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2019-05-24 09:45  大连理工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运动训练学导言
  • 1、不同层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 2、运动训练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
  • 二、运动训练的辩证协同原则
  • 1、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变化与表现的基本规律
  • 2、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
  • 3、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
  • 4、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
  • 5、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
  • 三、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
  • 1、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 2、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 3、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 四、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
  • 1、运动训练方法概述
  • 2、运动训练控制方法
  • 3、操作性训练方法
  • 4、运动训练基本手段
  • 五、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
  • 1、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与安排
  • 2、运动训练负荷的监控与评定
  • 六、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
  • 1、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框架
  • 2、运动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 七、教练员职责与教练行为
  • 1、教练员的认知
  • 2、教练员的知识与能力
  • 一、 绪论
  • 1、掌握新陈代谢、应激性等基本概念。
  • 二、 肌肉收缩
  • 1、掌握引起肌细胞兴奋的刺激强度与作用时间;
  • 2、掌握肌肉收缩的过程和生理机制;
  • 3、掌握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基本形式、力学表现及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 4、掌握两种肌纤维类型的特征及与运动的关系。
  • 三、 血液与运动
  • 1、掌握血液的组成、理化特征和一般生理功能;
  • 2、掌握运动对血成分的影响。
  • 四、 循环与运动
  • 1、掌握心动周期、心脏泵血过程,评定心脏功能的指标及方法;
  • 2、掌握动脉血压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 3、掌握运动训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 五、 呼吸与运动
  • 1、掌握肺通气功能的评定方法和肺通气功能对训练的适应规律;
  • 2、掌握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 六、 能量代谢
  • 1、掌握肌肉活动时直接能量和间接能量的来源及相互关系;
  • 2、三大供能系统的特征及与运动强度、时间的关系;
  • 七、 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
  • 1、掌握酸碱平衡、缓冲作用、排泄的概念,以及平衡调节机制;
  • 2、掌握运动时机体酸碱平衡变化及调节的过程;
  • 八、 激素与运动
  • 1、掌握内分泌、激素等专业术语;
  • 2、掌握激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及体育实例分析;
  • 九、 神经系统机能
  • 1、掌握神经系统构成及其功能;
  • 2、掌握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 十、 运动技能
  • 1、掌握运动技能的学习进程;
  • 2、掌握影响运动技能学习发展的要素。
  • 十一、 有氧运动能力
  • 1、掌握有氧工作能力有关概念,以及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方法;
  • 2、掌握安静时、运动中以及运动后恢复期有氧能力的生理变化过程及调节。
  • 十二、 肌肉力量
  • 1、掌握肌肉力量的概念,以及肌肉力量的分类;
  • 2、掌握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以及肌肉力量的常用检测与评价方法;
  • 3、掌握肌肉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 十三、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
  • 1、掌握运动性疲劳概念,发生部位、可能机制与判断方法;
  • 2、掌握恢复过程的概念、阶段性特点与促进机体恢复的方法。
  • 十四、 运动处方
  • 1、掌握有氧适能、肌适能的概念,以及评价方法;
  • 2、掌握运动处方的要素,并能科学的制定运动处方。
  • 一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 1 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2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3学校体育与学生的社会适应4学校体育与学生动作发展
  • 二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1 学校体育的结构与作用2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3 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 三 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1 我国现行学校体育制度与法规2 我国学校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 四 体育课程编制与实施1 体育课程的特点2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3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4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
  • 五 体育教学的特点、目标与内容1 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2 体育教学(学习)目标3 体育教学内容
  • 六 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1 体育教学方法2 体育教学组织管理
  • 七 体育教学设计1 体育教学设计概述2 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及要素3 体育教学计划的设计
  • 八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与教学评价1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2 体育教师教学评价
  • 九 体育课教学1 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与结构2 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3 体育课的准备与分析
  • 十 课外体育活动1 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2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3 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
  • 十一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1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2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3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
  • 十二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1 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2 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3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
  • 十三 体育教师1 体育教师的特征2 体育教师的工作与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346     科目名称:体育综合

运动训练学

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其中客观题型(名词解释占10-15%,填空题占10%),主观题型(简答题、论述题占75-8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

一、运动训练学导言

1、不同层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2、运动训练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

 

二、运动训练的辩证协同原则

1、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变化与表现的基本规律

2、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

3、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

4、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

5、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

 

三、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

1、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2、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3、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四、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

1、运动训练方法概述

2、运动训练控制方法

3、操作性训练方法

4、运动训练基本手段

 

五、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

1、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与安排

2、运动训练负荷的监控与评定

 

六、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

1、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框架

2、运动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七、教练员职责与教练行为

1、教练员的认知

2、教练员的知识与能力

复习材料:《运动训练学》(第二版)田麦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04

 

 

运动生理学

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其中客观题型(名词解释)占10%,主观题型(简答题、论述题)占9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

一、 绪论

1、掌握新陈代谢、应激性等基本概念。

二、 肌肉收缩

1、掌握引起肌细胞兴奋的刺激强度与作用时间;

2、掌握肌肉收缩的过程和生理机制;

3、掌握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基本形式、力学表现及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4、掌握两种肌纤维类型的特征及与运动的关系。

三、 血液与运动

1、掌握血液的组成、理化特征和一般生理功能;

2、掌握运动对血成分的影响。

四、 循环与运动

1、掌握心动周期、心脏泵血过程,评定心脏功能的指标及方法;

2、掌握动脉血压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3、掌握运动训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五、 呼吸与运动

1、掌握肺通气功能的评定方法和肺通气功能对训练的适应规律;

2、掌握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六、 能量代谢

1、掌握肌肉活动时直接能量和间接能量的来源及相互关系;

2、三大供能系统的特征及与运动强度、时间的关系;

七、 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

1、掌握酸碱平衡、缓冲作用、排泄的概念,以及平衡调节机制;

2、掌握运动时机体酸碱平衡变化及调节的过程;

八、 激素与运动

1、掌握内分泌、激素等专业术语;

2、掌握激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及体育实例分析;

九、 神经系统机能

1、掌握神经系统构成及其功能;

2、掌握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十、 运动技能

1、掌握运动技能的学习进程;

2、掌握影响运动技能学习发展的要素。

十一、 有氧运动能力

1、掌握有氧工作能力有关概念,以及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方法;

2、掌握安静时、运动中以及运动后恢复期有氧能力的生理变化过程及调节。

十二、 肌肉力量

1、掌握肌肉力量的概念,以及肌肉力量的分类;

2、掌握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以及肌肉力量的常用检测与评价方法;

3、掌握肌肉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十三、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

1、掌握运动性疲劳概念,发生部位、可能机制与判断方法;

2、掌握恢复过程的概念、阶段性特点与促进机体恢复的方法。

十四、 运动处方

1、掌握有氧适能、肌适能的概念,以及评价方法;

2、掌握运动处方的要素,并能科学的制定运动处方。

复习材料:《运动生理学》,王瑞元、苏全生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03

 

 

 

 

 

 

 

 

 

 

 

 

 

 

 

 

 

 

 

学校体育学  

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管题型,其中客观题型(名词解释)占10%,主观题型(简答题、论述题)占9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

 

一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2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3学校体育与学生的社会适应4学校体育与学生动作发展

二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1 学校体育的结构与作用2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3 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三 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1 我国现行学校体育制度与法规2 我国学校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四 体育课程编制与实施1 体育课程的特点2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3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4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

五 体育教学的特点、目标与内容1 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2 体育教学(学习)目标3 体育教学内容

六 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1 体育教学方法2 体育教学组织管理

七 体育教学设计1 体育教学设计概述2 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及要素3 体育教学计划的设计

八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与教学评价1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2 体育教师教学评价

 

九 体育课教学1 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与结构2 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3 体育课的准备与分析

十 课外体育活动1 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2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3 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

十一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1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2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3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

十二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1 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2 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3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

十三 体育教师1 体育教师的特征2 体育教师的工作与研究

复习材料:《学校体育学》(第三版)潘绍伟于可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02

 


原标题: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2022年大连理工大学单独考试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一、报考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大连理工大学规定的体检要求。(四)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至2022年入学前,下同),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

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46科目名称:体育综合运动训练学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其中客观题型(名词解释占10-15%,填空题占10%),主观题型(简答题、论述题占75-8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运动训练学导言1、不同层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2、运动训练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运动训练的辩证协同原则1、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变化与表

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36科目名称: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运动训练学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其中客观题型(名词解释占10-15%,填空题占10%),主观题型(简答题、论述题占75-8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运动训练学导言1、不同层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2、运动训练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运动训练的辩证协同原则1、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

2022年大连理工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准考资格审核的通知

各位考生:依据教育部学生司《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21〕2号)、辽宁省招考办《关于做好辽宁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辽招考委字〔2021〕37号)以及《大连理工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等文件的要求,我校对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的准考资格进行审核。审核结果详见附件,附件中为准考

2022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一、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和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入学时间按学校规定执行)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

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34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其中客观题型(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名词解释题等)占60%,主观题型(判断题、说明题、分析题、论述题等)占4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新闻学理论1、新闻传播产生与发展新闻传播现象的产生、新闻传播的发展、新闻活动的本质与演变。2、新闻传播的构

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日语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2科目名称:日语专业综合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具体如下:考试要求1、语言学要求学生掌握日本语学的基本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句法、语用等。2、文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熟悉日本文学自古至今的发展史,对日本文学史上的主要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有广泛的了解,阅读过一定数量的日本文学作

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俄语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3科目名称:俄语专业综合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具体如下:考试要求考核学生的俄语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用能力,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文化知识和阅读、翻译、应用文撰写等方面的语言能力。1、基本知识:词汇总量控制在本科教学大纲范围以内,要求考生掌握常用词汇、常用词组、常用语法结构等;2、综合知识:包括俄

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1科目名称:英语专业综合文学部分:试题为三部分(名词解释、诗歌分析和小说分析):名词解释30分,共10小题(文学技巧、风格、形式、样式类术语;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类术语;英美文学史所涉及的术语)。诗歌分析20分,共1小题(就所给的一位英美重要诗人的一首代表性诗歌作品,分析该诗歌的主题、风格、技巧等各方面

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金融学综合》考试大纲

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431科目名称:金融学综合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其中客观题型(判断题、填空题)占20%,主观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与证明题、论述题)占8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第一部分货币金融学(占比60%)货币和货币制度1、货币的概念,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形态演进的规律,信用货币的实质2、货币制度的演进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