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地处国家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武汉市内,现有武昌主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等3个校区,总占地2000余亩。学校学科专业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设有18个学科性学院,本科专业80个。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近200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700余人。
学校高水平运动队近几年在各项赛事中成绩斐然。2003年以来,校足球队连续12次获全国五人制足球比赛冠军,4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并取得中国在该项目历史上的好成绩。校龙狮团获第五届世界龙狮锦标赛北狮项目2个世界冠军。田径项目一直位列湖北省高校前三甲,屡次打破全国纪录。武术、乒乓球项目多次获得全省及全国各种组别的奖项。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有关规定,2017年我校继续开展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工作。
一、招生项目及名额
2017年计划招收足球 、乒乓球、武术、田径项目共计48人 ,各项目招生名额如下:
项 目 | 小项/位置 | 名额(人) |
田 径 | 100米 | 男1、女1 |
200米 | 男2、女1 | |
400米 | 男2、女1 | |
跳远 | 男1、女1 | |
标枪 | 男1 | |
110栏 | 男1 | |
跳高 | 男1 | |
足 球 | 前锋、前卫、后卫 | 男9 |
守门员 | 男2 | |
武 术 | 长拳类 | 男2、女2 |
南拳类 | 男1、女1 | |
太极类 | 男2、女3 | |
乒乓球 | —— | 男7、女6 |
合 计 | 48 |
说明1:足球二级运动员限招湖北省考生;
说明2:如果符合条件人数不足招生计划数,计划可以调剂到生源充足且符合教育部政策要求的项目招生。
二、报名条件
符合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的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的考生年龄不超过22周岁(1995年8月31日以后出生),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且高中阶段在省级(含)以上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三名者。
2.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者,或者近三年内在全国或国际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主力队员。
凡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必须提供与高级中等教育相当的学习证明和成绩单,经其毕业学校所在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对其学历进行认定并加盖公章。未经同等学力资格认定的考生不得报考。
所有报考我校2017年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报名。
三、报名办法
1.网上报名。考生于2017年2月24——28日20:00登陆https://gaokao.***.cn/zzbm/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所填写测试项目须与个人报名等级证书上测试项目一致。如出现两个或多个级别和小项证书,以新的项目为准。报名文化课单独考试的考生在网报时选择标注为“一级”的专业,其他考生选择标注为“二级”的专业。
2.寄送报名材料。完成网上报名的考生,须于2017年3月4日前(以邮件签收时间为准)以EMS特快专递的方式将报名材料寄达湖北大学招生办公室,并注明“高水平运动队报名材料”字样;邮寄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湖北大学招生办公室,综合楼113室,邮编430062;联系电话:027-88662097。报名材料包括:
(1)《湖北大学2017年高水平运动队测试报名表》(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报后,下载打印并按要求填写、签名、盖章);
(2)高考报名表复印件;
(3)身份证复印件;
(4)毕业证或学历证明复印件;
(5)运动员等级证书复印件以及在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综合查询系统”中查询认证的等级证书结果截图打印件(该认证材料要含证书编号、审批单位名称、测试项目、测试小项、比赛时间和批准日期);
(6)近三年运动成绩证书、竞赛成绩册、秩序册等相关材料复印件。
报名材料均使用A4纸张,依序装订成册,所有材料不退还。未按要求报名、报名材料不合要求或未按时寄达者,报名无效。网上报名信息须真实有效,网报确认后不可更改。报名材料应当清晰、真实、完整,存在虚假内容或隐匿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
3、资格审查合格名单于3月15日前在湖北大学本科生招生信息网公示。
四、测试安排
1.除湖北省足球、田径项目二级运动员外,报考我校高水平运动队且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须参加我校组织的高水平运动员专项测试且在测试前一天进行现场确认。时间:2017年3月(视天气情况,提前一周在湖北大学本科生招生信息网公布)。
2.现场确认时,考生须提交报名材料的3、4、5、6项原件,签订“同意接受兴奋剂检查和不使用兴奋剂的承诺书”。材料审查通过并办理缴费等相关手续后,领取准考证。收费执行湖北省物价局核定标准。
3.湖北省足球、田径项目二级运动员体育专项测试成绩使用湖北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队测试成绩。
4.根据《关于做好2017年高水平运动队试点高校有关文化课考试的通知》(教学司[2016]11号)文件规定,申请文化课单独考试的考生需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统一组织的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文化课考试。
五、录取办法
1.我校将依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根据专项测试成绩、文化课成绩和我校建队需要,分项目排序确定获得我校高水平运动队入围资格名单 。
2.2017年我校高水平运动队文化成绩优惠录取政策分为三类:文化课单独考试招生和高考文化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达到生源省份二本线65%、二本线。这三类的录取名额分别为2017年高水平运动队总招生计划数的20%、30%、50%。
3.文化课单考录取:获得一级运动员(含)以上等级称号的考生可在报名时申请单考,参加由我校组织的专项测试和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文化课单独考试,在文化成绩合格的基础上,我校将按照专项成绩(分项目)择优录取。
4.湖北省足球、田径项目考生,获得二本线65%优录资格的基本条件为:在湖北省高水平运动员测试中,足球项目成绩排名在前二分之一、田径项目成绩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同分考生可不受二分之一比例限制。
5.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录取分数要求按教育部及相应省份省级考试招生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原则上不得低于合并批次前的相应要求。
6.凡取得我校高水平运动队入围资格的考生,还必须达到生源所在地省级考试招生主管部门相应要求。
六、监督机制
1.学校监察部门全程监督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工作,并受理考生申诉,举报电话:027-88663907,邮箱:jiwei@***.cn。
2.合格考生名单以及有关录取结果由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在湖北大学本科生招生信息网、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上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3.凡通过弄虚作假等违纪、作弊或其他不诚信行为报考或录取的考生,一经认定,将依照国家、学校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七、其他
1.录取的考生须与学校签订协议,入校后须参加运动队教学训练和竞赛活动,专业学习必须在学校统一安排下进行。
2.本简章终解释权归湖北大学招生办公室。若教育部对有关工作有进一步的明确规定,则按新的规定执行。
3.咨询与联系方式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联系电话:027-88662097
附件:2017年湖北大学高水平运动员专项测试细则
附1:
2017年湖北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田径专项测试细则
一、测试项目
按考生所报的项目进行测试
二、测试方法
1、考生按照报考的项目进行测试。
2、径赛项目的测试采用电子计时,并每道配有三名计时员计取成绩,如电
子计时出现故障则以人工计时为主;如成绩相等,以名次为主。
3、参加 400 米及以下径赛项目测试的考生每人可测两次。两次测试之间间
歇时间不少于45 分钟,取好的一次成绩作为该生本次测试决定成绩。
4、 参加加田赛远度项目测试的考生,每人测试六次,取好的一次成绩作
为该生本次测试决定成绩。
三、田径一、二级运动员运动技术等级标准
项目 |
| 男子 |
| 女子 | |||
|
|
|
|
|
| ||
一级 |
| 二级 | 一级 |
| 二级 | ||
|
|
|
| ||||
|
|
|
|
|
|
| |
100米(电计) | 10.93 |
| 11.74 | 12.33 |
| 13.04 | |
|
|
|
|
|
|
| |
200米(电计) | 22.02 |
| 23.84 | 25.42 |
| 27.24 | |
|
|
|
|
|
|
| |
400米(电计) | 49.60 |
| 53.14 | 57.30 |
| 1:03.14 | |
|
|
|
|
|
|
| |
800米 | 1:54.50 |
| 2:03.00 | 2:12.80 |
| 2:26.00 | |
|
|
|
|
|
|
| |
1500米 | 3:54.90 |
| 4:15.00 | 4:31.00 |
| 5:05.00 | |
|
|
|
|
|
|
| |
3000米 | 8:35.00 |
| 9:10.00 | 9:50.00 |
| 11:00.00 | |
|
|
|
|
|
|
| |
5000米 | 14:40.00 |
| 16:10.00 | 17:10.00 |
| 20:00.00 | |
|
|
|
|
|
|
| |
10000米 | 30:50.00 |
| 34:00.00 | 37:00.00 |
| 42:00.00 | |
|
|
|
|
|
|
| |
110米栏(电计) | 14.73 |
| 16.24 | 14.33 |
| 15.74 | |
|
|
|
|
|
|
| |
400米栏(电计) | 54.14 |
| 1:00.14 | 1:01.00 |
| 1:08.00 | |
|
|
|
|
|
|
|
|
跳 | 高 | 2.00米 |
| 1.83米 | 1.75米 |
| 1.56米 |
|
|
|
|
|
|
|
|
跳 | 远 | 7.30米 |
| 6.50米 | 5.85米 |
| 5.20米 |
|
|
|
|
|
|
| |
三级跳远 | 15.35米 |
| 13.60米 | 12.50米 |
| 11.00米 | |
|
|
|
|
|
|
| |
铅球(7.26 千克) | 16.20米 |
| 12.50米 | 15.30米 |
| 12.50米 | |
|
|
|
|
|
|
| |
铁饼(2 千克) | 49.60米 |
| 38.00米 | 51.00米 |
| 39.00米 | |
|
|
|
|
|
|
| |
标枪(800 克) | 66.10米 |
| 51.00米 | 52.00米 |
| 38.00米 | |
|
|
|
|
|
|
|
|
附2:
2017年湖北大学高水平运动员足球专项测试细则
一级(含)以上运动员
一、前锋、前卫、后卫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测试项目与分值:50 米行进间颠球(20 分) 、踢远(20 分)、20 米运球绕杆射
门(20 分)、比赛实战能力(40 分),满分100 分。
(一)50 米行进间颠球
考生必须从50 米起点处用身体的有效部位将球颠到终点。每人两次机会,
取好成绩。成绩计算方法:按所得总分值乘以0.2 为该项目实际得分。评分标
准如下:
分值 | 成绩(米) | 分值 | 成绩(米) | 分值 | 成绩(米) | 分值 | 成绩(米) |
|
|
|
|
|
|
|
|
100 | 50m | 89 |
| 78 |
| 67 |
|
|
|
|
|
|
|
|
|
99 |
| 88 | 47m | 77 |
| 66 |
|
|
|
|
|
|
|
|
|
98 |
| 87 |
| 76 | 44m | 65 |
|
|
|
|
|
|
|
|
|
97 |
| 86 |
| 75 |
| 64 | 41m |
|
|
|
|
|
|
|
|
96 | 49m | 85 |
| 74 |
| 63 |
|
|
|
|
|
|
|
|
|
95 |
| 84 | 46m | 73 |
| 62 |
|
|
|
|
|
|
|
|
|
94 |
| 83 |
| 72 | 43m | 61 |
|
|
|
|
|
|
|
|
|
93 |
| 82 |
| 71 |
| 60 | 40m |
|
|
|
|
|
|
|
|
92 | 48m | 81 |
| 70 |
|
|
|
|
|
|
|
|
|
|
|
91 |
| 80 | 45m | 69 |
|
|
|
|
|
|
|
|
|
|
|
90 |
| 79 |
| 68 | 42m |
|
|
|
|
|
|
|
|
|
|
(二)踢远
1、球的第一落点在区域内成绩有效,以球的第一落点为远度距离。如球的
第一落点在区域边线上,算有效距离。区域为罚球区两端向场内做两条延长线。
2、考生必须把球放在罚球线上,每人可用任何一只脚踢出空中球。
3、考生每人踢三次,取好一次有效成绩,如单次成绩为 49米按 48米取
分,各区间成绩以此类推对照计算分值。20 米以下(不含20 米)无分。评分标
准如下:
分值(分) | 20 | 19 | 18 | 17 | 16 | 15 | 14 | 13 | 12 | 11 | |
|
|
|
|
|
|
|
|
|
|
|
|
成绩(米) | 男 | 54 | 52 | 50 | 48 | 46 | 44 | 42 | 40 | 38 | 36 |
|
|
|
|
|
|
|
|
|
|
|
|
分值(分) | 10 | 9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绩(米) | 男 | 34 | 32 | 30 |
|
|
|
|
|
|
|
|
|
|
|
|
|
|
|
|
|
|
|
(三)20 米运球绕杆射门
1、在 20米直线距离内按顺序连续绕杆 8次(第一根标志杆距起点线 3米,
每杆间距2 米,后一根标志杆距射门线3 米),并将球射入门内有效。
2、总距离为 36.50米(运球绕杆距离 20米,射门距离 16.50米),见下图:
3、每人两次机会,取好成绩。成绩计算办法:按所得分值乘以 0.2为该
项目实际得分,满分为20 分。评分标准如下:
分值 | 成绩(秒) | 分值 | 成绩(秒) | 分值 | 成绩(秒) | 分值 | 成绩(秒) |
|
|
|
|
|
|
|
|
100 | 7.0 | 89 | 8.1 | 78 |
| 67 |
|
|
|
|
|
|
|
|
|
99 | 7.1 | 88 | 8.2 | 77 |
| 66 | 9.7 |
|
|
|
|
|
|
|
|
98 | 7.2 | 87 | 8.3 | 76 | 9.2 | 65 |
|
|
|
|
|
|
|
|
|
97 | 7.3 | 86 | 8.4 | 75 |
| 64 | 9.8 |
|
|
|
|
|
|
|
|
96 | 7.4 | 85 | 8.5 | 74 | 9.3 | 63 |
|
|
|
|
|
|
|
|
|
95 | 7.5 | 84 | 8.6 | 73 |
| 62 | 9.9 |
|
|
|
|
|
|
|
|
94 | 7.6 | 83 | 8.7 | 72 | 9.4 | 61 |
|
|
|
|
|
|
|
|
|
93 | 7.7 | 82 | 8.8 | 71 |
| 60 | 10.0 |
|
|
|
|
|
|
|
|
92 | 7.8 | 81 | 8.9 | 70 | 9.5 |
|
|
|
|
|
|
|
|
|
|
91 | 7.9 | 80 | 9.0 | 69 | 9.6 |
|
|
|
|
|
|
|
|
|
|
90 | 8.0 | 79 | 9.1 | 68 |
|
|
|
|
|
|
|
|
|
|
|
(四)比赛实战能力
1、按运动员自报的场上位置轮流上场比赛,比赛时间 30—40分钟。
2、比赛时运动员胸前必须佩戴测试统一印制的大号码布,以便裁判员辨认。
3、比赛主要观察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的合理运用、战术的意识、场上无球
的跑位、比赛的作风、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的能力及表现,由多名裁判员集体评分。
4、所得分值乘以 0.4为实际得分,评分标准如下:
项 目 | 60 分以下 | 60~79 分 | 80~100 分 |
|
|
|
|
技术运用的合理性 30% | 不合理 | 较合理 | 合理 |
|
|
|
|
战术意识 30% | 弱 | 较强 | 强 |
|
|
|
|
拼抢与奔跑能力 20% | 弱 | 较强 | 强 |
|
|
|
|
思想品质与心理素质 20% | 差 | 较好 | 好 |
|
|
|
|
二、守门员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踢远、摸高、接球与扑球技术评定、比赛实战能力各占25 分,满分100 分
(一)踢远:
1.考生在标枪场地内踢远,球落点必须在场内方计算成绩;每人可以用任何
一只脚在罚球线后踢手抛球或落地反弹球。以第一落点为准,丈量成绩。(见下
图)
2、考生每人踢三次,取好一次有效成绩,如单次成绩为 54米按 53米取
分,各区间成绩以此类推对照计算分值。20 米以下(含20 米)无分,评分标准
如下:
25 | 24 | 23 | 22 | 21 | 20 | 19 | 18 | 17 | 16 | ||
|
|
|
|
|
|
|
|
|
|
|
|
成绩 | 男 | 55 | 53 | 51 | 49 | 47 | 45 | 43 | 41 | 39 | 37 |
(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值(分) | 15 | 14 | 13 | 12 | 11 | 10 | 9 | 8 |
|
| |
|
|
|
|
|
|
|
|
|
|
| |
成绩 | 男 | 35 | 33 | 31 | 29 | 27 | 25 | 23 | 21 |
|
|
(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摸高
1.测试者在篮板下助跑摸高,每人摸高 3次,计高一次为决定成绩。
2.按所得总分值乘以 0.25为该项目实际得分,评分标准如下:
分值 | 成绩(米) | 分值 | 成绩(米) | 分值 | 成绩(米) | 分值 | 成绩(米) |
|
|
|
| ||||
|
|
|
|
|
|
|
|
100 | 3.20m | 89 | 3.09 m | 78 | 2.98 m | 67 | 2.87 m |
|
|
|
|
|
|
|
|
99 | 3.19 m | 88 | 3.08 m | 77 | 2.97 m | 66 | 2.86 m |
|
|
|
|
|
|
|
|
98 | 3.18 m | 87 | 3.07 m | 76 | 2.96 m | 65 | 2.85 m |
|
|
|
|
|
|
|
|
97 | 3.17 m | 86 | 3.06 m | 75 | 2.95 m | 64 | 2.84 m |
|
|
|
|
|
|
|
|
96 | 3.16 m | 85 | 3.05 m | 74 | 2.94 m | 63 | 2.83 m |
|
|
|
|
|
|
|
|
95 | 3.15 m | 84 | 3.04 m | 73 | 2.93 m | 62 | 2.82 m |
|
|
|
|
|
|
|
|
94 | 3.14 m | 83 | 3.03 m | 72 | 2.92 m | 61 | 2.81 m |
|
|
|
|
|
|
|
|
93 | 3.13 m | 82 | 3.02 m | 71 | 2.91 m | 60 | 2.80 m |
|
|
|
|
|
|
|
|
92 | 3.12 m | 81 | 3.01 m | 70 | 2.90 m |
|
|
|
|
|
|
|
|
|
|
91 | 3.11 m | 80 | 3.0 m | 69 | 2.89 m |
|
|
|
|
|
|
|
|
|
|
90 | 3.10 m | 79 | 2.99 m | 68 | 2.88 m |
|
|
|
|
|
|
|
|
|
|
(三)接球与扑球技术评定
1.由主考官分别在 11米和 16.5米处踢出地滚球、平高球、高球射门,守门
员根据不同来球,用合理手型部位将球接住或将球扑、托出球门外。
2.按所得总分值乘以 0.25为该项目实际得分,评分标准如下:
60分以下 | 60~79分 | 80~100分 | |
|
|
|
|
| 扑球动作僵硬,接 | 扑球动作较舒展、合理, | 站位合理,扑球动作舒展、合理, |
技术技 | 球手型不正确,准 | 接球手型比较正确、合 | 接球手型正确、合理,准确率高, |
能要求 | 确率差。 | 理,准确率较高。 | 第二反应灵敏。 |
|
|
|
|
(四)比赛实战能力
1.参加考试组织的足球比赛,时间为 30—40分钟。
2.按所得总分值乘以 0.25为该项目实际得分,评分标准如下:
分值 | 60分以下 | 60~79分 | 80~100分 |
|
|
|
|
技术 | 站位不合理,技术运用不 | 站位比较合理,技术运用比较 | 站位合理,技术运用恰 |
恰当,组织进攻、防守能 | 恰当,组织进攻、防守能力比 | 当,组织进攻、防守能 | |
技能 | |||
力差,反应不灵敏,接、 | 较强,反应比较灵敏,接、扑 | 力强,反应灵敏,接、 | |
要求 | |||
扑球成功率低。 | 球成功率比较高。 | 扑球成功率高。 | |
| |||
|
|
|
|
附3:
2017年湖北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武术专项测试细则
一、测试内容与分值
自选拳术、自选器械、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各项分别计25 分, 满分 100 分。
1、自选拳术(25 分):长拳、南拳、太极拳任选一;
2、自选器械(25 分):刀术、剑术、枪术、棍术、太极剑任选 一;
3、传统拳术(25 分):武术竞赛规则注明的传统拳术任选一; 4、传统器械(25 分):武术竞赛规则注明的传统器械任选一。
二、评分标准:
按照2012 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武术传统套路竞赛规则评分标 准执行。测试自选项目套路中必须包含难度动作,各级别难度数量不 做规定。
三、测试流程
(测试项目顺序由考生自由安排)
1、点名后 15 分钟的准备活动时间;
2、项目一;
3、20 分钟休息;
4、项目二;
5、20 分钟休息;
6、项目三;
7、20 分钟休息;
8、项目四。
四、相关说明
1、自选项目难度动作顺序、分值表在测试当天检录时上交(一式三份, 可打印可手写,A4 纸大小),且必须手写签名。
2、自选拳术、自选器械允许配乐(乐曲及播放设备自备);
3、测试场地为 14 米×8 米的武术场地(老式地毯)。
4、打分与计分:临场按照武术竞赛规则打分(10 分制);计分 方法:测试人员的临场得分乘以 2.5 计分。(举例:测试人员临 场得分 9.15 分,计分应该为 22.875 分)
-8-
附4:
2017年湖北大学高水平运动员乒乓球专项测试细则
一、测试办法:
以比赛的形式考核学生技战术能力。
1、比赛按照性别、文化单招和非文化单招,分别进行。
2、比赛项目为单打比赛。
3、比赛方式根据考生人数,各组别 6 人(含)以下采用循环赛,6 人以上
采用分小组循环加淘汰附加赛方式。
4、在采用分小组循环加淘汰附加赛的比赛中,设立种子选手,种子选手根
据考生的好成绩确定。
二、比赛规则
比赛采用中国乒协新审定的《乒乓球竞赛规则》。每场比赛采用五局三胜
11 分制。
原标题:2017年湖北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xxx@q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