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2022-12-16 14:03  大连理工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体育社会学概述
  • 1、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概念
  • 2、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
  • 3、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地位和价值
  • 4、体育社会学的发展
  • 5、社会学理论各流派对体育社会学产生与发展的影响
  • 二、体育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 1、体育社会现象概述
  • 2、体育社会现象的重大变化
  • 3、体育社会现象的基本命题
  • 三、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流动与控制
  • 1、社会分层与体育运动
  • 2、社会流动与体育运动
  • 3、社会控制与体育运动
  • 四、社会结构中的体育运动
  • 1、体育运动与经济
  • 2、体育运动与政治
  • 3、体育运动与人口
  • 4、体育运动与教育
  • 5、体育运动与科学技术
  • 6、体育运动与大众传媒
  • 五、社会文化中的体育运动
  • 1、文化的一般概述
  • 2、文化的要素与特性
  • 3、体育文化概述
  • 4、社会文化中的体育文化
  • 六、社会进步中的体育运动
  • 1、社会恶性运行中的体育运动
  • 2、社会中性运行中的体育运动
  • 3、社会良性运行中的体育运动
  • 七、社会制度中的体育运动
  • 1、不同社会制度的体育运动
  • 2、体育运动的制度结构
  • 3、中国体育制度的演进与创新
  • 4、全球化背景下的奥林匹克运动
  • 5、职业体育的兴起与繁荣
  • 八、社会关系与互动中的体育运动
  • 1、体育运动中的社会角色
  • 2、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关系
  • 3、体育运动中的社会互动
  • 九、社会生活中的体育运动
  • 1、生活方式概述
  • 2、现代生活方式中的健康隐患
  • 3、体育运动与生活方式改善
  • 4、体育休闲的社会价值
  • 5、城市化过程中的体育运动
  • 十、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 1、竞技体育概述
  • 2、竞技体育与社会竞争
  • 3、竞技体育与社会规则
  • 4、竞技体育与社会公平公正
  • 5、竞技体育的分类
  • 6、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
  • 十一、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 1、社会体育概述
  • 2、社会体育参与概述
  • 3、社会体育与社会健康
  • 4、健康中国与全民健身
  • 十二、体育群体与人群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 1、群体概述
  • 2、体育群体概述
  • 3、老年人体育、妇女体育、农民工体育、残疾人体育
  • 十三、体育运动中的民族与宗教问题
  • 1、民族问题概述
  • 2、体育运动与民族
  • 3、体育与民族主义
  • 4、宗教问题概述
  • 5、体育与宗教的关系
  • 十四、体育的社会问题
  • 1、体育社会问题概述
  • 2、体育社会问题的特点与种类
  • 3、体育社会问题的预防和解决
  • 十五、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
  • 1、体育社会学学科方法论
  • 2、体育社会学研究程序
  • 3、收集资料和处理资料的方法
  • 4、全民健身活动现状调查的标准化
  • 一、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
  • 1、掌握肌肉活动时直接能量和间接能量的来源及相互关系;
  • 3、掌握能量统一体理论及实际应用。
  • 二、肌肉收缩
  • 1、掌握引起细胞兴奋的刺激强度与作用时间
  • 2、掌握肌肉收缩的过程和生理机制
  • 3、掌握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基本形式、力学表现及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 4、掌握两种肌纤维类型的特征及与运动的关系
  • 三、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 1、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 2、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 3、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 四、激素与运动
  • 1、掌握内分泌、激素等专业术语;
  • 2、掌握激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及体育实例分析;
  • 3、掌握主要应激激素的运动应答和适应的基本规律
  • 五、血液与运动
  • 1、掌握血液的组成、理化特征和一般生理功能;
  • 2、掌握运动对血成分的影响
  • 六、呼吸与运动
  • 1、掌握肺通气功能的评定方法和肺通气功能对训练的适应规律;
  • 2、掌握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 3、掌握肺换气功能的评定方法和肺换气功能对训练的适应规律;
  • 七、循环与运动
  • 1、掌握心动周期、心脏泵学过程,评定心脏功能的指标及方法;
  • 2、掌握动脉血压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 3、掌握运动训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 八、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
  • 1、掌握酸碱平衡、缓冲作用、排泄的概念,以及平衡调节机制;
  • 2、掌握运动时肌体酸碱平衡变化及调节的过程;
  • 九、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 1、掌握有氧适能、肌适能的概念,以及评价方法;
  • 2、掌握运动处方的要素,并能科学的制定运动处方
  • 十、肥胖与体重控制
  • 1、掌握肥胖、体成分的概念,以及肥胖的防治理论;
  • 2、掌握减肥健体运动处方制定,指导运动减肥实践
  • 十一、肌肉力量
  • 1、掌握肌肉力量的概念,以及肌肉力量的分类;
  • 2、掌握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以及肌肉力量的常用检测与评价方法;
  • 3、掌握肌肉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 十二、有氧运动能力
  • 1、掌握有氧工作能力有关概念,以及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方法;
  • 2、掌握安静时、运动中以及运动后恢复期有..
  • 十三、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
  • 1、掌握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
  • 2、掌握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价方法并能运用于运动实践
  • 十四、运动性疲劳与恢复
  • 1、掌握运动性疲劳概念,发生部位、可能机制与判断方法;
  • 2、掌握恢复过程的概念、阶段性特点与促进机体恢复的方法
  • 十五、运动强力手段
  • 1、掌握生理学手段的方法和强力作用;
  • 2、掌握营养学手段的方法和强力作用;
  • 3、掌握药理学手段的方法和强力作用。
  • 一、运动训练学导言
  • 1、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
  • 2、不同层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 3、运动训练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
  • 二、运动训练的辨证协同原则
  • 1、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变化与表现的基本规律
  • 2、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
  • 3、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
  • 4、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
  • 5、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
  • 三、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上)
  • 1、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 2、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 四、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下)
  • 1、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 2、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
  • 3、运动员知识能力及其训练
  • 五、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
  • 1、运动训练控制方法
  • 2、操作性训练方法
  • 3、运动训练基本手段
  • 六、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
  • 1、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基础
  • 2、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与安排
  • 3、运动训练负荷的监控与评定
  • 4、运动训练负荷的项群特征
  • 七、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
  • 1、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构架
  • 2、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3、运动训练过程的调控
  • 八、教练员职责与教练行为
  • 1、教练员的认知
  • 2、教练员的领导行为



 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346科目名称:体育综合

体育社会学

一、体育社会学概述

1、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概念

2、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

3、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地位和价值

4、体育社会学的发展

5、社会学理论各流派对体育社会学产生与发展的影响

二、体育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1、体育社会现象概述

2、体育社会现象的重大变化

3、体育社会现象的基本命题

三、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流动与控制

1、社会分层与体育运动

2、社会流动与体育运动

3、社会控制与体育运动

四、社会结构中的体育运动

1、体育运动与经济

2、体育运动与政治

3、体育运动与人口

4、体育运动与教育

5、体育运动与科学技术

6、体育运动与大众传媒

五、社会文化中的体育运动

1、文化的一般概述

2、文化的要素与特性

3、体育文化概述

4、社会文化中的体育文化

六、社会进步中的体育运动

1、社会恶性运行中的体育运动

2、社会中性运行中的体育运动

3、社会良性运行中的体育运动

七、社会制度中的体育运动

1、不同社会制度的体育运动

2、体育运动的制度结构

3、中国体育制度的演进与创新

4、全球化背景下的奥林匹克运动

5、职业体育的兴起与繁荣

八、社会关系与互动中的体育运动

1、体育运动中的社会角色

2、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关系

3、体育运动中的社会互动

九、社会生活中的体育运动

1、生活方式概述

2、现代生活方式中的健康隐患

3、体育运动与生活方式改善

4、体育休闲的社会价值

5、城市化过程中的体育运动

十、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1、竞技体育概述

2、竞技体育与社会竞争

3、竞技体育与社会规则

4、竞技体育与社会公平公正

5、竞技体育的分类

6、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

十一、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1、社会体育概述

2、社会体育参与概述

3、社会体育与社会健康

4、健康中国与全民健身

十二、体育群体与人群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1、群体概述

2、体育群体概述

3、老年人体育、妇女体育、农民工体育、残疾人体育

十三、体育运动中的民族与宗教问题

1、民族问题概述

2、体育运动与民族

3、体育与民族主义

4、宗教问题概述

5、体育与宗教的关系

十四、体育的社会问题

1、体育社会问题概述

2、体育社会问题的特点与种类

3、体育社会问题的预防和解决

十五、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

1、体育社会学学科方法论

2、体育社会学研究程序

3、收集资料和处理资料的方法

4、全民健身活动现状调查的标准化

参考书目:

《体育社会学》(第四版),卢元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运动生理学

一、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

1、掌握肌肉活动时直接能量和间接能量的来源及相互关系;

2、三个功能系统的特征及与运动强度、时间的关系;

3、掌握能量统一体理论及实际应用。

二、肌肉收缩

1、掌握引起细胞兴奋的刺激强度与作用时间

2、掌握肌肉收缩的过程和生理机制

3、掌握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基本形式、力学表现及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4、掌握两种肌纤维类型的特征及与运动的关系

三、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1、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2、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3 、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四、激素与运动

1、掌握内分泌、激素等专业术语;

2、掌握激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及体育实例分析;

3、掌握主要应激激素的运动应答和适应的基本规律。

五、血液与运动

1、掌握血液的组成、理化特征和一般生理功能;

2、掌握运动对血成分的影响

六、呼吸与运动

1、掌握肺通气功能的评定方法和肺通气功能对训练的适应规律;

2、掌握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3、掌握肺换气功能的评定方法和肺换气功能对训练的适应规律;

七、循环与运动

1、掌握心动周期、心脏泵学过程,评定心脏功能的指标及方法;

2、掌握动脉血压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3、掌握运动训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八、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

1、掌握酸碱平衡、缓冲作用、排泄的概念,以及平衡调节机制;

2、掌握运动时肌体酸碱平衡变化及调节的过程;

九、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1、掌握有氧适能、肌适能的概念,以及评价方法;

2、掌握运动处方的要素,并能科学的制定运动处方。

十、肥胖与体重控制

1、掌握肥胖、体成分的概念,以及肥胖的防治理论;

2、掌握减肥健体运动处方制定,指导运动减肥实践。

十一、肌肉力量

1、掌握肌肉力量的概念,以及肌肉力量的分类;

2、掌握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以及肌肉力量的常用检测与评价方法;

3、掌握肌肉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十二、有氧运动能力

1、掌握有氧工作能力有关概念,以及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方法;

2、掌握安静时、运动中以及运动后恢复期有氧能力的生理变化过程及调节。

十三、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

1、掌握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和各阶段的特点及生理机制;

2、掌握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价方法并能运用于运动实践。

十四、运动性疲劳与恢复

1、掌握运动性疲劳概念,发生部位、可能机制与判断方法;

2、掌握恢复过程的概念、阶段性特点与促进机体恢复的方法。

十五、运动强力手段

1、掌握生理学手段的方法和强力作用;

2、掌握营养学手段的方法和强力作用;

3、掌握药理学手段的方法和强力作用。

参考书目:

《运动生理学》王瑞元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年版。

运动训练学

一、运动训练学导言

1、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

2、不同层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3、运动训练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

二、运动训练的辨证协同原则

1、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变化与表现的基本规律

2、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

3、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

4、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

5、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

三、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上)

1、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2、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四、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下)

1、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2、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

3、运动员知识能力及其训练

五、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

1、运动训练控制方法

2、操作性训练方法

3、运动训练基本手段

六、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

1、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基础

2、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与安排

3、运动训练负荷的监控与评定

4、运动训练负荷的项群特征

七、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

1、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构架

2、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3、运动训练过程的调控

八、教练员职责与教练行为

1、教练员的认知

2、教练员的领导行为

参考书目:

《运动训练学》 田麦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年版;

原标题:2023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入学考试《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2022年大连理工大学单独考试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一、报考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大连理工大学规定的体检要求。(四)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至2022年入学前,下同),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

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46科目名称:体育综合运动训练学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其中客观题型(名词解释占10-15%,填空题占10%),主观题型(简答题、论述题占75-8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运动训练学导言1、不同层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2、运动训练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运动训练的辩证协同原则1、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变化与表

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36科目名称: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运动训练学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其中客观题型(名词解释占10-15%,填空题占10%),主观题型(简答题、论述题占75-8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运动训练学导言1、不同层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2、运动训练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运动训练的辩证协同原则1、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

2022年大连理工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准考资格审核的通知

各位考生:依据教育部学生司《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21〕2号)、辽宁省招考办《关于做好辽宁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辽招考委字〔2021〕37号)以及《大连理工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等文件的要求,我校对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的准考资格进行审核。审核结果详见附件,附件中为准考

2022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一、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和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入学时间按学校规定执行)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

2022年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MBA)招生章程

工商管理硕士(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简称MBA),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毕业后授予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3年批准大连理工大学招收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MBA)。一、项目概况1980年,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与大连工学院管理工程系(大连理工大学经

2022年大连理工大学“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一、招生计划招生计划将在教育部下达2022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招生计划之后进行公布。二、招生专业《大连理工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上公布的招生专业均可报考。三、招生报名(一)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

2022年大连理工大学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简章

大连理工大学成立于1949年4月,与共和国同龄,1960年即被列入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是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综合实力位列国内工科院校十强。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已形成以理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艺术等协调发

2022年大连理工大学外语类保送生招生考试安排通知

各位考生、家长:按照《大连理工大学2022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规定,经学校初审工作组对报名考生资格和材料完备性的审核,初审结论已上传到“特殊类型报名平台”,考生可登录平台点击“志愿管理”查询初审结果。如对初审结果有异议,请于22日17:00前以实名方式向我校招生办公室反映,联系电话为:0411-84708375。初审合格的考生请按照如下安排参加远程面试。

2022年大连理工大学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专业一览表

大连理工大学2022年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专业一览表序号学部学院招生专业名称科类学制招生计划备注1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412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电子信息工程理工413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理工414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理工415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理工416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理工417建设工程学部土木工程理工428人文与社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