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社会学概论》专业考试大纲-社会学概论

2018-12-26 16:18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考试的内容、要求和目的
  • 1、考试内容:
  •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学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学对象的历史时代依据 1. 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迁及其后果。 2. 社会学产生的思想渊源二、社会学对象的现实社会依据 1. 社会运行的三种基本类型 2. 社会运行的常态模式及良性运行的意义。三、社会学对象的中国特色 1. 社会运行论与中国学术传统的关系。 2. 社会运行论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运行状况的关系。 3. 社会运行论与中国社会建设事业之间的关系。四、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1. 西方学者的观点 2. 中国学者的观点 3. 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节 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1.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 2. 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3. 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4. 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第三节 社会学的功能一、认识和改造社会二、促进社会发展三、构建和谐社会第二章 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 西方社会学的历史一、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18-19世纪西方两次大革命与西方社会转型 2.西方社会转型与社会矛盾二、西方社会学的创立 1.孔德 2.斯宾塞 3.西方社会学在创立上的特点三、西方社会学的形成 1.凃尔干 2.韦伯 3.芝加哥学派 4.西方社会学在形成阶段上的特点四、当代西方社会学 1.结构功能主义 2.社会冲突理论 3.社会交换理论 4.符号互动理论 5.当代欧洲社会学新理论 6.当代西方社会学的特点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立 1.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2.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创立的根本动力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创立的思想来源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观点 1.物质生产是最基本的历史活动 2.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特点 1.实践性 2.辩证性 3.批判性 4.价值理想性第三节 社会学的中国化一、 社会学的传入和发展 1.传入
  • 2.传播 3.教育本土化与研究领域的拓展 4.学术团体与学术刊物的出现 5.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二、社会学的中断与重建 1.中断 2.重建三、社会学中国化的探索第三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略)第四章 社会的构成第一节 社会及其构成一、社会的本质 1.社会 2.社会的本质二、社会的特征三、社会的要素 1.人口 2.资源 3.环境 4.文化四、社会的功能第二节 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一、宏观社会结构 1.什么是宏观社会结构 2.社会学有关宏观社会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二、微观社会结构 1.什么是微观社会结构 2.社会学有关微观社会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三、社会运行与社会转型第三节 社会类型一、社会生存方式 二、公社社会三、社团社会第五章 文化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 文化及其特征一、什么是文化1.文化的特征第二节 文化的分类1.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2.主文化与亚文化3.主文化与反文化4.评比性文化和非评比性文化第三节 文化的构成1.象征符号2.价值理念3.规范体系4.物质文明第四节 文化的功能1.认同功能2.规范功能3.整合功能4.涵化功能第六章 人的社会化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化一、社会化的定义1. 社会化的含义2. 理解社会化概念的三种角度二、社会化的类型三、研究社会化的理论视角1.“镜中我”理论2. 角色扮演理论3. 精神分析理论4. 人格发展“八阶段”论5. 生命历程理论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一、社会化的生物及社会条件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二、社会化的主体1.家庭2.学校3.同龄群体4.工作单位5.大众传媒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1.早期社会化2.继续社会化3.代沟问题4.社会化的内容第四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一、社会角色及其类型1.社会角色的含义2.社会角色的类型二、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1.角色确定2.角色表现3.角色建构三、角色冲突与协调1.角色冲突2.角色不清3.角色中断4.角色失败第七章 社会互动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一、社会互动的含义二、社会互动的理论1.符号互动理论2.角色理论3.参照群体理论4.戏剧理论5.社会交换理论6.本土方法论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情景与过程一、社会互动的情境1.按人数分类2.按目的分类3.按参与者的人际关系分类
  • 二、社会互动的过程1.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
  • 1.功能耦合的角度2.潜功能的角度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一节 社会分层的相关概念一、社会地位及其差异1.自然差异与社会差别2.社会地位二、社会分化及其类型1.社会分化2.社会分化的类型三、阶级阶层与社会不平等1.阶级、阶层与社会不平等的概念2.考察社会不平等的角度第二节 社会分层理论一、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二、 西方社会分层理论1.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2.帕雷托的精英理论第三节 社会分层的机制一、 分层的方法和标准1.分层的方法2.分层标准3.外显地位与潜在地位二、 阶层关系与分层结构1.层内关系及其研究内的主要内容2.层间关系及其研究内的主要内容3.分层结构:刚性结构和弹性结构及其特点第三节 社会流动一、 社会流动的含义二、 社会流动的类型1.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2.个人流动与群体流动3.代际流动与代内流动4.渐进的流动与骤变的流动三、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第十二章 社 区第一节 社区的概念与理论一、 什么是社区二、 社区的类型1.从历史发展角度进行分类2.按空间标准进行分类三、 社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1.社区研究理论滕尼斯的观点、芝加哥学派的理论2.社区研究方法第二节 社区要素一、 社区地域要素二、 社区人口三、 社区文化第三节 社区建设与协调发展、一、 农村社区与新农村建设1.农村社区及其特点2.新农村建设二、 城市化与城市社区建设1.城市社区及其特点2.城市化3.城市社区建设三、 城乡协调发展1.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2.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第四节 虚拟社区一、 什么是虚拟社区二、 虚拟社区的特征三、 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的关系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第一节 社会变迁一、 社会变迁的类型1.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2.进步的社会变迁与倒退的社会变迁3.渐进的社会变迁与激进的社会变迁4.自发的变迁与有计划的变迁二、 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1.环境、人口、制度、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经济、三、 社会变迁的动力与机制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一、 什么是现代化1.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2.社会现代化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3.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4.社会现代化社会结构体系协调发展的过程二、 现代化的基本特征1.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与整合2.理性化3.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4.经济持续而逐渐的发展5.城市化6.人的现代化7.全球化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一、 发展中现代化的历史条件
  • 二、 “迟发展效应”1.有目的、有计划、超越型的现代化过程2.异质文化的引入与接受三、“二元”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四、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第四节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一、 中国的改革开放二、 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三、 全球化的挑战第十四章 越轨与社会控制第一节 越轨行为一、 越轨的定义及类型1.越轨的含义2.越轨的类型二、 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1.生物学解释2.心理学解释3.社会学解释三、 社会越轨的控制第二节 社会控制的概念与类型一、 什么是社会控制二、 社会控制的特征及类型1.社会控制的特征2.社会控制的类型三、 社会控制的功能第三节 社会控制体系一、 社会控制手段1.组织控制2.制度控制3.文化控制二、 社会控制的过程三、 社会控制的度1.社会控制“度”的三个方面2.考察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三个角度3.适度社会控制的意义第十五章 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由来和发展一、 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二、 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发展三、 社会工作的功能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一、 社会工作的对象二、 社会工作的内容三、 社会工作的方法1.个案工作2.小组工作3.社区工作第三节 社会保障的发展一、 社会保障的含义二、 社会保障的构成三、 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四、 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五、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 2、考试的要求和目的
  • 二、考试的形式和结构 1、考核形式:闭卷
  • 2、考试时间:120分钟
  • 3、试卷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 三、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9年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 》专业课程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 社会学概论  

 

一、考试的内容、要求和目的

1、考试内容: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学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学对象的历史时代依据        1. 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迁及其后果。 2. 社会学产生的思想渊源二、社会学对象的现实社会依据 1. 社会运行的三种基本类型 2. 社会运行的常态模式及良性运行的意义。三、社会学对象的中国特色 1. 社会运行论与中国学术传统的关系。 2. 社会运行论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运行状况的关系。 3. 社会运行论与中国社会建设事业之间的关系。四、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1. 西方学者的观点 2. 中国学者的观点 3. 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节  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1.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 2. 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3. 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4. 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第三节  社会学的功能一、认识和改造社会二、促进社会发展三、构建和谐社会第二章  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  西方社会学的历史一、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18——19世纪西方两次大革命与西方社会转型 2.西方社会转型与社会矛盾二、西方社会学的创立 1.孔德 2.斯宾塞 3.西方社会学在创立上的特点三、西方社会学的形成 1.凃尔干 2.韦伯 3.芝加哥学派 4.西方社会学在形成阶段上的特点四、当代西方社会学 1.结构功能主义 2.社会冲突理论  3.社会交换理论 4.符号互动理论 5.当代欧洲社会学新理论 6.当代西方社会学的特点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立 1.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2.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创立的根本动力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创立的思想来源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观点 1.物质生产是基本的历史活动 2.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特点 1.实践性 2.辩证性 3.批判性 4.价值理想性第三节  社会学的中国化一、 社会学的传入和发展 1.传入

2.传播 3.教育本土化与研究领域的拓展 4.学术团体与学术刊物的出现 5.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二、社会学的中断与重建 1.中断 2.重建三、社会学中国化的探索第三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略)第四章  社会的构成第一节  社会及其构成一、社会的本质 1.社会 2.社会的本质二、社会的特征三、社会的要素 1.人口 2.资源 3.环境 4.文化四、社会的功能第二节  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一、宏观社会结构 1.什么是宏观社会结构 2.社会学有关宏观社会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二、微观社会结构 1.什么是微观社会结构 2.社会学有关微观社会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三、社会运行与社会转型第三节  社会类型一、社会生存方式 二、公社社会三、社团社会第五章 文化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 文化及其特征一、什么是文化1.文化的特征第二节 文化的分类1.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2.主文化与亚文化3.主文化与反文化4.评比性文化和非评比性文化第三节 文化的构成1.象征符号2.价值理念3.规范体系4.物质文明第四节 文化的功能1.认同功能2.规范功能3.整合功能4.涵化功能第六章 人的社会化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化一、社会化的定义1. 社会化的含义2. 理解社会化概念的三种角度二、社会化的类型三、研究社会化的理论视角1.“镜中我”理论2. 角色扮演理论3. 精神分析理论4. 人格发展“八阶段”论5. 生命历程理论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一、社会化的生物及社会条件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二、社会化的主体1.家庭2.学校3.同龄群体4.工作单位5.大众传媒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1.早期社会化2.继续社会化3.代沟问题4.社会化的内容第四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一、社会角色及其类型1.社会角色的含义2.社会角色的类型二、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1.角色确定2.角色表现3.角色建构三、角色冲突与协调1.角色冲突2.角色不清3.角色中断4.角色失败第七章  社会互动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一、社会互动的含义二、社会互动的理论1.符号互动理论2.角色理论3.参照群体理论4.戏剧理论5.社会交换理论6.本土方法论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情景与过程一、社会互动的情境1.按人数分类2.按目的分类3.按参与者的人际关系分类

二、社会互动的过程1.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2.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三、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1.社会转型需要通过特定、广泛的社会互动实现2.社会转型会引起互动情境和互动方式的变革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一、社会互动的维度1.向度2.深度3.广度4.频度二、社会互动的类型1.合作2.竞争3.冲突4.强制第四节 集合行为一、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1.集合行为的概念2.集合行为的特征二、集合行为的理论1.基本条件说2.模仿理论3.感染理论4.紧急规范理论5.匿名理论6.控制转让理论三、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第八章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第一节     社会网络一、什么是社会网络二、社会网络的类型三、社会网络的功能四、社会网络分析第二节   社会群体一、什么是社会群体二、社会群体的类型1.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3.内群体与外群体4.所居群体与参照群体5.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三、群体的结构和过程1.群体结构要素2.群体领导与决策第三节   初级社会群体一、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二、初级群体的功能1.正功能2.负功能三、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群体第四节   婚姻与家庭一、婚姻家庭及其发展1.婚姻的含义2.婚姻家庭制度发展的几个阶段二、家庭关系与家庭结构1.家庭关系2.家庭结构及其类型三、家庭功能与家庭问题1.家庭的一般功能2.主要的家庭问题第九章 社会组织第一节    社会组织的特征一、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1.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二、 社会组织的类型1.常见的分类方式2.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结构一、 组织结构1.组织结构的含义2.组织结构的内容二、 组织的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1.组织的正式结构及其主要类型2.组织的非正式结构及其功能 三、 科层制1.科层制的概念2.科层制的特征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管理一、 组织管理二、 组织管理理论1.传统组织管理理论2.行为科学组织理论3.现代组织理论三、 组织管理模式1.家长制2.科层制及官僚主义问题第四节   当代中国社会组织一、 单位组织及其演变 1.单位组织的含义与特点2.单位组织的改革与发展二、 民间组织1.民间组织的含义和特征2.民间组织的类型和功能3.民间组织在中国发展的状况第十章 社会制度第一节   社会制度的概念及类型一、 社会制度的含义二、 社会制度的构成三、 社会制度的特征四、 社会制度的类型第二节 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一、 社会制度的功能二、 考察社会制度的角度

1.功能耦合的角度2.潜功能的角度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一节   社会分层的相关概念一、社会地位及其差异1.自然差异与社会差别2.社会地位二、社会分化及其类型1.社会分化2.社会分化的类型三、阶级阶层与社会不平等1.阶级、阶层与社会不平等的概念2.考察社会不平等的角度第二节  社会分层理论一、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二、 西方社会分层理论1.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2.帕雷托的精英理论第三节  社会分层的机制一、 分层的方法和标准1.分层的方法2.分层标准3.外显地位与潜在地位二、 阶层关系与分层结构1.层内关系及其研究内的主要内容2.层间关系及其研究内的主要内容3.分层结构:刚性结构和弹性结构及其特点第三节   社会流动一、 社会流动的含义二、 社会流动的类型1.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2.个人流动与群体流动3.代际流动与代内流动4.渐进的流动与骤变的流动三、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第十二章     第一节  社区的概念与理论一、 什么是社区二、 社区的类型1.从历史发展角度进行分类2.按空间标准进行分类三、 社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1.社区研究理论滕尼斯的观点、芝加哥学派的理论2.社区研究方法第二节   社区要素一、 社区地域要素二、 社区人口三、 社区文化第三节   社区建设与协调发展一、 农村社区与新农村建设1.农村社区及其特点2.新农村建设二、 城市化与城市社区建设1.城市社区及其特点2.城市化3.城市社区建设三、 城乡协调发展1.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2.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第四节  虚拟社区一、 什么是虚拟社区二、 虚拟社区的特征三、 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的关系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第一节 社会变迁一、 社会变迁的类型1.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2.进步的社会变迁与倒退的社会变迁3.渐进的社会变迁与激进的社会变迁4.自发的变迁与有计划的变迁二、 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1.环境、人口、制度、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经济、三、 社会变迁的动力与机制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一、 什么是现代化1.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2.社会现代化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3.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4.社会现代化社会结构体系协调发展的过程二、 现代化的基本特征1.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与整合2.理性化3.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4.经济持续而逐渐的发展5.城市化6.人的现代化7.全球化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一、 发展中现代化的历史条件

二、 “迟发展效应”1.有目的、有计划、超越型的现代化过程2.异质文化的引入与接受三、“二元”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四、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第四节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一、 中国的改革二、 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三、 全球化的挑战第十四章   越轨与社会控制第一节   越轨行为一、 越轨的定义及类型1.越轨的含义2.越轨的类型二、 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1.生物学解释2.心理学解释3.社会学解释三、 社会越轨的控制第二节   社会控制的概念与类型一、 什么是社会控制二、 社会控制的特征及类型1.社会控制的特征2.社会控制的类型三、 社会控制的功能第三节   社会控制体系一、 社会控制手段1.组织控制2.制度控制3.文化控制二、 社会控制的过程三、 社会控制的度1.社会控制“度”的三个方面2.考察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三个角度3.适度社会控制的意义第十五章     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由来和发展一、 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二、 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发展三、 社会工作的功能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一、 社会工作的对象二、 社会工作的内容三、 社会工作的方法1.个案工作2.小组工作3.社区工作第三节   社会保障的发展一、 社会保障的含义二、 社会保障的构成三、 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四、 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五、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2、考试的要求和目的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了解社会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应用社会学知识分析、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考试的形式和结构 1、考核形式:闭卷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卷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三、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原标题:2019年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社会学概论》专业考试大纲-社会学概论

2019年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社会学概论》专业考试大纲-社会学概论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9年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社会学概论》专业课程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社会学概论考试的内容、要求和目的1、考试内容: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对象的历史时代依据1.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迁及其后果。2.社会学产生的思想渊源社会学对象的现实社会依据1.社会运行的三种基本类型2.社会运行的常态模式及良性运行

2019年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考试大纲-物流概论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9年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物流概论考试的内容、要求和目的1、考试内容(第二章和第十二章不考)第一章物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12%左右)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物流的概念、物流活动的组成、物流与流通的关系。第三章企业物流(5%左右)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制造企业物流与流通企业物流内涵以及类型。第四

2019年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社会工作》专业考试大纲-社会工作概论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9年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社会工作》专业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社会工作概论考试的内容、要求和目的1、考试内容:第一编什么是社会工作第一章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工作领域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社会工作的内涵与构成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我国体制转变中的

2019年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考试大纲-旅游学概论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9年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旅游学概论考试的内容、要求和目的1、考试内容: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10%第二章旅游活动12%概念、分类、性质、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第三章旅游者12%概念、分类、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主、客观条件第四章旅游资源12%概念、分类、开发与保护第五章旅游业22%第一节认识旅游业10%

2019年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考试大纲-酒店管理概论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9年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酒店管理概论考试的内容、要求和目的1、考试内容第一章酒店概述(考核比重:15%)1.酒店的含义:酒店的概念;酒店有关住宿设施类型及称谓;酒店组织部门构成。2.酒店业的发展历史:世界酒店业的发展史;我国现代酒店业的发展史。3.酒店的主要类型:按不同方法对酒店进行分类。4.

2019年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电子商务》专业考试大纲-电子商务概论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9年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电子商务概论考试的内容、要求和目的1、考试内容第1章电子商务概述(考核比重:15%)1.1电子商务的产生及发展1.2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1.3电子商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1.4电子商务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征1.5新技术、新理念对电子商务的影响第2章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考核比

2019年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考试大纲-国际贸易概论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9年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国际贸易概论考试的内容、要求和目的第一章导论1、考试内容:(考核比重:15%)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的地位与作用。2、考试的要求和目的:熟记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对国际贸易的地位与作用有一定认识。。第二章国

2019年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试大纲-社会保障概论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9年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社会保障概论考试的内容、要求和目的1、考试内容:按照章节详细列出考核知识点第一章社会保障的定义、体系结构及其功能(考核比重:5%)第一节社会保障的定义及其基本体系结构(一)定义: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

2019年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专业考试大纲

2019年本科插班生招生专业考试大纲2019年本科插班生招生专业考试大纲.zip截止2018年12月17日,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9年本科插班生招生专业考试大纲已全部公布,敬请查看。

2019年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大纲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9年本科插班生招生入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中国古代文学考试的内容、要求和目的1.考试内容:(注:下面每部分百分比为约数)第一编先秦文学15%本编的重点内容是《诗经》、《楚辞》等先秦诗歌,以及《春秋》、《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要求掌握:1.上古歌谣《蜡辞》、《弹歌》、《涂山氏女歌》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