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四年制本科授历史学学士学位专业简介:繁荣中华文化,传承历史文脉,延续传统记忆,保护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前及今后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首都师范大学“文化遗产”本科专业是经教育部审批的全国首家、特设专业。本专业通过文化遗产及相关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培养热爱文化遗产事业、熟悉文化遗产核心理念与政策法规、具备文化遗产系列基础知识、了解国际及国内文化遗产保护
培养目标及专业特色:在“人文北京”、“世界城市”的大背景下,在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提下,我校将培养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人才作为学校专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在党中央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之际,我校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综合历史与考古学专业方向的各方力量并积极与国内外相关高校开展文化遗产专业建设方面的实践。文化遗产专业主要依托于历史和考古学科,而我校
北京语言大学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合作举办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化遗产发展)硕士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简章一、项目介绍北京语言大学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化遗产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是由教育部正式审批的硕士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该项目旨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将原有外语用专业的学生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满足国家对文化遗产开
1、学校简介首都师范大学建于1954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六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点101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点142个,专业学位类别1
一、招生人数我校2022年拟招收各类硕士生2600人左右,专业目录上各院(系)、各专业所列拟招生人数包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人数。各专业考试招生人数和推免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录取阶段可能会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计划数、实际接收推免生数、生源情况及考试成绩等进行调整。我校2022年可接收推免生的硕士招生专业及拟接收人数见招生专业目录。凡被我校接收的2022年校内外硕士推
初试各科成绩及总分均达到报考专业复试分数线的考生(不含专项计划考生)具有复试资格。我校不再寄发书面复试通知,请考生严格按照报考院(系)的要求参加复试,未按要求参加复试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学校不再组织第二次复试。院(系)专业代码及名称研究方向政治/综合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 分032汉语文化学院045300汉语国际教育所有方向
单位代码:10027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邮政编码:100875联系部门:汉语文化学院电话:010-58800390联系人: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学习方式招生人数初试科目复试科目备注032汉语文化学院151 045300汉语国际教育125专业学位接收推免生65人左右专硕共招生125人,其中北京75人(含推免45人),珠海50人(含推免20人)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是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六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北京市共建学科3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建设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是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六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北京市共建学科3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建设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
根据教育部、北京市相关工作要求,首都师范大学报考点(报考点代码:1128)采用网上确认的方式。凡网上报名时选择首都师范大学报考点且符合《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首都师范大学报考点公告》要求,并已按规定缴费的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在我报考点完成网上确认。未按要求确认网报信息的考生,报名无效。一、网上确认网址考生凭在“研招网”网上报名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