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百所高校之一。
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昆明合组西南联合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抗战胜利后,1946 年组成联大的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整建制留在昆明独立办学,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 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 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历经80余年的更迭发展,已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3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人民教师的摇篮”。
二、音乐舞蹈学院简介
咨询电话:0871-65948306
音乐舞蹈学院的前身是恢复重建于1999年6月的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现有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学、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5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音乐与舞蹈学硕士学位授权点,音乐、学科教学(音乐)两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本科与硕士研究生共计1500人。
音乐舞蹈学院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85人,其中教授4人、国家一级演员4人、国家一级编导1人;副教授3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0人;外聘专家10余人;特聘著名舞蹈家刀美兰为音乐舞蹈学院的客座教授。专任教师中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获得者、中国原创歌曲大赛十大金曲(政府一等奖)获得者。
近年来,音乐舞蹈学院教师在出版著作、作品,编写教材、发表论文、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社科研究项目、教学建设项目等方面成果突出,大量成果获国家级、省级以上奖项。在中国舞蹈“荷花奖”、CCTV青年歌手大赛、中国好声音、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等)组织技能比赛(展演)及合唱比赛、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中,音乐舞蹈学院师生都有出色的表现。2019年在全国高等学校民航服务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综合季军、团体表演铜奖、全国个人才艺奖。
音乐舞蹈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强调全面发展和一专多能,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实践观念和创业精神;在教学观念和课程设置上体现现代艺术教育思想,反映最新的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研究成果,注重学生美学修养、艺术理论和人文知识的学习与提高,以宽厚的文化知识为基础,以创新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特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艺术人才。
(一)音乐学(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目前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实行弹性学制,学制3-8年,毕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二)舞蹈学(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学科基本理论知识与舞蹈教师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舞蹈专业技能与舞蹈教学能力,以及能够初步对舞蹈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的学生。该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能够适用于基础教育部门以及中等专业院校相关舞蹈教学工作,是具备较强舞蹈教学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教育人才。
实行弹性学制,学制3-8年,毕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三)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艺术涵养以及职业素养和形象气质,掌握航空服务学、艺术学和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航空业有关的政策和法规,熟悉国内外航空服务业务流程和要求,掌握空中乘务、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安全检查、地勤服务等专业技能,具备职业需要的外语水平、沟通协调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艺术气质,能在航空业及其他行业从事服务和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实行弹性学制,学制3-8年,毕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三、美术学院简介
咨询电话: 0871-65940201
美术学院源于1950年昆明师范学院时期设立的艺术部,现有美术学( 师范)、书法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5个本科专业;有美术学、设计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美术、艺术设计2个艺术硕土专业学位授权点。2021 年美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获得省级立项培育建设。美术学院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试点单位,美术学、书法学、环境设计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校级-流专业建设点。
美术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共计1200余人。教职工66人,外聘专家10余人。近年来,在各级各类美术展览、艺术设计竞赛和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中,美术学院师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美术学院坚持全面发展和一专多能的办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实践观念和创业精神;在教学观念和课程设置上体现现代艺术教育思想,反映最新的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研究成果,注重学生美学修养、艺术理论和人文知识的学习与提高,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艺术人才。
(一)美术学(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适应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培养具备高尚师德和教育情怀,具有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美术学和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美术教育教学能力和发展潜力,服务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面向全国的优秀的中学美术教师。
美术学专业为云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设有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美术-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美术学一级学科是云南省省级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培育学科。本专业就业及发展前景良好,既可以进入中学从事专业教学,也可以通过努力进一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主干课程:素描、色彩、造型基础、形式语言、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美术鉴赏与批评、美术教育学、美术特色校本教材开发。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3一8年)达到学位授予条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二)书法学(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立足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发挥书法学中国艺术精神和审美价值,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高尚品德,拥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具备人文素养与专业修养的艺术人才;从思想、修养、理论、技法层面培养具有书法学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和书法文献整理编撰能力的扎实人才;培养具有良好书法创作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培养具有传统文化和当代世界艺术双重视域的融通人才;培养具有独立思想、探索精神、反思态度、协作意识,不拘一格的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书法史、中国古典书论、书法美学、行书临摹与创作、楷书临摹与创作、篆书临摹与创作、隶书临摹与创作、草书临摹与创作等。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3一8年)达到学位授予条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三)视觉传达设计(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要求,借助云南少数民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掌握设计方法和创新思维,具备视觉传达计设计专业理论和技能,具有国际视野,能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摄影、广告、品牌、包装、出版物、插画、数字媒体设计和教育、宣传工作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依托“新文科”建设理念,借助云南省发展的“三个定位”和省委省政府规划重点培育发展的八大产业,形成“红色联大融创、边疆民族共谋、艺术科学联结”的专业特色。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较大,就业领域和面向较广,就业前景较好,应届毕业生的薪酬待遇较高。
主干课程:文字设计、版式设计、图形创意、插画设计、UI设计、广告设计、标志与品牌设计、出版物设计等。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3一8年)达到学位授予条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四)环境设计(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地区产业改革发展要求,依托云南多民族、非遗文化和生物多样的资源优势,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具备设计学科基础理论和技能,掌握环境设计专业方法和创新思维,素质全面,能在环境设计企事业单位从事室内空间和景观规划设计,以及家具、照明、植物、陈设等设计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借助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云南省“三个定位”和八大重点产业强省建设发展战略,形成“科技艺术共融、文化产业共谋、科教学训共促、环境健康共生”的专业特色。本专业就业市场广阔,覆盖建筑装饰、室内、园林、景观、家具设计等领域,社会需求量大,薪酬待遇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主干课程:设计概论、中外设计史、设计思维与表达、人居环境空间设计、商业环境空间设计、文化环境空间设计等。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3一8年)达到学位授予条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五)产品设计(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依托学校师范学科优势和地域文化特色,立足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服务国家教育事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目标的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专业课程设置涵盖体现师范优势的教育产品研发、结合科技前沿的数字产品研发、发挥区域民族文化优势的文创产品开发、服务改善民生的家居产品研发等方面,并以此主动融入国家与地方发展战略。教学过程强调美育与思维、技能与技术、创新与创业三大模块跨学科交叉及资源共用。毕业生可在教育、互联网、文化、旅游、交通、家居、电子等企业从事产品开发设计、交互设计、艺术管理等工作以及在中小学、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
主干课程有:产品设计表现、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数字模型制作、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交互设计、产品设计流程与项目文化、产品展示等。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3一8年)达到学位授予条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四、传媒学院简介
咨询电话:0871-65912738 65912967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区域性教学研究型实体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性复合型应用人才,成立十余年来形成了以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为龙头,以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授权点为支撑,以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等五个本科专业为基础,涵盖文学、艺术两大学科门类,基础宽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
2018年和2021年,云南师范大学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共建的“国际新闻传播学院”“融媒学院”落地传媒学院,校部共建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多领域多层次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推动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相互贯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提升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质量。
学院在校本科与硕士研究生1700余人,在职教职工 69人,在职教职工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师资总数的 94%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5人,在读博士14人,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
学院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教育部舆情研究机制单位、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媒介融合研究基地、云南省舆情研究基地、云南省媒介融合与讯息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华社经济社舆情与大数据研究基地,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共建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培训中心、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建传播大数据创新实验中心,学院建有音频实验室、视频实验室、多功能演播厅及影视技术、动漫制作、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线性/非线性编辑室、虚拟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达1600余万元。学院还与云南广播电视台、昆明电视台、玉溪电视台、宜良电视台、永仁县融媒体中心等建立有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一)广播电视编导(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影视编剧、策划、导演、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剧、导演、剪辑、摄影、节目包装等工作岗位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本专业培养模式为“专业基础教育+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细化教育"。专业课程以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学习为起点;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素养;专业细化培养,分为影视创作方向和广播影视理论两个方向,学生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及需求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实现个性化培养,同时通过实践教学完成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专业意识。
主要专业课程:影视摄像、影视剪辑基础、电视策划与文案写作、广播电视采访、视听语言、新媒体概论、剧本创作基础、中外电视比较、艺术学概论、录音艺术与声音剪辑等。
实行弹性学制,学制3-8年,毕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以及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有声语言表达、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和节目制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能在广播电视融媒体等传媒机构从事播音主持工作,能在政府企事业等单位从事宣传企划、口语传播、口语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播音主持语言与发声、播音主持创作基础、新闻节日播音主持、文艺作品演播、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播音主持话语表达、出访记者现场报道、即兴口语表达、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新闻学概论等。
实行弹性学制,学制3-8年,毕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三)动画(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与艺术索养,掌握动漫策划与设计、运营与推广及制作表现所具备的知识理论、创意思维和专业技能,能在国内外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从事动漫的策划、创作、传播、运营或管理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本专业培养模式为“专业基础教育+专业素养教育+专业方向教育”。专业基础课程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掌握动漫相关知识和技能;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掌握专业理论基础、专业创意思维、专业技能表达等相关核心知识;学生根据自身能力结构和发展方向,选修相关专业课程,掌握项目策划、项目制作、项目管理与运营等行业规范,通过实践教学完成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专业意识。
主要专业课程:动漫概论、视听语言、动画剧作基础、数字绘画基础、场景造型基础、角色造型基础、场景造型设计、角色造型设计、动画剧本创作、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分镜头设计、原动画设计、绘本创作、衍生产品设计等。
实行弹性学制,学制3-8年,毕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五、招生专业及人数
专业 代码 |
专业名称 | 科类 艺术 |
拟招生 人数 |
学制 | 学费 (人/学年) |
拟招生省份 | 备注 |
130202 | 音乐学(师范) | 文理兼收 | 180 | 四年 | 7000元 | 云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山 |
省内认可音乐学统考专业成绩,省外认可拟招生省份该专业或 |
130205 | 拜蹈学(师范) | 文鬓兼收 | 10o | 四年 | 7000元 | 云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重庆、黑龙 江、山东、安微、广西等省份 |
认可拟招生省份该专业或专业类统考(联考)专业成绩。 |
130208TK | 胧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 文理兼收 | 200 | 四年 | 10000元 | 云南 | 认可我校与玉溪师范学院联合组织的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校际 |
130503 | 环境设计 | 文理兼收 | 43 | 四年 | 10000元 | 云南、山东、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四川、 |
省内认可设计学类统考专业成绩,省外认可拟招生省份该专业 或专业类统考(联考)专业成绩。 |
130502 | 视觉传达设计 | 文理兼收 | 43 | 四年 | 10000元 | ||
130504 | 产品设计 | 文理兼收 | 43 | 四年 | 1000元 | ||
130401 | 美术学(师范) | 文理兼收 | 130 | 四年 | 7000元 | 云南、山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 四川、重庆等省份 |
省内认可美术学类统考专业成绩,省外认可拟招生省份该专业 |
130405T | 书法学 | 文理兼收 | 31 | 四年 | 7000元 | 云南、广西、湖南、河南、福建、山西等省份 | 拟招生省份认可该专业或专业类统考(联考)专业成绩。 |
130305 | 广插心视编导 | 文理兼收 | 80 | 四年 | 10O00元 | 云南、安徽,山西、江西、福建、广西、湖南、 湖北、贵州、重庆等省份 |
拟招生省份认可该专业或专业类统考(联考)专业成绩。 |
130309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文理兼收 | 80 | 四年 | 10000元 | 云南、安徽,山西、江西、湖南、湖北、河南、 陕西、重庆、辽宁、黑龙江等省份 |
认可拟招生省份该专业或专业类统考(联考)专业成绩。 |
130310 | 动画 | 文理兼收 | 60 | 四年 | 7000元 | 云南 | 省内认可设计学类统考专业成绩。 |
山东、江西、安徽、湖南、河北、陕西、贵州、 重庆,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 |
省外认可拟招生省份该专业或专业类统考(联考)专业成绩。 |
注:
1.表中各项内容以各省2023年招生计划版正式公布的为准。
2.专业名称标注“师范”字样的为师范类专业,未标注“师范”字样的为非师范类专业。
3.以上收费项目标准为2022年度收费标准,如有调整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当年制定的收费政策和核定标准执行。
4.我校本科学生实行学分制收费标准,按学年预收并按专业学费和学年实际修读课程的学分学费进行结算。
六、部分艺术类专业报考条件
(一)招生对象和报考条件:招收符合普通高考报考条件的高中生,报考条件按各省相关文件执行。
(二)艺术类专业报考须知及要求
1.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基本条件
(1)凡报考我校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的考生,年龄不超过二十周岁(200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男生身高172厘米-185厘米,女生身高162厘米-175厘米;
五官端正、身材匀称、无明显的“O”型或“X”型腿、无骨关节疾病或畸形;身体裸露部位无明显疤痕和胎记、全身无纹身;女生矫正视力不低于C字表0.5,男生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不低于C字表0.7(凡视力不达标的考生须提前配好矫正眼镜参加专业体检),无斜视、无色弱、无色盲。
2.以上专业,其他身体条件按照国家普通高考招生体检指导意见中有关艺术类专业条件要求执行。
七、录取原则及培养要求
(一)录取原则
各专业录取原则请以《云南师范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章程》公布的内容为准。
(二)培养要求
1.“音乐学”专业,声乐的培养方向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器乐的培养方向为:钢琴、手风琴、小号、小提琴、单簧管、长笛、古筝、琵琶、柳琴、二胡。2.“舞蹈学(师范)”专业培养方向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古典舞。
八、其他事项
(一)入学复查
学校将在新生人学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和录取标准对新生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或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者,取消入学资格。
(二)学费收费标准
根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我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学生的学费收取实行按学年预收,并按学年实际修读课程学分进行核算,待学生毕业时进行总结算,多退少补。
九、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聚贤街768号
邮编: 650500
联系电话: 0871-65912887
0871- -65910379 (兼传真,呈贡主校区)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xxx@qq.com联系。