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入学考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考试科目、考试时间)

2022-12-05 11:19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1.本书编写组
  • 2.中共中央宣传部
  • 3、中共中央宣传部
  •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 二、考试的基本内容
  • 第1章导论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1.毛泽东思想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第2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 2.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 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3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 第4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 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
  • 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 第5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一、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 二、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 1.初步探索的意义
  • 2.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 第6章邓小平理论
  •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 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 1.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 第7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
  • 2.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 第8章科学发展观
  •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 2.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 三、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 第9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2.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
  •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 1.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 3.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第10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1.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2.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 3.奋力实现中国梦
  • 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 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目标要求
  • 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
  • 1.立足新发展阶段
  • 2.贯彻新发展理念
  • 3.构建新发展格局
  • 第11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 1.坚持习近平经济思想
  •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2.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 3.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3.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 四、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 1.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 2.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 五、建设美丽中国
  • 1.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2.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第12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1.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2.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特征
  • 二、全面深化改革
  • 1.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 2.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立场和原则
  • 3.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 三、全面依法治国
  • 1.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
  •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3.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 四、全面从严治党
  • 1.全面从严治党是伟大的自我革命
  • 2.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 3.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 第13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 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 1.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 2.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 3.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 二、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1.坚持习近平强军思想
  • 2.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 3.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 三、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 1.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 2.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
  •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 第14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一、坚持习近平外交思想
  • 1.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
  • 2.新时代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
  • 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 1.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 2.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 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
  • 2.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 第15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 二、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1.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 2.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 3.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 三、考试题型
  • 1.选择题(单选或多选,30分)
  • 2.名词解释(20分)
  • 3.简答题(20分)
  • 4.材料分析题(50分)
  • 5.论述题(30分)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初试考试大纲

报考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0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考试参考书:

1.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2019年版。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考生的基础专业科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观点与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考试的基本内容

第1章 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本章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

第2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2.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章复习重点: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本章复习重点: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4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

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本章复习重点: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5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二、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初步探索的意义

2.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本章复习重点: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6章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1.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本章复习重点: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的体系;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第7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

2.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本章复习重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8章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2.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三、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本章复习重点: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第9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1.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3.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本章复习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及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10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3.奋力实现中国梦

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1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目标要求

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

1.立足新发展阶段

2.贯彻新发展理念

3.构建新发展格局

本章复习重点:

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

第11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1.坚持习近平经济思想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2.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3.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四、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2.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五、建设美丽中国

1.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本章复习重点:

习近平经济思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经济体系主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第12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特征

二、全面深化改革

1.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2.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立场和原则

3.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三、全面依法治国

1.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3.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四、全面从严治党

1.全面从严治党是伟大的自我革命

2.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3.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本章复习重点: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特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

第13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2.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3.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二、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1.坚持习近平强军思想

2.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3.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三、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1.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2.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本章复习重点:

总体国家安全观;习近平强军思想;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和强军之路;一国两制方针。

第14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一、坚持习近平外交思想

1.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

2.新时代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

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1.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2.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

2.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本章复习重点: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第15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二、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1.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2.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3.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本章复习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结束语 坚定“四个自信”,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本章复兴重点:

坚定“四个自信”;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三、考试题型

1.选择题(单选或多选,30分)

2.名词解释(20分)

3.简答题(20分)

4.材料分析题(50分)

5.论述题(30分)

原标题:2023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初试考试大纲

2022年上海电机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01科目名称:电路考试要求:(1)掌握基本的电路定理,包括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宁和诺顿定理、大功率传输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等;(2)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包括等效变换法、支路电流法、回路(网孔)电流法、结点电压法等;(3)掌握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4)掌握一阶、二阶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掌握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5)掌握

2022年上海财经大学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一、考试目标《社会研究方法》为招收学术型社会学专业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社会研究方法》考试目的是客观、公正、有效地考查考生是否全面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知识、技巧及能力。要求考生:较为全面地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研究过程、调查方法和技巧、资料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以及报告撰写技巧;具备较强社会调查

2022年上海财经大学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马克思主义原理

马克思主义原理一、考试目标《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是为招收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考试考生是否具有攻读上述学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理论基础和培养潜能。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

2022年上海财经大学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考试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是为招收攻读哲学类的硕士学位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考查考生是否具有攻读上述学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理论基础和培养潜能。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

2022年上海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电路》课程考试大纲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复习备考,也应广大考生的要求,现提供我校自命题专业课的考试大纲供考生下载。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全面复习,我校自命题专业课的考试大纲仅供参考。上海电力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电路》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电路参考书目:1、杨欢红等,电路(第二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17年;2、邱关源等,电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复习的

2022年上海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量子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复习备考,也应广大考生的要求,现提供我校自命题专业课的考试大纲供考生下载。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全面复习,我校自命题专业课的考试大纲仅供参考。上海电力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量子力学》课程考试大纲一、参考书目:《量子力学教程》,高教出版社(第二版)。周世勋原著陈灏修订二、复习的总体要求要求考生熟悉量子理论的物理图象,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

2022年上海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传热学》课程考试大纲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复习备考,也应广大考生的要求,现提供我校自命题专业课的考试大纲供考生下载。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全面复习,我校自命题专业课的考试大纲仅供参考。上海电力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传热学》课程考试大纲参考书目:陶文铨主编,传热学(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一、复习总体要求要求考生掌握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定律与重要的数学描述,熟

2022年上海财经大学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翻译硕士日语

213翻译硕士日语《翻译硕士日语》是为招收翻译专业硕士(MTI)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考查考生的日语基础及其综合运用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翻译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的日语具有较高的水平。《翻译硕士日语》考试大纲参照全国高校专业硕士教育培养方案要求作如下规定:一、考试目的本考

2022年上海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考试大纲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复习备考,也应广大考生的要求,现提供我校自命题专业课的考试大纲供考生下载。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全面复习,我校自命题专业课的考试大纲仅供参考。上海电力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考试大纲参考书目:杨可桢、程光蕴、李仲生、钱瑞明等.《机械设计基础》第6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第6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

2022年上海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考试大纲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复习备考,也应广大考生的要求,现提供我校自命题专业课的考试大纲供考生下载。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全面复习,我校自命题专业课的考试大纲仅供参考。上海电力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基础参考书目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上/下册)(第四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复习总体要求掌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