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轻化工大学报考相关信息(分数线、录取结果、收费标准)

2022-11-28 14:31  四川轻化工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学校简介
  • (一)基础建设
  • (二)师资队伍
  • (三)合作交流
  • (四)学科建设
  • 二、招生章程
  • 第一章总则
  •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
  • 第二条学校校名为四川轻化工大学,国标代码..
  • 第三条学校是四川省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
  • 第四条学校具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普通..
  • 第五条学校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
  • 第六条学校招生工作接受监察部门、新闻媒体..
  • 第七条学校设立由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主要..
  • 第八条学校招生就业处是学校组织实施全日制..
  • 第九条学校纪委办公室负责监督招生工作政策..
  • 第十条学校招生来源计划的编制以社会需求、..
  • 第十一条学校分地区分专业招生计划以各省
  • 第十二条学校按教育部规定拟定预留计划,用..
  • 第十三条
  • 第十四条
  • 第十五条
  • 第十六条
  • 第十七条学校招收男女生比例不限
  • 第十八条
  • 第十九条学校艺术体育类专业录取规则
  • 1、学校以各省
  • 2、学校艺术体育类专业在考生的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均达到各省
  • 3、学校音乐表演专业的钢琴与器乐方向只招..
  • 第二十条在高考综合改革省
  • 第二十一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将进行全面复查
  • 第二十二条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标准严格按照..
  • 第二十三条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按照国家和各省
  • 第二十四条学校招生信息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咨询
  • 1、学校网址
  • 2、招生网址
  • 3、招生咨询电话
  • 4、学校在招生就业处网站公布录取结果。
  • 第二十五条学校未授权任何中介机构及个人进行招生工作
  • 第二十六条本章程未尽事宜以教育部关于做好..
  • 第二十七条本章程由学校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 第三章招生计划
  • 第四章录取规则和办法
  • 第五章收费标准及其他
  • 第六章附则
  • 三、招生问答
  • (一)贵校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 (二)贵校今年有哪些类别的招生计划?
  • (三)贵校今年有哪些招生录取批次?
  • (四)贵校在哪些省(区、市)招生?
  • (五)贵校是否可以授予“辅修学士学位”?
  • (六)贵校今年收取学费情况如何?
  • (七)贵校今年收取住宿费情况如何?
  • (八)贵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哪些资助措施?
  • (九)贵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如何?
  • (十)贵校学生就读地址?
  • (十一)贵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有何要求?
  • (十二)贵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情况如何?
  • 四、本专科专业招生计划
  • 五、综合改革省市本科专业招生计划表
  • 六、四川各科类录取分数线
  • 七、2021年省外普通类录取分数线
  • 八、特色学科专业
  • (一)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二)四川省特色专业
  • (三)学校特色专业
  • (四)国家特色专业
  • (五)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 (六)四川省重点学科
  • (七)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 (八)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 (九)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九、2022年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总览表
  • 十、专业介绍
  • (一)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二)机械设计制迪及其自动化
  • (三)机械电子工程
  • (四)车辆工程
  • (五)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六)测控技术与仪器
  • (七)工业设计
  • (八)自动化
  • (九)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1)专业基础核心知识领域主干课程
  • (2)专业核心知识领域主干课程
  • (十)通信工程
  • (十一)生物医学工程
  • (十二)智能科学与技术
  • (十三)智能无人系统技术
  • (十四)化学
  • (十五)环境工程
  • (十六)安全工程
  • (十七)化学工程与工艺
  • (十八)能源化学工程
  • (十九)生物制药
  • (二十)制药工程
  • (二十一)应用化学
  • (二十二)材料科学与工程
  • (二十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二十五)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二十六)生物工程
  • (二十七)酿酒工程
  • (二十八)食品科学与工程
  • (二十九)轻化工程
  • (三十)食品质量与安全
  • (三十一)网络工程
  • (三十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三十三)软件工程
  • (三十四)电子商务
  • (三十五)物联网工程
  • (三十六)土木工程
  • (三十七)智能建造
  • (三十八)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三十九)工程造价
  • (四十)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十)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十一)应用统计学
  • (四十二)应用物理学
  • (四十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四十四)思想政治教育
  • (四十五)工程管理
  • (四十六)会计学
  • (四十七)工商管理
  • (四十八)人力资源管理
  • (四十九)市场营销
  • (五十)投资学
  • 1.英语教育方向
  • 2.经贸英语方向
  • (一)室内设计方向
  • (二)景观设计方向
  • (一)声乐方向
  • (二)钢琴与器乐方向
  • (三)音乐舞蹈方向
  • 十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
  • 十二、招生问答
  • (一)贵校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 (二)贵校今年有哪些类别的招生计划?
  • (三)贵校今年有哪些招生录取批次?
  • (四)贵校在哪些省(区、市)招生?
  • (五)贵校是否可以授予“辅修学士学位”?
  • (六)贵校今年收取学费情况如何?
  • (七)贵校今年收取住宿费情况如何?
  • (八)贵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哪些资助措施?
  • (九)贵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如何?
  • (十)贵校学生就读地址?
  • (十一)贵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有何要求?
  • (十二)贵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情况如何?
  • 十三、联系方式


一、学校简介

四川轻化工大学是一所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等九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五十余年本科、近二十年研究生教育历程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贡市和宜宾市,拥有李白河、汇东、宜宾三个校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教育传统优秀,连续两次获得国家“中西部高校甚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首批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首批创新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中国酒业协会授牌与五粮液集团共建的“中国白酒学院”。历史沿革:学校是一所“三线建设”西迁的本科高校,于

1965年响应毛泽东主席号召、周恩来总理批示,将原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的部分保密专业西迁至四川自贡市,从上海总部抽调精干力量,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借调部分科研人员,组建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对外称之为“652”工程。1979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化工学院,1983年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学院,2003年四校合并组建为四川理工学院,2018年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大学。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经过57年的办学历程,学校“立足四川、服务西南、面向全国、胸怀世界,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大学、开放大学、智慧大学、和谐大学”的目标任务,确立了“研学结合、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发展战略,提出了“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追求卓越,跨越发展”的发展理念,凝练出了“胸怀天下之家国情怀,舍我其谁之使命担当,自强不息之开拓奋进”的“652”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思想体系。

基础建设:学校环境优美,风景如画,是学生奠基人生梦想、教师实现学术抱负的理想之地。美轮美奂的宜宾校区被誉为“宜宾旅游打卡圣地”,宏伟现代的自贡李白河校区被称为“别人家的大学”。学校占地面积4600余亩,建筑面积160多万平方米,国有资产总值近百亿元。目前图书纸质文献总量290余万册,中外文献数据库76个,电子资源本地镜像50T,折合电子资源500余万册。

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322人,其中,专任教师1763人:教授、副教授占比近4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0.2%;现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等省部级以上专家80人次;聘请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1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3人,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特聘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学科建设: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拥有化学工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发酵工程等3个四川省重点学科;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数学等7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涵盖34个二级学科;有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机械、材料与化工、法律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会计硕士、农业硕士等9个专业学位类别,涵盖18个专业学位领域。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基础宽厚、文理交融、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以省级重点学科发酵工程为核心,形成了优势突出的食品与轻工学科群,被业界誉为“中国白酒人才培养的摇篮”“中国白酒高端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以化学工程与技术为核心,构建起以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与安全、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支撑化学工业发展的学科群。创新成果“有机氟单体及高性能氟聚合物产业化新技术开发”获得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控制科学与工程为核心,构建控制工程、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支撑智能检测、智能信息处理和智能控制的学科群;以艺术学科为核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设计”学科方向,引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灯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支撑“自贡彩灯”文化品牌和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

人才培养:求知在川轻化,成才在川轻化。学校现有24个学院,76个本科招生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等4.2万人。

学校现有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2个省级“卓越计划”教育培养专业,4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1门国家一流课程,19门省级一流课程,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

学校从严施教,推行本科教学质量“11258”量化指标考核,整体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系统推进中国白酒学院、彩灯学院、盐帮美食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建设,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适应性强、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在校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各类竞赛活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30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得到社会高度认可,是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

半个世纪来,学校共培养了20余万毕业生,涌现出如中科院院士颜德岳、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良等一大批在科学界、企业界、教育界成就斐然的杰出校友。

科学研究:四川轻化工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绩斐然。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1100项。到位科研经费从2015年的2000万元增长到2018、2019连续两年稳居“亿元俱乐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3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251项;出版学术著作260余部,获得授权专利821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08项),发表学术论文9304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5543篇)。

学校拥有国家级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拥有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川酒发展研究中心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民俗灯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四川省创新团队5个;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3个;四川省产业技术研究院2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四川省旅游科研重点基地1个;四川省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基地1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四川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8个。

近年来,学校积极建设新型特色研究机构和智库,获批了国家“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四川省酿酒专用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大数据可视分析技术工程实验室”“高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院”,省市厅共建“川南加速器应用研究中心”,成立了“中印巴研究中心”,密切技术、人才、资本的合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服务:学校始终坚持“学科支撑产业、专业服务行业”的理念,凝智聚力,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学校先后与省内外10余个市级人民政府,与五粮液、泸州老窖、中吴集团晨光化工研究院、华西能源等100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全面战略协议和产学研合作协议,全面开展人才培养与科技攻关合作,以建设特色产业学院、研究机构、成立产业联盟等形式,与行业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年来,承担横向项目2100余项,解决了一大批企业技术难题,如与中昊晨光合作的研究成果“有机氟单体及高性能氟聚合物产业化新技术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解决四川久大制盐有限责任公司真空制盐关键设备腐蚀问题的成果,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与自贡长城硬面材料、自贡硬质合金合作的研究成果“面向绿色再制造的钨基表面材料开发及产业化”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科技转移转化成果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合作交流:学校秉承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与世界上20多个国家50余所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招收了来自60余个国家700余名的各类留学生,近2000名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实习、考察或联合培养,每年近百名教师出国(境)学术交流和访学。建有2个汉语言文化中心。获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圣弗朗西斯大学联合举办“视觉传达与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利用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交汇处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高等教育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通过国际学生与国内学生共同参与各类特色产业学院的学习交流与实践,促进了学科和文化的交融,全面提升了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水平。

半世纪风雨,半世纪砥砺,半世纪辉煌。四川轻化工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秉持“厚德达理,励志勤工”的校训,全面开启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新征程。

(一)基础建设
校园占地面积4600余亩
校舍建筑面积160多万平方米
国有资产总值近百亿元
(二)师资队伍
教职工2322人
专任教师1763人
教授、副教授占比近40%

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0.2%

(三)合作交流

与20多个国家50余所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
60余个国家700余名留学生
近2000名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实习、考察或联合培养
每年近百名教师出国(境)学术交流和访学
(四)学科建设
3个四川省重点学科
7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34个二级学科
9个专业学位类别
18个专业学位领域

二、招生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校名为四川轻化工大学,国标代码为10622,英文译名为Sichuan University of Sdence & Engineering.

第三条学校是四川省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在自贡市、宜宾市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办学,有三个教学校区(李白河校区、汇东校区、宜宾校区)和一个实践活动校区(黄岭校区)。李白河校区地址:四川省自贵市东部新城永田路;汇东校区地址:四川省自贵市自流井区汇兴路519号;宜宾校区地址:四川省宜宾市三江新区白塔路1号;黄岭校区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邓关镇学院路15号。

第四条学校具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普通本专科生毕业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为四川轻化工大学,证书种类为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

第五条学校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大力推进“阳光工程”建设,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

第六条学校招生工作接受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及其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七条学校设立由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学校招生工作的规定,研究决定招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八条学校招生就业处是学校组织实施全日制本专科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

第九条学校纪委办公室负责监督招生工作政策和规定的落实,监督招生录取工作,维护广大考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招生计划

第十条学校招生来源计划的编制以社会需求、学校发展规划、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各省(区、市)生源情况为主要依据,由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经四川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批准后执行。

第十一条学校分地区分专业招生计划以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

第十二条学校按教育部规定拟定预留计划,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

第四章录取规则和办法

第十三条
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
第十四条
学校按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确定调档比例,按平行志愿投档的,调档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05%以内,按顺序志愿投档的,调档比例-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
第十五条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和各省(区、市)规定的各项加分政策,并以投档成绩作为录取和专业安排的主要依据。

第十六条

英语专业, 考生应试外语语种须为英语,其余专业不限制考生应试外语语种;除日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专业外,考生进校后均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

第十七条学校招收男女生比例不限。 严格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第十八条
学校普通类专业录取规则:按“专业清”的方式安排专业,即对进档考生实行专业志愿优先的基础上按成绩排序从高分到低分的录取规则。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其他按志愿未能录取满额的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
第十九条学校艺术体育类专业录取规则:
1、学校以各省(区、市)艺术体育类专业统考(联考)成绩为准招收考生。
2、学校艺术体育类专业在考生的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均达到各省(区、市)控制线的基础上,对进档考生实行志愿优先按专业成绩排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若出现专业成绩相同,则按文化成绩排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若有的省(区、市)有其他规定,则按其规定执行。
3、学校音乐表演专业的钢琴与器乐方向只招收考钢琴、单簧管、萨克斯、二胡、小提琴、古筝、大管、定音鼓、大提琴、长笛的考生。
第二十条在高考综合改革省 (区、市)的录取办法,学校按照所在省(区、市)招生管理部门公布的选考科目和录取办法执行,其中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省(区、市)的专业安排参照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执行。
第二十一条新生入学后, 学校将进行全面复查。经复查不合格者,将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发现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五章收费标准及其他
第二十二条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标准严格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标准执行。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按照“学生自愿、不得营利”的原则收取。每年公布招生计划的同时公布收费标准。
第二十三条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 按照国家和各省(区、市)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及相关手续。
第二十四条学校招生信息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咨询:
1、学校网址: htps://ww.s. ***.cn;
2、招生网址: htps://zc.***.cn;
3、招生咨询电话: 0813-5505999、 5505678 (传真) ;
4、学校在招生就业处网站公布录取结果。
第二十五条学校未授权任何中介机构及个人进行招生 工作。学校纪委办公室投诉电话: 0813- 5505625。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章程未尽事宜以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以及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的规定为准。
第二十七条本章程由学校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

三、招生问答

(一)贵校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答:办学理念:教师主体、学生中心、引领社会。

(二)贵校今年有哪些类别的招生计划?

答:我校今年有普通本科、对口招生本科、艺体本科、国家专项、地方专项、乡村振兴计划、中外合作办学、少数民族本科预科、一类模式本科预科、艺术类专科、普通专科招生计划。

(三)贵校今年有哪些招生录取批次?

答:我校今年有本科一批、本科二批、艺体本科批、艺术类专科批、普通专科批等录取批次。

(四)贵校在哪些省(区、市)招生?

答:我校今年计划在四川、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天津、西藏、广东、宁夏、上海、辽宁、北京、浙江等31个省(区、市)招生。

(五)贵校是否可以授予“辅修学士学位”?

答:我校可以授予辅修学士学位。

(六)贵校今年收取学费情况如何?

答:我校严格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标准执行,请考生见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我校招生计划和收费标准。

(七)贵校今年收取住宿费情况如何?

答:我校学生住宿设有标准4人间、6人间,其费用标准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标准规定的住宿费标准执行。

(八)贵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哪些资助措施?

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我校,可通过“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国家和学校为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资助措施。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四川省省属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奖补、勤工助学、困难学生补助、学费减免、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等。详情见ttp://xsc.***.cn。
(九)贵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如何?
答: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不断强化就业工作地位,创新就业工作思路,健全就业保障机制,完善就业服务手段,努力拓展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积极为毕业生就业创业创造条件。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总体保持在90%以上。
(十)贵校学生就读地址?
答:学校是四川省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现有三个教学校区(李白河校区、汇东校区、宜宾校区)和一个实践活动校区(黄岭校区)。根据学生学习专业及年级分别安排在三个教学校区就读。
(十一)贵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有何要求?
答:我校招生录取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十二)贵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情况如何?
答: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创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川教函[ 2022] 189号)精神,2022年,我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有:服装与服饰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酿酒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七个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为“0+4" 或“1+3”,毕业颁发四川轻化工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四、本专科专业招生计划

层次科类
专业
总计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9076413031106073636384225040156464151520
一本文史国际经济与贸易782742
一本文史会计学862822
一本理工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00
一本理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4721432
一本理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9841922
—本理工国际经济与贸易1202118
—本理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14444136
一本理工化学工程与工艺17552168
一本理工会计学130130
—本理工机械设计制遒及其自动化14231381
一本理工酿酒工程23742312
—本理工软件工程17821751
一本理工生物工程14051332
一本理工自动化944891
本科艺术文环境设计624
本科艺术文美术学55
本科艺术文音乐表演11245
本科艺术文视觉传达设计422
本科艺术理环境设计422
本科艺术理美术学55
本科艺术理音乐表演11245
本科艺术理视觉传达设计523
本科9(节O码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120120
本科艺术不分文理
服装与服饰设计593524
本科艺术不分文理
艺术不分文理
艺术不分文理
环境设计862536943
本科
艺术不分文理
艺术不分文理
艺术不分文理
美术学6835537
本科艺术不分文理
艺术不分文理
艺术不分文理
音乐表演10555860522
本科艺术不分文理音乐学1 88188
本科艺术不分文理视觉传达设计372432044
本科文史法学122112112222
本科文史工程管理3322281
本科文史工商管理422223123
本科文史广播电视学4834023
本科文史汉语言文学2262222162
本科文史酒店管理46442
本科文史劳动与社会保障3723032
本科文史历史学(师范类)807523
本科文史旅游管理2131323
本科文史农村区域发展293242
本科文史葡萄牙语151212
本科文史人力资源管理44222302222
本科文史日语402362
本科文史市场营销3632922
本科文史思想政治教育120120
本科文史投资学373232
本科文史西班牙语42222342
本科文史行政管理30232212
本科文史学前教育(师范类)90288
本科文史应用心理学4848
本科文史英语9122228012
本科体育理体育教育(师范类)55
本科体育不分文理体育教育(师范类)11455104
本科理工安全工程11410932
本科理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72270
本科理工测控技术与仪器5524832
本科理工车辆工程432383
本科理工电子商务722226222
本科理工电子信息工程90342273132
本科理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6060
本科理工法学1242116222
本科理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110110
本科理工工程管理6641541222
本科理工工程造价121121
本科理工工商管理60582
本科理工工业设计49247
本科理工核工程与核技术6022254
本科理工化学14031352
本科理工环境工程13322231222
本科理工机械电子工程7722712
本科理工酒店管理2727
本科理工劳动与社会保障3737
本科理工旅游管理17152
本科理工能源化学工程100100
本科理工农村区域发展48462
本科理工葡萄牙语152112
本科理工轻化工程71442251323
本科理工人力资源管理6533563
本科理工日语2626
本科理工生物医学工程702662

五、综合改革省市本科专业招生计划表(3+3)

专业总计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东海南
136515615821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1
酿酒工程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112
安全工程6222
旅游管理8233
酒店管理523
电子商务422
工商管理22
工程造价4211
车辆工程321
法学312
机械电子工程11
人力资源管理11
汉语言文学11
轻化工程7232
市场营销523
投资学22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22
专业总计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东海南
1365156158213
工业设计22
环境工程22
日语22
广播电视学22
电子信息工程22
生物制药53
应用化学33
食品质量与安全33
劳动与社会保障33
英语412
应用心理学413
信息与计算科学1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1
服装与服饰设计55
环境设计615
美术学1414
视觉传达设计615
体育教育(师范类)55
音乐表演55

六、四川各科类录取分数线

类别层次文化控制线专业控制线录取线
美术学类
设计学类
本科美术学类350
设计类355
200
单科不低于60分
美术学246.33
设计学类247.66
中外合作办学232.33
专科140165256.67
体育本科3457082.99
音乐音乐学本科345205250.12
音乐表演本科305240
视唱练耳及乐理单科成绩不低于40分
声乐方向291.76
器乐方向246.08
类别层次科类省控制线录取线
普通—本文科541544
理科521524
二本文科474527
理科430504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文科474514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科430472
专科文科150473
理科150431
预科本科少数民族预科-文科449
少数民族预科-理科424
一类模式预科-文科372
一类模式预科-理科367
对口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一类)581607
机械设计制适及其自动化(加工制造类)547563
旅游管理(旅游服务一类)539580
学前教育(公共管理与服务类)539580
学前教育(教育类)487505
服装设计与工程(纺食品类)485509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类)487512
车两工程〔汽车类)481533
服委设计与工程(5508代码轻纺食品类)485501

七、2021年省外普通类录取分数线

省份类别省控线录取最低分
浙江综合改革495/266556
山东综合改革444/150501
甘肃理工336437
广东历史类448532
河北物理类412508
湖南物理类434515
贵州理工367455
辽宁物理类336501
云南文史500555
山西理工410485
内蒙古理工301381
河南理工(一本)518550
江苏历史类476528
上海综合改革400425
湖南历史类466530
贵州文史479552
广西理工348491
广西文史413528
河南文史(一本)558572
天津综合改革463511
山西文史458519
海南综合改革466573
黑龙江理工280412
吉林理工305421
江西理工(—本)519533
河南理工400525
江西文史496559
省份类别省控线录取最低分
福建物理类423516
河北历史类454535
陕西文史406491
河南文史466559
辽宁历史类456547
云南理工435517
立徽文史519558
福建历史类467521
湖北物理类397511
重庆物理类446528
重庆历史类456535
江苏物理类417494
陕西理工341438
宁夏理工345404
湖北历史类463550
青海文史405442
青海理工330373
立徽理工415492
宁夏文史430492
甘肃文史432483
江西理工443512
北京综合改革400440
广东物理类432516
新疆理工302412
新疆理工单列263/248400
西藏理工305/273392(汉)/314(少)//382(汉)/305(少)
西藏文史325/317457(汉)/348(少)//438(汉)/344(少)

八、特色学科专业

(一)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生物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二)四川省特色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生物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自动化
材料科学与工程
会计学
工程管理
食品科学与工程
轻化工程
(三)学校特色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生物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
自动化
应用化学
电子信息工程
法学

(四)国家特色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生物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自动化

(五)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自动化、网络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环境工程、制药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六)四川省重点学科
化学工艺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发酵工程

(七)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生物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自动化
网络工程
(八)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酿酒工程

(九)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前教育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网络工程
土木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酿酒工程
会计学
工程管理
食品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轻化工程

九、2022年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总览表

2022年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总览表
国别高校/机构项目总类别项目模式项目具体内容
美国安吉洛州立大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学生前两年在轻化工学习,后两年到国外合作高校学
习,获得中外两所学校的本科学士学位(获得本科双学
士学位)
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双学士学位项目2+1+2学生在轻化工正常学习2年,同时进行德语学习,之后
赴德国德累斯顶工业大学进行1年德语强化和2年专业学
习。学生毕业后可获得轻化工本科学位和毕业证,以及
德国德宋斯顿工亚天学本科学位
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短期交换生项目交换生学生可申请赴西班牙交流学习一个学期或一学年,学分
转移
波兰比亚韦斯托克大学硕士项目毕业生硕士项目在校大四学生,学习成绩优秀能拿到本科文凭,学制
2年,在该大学完成学习。
韩国延世大学未来校区双学士学位项目2+2韩语四级进入2年韩国本科学习
韩国延世大学未来校区硕士项目毕业生硕士项目有条件录取,国内均分不低于90分,韩国语等级
TOPIK4
韩国延世大学未来校区交换生项目交换生韩语TOPIK3级及以上或托福61分以上
韩国牧园大学短期交换生项目交换生无语言基础要求,入学前韩国项目组免费提供两个月的
韩语培训
韩国牧园大学硕士项目3+1+2专本硕连读3+1+2本项连读(3O人成班制),大三期间至少有一
学期作为交换生前往牧园天学习,专科毕业后插班牧园
大大四,本科毕业后直接进入项士阶段2年的学习,要
求专科专业与牧园天学专业对口
韩国牧园大学硕士项目4+2常规韩语授课:4+2本科毕业后进入韩国两年的硕士阶
段学习,可推进硕士1+1项目(国内轻化工一年,韩国
一年)
韩国牧园大学硕士项目4+2中文翻译授课;4+2
日本城西国际大学短期交换生项目交换生学生可申请日本交流学习一个学期或一年,学分转移
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硕士项目毕业生硕士项目1-3年
马来西亚博持拉大学硕士项且毕业生硕士项目2.5-3年
马来西亚北b方天学硕士项毕业生硕士项目1.5-2年
马来西亚少巴天学硕士项目毕业生硕士项目1-2.5年
泰国那黎宣大学硕士项目物流与供应链理学硕士学制为2年。毕业后获得物流与供应链理学硕士学位
泰国那黎宣大学硕士项目专本硕项目工商管理学士(国际工商管理专业)+物流与供应链理
学页士。在泰国的学习时长为3.5年。学生应在国内获
得专科文凭后申请该项目,完成在泰国的学业后获得工
商管理学士学位、物流与供应链理学硕士学位。
泰国那黎宣大学硕士项目飞行员项目物流与供应链理学硕士+职业飞行员项目。由那黎宣大
学物流与供应链学院、泛美国际飞飞行字院以及梦之翼较
育三方联合举办。整个项目学习时长为3年。
泰国兰实大学硕士项目工商管理硕士项目共计学习2年,暑假2个月,寒假1个月,每年学习长度
月3个月。
泰国易三仓大学硕士项目毕业生硕士项目1.5-2.5年
哥斯达黎加哥斯达黎加理工大学短期交换生项目交换生学生可申请赴哥斯达黎加交流学习一个学期或一学年,
学分转移。
英国斯旺西大学短期交流项目语言培训项目在校学生可申请利用暑期赴英国进行2-8周的语言培训。
英国斯旺西大学硕士项目毕业生硕士项目本科升硕士项目,大四学生完成本科学习后,直接进入
斯旺西大学学习一年项士课程获得项士学位。

十、专业介绍

(一)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具备数学、自然科学知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及人文素养,能在机械,化工、能源、动力、环保、制药等领域尤其是化工、轻工行业从事过程装备的设计、制造、研发及管理等工作,具备解决过程装备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来质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制图、电工电子基础、机械工程材料、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化工原理、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制造与检测、过程装备成套技术。过程设备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

就业方向:可在机械、化工、能源、动力、环保、制药、食品等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从事专业设计、制造、开发、安全管理和检测等工作,也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二)机械设计制迪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具备数学、自然科学知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爱国敬业精神、良好的工程素质、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及人文来养,能在机械、能源、动力、环保、汽车、食品等领域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研发及运行管理等工作,具各好决机械设计制造复办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来质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制图、电工电子基础、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自动控制原理、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先进制造技术、机械设计学、机械系统设计、专业综合设计、生产实习等,

就业方向:可在各类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设计院所和高新公司等单位从事专业设计、制造、开发、管理、营销等工作,也可从事枚学、科研工作。

(三)机械电子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符合工程枚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未质、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来质,以机械工程专业知识为基础平台,以现代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手段,掌握解决多学科交叉集成的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机电或自动化系统/产品设计。使用和维护保障等方面的基出理论,专业知识和实战技能,可从事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与维护保障、生产组织和质量控制管理、技术经济性分析与销售市场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高未质立用型人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干课程:高等故学。工程制图、高级语言程序、电路分析基础,理论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电传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伺股电机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概论、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工业机器人零部件结构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机电控制系统作品制作、机电系统创意设计实践、生产实习等。

就业方向:可在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高新公司等单位从事机电系统、工业机器人、电气控制、智能制造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管理和销售等工作,也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四)车辆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科学基础知识及车辆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素质、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质,具备汽车设计制造、汽车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知识与综合应用能力,能在车辆工程领域内从事与汽车产品设计、制造、试验、研发和管理等相关技术工作,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主干课程:高等数学A、工程制图A、机械工程材料、电工电子基础、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汽车构造、汽车电器及电子技术、机械设计、汽车理论、汽车发动机原理、车辆制造工艺学、汽车设计、汽车试验与测试技术、生产实习、电动汽车制造课程设计。

就业方向:可在各类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汽车企业和高新公司等单位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车身及造型设计、车辆电子技术应用、车辆的性能测试与试验研究、汽车制造工艺和工装、车联网、无人驾驶以及生产管理等技术工作;可在交通运输及管理部门从事检测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五)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及人文素养的,能在机械、模具和材料成形与加工等领域从事材料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成型工艺开发、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制图、电工电子基础、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原理、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材料成型控制基础、材料成型工艺与装备、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

就业方向:可在机械、材料、电子电器等行业内从事材料成型工艺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企业信息化等工作,也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六)测控技术与仪器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掌握测量、控制和仪器领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方法,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控制与仪器领域的学科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具有测量控制领域技术集成和仪器综合设计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工程制图、高级语言程序、机械设计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工程光学、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测控仪器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测控电路、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

就业方向:可在仪器、自动化、机械、化工、能源、环保、食品、制药等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从事专业设计、制造、控制、开发、安全管理和检测等工作,也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七)工业设计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设计基础知识、先进的设计思想、敏锐的分析思辨能力、熟练的设计表达能力、综合性的创新设计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专业设计机构、科学研究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开发、视觉传达、用户体验、环境、工程等相关领域的设计及设计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工业设计人才。本专业注重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渗透和交融,对各类产品进行综合设计,培养计划中充分体现系统、创新、应用的思想,注重先进设计思想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实施创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个性发挥能力、先进技能表现能力的全面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制图、大学物理、设计素描、构成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设计方法论、设计材料、人机工程学、产品开发设计、产品基础课程设计、视觉传达课程设计、产品综合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

就业方向:可在大中型企业、科研及设计部门、高新技术公司从事产品工业设计、用户体验设计、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装饰设计、广告设计制作、包装设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产品结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八)自动化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工、轻工、能源、仪器仪表和电子信息等行业从事自动化仪表与设备、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调试、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或从事自动化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具备解决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A、高级语言程序、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过程控制仪表与装置、过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控制技术,以及系统建模与仿真等。

就业方向:在现代工业企业、信息产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自动化仪表与设备、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调试、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或从事自动化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也可报考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类等与自动化密切相关的硕士研究生专业。

(九)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面向电气工程相关领域,致力于培养能适应社会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在电力系统、工矿企业等行业从事电气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电力系统分析与设计、运行与检修维护、科学研究与开发或相关设备的生产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1)专业基础核心知识领域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模拟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

(2)专业核心知识领域主干课程:

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电厂电气部分、PLC技术等。

就业方向:包括电力系统、建筑、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气信息类科研院所等单位,以及与电力生产或电气控制相关的制造企业等。

(十)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具备通信系统的信息处理、传输、交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具备在电子电路开发与设计、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分析和解决通信技术实际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及素质;能够成为在信息通信相关领域及产业中,从事通信设备及系统制造、运营、管理与维护,及电子电气等相关行业从事通信领域的科研、教学、开发、设计、生产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英语、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电子线路(线性、非线性)、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EDA技术、DSP技术、电磁场理论、微波技术与天线、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计算机与网络通信等。

就业方向:在电子、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通信类相关行业,如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邮政、电信、金融、国防、交通、能源、广播电视等部门从事通信组网、通信设备的分析设计、运行维护、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及市场营销等工作;在科研院所或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及教学组织与管理等工作。

(十一)生物医学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医学、信息科学、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医学电子仪器、医学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拥有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处理与传输技术研究、医学电子仪器设计与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和工程素质,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及其它信息产业部门从事开发、设计、生产、教学、科研或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线性电子线路,非线性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磁场理论、数字信号处理、人体解剖与生理学、医学信号处理、医学成像技术、医学图像处理、现代医学仪器、生物医学传感器。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及其它信息产业领域,如科研单位、公司、企业、医院等,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开发、技术管理、生产经营或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十二)智能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具有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技能,能在现代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人工智能、智能控制与决策、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智能传感器应用等领域的系统设计开发与调试、运行管理与维护、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等工作,具备解决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高级语言程序、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模式识别原理、机器人学基础、人工智能基础、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智能计算系统等。

就业方向:在现代工业企业、信息产业、信息网络、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国防等领域从事各类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智能化产品设计与开发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也可报考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人工智能、计算机等与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的硕士研究生专业。

(十三)智能无人系统技术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工程技能,能在国防工业、现代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智能无人系统设计及应用、智能控制与决策、智能信息处理、软件开发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高级语言程序、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人工智能基础、模式识别原理、机器人学基础、智能感知、机器视觉、飞行器控制系统、导航与制导技术、智能计算系统、智能无人系统总体设计等。

就业方向:可在国防工业、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力系统、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类等企事业、科研院所等从事智能无人系统设计、生产、研发、维护、销售,以及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

(十四)化学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从1978年开始招生,建立了高起点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平台一绿色催化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功能材料研究所、高能物质研究所等。部分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省内同类学科中有较高的学术地位。2019年化学学科被中国校友网评定为四川省三个四星级以上的学科之一。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培养的本科、硕士研究生在科研机构、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技术开发、教学和企业生产、经营等工作,赢得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英语、计算机应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无机合成、有机合成、精细化学品化学、化学工程基础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科研单位、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从事与化学、化工、材料、环境、商检、医药、外贸、国防等有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和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化学教学工作。

(十五)环境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从2002年开始招生,是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拥有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硕士点,学校建设的“工业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川南分中心”、“轻化工固废资源化研究所”等学科平台为该专业学生的培养提供了强力支撑。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和社会责任感,具备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创新创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就业方向:可以在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从事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研发、工程

设计与施工、工程咨询、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在各级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和教育培训工作。

(十六)安全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安全工程是涉及理、工、文、法、管等学科的综合型、交叉型学科,是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国际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掌握安全科学、安全工程技术、安全管理、安全评价和职业健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职业安全与健康理念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安全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燃烧与爆炸学、通风工程、消防工程学、安全测控技术、安全人机工程、化工安全工程学、安全(企业)管理学、应急救援装备与技术等。

就业方向:可以在化工、机械、建筑等相关领域从事安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与施工、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评价与咨询、应急救援等工作,也可在各级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和教育培训工作。

(十七)化学工程与工艺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和工程素质,具备化工过程开发与设计、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化工、石化、环保、能源、医药、冶金、军工等行业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化工贸易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热力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分离工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比较适宜到石油、化工、环保、商品检验、卫生防疫、海关、医药、精细化工厂等生产、技术、行政部门和厂矿企业,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还可以到科研部门和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十八)能源化学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需求,本专业培养具备能源化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够在新能源的高效洁净、转化利用,新型材料及电池器件等领域从事新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生产经营管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太阳能电池基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氢与燃料电池、能源化工工艺学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比较适宜到化工、电力、新型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等生产、技术、行政部门和厂矿企业,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

(十九)生物制药

培养目标及特色:生物制药是国家的战略新兴专业,我校是全国第一批开设生物制药专业的高等院校,自2012年开始招生。本校生物制药专业致力于培养能在生物制药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高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免疫学、生物药物分析、生物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药剂学、药理学等。

就业方向:可以在生物药品企业以及药监部门从事生物药物生产、产品营销、技术管理、质量控制等,也可在各级学校、药物开发单位从事教学和生物药物的资源开发、产品研制等工作。

(二十)制药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制药工程专业于2001年开始招生,是全国开设制药工程专业较早的高校之一,是西南地区较早具有制药工程硕士授权点的高校。2012年备案为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2年获得制药工程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该专业除培养化学制药领域专业人才外,还拥有中药制药特色培养体系供学生选择。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工程素质和创新意识,能在药品制造及相关领域从事药品开发、工程设计、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化工原理、药理学、工业药剂学、制药工艺学、药物分析、药物合成、药物化学、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等。

就业方向:可以在药厂、药品和食品等相关企业和国家药监局和药检所从事化学药品、功能食品和中药的生产、质量管理、工程设计、技术改造和开发、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各级各类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二十一)应用化学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具备扎实的应用化学(工学)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化学、化工及相关行业,特别是精细化工和工业分析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分析检测及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高级语言程序、化工原理、化工设计、精细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工产品化学、反应工程、仪器分析、实用工业分析。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选择的就业领域非常宽泛灵活,可进入化工、环保、能源、食品、医药、轻工、海关、军工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环境监测、质量检验及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二十二)材料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该专业是我校最早招生最具特色的本科专业之一,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拥有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腐蚀与防护学会等科研学术平台。本专业培养具备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材料结构与设计、金属材料制备与加工、表面处理、材料腐蚀与防护等领域从事新材料开发、工艺优化、技术改造及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同时,为了满足材料学科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开展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材料制备技术、材料加工成形、金属腐蚀理论与腐蚀控制、腐蚀试验与监测、防腐蚀工程、材料表面技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新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结构与性能测试金属材料、材料腐蚀与防护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工作;也适宜继续攻读材料类、化学化工类及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的研究生。

(二十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办学,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招生的较早院校之一,后并入腐蚀与防护专业,2006年从相关专业分离,2016年开始在一本招生。该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及高分子材料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能够在塑料、橡胶、纤维以及涂料等高分子材料相关领域从事新产品开发、测试表征、工艺优化设计、技术改造及生产经营管理等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反应工程、聚合物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结构与性能测试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工作;也适宜继续攻读材料类、化学化工类及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的研究生。无机(二十四)非金属材料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前身为硅酸盐工程专业,于2009年独立招生,是四川省特色专业、我校材料类优势工科专业。该专业根据国家新工科、新材料发展战略和地方产业经济的相关需求,培养具备先进无机材料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功能陶瓷、高性能硬质材料、新型炭材料等先进无机材料的工艺和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改造、生产和管理等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先进无机材料工艺学、先进陶瓷的现代制备技术、电子材料、新型炭材料、材料热工基础、粉体材料学、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建筑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硬质材料、新型炭材料、航天航空材料等领域从事先进无机材料的工艺和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改造、生产管理及商务贸易等工作。也适宜继续攻读材料类、材料物理、电子科学及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学位。

(二十五)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面向我国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需求,主要研究新能源材料组成、结构、性能的测试技术与分析方法,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绿色能源材料、技术和器件,是由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多学科交叉,以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及器件设计、制备工程技术为培养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及材料学、化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能够在材料、新能源、化学等相关领域从事新材料开发、材料制备、表征技术、工艺优化设计、技术改造及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适应性强,基础扎实,能够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能源转换材料与器件、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应用电化学、电化学科学、储能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材料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电力、航天航空、信息、交通等领域的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器件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既可在化学能源、太阳能及储能材料等新能源材料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等方面工作,也可以在通讯、汽车、医疗领域从事新能源材料和器件的开发、生产和管理的工作,还可继续攻读新能源材料及相关学科高层次专业学位。

(二十六)生物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开办于1983年,原为发酵工程,1998年调整为生物工程,2009年获批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总目标,依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面向西南地区生物工程相关产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能在生物制品领域从事设备与工艺设计、技术与产品研发、科学技术研究及相关的生产运行与组织、项目管理与经营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大学计算机基础、工程制图、化工原理(含课程设计)、电工电子基础(含实验)、专业导论、普通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生物化学(含实验)、微生物学(含实验)、发酵工程、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设备、工厂设计概论、生物工程课程设计、环境生物工程、生物安全与法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可在生物制品领域(如生物医药工程、农业工程、环境工程、食品工程、酿酒工程等)及卫生防疫、检验检疫等相关部门从事设备与工艺设计、技术与产品研发、科学技术研究及相关的生产运行与组织、项目管理与经营等工作。

(二十七)酿酒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生,是全国最早开设酿酒工程的高校之一。2014年获批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5年专业升格为重点本科招生(全国仅3所高校在酿酒工程专业招收重点本科),2016年获批四川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18年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本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总目标,依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全国传统酿造业发展的实际和地方经济发展对酿酒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面向行业、面向未来、面向酿酒企业生产一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素质高,自主学习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掌握酿酒工程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工程经济学等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含实验)、微生物学(含实验)、化工原理(含课程设计)、工业微生物遗传育种学、酒文化、酒类品评与勾调学(含实验)、发酵工程、酒类分析、酒类风味化学、酿造酒工艺学(葡萄酒工艺学、黄酒工艺学、啤酒工艺学)、白酒工艺学、酿酒工程机械与设备、工厂设计概论、基因工程、酿酒工程课程设计等。

就业方向:可在省内外各种发酵、酿造、食品、环保等酿酒企业及相关酿造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原料生产管理、生产工艺和产品开发、酒体设计、工程设计、技术改造、质量检测、市场营销、教育培训、经营管理和科学研究、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研究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十八)食品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该专业从1983年开始招生,是四川省最早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是四川省一流专业和特色专业,首批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拥有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培养具备食品科学、食品工程、食品质量管理与安全监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数学、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概论、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保藏原理、食品安全学、食品质量管理学、功能食品加工技术等课程。

就业方向:可在食品科研部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工程设计、环境保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外贸与商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检验检疫、产品营销等工作,也可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十九)轻化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轻化工程专业是四川省特色专业和四川省一流专业,四川省唯一的制浆造纸本科专业,是西南地区制浆造纸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和工程素质,具备数学、化学、化工、轻工、机械基础、计算机等方面基础理论,掌握轻化工程专业领域的工艺原理及工程技术等专门知识,具有从事工程技术、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研究开发等基本能力,能在轻化工程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从事工程技术、质量控制、产品开发、商品检验、经济贸易、企业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植物纤维化学、制浆原理与工程、造纸原理与工程、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制浆造纸工程设计、制浆造纸分析与检验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制浆造纸、外贸商检、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化工、新材料等相关行业从事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工程设计、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品质控制与分析检测及行政管理等工作,或到职业培训领域从事教学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研究生。

(三十)食品质量与安全

培养目标及特色:该专业从2005年开始招生,是四川省第一批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高校之一。建成“四川省食品质量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拥有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培养具备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专业知识,具有食品工程学、食品安全学、食品标准与法规、现代食品分析技术、食品卫生监督与检疫、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等知识与技能,能够在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食品与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部门和科研院所等相关部门,具备生产管理、产品检测、品质控制、标准研究与制定执行、新产品研发、安全评价等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干课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及检测技术、食品营养学、仪器分析、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安全学、食品保藏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检验学、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食品原料生产安全控制、食品标准与法规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食品、发酵领域的生产与营销企业以及有关质量监管、进出口检验检疫、工商、卫生、疾控中心等部门,从事有关安全检测、标准制定、生产管理与经营、质量监管、食品安全控制等工作,也可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三十一)网络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国家级“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足川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面向轻工、化工、新材料等工业领域与互联网融合需求,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及工程素养,扎实的网络工程领域数理基础,系统掌握网络工程理论、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管理技巧,具备较强的团队意识和软技能,能从事网络安全、网络规划、网络软件、网络测试及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我们办学的特色在于与行业、企业紧密的合作,引入业界先进的设备、认证体系、教学资源和教学理念等,实现行业、企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并且,我们将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作为网络工程专业的特色培养方向,开办有网络工程(信息安全方向)拔尖班,培养网络安全拔尖人才。

(三十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及特色: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业,校级特色专业,设置了嵌入式、软件开发、人工智能三个专业方向。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掌握软件开发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及应用、移动开发技术,得到工程实践、项目开发与管理良好训练,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移动开发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开发、计算机系统集成与运行维护、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办公自动化、计算机检测与控制、嵌入式系统开发、移动技术开发、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及信息技术方向的教育教学等工作。

主干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LINUX系统及应用、数据通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网络互联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概论、应用密码学、Web安全。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国家安全部门、银行、金融、证券、通信领域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系统、计算机安全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在IT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及网络技术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开发及系统维护工作。

(三十三)软件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面向领域、面向产业,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专业基础和软件工程综合实践能力的中、高级软件人才,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及工程素养,具备软件工程理论和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及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在软件行业从事软件设计、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Python程序设计、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

就业方向:学生可以在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金融财贸、能源交通、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数字娱乐、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软件系统分析和设计、系统实现、系统集成测试、系统维护、技术支持、市场营销、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

(三十四)电子商务

培养目标及特色:培养掌握计算机技术、电子商务及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物流管理、物流产业规划、物流经营策划等经营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等工作的跨学科综合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电子商务概论、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管理运筹学、运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企业资源管理、电子商务规划与策划、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综合物流管理实验。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开发、维护;电子商务经营管理;物流系统策划、设计、运行等管理等工作。

(三十五)物联网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物联网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企业信息化与物联网测控技术”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有一支获四川省科技厅批准的“四川省物联网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作为校级特色学科和“一流”重点建设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精通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适应物联网技术相关产业发展需要,能够从事物联网领域的系统设计、系统分析与科技研发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物联网技术导论,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移动应用开发,ARM分析与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RFID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组网技术,物联网中间件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综合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应用开发、产品设计等方面工作,包括物联网应用软件的开发、测试,物联网系统集成、物联网设备维护、运营服务,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应用,计算机自动识别等相关产品的系统集成,智能识别、检测及过程控制等工作。

(三十六)土木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理论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土木工程相关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科研等相关理论知识和良好实践能力与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土木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经济学、工程测量、工程地质、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钢结构、工程造价、房屋建筑学、土力学、基础工程、建筑施工、高层房屋结构设计原理、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BIM技术应用。

就业方向:可在建筑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建筑管理等单位从事项目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三十七)智能建造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与坚定的使命担当,健全的人格修养和良好的人文情怀,高尚的职业操守和优秀的专业才能,积极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批判思维,扎实的科学素养与广阔的国际视野的技术人才。毕业生要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的良好训练,并具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新专业知识背景,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团队与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胜任土木工程智能建造相关工作。

主干课程:智能建造导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建筑法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工程经济学、装配式结构设计与施工、智能测绘、BIM技术应用试验、智能建造施工技术、智能建造施工组织、工程结构全寿命维护。

就业方向:可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消防工程、安防工程、通信与综合布线工程、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工程等技术领域,从事施工管理、工程造价、资料管理、物业管理、设计等工作。

(三十八)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良好实践能力与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土木工程制图、水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工程测量、水力学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泵与泵站、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质工程学、水工艺设备基础、城市水工程仪表与控制、水工程经济、水工程施工、BIM技术应用。

就业方向:可在设计单位、科研单位、市政公司、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环保公司、施工单位、房地产公司、监理公司、政府机关等单位从事给水排水工程有关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大专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三十九)工程造价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建设工程领域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获得工程技术与造价管理综合训练,能够在建设工程领域从事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土木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工程经济学、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工程定额原理、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建筑与装饰施工技术、建筑与装饰工程造价、安装工程识图与施工、安装工程造价、工程造价信息化技术等。

就业方向:建没工程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投资、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审计等企事业单位、相关政府部门及科研院校等。

(四十)数学与应用数学

培养目标及特色:培养学生掌握数学学科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并接受数学建模、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在思想道德、人文知识、数学理论和数学应用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软件使用与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培养学生成为政治思想素质良好,有教育情怀,具有扎实的数学学科知识,深厚的学科素养,掌握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具备良好的中学数学教学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近世代数、大学物理、教育心理学、教材教法、数值计算方法与计算机基础、数学模型、Matlab软件开发与应用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胜任中学数学教学、管理与专业研究等工作,也可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应用、科学管理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

(四十)信息与计算科学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以“产教融合、校企对接和创新创业教育”为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具有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分析以及大数据系统管理与运维方向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案例与实践操作,使其熟练掌握大数据系统管理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和能力,养成一定的职业素养,为从事大数据的系统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已经与多家知名T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学生从大一开始到大四实行初级、中级、高级班顶岗实训以及实习。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实践能力,并推荐就业,保证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大数据分析的统计学基础、Python语言与数据分析、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基础、深度学习框架、最优化方法、数值计算、spark技术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web应用程序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大数据科学的教学、科研、设计与开发,以及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开发应用和管理方面的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

(四十一)应用统计学

培养目标及特色: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基础,熟练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及工程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应用统计学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利用主流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及预测方法,基本掌握大数据处理、数据挖掘及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对工程实践和统计调查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掌握实验设计及过程控制基本理论和管理模型应用设计;具有对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金融、保险、管理部门的各类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处理、统计分析与预测能力及过程控制模型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调查统计信息系统的管理与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具有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应用统计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具有在企业从事过程管理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需要、能熟练运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统计学导论、经济学、多元统计分析,回归分析、抽样调查、时间序列分析、数据分析与处理、统计软件、统计建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实验设计、过程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企业、事业单位、政府统计调查部门、经济管理部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信息咨询公司等从事统计调查、数据分析及应用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和管理及过程控制等工作,可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

(四十二)应用物理学

培养目标及特色:培养具备宽厚、扎实的物理、数学、外语和实验基础的,能够在材料科学技术方向或光电子技术方向具备专长的,有时代精神及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量子力学、统计物理、电动力学、材料物理基础、半导体物理学、光电子技术基础。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相关科研部门、学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可在与材料科学技术、光电技术方面相关的厂矿、企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四十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及特色:培养掌握电子与信息科学领域所必须的基础理论与技能,能够从事电子与信息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试验分析、统设计与制造、运行控制、信息处理、教育科研、技术管理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主干课程:高等数学、英语、电磁场理论、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传感器、光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现代光电信息技术。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大中专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的科研、教学、产品开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四十四)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目标及特色:该专业是我校较早设立并招收本科生的专业之一,重在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的理论型人才;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目标,着眼于四川轻化工大学的地域环境,结合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师资力量的优势和特点,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学术创新能力;能够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研究、宣传、教学、管理以及党政群团、企事业单位政治建设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心理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国家机关、党政群团、企事业单位政治建设与管理类工作,可从事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以及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学研究与管理工作,可从事新闻、出版等单位的思想宣传与建设工作等。

(四十五)工程管理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具备由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并初步具备相关行业与领域工程管理类专业人员国家执业资格基础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运筹学、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房屋建筑学、工程结构、工程经济学、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工程估价、工程项目管理。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到国家、地方建设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建设管理、工程咨询、监理、设计、招投标、概预算、合同管理与项目管理,到各类房地产开发公司从事房地产开发规划与设计,到科研和教学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四十六)会计学

培养目标及特色: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人才为总体导向。同时,作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培养方案上具体体现为“双轨并行”:一是依托学校的理工科背景,将专业技能的训练围绕以服务第一、第二产业为主来开展;二是在课程的设置上紧密结合专业认证,为学生在校通过会计从业资格和助理会计师资格考试提供平台,从而达到向社会输送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专业人才的具体目标。

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统计学、税法、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财务分析、会计信息化、财务决策实验。

就业方向:政府部门、内外资企业和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以及证券交易所等从事会计、财务管理、理财规划、税务、审计、预算分析、国际会计等。

(四十七)工商管理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素质高,具有科学与人文基本素养,理论功底扎实、知识面宽广、实践操作能力强,并有创新精神和持续发展能力,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工商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相应能力,可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从事管理工作、生产经营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调查、会计学、组织行为学,管理运筹学、技术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模拟综合实验。

就业方向:(1)一般传统管理类岗位(2)市场营销类岗位(3)人力资源管理类岗位(4)物流管理类岗位。此外,主要从事企业、文化、体育交流活动的策划项目管理师,帮助企业和个人进行管理咨询、战略规划管理咨询师等其他工作岗位也是工商管理毕业生不错的就业选择。

(四十八)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操作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持续发展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实务工作,及相关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组织行为学、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中/英)、组织与工作设计、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招聘与人员素质测评、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

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实务工作、相关科研和教学工作。自开办以来,本专业已培养毕业生1200余人,就业形势较好,学生一次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

(四十九)市场营销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销售管理等营销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市场调查、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消费者行为学、销售管理、广告学、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营销策划、市场营销模拟实验。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市场营销管理与咨询、广告管理、市场研究等工作,也可在各类教育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或在国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中继续深造。目前,社会对各种营销人才需求较大,就业形势好,学生一次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

(五十)投资学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系统投资知识和投资理论,具备投资实务专业技能,具有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素养、专业能力,能在各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决策管理、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管理咨询、教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民商法通论、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投资行为学、投资学、投资银行学、投资价值分析与评估、项目评估与管理、金融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学。

就业方向:在国内攻读硕士学位;赴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外高校继续深造;

在各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决策管理、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管理咨询、教学研究等工作。

(五十一)旅游管理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社会责任、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素养、创业精神、专业能力,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政策与法规、中国旅游地理、导游业务、酒店管 理概论、旅行社管理、旅游商务英语等。

就业方向:在国内攻读硕士学位;赴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外高校继续深造;

在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饭店、景区(景点)、旅游策划(规划)公司、学校等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教学部门、旅游研究部门等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教学、研究、服务等工作。

(五十二)国际经济与贸易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与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有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素养、专业能力,能在各级政府部门、大中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学、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单证、国际商务谈判、跨境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等。就业方向:在国内攻读硕士学位;赴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外高校继续深造;

在大中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工作。

(五十三)农村区域发展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适应乡村振兴需要,具备农村区域发展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熟悉农村管理,具有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素养、专业能力,能在各级政府部门、各类相关企业、教学与科研单位等从事决策管理、规划设计、经营管理、推广咨询、教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参与式工作原理与技术、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农村发展概论、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农村 社会学、农村发展规划、农业推广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城乡统筹概论。

就业方向:在本学院攻读农村发展硕士学位;在国内其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赴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外高校继续深造;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各类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校等从事决策管理、规划设计、经营管理、推广咨询、教学研究等工作。

(五十四)酒店管理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适应星级酒店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理论素养和扎实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具有社会责任、人文素养、国际视野、领导艺术、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熟悉现代星级酒店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能够在星级酒店、高级住宿业机构、高级餐饮业机构、教育科研机构从事酒店管理、接待服务以及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酒店管理概论、酒店运营管理、酒店客户管理、酒店商务英语、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等。

就业方向:在国内攻读硕士学位;赴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外高校继续深造;在各级政府部门、星级酒店、高级住宿业机构、高级帽饮业机构、教育科研机构从事酒店管理、接待服务以及教学科研工作。

(五十五)烹饪工艺与营养(专科)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现代烹饪、营养、餐饮管理的基本知识,懂得烹饪技术,具有菜品创新能力,能从事中西餐创设、营养分析与营养配餐及餐饮、酒店业管理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能在中、高等烹饪学校或相关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在高级餐饮机构从事餐饮管理酒店经营等工作。

主干课程:烹饪原料学、烹饪化学、烹饪营养及配餐、中国饮食文化、食品雕刻及菜看装饰基础、餐饮企业职业能力及职业生涯规划、菜看制作技术、菜单与宴会设计,餐饮管理、餐饮礼仪与服务,冷拼与造型技术、西餐基础,西点基础、药膳食疗、食品卫生与安全、创新菜点开发与设计,面点工艺及制作技术、综合技能训练、厨政管理、川菜制作技术、中国名菜、饮品与调酒。

就业方向:毕业后从事中西餐(特别是盐帮菜系)烹饪操作、营养分析与营养配餐及餐饮业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能在中、高等烹饪学校或相关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在高级餐饮机构从事烹饪和餐饮管理、酒店的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工作。

(五十六)法学

培养目标及特色:该专业旨在培养德法兼修、服务国家法治建设的法治专门人才,具备系统的法学知识结构、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专业的法律思维模式、熟练的法律实务技能,拥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法律素养,能胜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工作,特别是司法机关、法律服务机构相应法律实务工作。

主干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合同法学、知识产权法、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环境资源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经济法学。就业方向:适合在司法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从事审判、检察、监察、公安、律师、法律顾问、仲裁、公证、司法行政管理和其他法律工作以及法学教育或法学研究工作。

(五十七)行政管理

培养目标及特色:该专业以基层治理能力建设为导向,秉持“行之以道、为政以德”的专业理念,旨在培养具有高度公共责任感和公共服务精神、尊重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通晓行政管理理论与实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行政管理工作。

主干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行政法学、公共政策学、政府经济学、国家公务员制度、市政管理学、公共组织行为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

就业方向:适合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街道社区等从事行政管理、公共事务管理、制度设计与政策分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决策咨询服务、调查与统计分析等工作。

(五十八)劳动与社会保障

培养目标及特色:该专业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办学理念,秉承立德树人、创新创业的基本原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系统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知识结构、扎实的理论功底、专业的思维模式和娴熟的实务技能,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该专业的培养特色在于依托法学和管理学学科背景,通过独具特色的交叉学科培养机制与实训机制,培养具有良好法治精神和创新治理能力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

主干课程:社会统计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保障学、福利经济学、风险管理、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险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公共政策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劳动关系争议与处理等。

就业方向:适合在各级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服务部门、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劳动仲裁机构、司法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从事相关业务工作。

(五十九)英语

1.英语教育方向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扎实英语专业知识、娴熟教学技能、高度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品质、深厚人文素质、一定科学素养的专门英语教育人才,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职业能力、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能力的高素质教育人才。

主干课程:英语语言学导论、英语教学法、教学实践、二语习得、现代教育技术、英美文学等。

就业方向:可以从事小学和中学英语教育工作,可以在教育事业单位从事相关教学管理工作。

2.经贸英语方向

培养目标及特色: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丰富的相关知识,熟悉了解涉外经贸法规,能将英语运用于经贸、外事、旅游、管理、科技等部门,并能够从事涉外经济贸易、涉外企业管理、对外文化交流、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主干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英文)、基础会计、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单证、商务谈判等。

就业方向:可以从事涉外中资企业及贸易公司、外资企业及办事机构的行政、商务工作,可以从事国内、国际旅游商务工作,也可以从事经济文化方面的传播工作。

(六十)日语

培养目标及特色: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品德高尚、专业厚实、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良好的德、智、体、美日语专业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开拓型的21世纪所需要的研究、翻译、教学、外贸、文化、新闻、旅游、公关、文秘等方面的日语高级专门人才。一直注重学生听说实战能力的培养,毕业生所具备的日语能力可以和社会需求无缝对接,广受用人单位好评。

主干课程:日语外贸会话、国际贸易实务(日文)、日译汉、汉译日、日语外贸函电、日语商务谈判等。

就业方向:可以在日资企业、合资企业以及和日语语言有关的商业、教育、行政机构等从事相关工作。

(六十一)西班牙语

培养目标及特色:培养热爱祖国,具有国际视野,掌握西班牙语言和文化相关知识,具备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能在外事、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西班牙语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基础西班牙语、西班牙语听力、西班牙语口语、西班牙语泛读、西班牙拉美概况、西班牙语写作、西班牙语视听说、高级西班牙语、西班牙语报刊阅读、西班牙语笔译、西班牙语口译、西班牙语影视、拉美文学等。

就业方向:在外事、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西班牙语专业人才。

葡萄牙语培养目标及特色:培养具有扎实的葡语语言基础、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够在国内相关部门、各大中外企业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有能力实现“一带一路”政策在拉美国家顺利开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专门人才。主干课程:葡语阅读与写作,葡语听力与口语,葡萄牙语的结构,综合英语,现代汉语,葡语国家文化专题,口语与书面语传译技巧,葡萄牙语应用文写作,葡语国家共同体各国的政治体制,非母语葡萄牙语

教学法等。就业方向:可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国别区域研究等领域从事与葡萄牙语相关的翻译、研究、教学与管理工作。

(六十二)汉语言文学

培养目标及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四川轻化工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学术积淀最深厚的专业之一。2018年开始招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以及创新意识,掌握较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胜任中小学语文教学、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秘书工作,以及能够在新闻、文化等行业、国际汉语教育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干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

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基础写作、应用写作、文字学、训诂学、美学等就业方向:中、小学校语文教育,企事业单位文秘工作,以及媒体编辑、文化传播、汉语国际教育等工作。

(六十三)广播电视学

培养目标及特色:广播电视学专业立足融媒现实,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培养,着力培养具备广播电视传播、全媒体传播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艺术素养,具备全媒体新闻采编能力、电视节目策划与编辑能力、影视作品制作能力、图文创作与编排能力、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社会科学调查与研究能力、艺术审美能力,能在党政机关、广播电视台、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策划、采编、对外宣传、文案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综合实训、图片摄影创作、电视摄像、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电视画面编辑实践、电视节目类型与策划、新媒体概论等就业方向:在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宣传企划部门、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及文化传媒企业、广告公司等工作。

(六十四)历史学

培养目标及特色:历史学专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新时代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着力培养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师德修养、深厚的历史学专业素养、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能够胜任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的中等学校历史教师和其他适应国家发展建设需要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主干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博物馆学、考古学概论等

就业方向:中学历史教师;文博、档案、党政机构、文化公司等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工作。

(六十五)学前教育

培养目标及特色: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四川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自贡、根植川南、服务全省、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与国际视野,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儿童保育学、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游戏指导、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在保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继续攻读教育学及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学位。

(六十六)应用心理学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及社区服务机构等部门从事心理健康工作、心理咨询服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干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人才测评、消费者行为学、用户体验与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社区服务机构、公安司法与军事等部门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科研、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测评、市场营销与用户研究、公共关系与社区服务等工作或继续攻读心理学及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学位。

(六十七)美术学

美术学专业下设中国画、油画、雕塑方向。培养模式为1+7;第1学期为造型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从第2学期开始分专业方向进行培养。美术学专业现有教师2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及其他共计14人。其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美术学专业教师队伍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近年来分别主持国家艺术基金1项、四川省艺术基金2项、获得巴蜀文艺奖1项、获得四川省百家“推优工程”2次、获得四川省政府颁发的四川省文华奖美术创作奖3项、先后7次获得四川省美术先进个人称号、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美术作品展50余次。学院一贯重视美术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与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美术学专业学生作品多次获奖或入选国家级、省部级展览。在四川省青年美术作品展、四川省新人新作展等展览中,美术学专业学生参展作品在四川省高校名列前茅。同时美术学专业学生完成创新创业项目10余项目,近几年在校学生服务地方实现经济效益20余万。培养目标及特色:美术学专业秉承着勤奋、务实的良好传统,培养能够继承中华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熟知美术学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掌握基本的专业技法、创作规律和主要方法;具有扎实的文化艺术素养、造型能力、创作实践、彩灯设计与制作能力,能够在本专业相关领域与企事业单位从事美术教学、艺术创作、文艺研究、彩灯制作、文化传播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艺术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画(艺术学概论、外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史、国画素描、白描、书法篆刻、工笔花鸟、青绿山水、写意花鸟、写意山水、工笔人物、写意人物、艺术实践等);

油画(艺术学概论、外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史、油画材料与技法、油画风景、素描着衣人像、古典油画语言、素描人体、油画人体、表现主义油画语言、意象油画语言、超现实油画语言、艺术实践等);

雕塑(艺术学概论、外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史、写实雕塑(一)、写实雕塑(二)、写实雕塑(三)、工程制图、效果图表现(一)、效果图表现(二)、抽象雕塑、彩灯制作、材料与工艺、艺术实践等)。就业方向:美术学专业为社会培养了有扎实的文化艺术素养和专业基本功的应用型人才。他们是地市教育系统从事美术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是自贡彩灯创研的核心力量、他们遍布在相关领域企事业单位从事美术教学、创作研究、雕塑与彩灯制作等的工作。

(六十八)视觉传达设计(含中外合作办学)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下设文创与广告和影视与媒体两个专业方向。培养模式为2+6,第1、2学期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培养,第3-8学期分专业方向进行培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含中外合作办学)现有在校本科生900余人,其中包含每年教育部中美联合办学项目(与美国圣弗朗西斯大学联合招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美班每年招生120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现有教师23人,全部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毕业院校包括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川音美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白俄罗斯国立艺术学院等,其中博士(含在读)、副教授以上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是一支学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合理、职称比例协调、学缘构成多元、充满朝气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分别获得中国设计三十年先锋人物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先进个人、盐都文化菁英、自贡市最美教师、四川轻化工大学师德标兵、师德建设先进个人、教学十佳、优秀管理工作者、心目中的好老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鼓励师生开展艺术设计实践,着力从设计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策划管理能力三方面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近年来,专业教师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引进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师生作品在亚洲平面设计三年展、亚洲平面设计双年展、秘鲁国际海报展、索菲亚国际舞台戏剧海报三年展、韩国釜山国际艺术节、全国大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等重量级专业竞赛和展览中多次斩获金、银、铜奖等佳绩,2020年,视觉传达设计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获四川省挑战杯金奖、全国总决赛银奖,实现学校创新创业项目全国赛银奖的突破。师生团队走进最美国道,完成大学生独立摄制的纪录片《寻梦318》,受到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关注,中国教育电视台为摄制组在北京演播厅制作了一场名为“大学生的生命洗礼”专访栏目并在全国播出,受到兄弟院校与专业同行的广泛赞赏。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生团队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大量高级别专业竞赛、展览奖项,并且围绕自贡彩灯开展特色办学,为文创与广告、影视与媒体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从业者,在同类院校中教学成果斐然。

(六十九)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文创与广告方向

培养目标及特色:培养具有现代设计理念,掌握艺术设计理论知识与设计技能,能够独立从事文创与广告设计,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围绕彩灯非遗开展文化创意设计教学,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是本专业方向的办学特色。

主干课程:现代设计史、艺术学概论、现代设计方法、图形创意、字体设计、版式设计、标志设计、商业摄影、广告设计、三维造型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IP形象设计、彩灯文创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级各类广告、彩灯设计公司(机构)、政府宣传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创意与广告宣传设计相关工作。

(七十)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影视与媒体方向

培养目标及特色: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设计理念,熟练掌握影视作品摄制、动态展示及媒体交互相关专业技能,能够独立从事影视媒体相关工作,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围绕彩灯非遗开展光影交互设计教学,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是本专业方向的办学特色。

主干课程:现代设计史、艺术学概论、现代设计方法、图形创意、字体设计、版式设计、标志设计、主题摄影、视听语言、动画设计、动态摄影实训、影视后期、栏目包装设计、光影交互设计、影视广告设计、专题片摄制、创意设计专题、商业设计专题、彩灯设计专题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级各类专业影视专业团队、剧组、媒体平台、彩灯公司、政府宣传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影视媒体相关工作。

(七十)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专业含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两个专业方向,采用“1+7”培养模式,即大学第1学期为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培养,第2-8学期分专业方向进行培养。现有在校本科生400余人。专业教师16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13人,毕业院校包括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等,其中博士(含在读)、副教授以上职称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是一只学历层次高、职称比例协调、专业扎实、团结协作、元气饱满的师资队伍。

环境设计专业鼓励师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着力从设计创新能力、设计落地实践能力、现场管理能力三个方面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结合自贡地域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现代光影艺术与彩灯展示、彩灯景观规划兴趣,利于学生多方面就业。有20多个专业课程实践基地,近年来专职教师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级、市级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有主干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建设;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等多项。师生作品在园冶杯、全国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釜山国际环境(ECO)艺术节、中装杯全国大学生环境设计大赛、“泰山设计杯”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四川省高校环境设计大展等专业重量级专业竞赛和展览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多次。

(一)室内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及特色:培养具有现代设计理念,掌握艺术设计理论知识与室内设计技能,能够独立从事室内环境设计工作,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本专业方向的特色。结合地方民俗艺术文化彩灯与环境设计展示空间相融合进行专业兴趣培养教学是本专业方向的地方特色。

主干课程:现代设计史、艺术概论、现代设计方法、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室内设计工程制图、家具设计、3DMAX、AUTOCAD、现代光影艺术、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酒店专题设计、彩灯艺术展示、室内设计模型、软装设计、工程预决算、手绘、综合实习、专业考察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级各类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室内环境设计或管理相关工作。

(二)景观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及特色:培养具有现代设计理念,掌握艺术设计理论知识与景观设计技能,能够独立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工作,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本专业方向的特色。结合地方民俗艺术文化彩灯与环境设计规划相融合进行专业兴趣培养教学是本专业方向的地方特色。

主干课程:现代设计史、艺术概论、现代设计方法、设计初步、构成、人机工程学、景观设计工程制图、SketchUP、AUTOCAD、现代光影艺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公园景观设计、景观规划模

型、景观建筑与彩灯艺术、工程预决算、手绘、景观综合实习、专业考察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级各类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景观设计或管理相关工作。

环境设计展示空间相融合进行专业兴趣培养教学是本专业方向的地方特色。

主干课程:现代设计史、艺术概论、现代设计方法、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室内设计工程制图、家具设计、3DMAX、AUTOCAD、现代光影艺术、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酒店专题设计、彩灯艺术展示、室内设计模型、软装设计、工程预决算、手绘、综合实习、专业考察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级各类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室内环境设计或管理相关工作。

(七十一)服装与服饰设计

四川轻化工大学服装专业发展历程悠久。2002年,原四川轻化工学院机电系开设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2004年,四川轻化工学院跟其他三所高校合并为四川理工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调整到美术学院继续招生。2008年,美术学院成立服装设计教研室,并在原有美术学本科专业中设置服装设计方向。2015年至今,学院开设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现有专业在校学生300多人。

现有专业教师8人,具有副高以上或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约占88%,毕业于四川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武汉纺织大学等,是一支专业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朝气蓬勃、作风踏实、勇于进取的教师队伍。近年来,专业教师完成多项科研教研项目,出版多本专著、教材,发表多篇论文和作品,引进纵向横向经费100多万元,学生作品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三届中国时装画大展、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等参赛参展获奖。服装专业把“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理念融入学科专业建设的每一步骤之中,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如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贡扎染”技艺作为与本专业教学相关重点对象展开研究)。2017年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自贡扎染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立项,2019年顺利结项,在四川美术馆举办高水平展览并正式出版画册,取得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设计创造创新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把握时尚潮流并进行流行预测的基本方法,掌握服装企业的管理与运行的一般知识,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与时尚流行相结合,能在服装艺术设计与应用研究型领域等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艺术学概论、中西服装史、服装工艺与制作、时装画技法、服装设计方法、服装材料学、服装结构设计、立体裁剪、服饰配件设计、面料设计与塑形、服装电脑辅助设计、板型工程、扎染与民间染整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服装艺术设计领域与应用研究型领域及艺术设计机构从事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七十二)环境艺术设计(专科)

培养目标及特色:培养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理论知识,具备较高艺术综合修养,能将现代彩灯艺术与环境设计良好结合进行创意与创新设计,具有独立从事环境艺术与彩灯艺术设计的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以传承民俗彩灯地域文化为根基,将现代光影艺术与环境艺术设计有机融合的设计技能,是本专业的主要特色。

主干课程: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园林植物、设计基础、工程制图、材料与施工工艺、工程预决算、人机工程学、室内空间设计、展示设计、彩灯文创设计、现代光影艺术、彩灯创意设计、彩灯景观设计、AutoCAD、SketchUP。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教育单位、专业培训机构、室内、景观设计及彩灯公司从事教学、环境设计、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七十三)音乐表演

音乐表演专业分为声乐、钢琴与器乐、音乐舞蹈方向进行专业性培养。

(一)声乐方向:

培养目标及特色:培养学生声乐表演方面的基本能力,掌握专业所需的文艺理论、音乐理论、音乐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注重学生演唱能力及从事群众文艺工作能力的培养。主干课程:视唱练耳、声乐、舞台演唱实践、歌唱语言概论、声乐发展史、舞蹈与形体、化妆等。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学校、文化馆站等相关文艺单位、部门从事声乐表演、声乐教学以及文艺干事等工作。

(二)钢琴与器乐方向:培养目标及特色:培养学生钢琴与乐器演奏方面的基本能力,掌握专业所需的文艺理论、音乐理论、音乐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能从事钢琴演奏及伴奏或器乐表演、教学等工作。注重学生多种乐曲演奏能力及从事群众文艺工作能力的培养。主干课程:基础和声、音乐作品赏析、钢琴(器乐)作品演奏、舞台演奏实践、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曲式与作品分析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学校、文化馆站等相关文艺单位、部门从事钢琴与乐器演奏、教学以及文艺干事等工作。

(三)音乐舞蹈方向:

培养目标及特色:培养学生舞蹈表演、编排、组织方面的基本能力,掌握舞蹈所需的文艺理论、音乐理论、舞蹈编排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注重学生舞蹈创编、舞蹈表演及舞蹈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

主干课程: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舞蹈剧目赏析、舞蹈基训、舞蹈作品排练、中外舞蹈史、舞蹈生理学、现代舞、古典舞、中国民间舞蹈、舞蹈教学法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学校、文化馆站、企事业等相关文艺单位、部门、协会从事舞蹈表演、舞蹈编排、舞蹈教学以及文艺干事等工作。

(七十四)音乐学

培养目标及特色:具有扎实的音乐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对音乐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与实践能力。培养能在社会音乐团体、文化艺术传媒、学校、音乐培训机构、出版和广播影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艺术指导、音乐创编、音乐培训与教学、音乐编辑、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并未下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后5年,通过大学所学知识、技能与自我工作经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能熟练、独立有效地服务社会音乐文化事业。

主干课程: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钢琴、声乐、钢琴伴奏、电脑音乐制作、曲式与作品分析、艺术概论、合唱与指挥、舞蹈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教育、艺术研究、文化机关、广播影视、企事业等单位从事音乐教育、表演、编辑、评论等方面工作。

(七十五)体育教育
培养目标及特色:培养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学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田径、体操、游泳、篮球、排球、足球、武术、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与健康概论、学校体育学和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等。
就业方向: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从事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和社会体育指导工作。

十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

在川招生代码: 5508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创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川教函[2022] 189号)精神,2022年,我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有:服装与服饰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酿酒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七个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为“0+4" 或“1+3" ,毕业颁发四川轻化工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试点高职院校招生
代码
招生专业录取批次培养
模式
合作企业类型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77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本科一批0+4成都西澳贸易有限公司设计类
71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二批次0+4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理工
72轻化工程本科二批次0+4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理工
对口本科轻纺食品类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73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二批次1+3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理工
对口本科材料与资源环境类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75酿酒工程本科二批次1+3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理工
对口本科轻纺食品类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74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二批次1+3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理工
对口本科农林牧渔类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76电子商务对口本科1+3江苏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计算机类

十二、招生问答

(一)贵校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答:办学理念:教师主体、学生中心、引领社会。

(二)贵校今年有哪些类别的招生计划?

答:我校今年有普通本科,对口招生本科、艺体本科,国家专项、地方专项、乡村振兴计划、中外合作办学、少数民族本科预科、一类模式本科预科、艺术类专科、普通专科招生计划

(三)贵校今年有哪些招生录取批次?

答:我校今年有本科一批、本科二批、艺体本科批、艺术类专科批、普通专科批等录取批次。

(四)贵校在哪些省(区、市)招生?

答:我校今年计划在四川、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天津、西藏、广东、宁夏、上海、辽宁、北京、浙江

等31个省(区、市)招生。

(五)贵校是否可以授予“辅修学士学位”?

答:我校可以投予辅修学士学位。

(六)贵校今年收取学费情况如何?

答:我校严格按照四川省枚育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标准执行,请考生见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我校招生计划和收费标准。

(七)贵校今年收取住宿费情况如何?

答;我校学生住宿设有标准4人间。6人间,其费用标准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标准规定的住宿费标准执行。

(八)贵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哪些资助措施?

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我校,可通过“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国家和学校为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资助措施。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四川省省属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奖补、勤工助学、困难学生补助、学费减免、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等。详情见http://xsc.***.cn.

(九)贵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如何?

答: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不断强化就业工作地位,创新就业工作思路,健全就业保障机制,完善就业服务手段,努力拓展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积极为毕业生就业创业创造条件。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总体保持在

90%以上。

(十)贵校学生就读地址?

答:学校是四川省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现有三个教学校区(李白河校区、汇东校区、宜宾校区)和一个实践活动校区(黄岭校区)。根据学生学习专业及年级分别安排在三个教学校区就读。

(十一)贵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有何要求?

答:我校招生录取严格执行国家领布的《普通高等学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十二)贵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情况如何?

答: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创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川救函[2022]189号)精神,2022年,我校本科层次职业救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有:服装与服饰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酿酒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七个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为“0+4”或“1+3”,毕业颁发四川轻化工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十三、联系方式

汇东校区: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519号
李白河校区:四川省自贡市东部新城永田路

宜宾校区:四川省宜宾市三江新区白塔路1号

招生咨询电话: 0813-5505999 5505678

原标题:2022年四川轻化工大学报考指南

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四川轻化工大学(10622)报考须知

2022年四川轻化工大学(10622)报考须知欢迎报考四川轻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请各位考生认真阅读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我校将严格执行教育部文件精神。请在报名前进入我校研究生部网页http://yjs..cn,查询《四川轻化工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并仔细阅读相关专业信息及报考要求。有关研究生招生信息

2022年四川轻化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复试工作安排

2022年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复试工作安排为贯彻落实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四川省及《四川轻化工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及学科实际情况,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精准施策、严格管理,稳妥做好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

2022年四川轻化工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安排

四川轻化工大学经济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安排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四川省及《四川轻化工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精准施策、严格管理,稳妥做好经济学院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现将我院2022

2022年四川轻化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安排

四川轻化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安排为贯彻落实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录取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四川省及《四川轻化工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及学科实际情况,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精准施策、严格管理,稳妥做好土木工程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现将学院

2022年四川轻化工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安排

四川轻化工大学音乐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安排为贯彻落实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录取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四川省及《四川轻化工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精准施策、严格管理,稳妥做好音乐学院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现将我院2022年

2022年四川轻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四川轻化工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第二条学校校名为四川轻化工大学,国标代码为10622,英文译名为SichuanUniversityofScience&Engineering。第三条学校是四川省省属公办全日制普

2022年四川轻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招生说明一、招生计划招生说明2022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及部分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数暂按2021年计划编制,具体招生人数以2022年国家文件下达为准。我校所有专业学位专业均接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报考。部分专业接收推免生报考,具体见推免生招生专业目录。二、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

2022年四川轻化工大学报考教育硕士前置专业要求的通知

四川轻化工大学关于报考2022年教育硕士前置专业要求的通知各位考生:根据教育硕士培养目标和教育硕士教指委指导性要求,报考我校2022年教育硕士各领域及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各研究方向,其前置学历所学专业须与报考领域(研究方向)一致或密切相关。现将我校教育硕士2022年招生的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历史)、学科教学(体育)、心

2022年四川轻化工大学接收推免生招生章程

四川轻化工大学2022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为做好我校招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根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教学〔2006〕14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

2022年四川轻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招生专业目录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指导教师考试科目备注001化学工程学院联系人:李敏娇0813-5505622、罗丽梅0813-5505607邮箱:susehg@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1化学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4化工原理复试:化学综合1加试:物理化学、分析化学_01化工过程开发_02传质与
技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