓越课程、卓越实践、卓越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具有浙江理工大学卓越人才特征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五、坚持办学,培育国际卓越人才

学校实施办学,近年来我校与国外知名大学的合作逐年加强,推荐、选送学生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也逐年增多。学校获批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学校专门设立“出国(境)交流学习资助基金”,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以资助校际交流学习项目的学生。目前,学校已经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丹麦、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7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涉及我校大部分专业,每年都有近300名学生通过校际协议赴国(境)外学习、研修、参加比赛等,如我校日语专业大三学生中已有三分之一以上去过日本。

我校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举办服装设计与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设计(含服装设计、设计与营销两个方向)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完成学业时,将获得浙江理工大学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美方院校结业证书;该项目学生均可按学校有关规定申请赴美留学,优秀学生可申请赴美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访问学习,其中赴美学习一年、符合条件的学生可获得美方院校授予的副学士学位。

我校机械类及相关专业与法国缅因大学University of Maine)及EG@工程师教育集团签署了2.5+1.5的联合培养协议,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签署了2+2的联合培养协议;工商管理类及相关专业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签署了2+2的联合培养协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盖莱默分校签署了2.5+2的联合培养协议;纺织类及相关专业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签署了2+2的联合培养协议;化学、心理学和英语专业与美国圣托马斯大学签署了2+2的联合培养协议等,以上相关专业的学生均可申请到合作培养的外方院校学习,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双方院校授予的学位。

 

六、课外活动多成果,就业创业有特色

学校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单位”,连续两届成为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高校发起单位。学生近三年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以及各类国际设计大赛中获奖200余项。

近年来学校本科生录取分数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稳居省属高校前列,荣获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浙江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全国创业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在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联合发布的“20092010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中,我校4名校友进入百强,其中王学集入选2012年《福布斯》“中国3030岁以下创业者”名单。

 

原标题:2014年浙江理工大学招生热点解读

2014年浙江理工大学招生热点解读

报考浙江理工大学轻松搞定就读专业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高考录取充分尊重考生专业志愿,生涯规划助力青春圆梦浙江省一批平行志愿投档@理科生:高考成绩理科超过省一批线40分及以上者,学校确保考生录取“理工实验班”;除“理工实验班”和英文授课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外:高考成绩超过省一批线25分及以上者,学校确保考生就读其第一志愿专业;同时可获得申请进入我校启

2015年浙江理工大学招生热点解读

报考浙江理工大学轻松搞定就读专业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高考录取充分尊重考生专业志愿,生涯规划助力青春圆梦浙江省一批平行志愿投档浙江理科一批名次号前15000名(含该名次同分),填报理工实验班者确保该志愿。浙江理工一批名次号前20000名(含该名次同分),确保就读一志愿专业。浙江文科一批名次号前4500名(含该名次同分),确保就读一志愿专业。浙江文理科平行志愿

2016年浙江理工大学招生热点解读

(一)报考浙江理工大学轻松搞定就读专业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高考录取充分尊重考生专业志愿,生涯规划助力青春圆梦浙江省第一批平行志愿进档考生:★专业自主选:理科一批名次号前15000名(含同分),凡一志愿报考“理工实验班”者,确保录取该志愿;按学校有关规定,理工实验班学生可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及专业方向。★确保一志愿:除理工实验班、英文授课班和建筑学专业外

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招生热点解读

(一)报考浙江理工大学轻松搞定就读专业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高考录取充分尊重考生专业志愿,生涯规划助力青春圆梦浙江省第一段平行志愿进档考生:★“理工实验班”的学生,进校后可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及专业方向。★浙江省考生超过省一段线50分者,经本人申请,确保选拔进入理工实验班学习,可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浙江省考生超过省一段线45分者,入校一学期后,经

2022年浙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习方式及学制(一)学习方式我校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指在基本修业年限内,全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指在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学习的研究生。原则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行相

2022年浙江理工大学国际学生招生简章

浙江理工大学拥有超过120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省属重点大学。※:可全英文授课一、本科专业(标准学制4年,其中建筑学专业5年)学院专业名称理学院应用物理学应用心理学应用化学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2022年浙江理工大学普通专升本招生简章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印发的《浙江省2022年选拔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工作实施细则》规定,2022年我校继续面向全省高校选拔优秀应届普通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我校相应专业学习。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考试选拔原则,特制定本招生简章。一、学校概况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浙江

2022年浙江理工大学艺术类本科招生办法公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21﹞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1﹞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制定并公告我校2022年艺术类本科招生办法。具体如下:一、美术与设计学类(一)招生专业及省份1.

2022年浙江理工大学表演(时装表演艺术)专业招生简章

浙江理工大学2022年表演(时装表演艺术)专业招生简章教育部院校代码:10338教育部批准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高校◆具有125年办学历史的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拥有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免试推荐权◆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

2022年浙江理工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优化人才选拔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结合学校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章程。第二条本章程适用于浙江理工大学2022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第三条学校招生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和省级招生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